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基础知识
- 格式:ppt
- 大小:6.17 MB
- 文档页数:50
1.GPC:巨乳头性结膜炎,是角膜接触镜佩戴者中最常见的的并发症之一。
主要未上睑结膜的改变,表现为一系列的刺激反应、过敏性反应、视力下降、对镜片无法耐受等。
2.双眼平衡:双眼平衡的目的是将“双眼调节刺激等同起来”。
只能用于双眼视力均已再单眼验光中达到同样清晰的情况下使用,使双眼再放松调节的情况下,获得理想的视觉矫正效果,从而达到清晰舒适用眼,避免长时间视物后的眼疲劳现象。
3.3,9点染色: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角膜染色典型现象。
部分是由不完全或不频繁的瞬目造成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镜片边缘的突起使眼睑不能与角膜很好的接触,导致角膜不能被湿润。
4.AC/A比率:调节性集合(用棱镜度表示)和引起调节性集合所用的调节(用屈光度表示)的比率。
5.调节灵活度:调节刺激在不同水平变化时所做出的调节反应的速度。
6.屈光参差:双眼在一条或者两条子午线上的屈光力存在差异,且差异≥1D时,称为屈光参差。
1.双光眼镜在验配中应考虑哪些?在配好后应告诉配镜者哪些注意事项?下光一般在+1.00~+4.00D之间,看远不能过深,超过+5.00D较难成功,散光不能过大,在选择镜框时,要考虑到配镜者的鼻梁高低与瞳距的大小,最好选择金属框,或者带有鼻托的大镜框,还要计算好看远、看近的光心是否与瞳距相吻合。
要求佩戴者在走路、上下楼梯、骑车等情况下不用下光,避免视焦错误产生的后果。
2.简述雾视的操作过程先测出原始屈光度,再在原始屈光度上加正镜片(或减负镜片),一般为+0.50D~+2.00D,使气视力范围在0.3~0.5之间,如果大于0.5,需要继续加正镜片(或减负镜片)。
4.用交叉圆柱镜精确散光度数和轴位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先精确轴位后定度数使用时,令被检者注视能够分辨的最小视标,可以为字母或者环形视标翻转时力求迅速,在数秒内形成强烈对比的两种视觉效果比较翻转前后的清晰度,不是分辨其大小、形状,不是一样清楚,而是同样模糊在每次增减柱镜度数时,应相应减去符号相同的1/2量的球镜选用的交叉圆柱镜度数越低,效果越灵敏7.述雾视法能使人眼有效放松调节的原理利用“过多的正度数”,在被检者视网膜上产生模糊斑,诱发调节机制,促使调节朝放松方向移动。
引用眼视光学知识要点引用眼视光学知识要点2010年09月18日星期六下午03:47眼视光学知识要点1.视光学临床技术的基本内容:①:掌握全面眼保健的检测流程和相关的检测技术;②:具备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并作出科学诊断和处理的能力;③:熟练与眼视光学基础技术相关的处理方法,如验光配镜,视觉训练,特殊视觉功能检测等;④:了解眼疾问题,熟悉眼疾专科设置,熟悉医疗转诊和治疗随访系统。
2.眼睛直接功能表现为视力(对光,对颜色,对三位立体感觉)和视觉(对远近物体细节分辨能力)。
3.常用视力表: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国);②:Snellen视力表(西方国家);③:lgMAR视力表(学术研究);4.对数视力表可采用五分记录,亦可用小数记录。
五分记录与视角的关系公式:L=5-lga=5+lgV(a为视角,以分为单位;V为小数记录)例如:5分小数1'5.0 1.0 10'4.0 0.1 5.远视力检查【目的】:衡量视觉系统辨别细小物体的能力。
【步骤】:①:被测者手持遮眼板遮住一只眼并不要眯眼睛,先测右眼,后测左眼。
②:展示视力表,鼓励被测者尽量读出尽可能小的视标直至在一行中有半数的视标读错,该行的上一行就是该被测者的视力+该行读对的视标数。
③:遮住另一只眼重复以上测量。
④:如果被测者不能看到最大的视标,那么让被测者走近视标直至能阅读视标。
记录能看清最大视标的实测距离,将所标的视力乘上实测距离/规定测量实测距离的比值,便换算成远距视力,如被测者在2.5m距离时看清设计距离为5m的0.1视标,则该被测者的视力为0.05.⑤:如果被测者在任何距离都不能看到最大的视标:⑴记录指数;在40cm处想被测者显示手指数,让被测者说出指数,若能准确说出,逐渐增大距离直至被测者不能看清;记录指数检测距离。
⑵记录手动:在40cm出向被测者显示晃动手指,让被测者觉察手动,逐渐增大距离直至被测者不能看清;记录手动检测距离。
6.视角和视力视网膜像大小=(物体大小/物体至第一结点距离)x视网膜至第二结点距离外界物体引起主观上的大小感觉决定于物体大小/物体至第一结点距离这个比值,即等于物体两端与眼第一结点索成的角度的正切值。
眼视光医学知识点眼视光医学是研究眼部解剖、生理学、病变和矫正等方面的学科。
在这个领域中,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值得我们了解和掌握。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眼视光医学的重要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关注自己的眼健康。
1. 眼睛的结构与功能人眼是一个精密的视觉系统,由角膜、水晶体、虹膜和视网膜等多个部分组成。
角膜是眼球前部透明薄膜,是光线折射的主要介质;水晶体是位于眼球后部的透明凸透镜,能够调节眼睛的焦距;虹膜是眼球的彩色部分,它控制着进入眼球的光线量,并决定了眼球的色素;视网膜是眼球的感光层,能够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送给大脑。
2. 近视、远视与散光近视、远视和散光是最常见的眼睛屈光不正问题。
近视(近视眼)是指眼睛对近处物体具有较好的清晰度,而对远处物体的清晰度较差。
远视(远视眼)则是相反,在远处看物体清晰度较好,近处较差。
而散光是指眼睛无法将所有方向的光线聚焦到一个点上,导致物体模糊不清。
3. 弱视与斜视弱视,又称“懒眼”,是儿童时期发生的一种眼睛发育障碍,是视觉皮层对视觉输入产生异常反应的结果,从而导致一只眼睛的视觉能力较弱。
斜视是眼睛在注视同一目标时,两眼的视线不能准确聚焦在同一点上,从而导致双眼看到的图像不一致。
4. 角膜疾病角膜是眼睛表面的透明薄膜,常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疾病。
最常见的角膜疾病是干眼症,即由于泪液分泌不足或质量异常而导致眼睛干涩、疼痛和疲劳。
其他一些角膜疾病包括角膜溃疡、角膜炎和角膜变形等。
5. 白内障和青光眼白内障是指水晶体变得浑浊,影响到视觉的清晰度。
这通常是由于年龄、创伤或其他眼部疾病引起的。
而青光眼是眼睛内部压力异常增加,导致视神经损伤的一种疾病。
早期的青光眼通常没有症状,但如果不加以治疗,可能会导致永久性视力损害。
6. 视力矫正视力矫正是指通过眼镜、隐形眼镜或手术等方法,来改善屈光不正或其他眼部问题引起的视力问题。
眼镜和隐形眼镜是最常见的视力矫正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光线的折射,使得光线能够准确地聚焦到视网膜上。
眼视光基础知识100题1.什么是近视和远视?2.什么是散光?3.什么是角膜?4.什么是眼底?5.什么是玻璃体?6.什么是视网膜?7.什么是眼睑?8.什么是晶状体?9.什么是视神经?10.什么是眼压?11.什么是眼球运动?12.什么是视觉感受?13.什么是色觉?14.什么是视野?15.什么是眼球结构?16.什么是散光原因?17.什么是近视原因?18.什么是远视原因?19.什么是老花?20.什么是白内障?21.什么是色盲?22.什么是斜视?23.什么是弱视?24.什么是眼震?25.什么是屈光不正?26.什么是视力?27.什么是眼疲劳?28.什么是散光度?29.什么是光敏感?30.什么是视物模糊?31.什么是眼睛疼痛?32.什么是视物发黑?33.什么是瞳孔?34.什么是瞳孔反射?35.什么是眼角膜?36.什么是散光手术?37.什么是近视手术?38.什么是远视手术?39.什么是晶体植入术?40.什么是视网膜裂孔?41.什么是视神经退行?42.什么是青光眼?43.什么是虹膜?44.什么是眼部疾病?45.什么是视觉障碍?46.什么是眼压升高?47.什么是眼疾预防?48.什么是角膜炎?49.什么是泪囊炎?50.什么是眼睑肿胀?51.什么是结膜炎?52.什么是晶体混浊?53.什么是视神经炎?54.什么是视神经瘤?55.什么是眼严重变态反应?56.什么是眩光?57.什么是眼结膜病毒感染?58.什么是眼底病变?59.什么是眼部水肿?60.什么是白内障手术?61.什么是黄斑退行?62.什么是眼外伤?63.什么是干眼症?64.什么是眩晕?65.什么是眼角膜炎?66.什么是角膜病?67.什么是结膜浅层炎症?68.什么是结膜平滑?69.什么是虹膜葡萄肿?70.什么是结膜脓肿?71.什么是玻璃体震荡?72.什么是视网膜脱离?73.什么是视网膜母细胞瘤?74.什么是视网膜血管虚弱?75.什么是眼球结构异常?76.什么是眼球虹膜结构异常?77.什么是眼球显著影响视力结构异常?78.什么是泪腺功能异常?79.什么是眼球眼外伤异常?80.什么是角膜屈光不正异常?81.什么是角膜黄斑省略异常?82.什么是晶体翳翳霞霞异常?83.什么是颞上颞下异常?84.什么是晶体横线异常?85.什么是色素庸庸慧慧异常?86.什么是虹膜递次异常?87.什么是红眼病?88.什么是青光病?89.什么是结膜炎?90.什么是结膜显血管扭曲?91.什么是结膜白斑?92.什么是结膜明显肿块?93.什么是结膜明显凹陷?94.什么是葡萄膜炎?95.什么是视网膜粘液病?96.什么是视网膜裂孔?97.什么是视网膜血管破裂?98.什么是视网膜成瘤?99.什么是视网膜色素变性?100.什么是视网膜动脉反射缰?。
眼视光学基础知识一.定义1.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一般认为来自5m以外)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恰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
2.非正视眼: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若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心凹聚焦,将不能产生清晰像,称为非正视或屈光不正。
A.近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前面,典型的近视表现为视远模糊视近清晰。
近视一般分为两类,即生理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
近视眼矫治应用合适的凹透镜或类同凹透镜的原理和方法,使平行光线发散,进入眼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矫治的原则是最好矫正视力,最低矫正度数。
(一)按近视的程度分类:1. ≤-3.00 D,为低度近视;2. -3.25 D至~6.00 D为中度近视;3. - 6.25 D至~10.00 D为高度近视;4. -10.00 D以上为重度近视(二)按屈光成分分类1.屈光性近视。
2.轴性近视。
B. 远视:当眼调节静止时,外界的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成像在视网膜后面。
□远视的原因是眼轴相对较短或者眼球屈光成分的屈光力下降。
可能是生理性的原因,如婴幼儿的远视;也可能是一些疾病通过影响以下两个因素而导致远视:①影响眼轴长度:眼内肿瘤,眼眶肿块,球后新生物,球壁水肿,视网膜脱离等等;②影响眼球屈光力:扁平角膜,糖尿病,无晶状体眼等等。
□远视者能清晰聚焦远处物体的远视眼,不同于近视,一些远视患者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即能使远处物体清晰聚焦在其视网膜上。
这是因为,远视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使外界平行光焦点前移至视网膜上,从而获得较清晰的远距离视力。
□.远视者的视觉疲劳远视者为了清晰聚焦,在看远时就动用了调节;看近时,则需付出更大的调节量。
因此,远视者调节从未放松过,而且在看近时使出比其他正视或近视者更多的调节,即很多时候他们都处于过度调节状态,容易产生视物疲劳□远视者远视度数随年龄变化。
某些远视者年轻的时候视力很好,在年纪稍大的时候“变”成了远视。
眼视光是研究眼睛和视觉系统的科学,涉及到眼睛的解剖结构、视觉功能、矫正视力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眼视光初级知识的一些内容:
1. 眼球结构:眼球是由眼外肌、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组织构成的。
了解眼球的结构有助于理解视觉系统的工作原理。
2. 视觉功能:视觉功能包括近视力、远视力、散光、调节能力等。
近视是指远处视物模糊,远视是指近处视物模糊,散光是指眼球折射光线时发生的偏差。
了解视觉功能的相关知识有助于判断和纠正视觉问题。
3. 矫正视力:矫正视力是通过眼镜或隐形眼镜来改善视力问题。
了解不同类型的矫正方式和适应症,可以帮助人们选择适合自己的矫正方法。
4. 眼科常见疾病:眼科常见疾病包括白内障、青光眼、斜视、眼睑炎等。
了解这些疾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
5. 视觉保护:视觉保护是预防眼部损伤和眼疾的重要措施。
了解正确的使用电子产品、室内外光照环境、眼部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保护视力和眼健康。
这些是眼视光初级知识的一些内容,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眼睛健康和理解视觉问题。
如果对眼视光有进一步的学习需求,建议咨询眼科专业人士或阅读相关的眼视光学习材料。
眼视光相关专业知识点总结眼视光相关专业知识点总结眼视光学是研究眼球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学科,它涵盖了视觉、光学、眼轴长度、屈光度、视力、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等方面的知识。
眼视光学专业在眼科医院、眼镜店、视觉保健中心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对眼视光学中一些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视觉相关知识点1. 视觉的定义:视觉是通过眼睛和大脑共同完成的感觉过程,人类的视觉系统是通过光感受器官(眼睛)接受光的刺激,然后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进行处理和解读。
2. 视觉的生理过程:光线首先通过角膜和晶状体透过眼球,然后落在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感受到光刺激后,产生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进行处理和解读,最终形成我们所看到的图像。
3. 视觉的常见障碍: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都是视觉常见的障碍,可以通过眼镜、隐形眼镜等方式进行矫正。
二、光学相关知识点1. 光线的传播方式:光线的传播方式分为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直线传播是指光线在无障碍物的情况下直线传播,反射传播是指光线在遇到障碍物时经过反射传播。
2. 眼睛的折光系统:眼睛的折光系统由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组成,它们共同完成了将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的功能。
3. 屈光度的概念:屈光度是衡量眼睛对光的聚焦度的指标,通常用度数来表示。
正的屈光度表示眼睛的屈光力过强,导致远视;负的屈光度表示眼睛的屈光力过弱,导致近视。
4. 屈光度的检测方法:常见的屈光度检测方法有自动折光计、逆行光折光计和散瞳验光等。
三、眼轴长度与近视的关系1. 眼轴长度的定义:眼轴长度是指从角膜到视网膜的距离,它是评估眼球形态的重要指标。
2. 眼轴长度与近视的关系:研究发现,眼轴长度与近视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一般来说,眼轴长度较长的人更容易发生近视。
3. 近视的发病机制:近视的发病机制涉及多个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等。
四、视力与视力保护1. 视力的定义:视力是指人眼对视觉目标的辨认能力,通常用视力表上的视物距离与正常人的最小分辨距离之比来表示。
眼视光技术基础知识一、视力人眼睛最大特征是辨认细节的能力,常以视角分辨率来表示,并称为视力。
正常人的眼睛视力在1.0以上,通常所说的视力是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视力而不是最小可见视力,所以视力表反映被检者注视目标两点分开来的最小视角,即最小可分视力、或1’视角视力,能代表被检者最佳视觉功能。
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0就算是达到正常了。
实际上,1.0的视力只能说明人眼部分视力正常,是视力正常的最低标准。
严格地说,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以下内容:中心视力:即人们通常查看视力表所确定的视力,包括远视力(在5米以外看视力表)和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视力表)。
远视患者的表现是远视力比近视力好;近视患者则相反。
散光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均不好。
当远近视力达到0.9以上时,才能说明其中心视力正常。
周围视力:当眼睛注视某一目标时,非注视区所能见得到的范围是大还是小,这就叫周围视力,也即人们常说的“眼余光”。
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周围视力范围相当大,两侧达9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75度。
近视、夜盲患者的周围视力比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围视力丧失。
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一类最高级的视力,即在两眼中心视力正常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两半球的调和,使自己感觉到空间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
有些人中心视力正常,但立体视力却异常,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立体盲。
虽然我们通常只是检查中心视力,但在医学上,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才能算作视力正常。
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同一个人同一只眼睛在不同的机构检测视力的时候数值会不一样,怎样检测才是标准的?只有半暗室加国标视力表的标准检测环境,只有在五米处位置眼睛与视力表1.0视标平行,只有清晰读出1.0视标没有磕巴,这样才能形成眼睛无调解的前提条件,外界物像经过眼屈光系统准确落在视网膜上,这样的视力检测结果才是相对标准的。
二、屈光不正屈光不正是医学用语,是指眼睛在不使用调节的情况下(完全放松的状态),平行光线通过眼睛的屈光作用之后,由于种种原因导致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物象的焦点不能集中在一点或者集中一个焦点落在视网膜前方或后方。
眼视光基础知识大全眼视光是指有关眼睛和视觉的基础知识。
以下是一些眼视光的基础知识:1. 眼球结构:眼睛由角膜、巩膜、晶状体、视网膜、虹膜等组成。
角膜是透明的前表面,虹膜是具有色素的圆环,晶状体是调节焦距的透明结构。
2. 视觉的光学原理:当光线通过角膜、晶状体等透明结构后,会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的像。
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将光信号转化为神经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送到大脑进行处理。
3. 远视与近视:视力问题中最常见的两种情况是远视和近视。
远视是指眼球过于短小,导致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造成远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近视则相反,是指眼球过于长,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外,导致近处物体看起来模糊。
4. 散光:散光是指眼球的角膜或晶状体不规则造成的视力问题。
这种情况下,光线在眼球内的焦点会分散成不同的方向,使视觉产生变形。
5. 弱视:弱视是指一只或两只眼睛在儿童期发育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刺激,造成视觉功能受损。
如果没有及时诊断和治疗,弱视可能会持续到成年。
6. 视觉矫正:通过佩戴眼镜、隐形眼镜或进行视力矫正手术,可以改善远视、近视、散光等视力问题。
7. 验光:验光是指通过对眼睛进行测试,确定视力问题的程度和类型,从而制定相应的矫正方案。
8. 眼保健:保持良好的眼睛健康非常重要。
这包括保持适当的护眼姿势、定期做眼睛检查、远离过度用眼、避免在弱光环境下工作以及戴适当的护目镜等。
这些是眼视光的一些基础知识,但不是详尽无遗的。
眼视光是一个复杂的领域,还有许多其他的细节和概念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如果你对眼视光感兴趣,建议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或眼视光师,了解更多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