美术教案墨与彩的韵味
- 格式:docx
- 大小:18.07 KB
- 文档页数:8
美术教案-墨与彩的韵味【教学目标】1. 了解和掌握中国画中墨与彩的运用技巧;2.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作思维;3. 培养学生的绘画兴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习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掌握墨色的运用技巧;3. 探索彩色与墨色的结合方式。
【教学准备】1. 中国画相关的书籍、图片和视频;2. 水墨画笔、纸、墨汁和颜料。
【教学过程】【导入】1. 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中的墨与彩的印象进行交流讨论;2. 引导学生思考墨与彩的不同韵味和表现方式。
【基础知识讲解】1. 介绍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展示一些经典的墨色作品,解读其中墨色的表现技巧;3. 展示一些水墨与彩色相结合的作品,介绍彩色与墨色的协调方式。
【示范与演练】1. 以墨色作为主题,示范绘制一幅以墨为主的水墨作品;2. 引导学生观察示范作品的墨色运用技巧,比如虚实结合、轻重对比等;3. 学生进行实践,绘制自己的墨色作品;4. 学生互相交流作品,共同探讨墨与彩的韵味。
【创作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墨与彩的结合方式,例如在墨画中加入少量彩色的点缀;2. 学生进行创作,尝试在墨画中加入彩色元素;3. 学生互相展示自己的作品,共同探索墨与彩的新颖运用。
【总结与展示】1.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体会;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3. 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深入探索墨与彩的美学韵味。
【课后作业】1. 回顾并整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撰写学习心得;2. 继续进行墨与彩的创作,完成一幅作品,并写一篇作品分析报告。
新修订初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墨与彩的韵味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he charm of ink and color教师:风老师风顺第二中学编订:FoonShion教育,墨与彩的韵味美术教案-墨与彩的韵味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体验水墨画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与历史继承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材料和水分的关系,调动学生主动性,放开手脚,大胆创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的韵味的理解和感受,并表现在自己的画上。
课前准备范画数张,生宣纸数张,毛笔,笔洗,画毯,中国画颜料等。
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1.学生体验:(1)拿出生宣纸和毛笔,让学生谈一谈,宣纸和图画纸有什么不同?教师总结:宣纸和毛笔以及墨是中国画的工具。
这也是中国画不同于其它画种的主要特征。
(2)让学生动手用墨和水在宣纸和图画纸上随意涂画,然后看看有什么不同?(3)教师展示范画并提出问题: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有什么特点?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这些作品是利用水和墨在宣纸上的冲化、融渗产生的浓淡变化,通过墨与彩的泼洒、点染、堆积形成墨、色、水相互辉映的效果。
这种效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水墨画的韵味。
2.师生共讨:(1)你知道国画的历史吗?学生讨论,教师总结:水墨画,顾名思义,就是用中国传统的绘画工具,按照中国人的审美习惯而画出来的画。
中国的国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体系,独树一帜。
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所以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使它不断发展。
(2)你理解水墨画的韵味吗?出示作品,学生讨论发言,教师总结:这种墨与色相互交融形成的神奇效果,令我们回味无穷,遐想翩翩。
其特点在于似与不似之间,水、墨、色交融变化,颇耐人寻味,这就是中国画特有的审美标准之一“韵味”,有“韵”才美,无“韵”是不美的。
《墨与彩的韵味》全国优质课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一、课程背景《墨与彩的韵味》是一门旨在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欣赏能力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流派、技法和材料,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历史、流派、技法和材料,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中国绘画的欣赏和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热爱和尊重,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教学内容1. 中国绘画的历史及主要流派。
2. 中国绘画的材料与技法。
3. 中国绘画的欣赏与创作。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小组讨论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品展示、课后作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第二章:中国绘画的历史及主要流派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掌握中国绘画的主要流派及其特点。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脉络。
2. 主要流派: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文人画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展示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和主要流派的特点。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第三章:中国绘画的材料与技法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主要材料和技法,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主要材料:毛笔、墨、纸、砚等。
2. 基本技法:线条、墨色、构图等。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中国绘画的基本材料和技法。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实践作品、课堂表现等方式进行评价。
第四章:中国绘画的欣赏与创作一、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欣赏中国绘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技法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内容1. 欣赏方法:观察、分析、理解、感受。
《墨与彩的韵味》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水墨画和彩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墨和彩的基本技法。
3.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中国水墨画和彩墨画的基本特点和艺术魅力。
2. 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墨和彩的基本技法。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墨和彩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水墨画和彩墨画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彩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相关的水墨画和彩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其艺术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墨和彩的基本技法,并演示如何运用墨和彩进行绘画。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自行进行绘画练习。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二章:墨的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墨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墨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墨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墨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墨的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墨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墨画作品。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墨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相关的墨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并感受墨的艺术魅力。
2. 讲解:教师讲解墨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并演示如何运用墨进行绘画。
3. 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演示,自行进行绘画练习。
4. 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和指导。
第三章:彩的运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彩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彩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彩的基本特点和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彩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难点】1. 让学生掌握彩的运用方法。
2. 培养学生对彩的运用能力和创造力。
墨与彩的韵味课时:1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掌握墨与彩的运用技巧。
2. 培养学生对墨与彩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践,体验墨与彩的韵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墨与彩的基本概念。
2. 墨与彩的运用技巧。
教学难点:1. 墨与彩的调配。
2. 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墨与彩的运用技巧等。
2. 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毛笔、墨汁、水彩颜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墨与彩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墨与彩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三、墨与彩的运用技巧(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墨与彩的运用技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体验墨与彩的韵味。
2. 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绘画实践。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评价,给予鼓励。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墨与彩的相关知识。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感受到了墨与彩的韵味。
整节课下来,学生对墨与彩的兴趣得到了提高,审美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以确保教学效果的达成。
六、墨与彩的调配(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墨与彩的调配方法。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七、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讲解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技巧。
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内容。
八、创作练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墨与彩调配和运用技巧。
墨与彩的韵味教案教案标题:墨与彩的韵味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的墨与彩的运用,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3.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教案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解释墨与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和意义。
2. 展示一些中国传统绘画作品,让学生感受墨与彩的韵味,引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主体:3. 分析墨与彩在绘画中的不同运用方式,如:墨线勾勒、墨色渲染、彩色点缀等。
4. 给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方法,如:墨笔的使用、水彩的调配等。
5.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绘画活动,让他们亲自体验墨与彩的运用,创作自己的作品。
6. 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想法,引导他们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意义。
总结:7.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8. 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墨与彩在绘画中的作用和运用技巧。
9. 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对当代艺术的影响和意义。
10. 强调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理解的重要性。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绘画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其对墨与彩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 评估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作品评价和互评,评估其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资源:1. 中国传统绘画作品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墨笔、宣纸、水彩等。
3. 学生的绘画作品展示空间。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或美术馆,进一步拓展他们对艺术的认知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绘画,培养他们的艺术兴趣和才能。
3. 引导学生通过绘画作品表达社会问题或个人情感,开展相关主题的创作活动。
《墨与彩的韵味》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墨与彩的艺术韵味。
2. 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介绍墨与彩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2. 引导学生欣赏经典墨彩作品。
3. 激发学生对墨与彩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墨与彩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墨与彩的认知和感受。
3. 教师总结并强调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第二章:墨与彩的基本技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墨与彩的基本技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创作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如墨的浓淡、彩的渲染等。
2. 演示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技法,并展示示范作品。
2.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实践操作,掌握基本技法。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给予鼓励和评价。
第三章:墨与彩的创作练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2.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墨与彩技法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内容】1. 教师提供创作主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构思。
2. 学生运用墨与彩的技法进行创作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提出创作主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构思。
2. 学生进行创作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和帮助。
3.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墨与彩的艺术表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
2. 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介绍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墨彩画、墨彩雕塑等。
2. 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墨与彩艺术作品,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韵味。
【教学活动】1. 教师介绍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形式,并展示相关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墨与彩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感受。
3.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墨与彩的艺术表现实践,鼓励创新和个性化的表达。
墨与彩的韵味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和表现。
2.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二、教学内容1. 墨与彩的定义及特点2. 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3. 中国传统绘画中墨与彩的经典案例分析4. 墨与彩的绘画技巧训练5. 学生绘画创作展示与评价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和表现。
2. 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绘画创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墨与彩的定义及特点,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墨与彩的经典案例。
3.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墨与彩的绘画技巧训练。
4. 展示与评价法:展示学生的绘画创作,进行评价和交流。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墨与彩的韵味教案范文。
2. 教具:毛笔、墨、彩、画纸、画板等绘画工具。
3. 课件:中国传统绘画中墨与彩的经典案例图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运用,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墨与彩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
3. 案例分析:分析中国传统绘画中墨与彩的经典案例,让学生理解墨与彩在绘画中的表现。
4. 绘画技巧训练:讲解和示范墨与彩的绘画技巧,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
5. 创作指导: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墨与彩绘画技巧进行创作,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
6. 学生创作: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绘画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7. 作品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总结课堂收获。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课后作业1. 学生课后继续练习墨与彩的绘画技巧,巩固所学内容。
墨与彩的韵味教案范文第一章:墨与彩的韵味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使学生理解墨与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墨与彩的兴趣和热情1.2 教学内容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墨与彩的性质和特点墨与彩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墨与彩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展示法:展示墨与彩的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韵味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1.4 教学步骤引入:介绍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讲解:讲解墨与彩的性质和特点展示:展示墨与彩的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韵味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艺术创作中的作用和意义总结:总结墨与彩的韵味,强调其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第二章:墨与彩的技法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墨与彩的基本技法使学生能够运用墨与彩进行创作培养学生对墨与彩的实践能力和审美能力2.2 教学内容墨与彩的基本技法:泼墨、点彩、勾勒等墨与彩的实践应用:绘画、书法、设计等墨与彩的创作思路和方法2.3 教学方法演示法:展示墨与彩的技法示范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墨与彩的技法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给予个别指导和评价2.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演示:展示墨与彩的基本技法示范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墨与彩的技法创作: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给予个别指导和评价总结:总结墨与彩的技法训练,强调其对创作的重要性第三章:墨与彩的艺术作品欣赏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欣赏和理解墨与彩的艺术作品使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价墨与彩的艺术价值培养学生对墨与彩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3.2 教学内容墨与彩艺术作品的特点和风格墨与彩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方法墨与彩艺术作品的欣赏和体验3.3 教学方法展示法:展示墨与彩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韵味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墨与彩的艺术作品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墨与彩的艺术创作3.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展示:展示墨与彩的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韵味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墨与彩的艺术作品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墨与彩的艺术创作总结:总结墨与彩的艺术作品欣赏,强调其对审美能力的重要性第四章:墨与彩的创作实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墨与彩进行创作实践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墨与彩创作作品培养学生对墨与彩创作的兴趣和自信心4.2 教学内容墨与彩创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墨与彩创作的素材选择和运用墨与彩创作的技巧和心得分享4.3 教学方法指导法:引导学生进行墨与彩创作实践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墨与彩创作分享法: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技巧和心得4.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指导:引导学生进行墨与彩创作实践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墨与彩创作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技巧和心得总结:总结墨与彩的创作实践,强调其对创作能力的重要性第五章:墨与彩的文化内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文化内涵使学生能够理解墨与彩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培养学生对墨与彩文化的尊重和热爱5.2 教学内容墨与彩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墨与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和第六章:墨与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墨与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具体应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墨与彩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6.2 教学内容墨与彩在书法、绘画等艺术领域的应用墨与彩在传统节日、习俗中的意义墨与彩在服饰、建筑等生活中的运用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墨与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展示法:展示墨与彩在各个领域的实际案例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6.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讲解:讲解墨与彩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意义展示:展示墨与彩在书法、绘画、节日习俗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和意义总结:总结墨与彩在传统文化中的应用,强调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第七章: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培养学生对现代艺术的兴趣和探索精神7.2 教学内容墨与彩在现代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创新运用墨与彩在现代设计、装置艺术中的突破性尝试墨与彩在多媒体、数字艺术等领域的全新探索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展示法:展示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实际案例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7.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讲解:讲解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应用和意义展示:展示墨与彩在现代绘画、雕塑、设计等领域的实际案例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总结:总结墨与彩在现代艺术中的创新,强调其对现代艺术发展的重要性第八章:墨与彩的综合实践与应用8.1 教学目标让学生综合运用墨与彩进行实践创作使学生能够将墨与彩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培养学生对墨与彩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8.2 教学内容墨与彩的综合实践项目案例分享墨与彩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墨与彩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探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墨与彩的综合实践项目案例展示法:展示墨与彩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互动法:引导学生分享墨与彩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8.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讲解:讲解墨与彩的综合实践项目案例和意义展示:展示墨与彩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享:引导学生分享墨与彩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方法总结:总结墨与彩的综合实践与应用,强调其对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第九章:墨与彩的艺术价值与收藏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墨与彩的艺术价值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墨与彩收藏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对墨与彩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收藏意识9.2 教学内容墨与彩艺术作品的价值评估和鉴赏方法墨与彩收藏的市场动态和趋势墨与彩艺术作品的收藏与保养知识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墨与彩艺术作品的价值评估和鉴赏方法展示法:展示墨与彩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价值互动法: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收藏的意义和价值9.4 教学步骤引入:回顾墨与彩的定义和起源讲解:讲解墨与彩艺术作品的价值评估和鉴赏方法展示:展示墨与彩艺术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其艺术价值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墨与彩收藏的意义和价值总结:总结墨与彩的艺术价值与收藏,强调其对欣赏能力和收藏意识的重要性第十章:墨与彩的传承与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墨与彩的韵味》共分为十个章节,涵盖了墨与彩的基本概念、特点、性质、技法训练、艺术作品欣赏、创作实践、文化内涵、现代艺术创新、综合实践与应用以及艺术价值与收藏等方面。
初中美术墨与彩的韵味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人美版美术教材第15册第3课《墨与彩的韵味》,下面我就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墨与彩的韵味》属于造型与表现领域的课程,它属于中国画中的水墨画。
水墨画无论是它的表现方法还是独特的画面效果,都体现出了中国人特有的情怀,可以说是中国千年文化传统的浓缩。
本课将带领学生逐步体验水墨特殊的韵味和审美情趣,从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认识美术的文化性和历史继承性。
因此,本课在继承人类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艺术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为下一课《笔墨的情趣》打基础。
2、教育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方式、过程,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感想,鼓励学生讨论交流,提倡对问题质疑、探究与思考,激励学生发展个性。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制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大胆地运用作画工具和方法表达墨与彩的变化效果,尝试创作形象生动的花卉作品。
②过程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突出趣味性与实践性让学生在玩中学,逐步地体验水墨画的意韵美,逐步掌握水墨画的表现方法。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感知一草一木都有情,使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引导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提高想像力、创造力。
3、重点与难点:①、重点:通过作品分析、教师演示、师生互动实验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握破墨、破色、墨色的浓淡关系,特别是水份的干湿对彩与墨融合的作用。
②、难点:引导学生对水墨画“韵味”的独特理解和感受,并在实践练习的基础上展开创作。
二、教法运用新课程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要体现主体性的功能。
本节课我采用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互助互学,勇于探究。
我采用游戏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用实验法让学生初步感受水墨交融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