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学应用光学
- 格式:doc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2
眼视光技术考试用书是准备参加眼视光技术考试的考生必备的参考资料。
这些考试用书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涵盖了眼视光技术领域的各个方面,包括光学、眼科医学、验光技术、眼镜技术和接触镜验配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其中,《眼视光应用光学》这本书是学习眼视光技术的基础,它详细介绍了光学的基本原理和在眼视光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本书,考生可以了解如何运用光学原理来诊断和治疗眼部疾病,以及如何设计和加工眼镜和接触镜等视觉矫正器具。
除了《眼视光应用光学》外,还有《眼科学基础》、《视光学基础》、《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医学伦理学》、《眼病学》、《与眼相关的临床医学知识》、《验光技术》、《眼镜技术》和《接触镜验配技术》等考试用书,这些书籍也为考生提供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为了准备眼视光技术考试,考生需要认真阅读这些考试用书,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实践和理论的结合,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总的来说,眼视光技术考试用书是考生必备的参考资料,对于考生来说非常重要。
考生需要认真阅读这些书籍,并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和实践经验,以顺利通过考试。
同时,考生还需要注意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对于具体考试用书的咨询,建议考生咨询专业人士。
《眼视光应用光学》教学大纲编写单位:西安医学院医学技术系眼视光医学教研室编写时间:2013年9月15日教务处印制2013年9月15日一、课程简介二、学时分配表(内容为小四号宋体字)三、内容眼视光应用光学是眼视光学专业开设的首门专业课,是一个具有很强的理论基础的学科。
内容包括波动光学基础、几何光学成像、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像差和人眼的光学等。
本大纲主要供我系眼视光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学生使用。
实验内容详见实验教学大纲理论教学目标与要求第一章波动光学基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2. 获得偏振光的几种方法。
熟悉:1. 获得相干光的条件;2. 光的散射的分类。
了解:1. 傅立叶光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其在光学成像中的应用。
[重点]1.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2. 马吕斯定律和布儒斯特定律。
[难点]1. 双缝干涉、单缝衍射;2. 马吕斯定律。
[教学时数] 8学时(课堂讲授6学时,实验2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光源:光的相干性一、光源二、光的单色性重点讲解三、光的相干性四、相干光的获得第二节光的干涉一、波的叠加原理二、光程与光程差三、杨氏双缝实验详细讲解四、劳埃德镜实验五、薄膜干涉第三节光的衍射一、单缝衍射二、圆孔衍射详细讲解三、光学仪器的分辨本领四、光栅衍射第四节光的偏振一、自然光与偏振光二、马吕斯定律详细讲解三、布儒斯特定律四、光的双折射五、二项色性一般讲解六、物质的旋光性第五节光的散射一、瑞利散射定律二、米散射重点讲解三、喇曼散射四、布里渊散射第六节傅里叶光学基础一、概述二、傅里叶光学的几个基本概念自修内容三、傅里叶变换四、傅里叶变换在光学成像中的应用[教学方法]使用眼视光应用光学CAI课件一、课堂讲授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二、举例说明常见的散射现象第二章几何光学成像[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1. 几何光学的四个基本定律和光的可逆性原理,以及光线、光束和光程,符号规则;2. 平面镜成像特性;3. 单球面及透镜近轴区域成像性质;4. 理想光学系统各基点、基面及光焦度的概念,学会用作图法求像及简单光路图绘制。
眼应用光学在空气中波长为1nm~1mm范围内的电磁辐射称为光辐射或光。
• 光辐射包含紫外线、可见光和红外线。
自发光点发出的同心光束,经光学系统后仍保持为同心光束,则出射单心光束的“心”为点像。
• 对某一光学系统来说,入射同心光束的“心”称为物点。
垂直轴距离的符号规则• 以光轴为初始点,自光轴向上的距离取正号,自光轴向下的距离取负号。
物体通过平板玻璃成像后,像相对于物,偏移的距离• 通过厚度为t,折射率为1.5的平板玻璃后,所成像偏移物的距离为t/3.将使用目视光学仪器后人眼视网膜光学像大小与人眼直接观察物体的视网膜像大小之比称为视放大率,用符号Γ表示。
眼睛配戴远视镜片,会产生枕形畸变。
• 眼睛配戴近视镜片,会产生桶形畸变。
完全偏振光的分类• 包括线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三种。
在眼睛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前房深度减小1mm,会使眼睛的总屈光力增加约1.4D 。
模型眼• 是一个依据人眼的平均尺寸,用各种曲率半径的球面代表眼球光学系统的共轴球面光学系统模型。
孔径光阑经它后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出射光瞳。
• 孔径光阑经它前面光学系统所成的像称为入射光瞳。
横向放大率•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的比值,用β表示。
已知薄透镜的横向放大率为2,像方焦距f ’=2cm,则像的位置x’为()。
球面透镜,从形状分类,为凸透镜,凹透镜。
厚透镜的基点• 物方主点,像方主点• 物方焦点,像方焦点• 物方节点,像方节点。
半波损失• 光在被反射过程中,反射光在离开反射点时的振动方向与入射光到达入射点时的振动方向相反,该现象叫做半波损失。
• 入射光在光疏媒质中前进,遇到光密媒质界面时,在反射过程中产生半波损失。
• 折射光的振动方向相对于入射光的振动方向,永远不发生变化,故无半波损失。
入射光在光密媒质中前进,遇到光疏媒质的界面时,反射光不产生半波损失。
• 入射光在厚度为零的薄膜两表面反射时,由于半波损失,该位置会出现暗条纹。
电磁波• 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微波和无线电波因为光是一种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物质,所以光既有波动性,又有粒子性。
眼视光学应用光学第一篇:眼视光学应用光学刘陇黔和张益珍主编的《眼视光学应用光学》试图为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相关光学基础。
其内容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平面镜和棱镜系统、球面系统、理想光学系统、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光学系统的光阑和景深、光学系统的像差和典型光学系统。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可为生理光学、视光学器械学、眼镜光学、接触镜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编辑本段目录编辑本段目录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发光点和光束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三、全反射四、光的可逆性原理第二节光波和惠更斯原理一、波面和波线二、惠更斯原理三、波的衍射第三节光程与费马原理一、光程二、费马原理第四节成像一、实像和虚像与实物和虚物二、物与像的共轭性三、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习题第二章平面镜和棱镜系统第一节平面镜系统一、平面镜成像二、双平面镜系统成像第二节平行平板系统第三节反射棱镜第四节折射棱镜习题第三章球面系统第一节单球面折射成像一、单球面折射的光路基本公式二、单球面近轴区域折射成像三、单球面折射的光焦度和焦距第二节单折射球面近轴区域的放大率一、横向放大率二、纵向放大率三、角放大率四、物像方不变式第三节共轴球面系统一、共轴球面系统的结构参量二、共轴球面系统过渡公式三、共轴球面系统的拉赫不变量四、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第四节球面反射镜一、反射镜的物像关系二、放大率习题第四章理想光学系统第一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第二节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一、焦点和焦平面二、主点和主平面三、点和节平面节第三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一、图解法求物像关系二、解析法求物像关系第四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一、横向放大率二、纵向放大率三、角放大率四、几对特殊共轭面的放大率第五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一、光束的聚散度二、光焦度第六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一、组合光学系统的参数二、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和焦点三、组合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公式和焦距公式四、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位置公式五、组合光学系统处于空气中的光焦度第七节透镜的基点和焦距一、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和焦距二、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三、位于空气中的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第八节厚透镜一、双凸透镜二、双凹透镜三、平凸透镜四、平凹透镜五、正弯月形透镜六、负弯月形透镜七、等厚透镜八、几种玻璃厚透镜的主点第九节薄透镜一、薄透镜的基点和焦距二、薄透镜成像公式三、薄透镜组习题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一、辐射通量二、光通量三、光照度四、光亮度第二节光照度的计算一、被直接照明的物面光照度二、光学系统中像平面的光照度第三节光学系统中的光能损失计算一、透射面的反射损失二、光学材料的吸收损失三、镀金属层反射面的吸收损失第四节色度学基本知识一、光源的颜色特性和物体的光谱特性二、颜色的分类和特性三、颜色的匹配四、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习题第六章光学系统的光阑和景深第一节光学系统的光阑一、孔径光阑二、视场光阑三、渐晕光阑四、消杂光光阑五、光阑的位置第二节光学系统的景深和焦深一、光学系统的景深二、光学系统的焦深第三节远心光学系统一、物方远心光学系统二、像方远心光学系统习题第七章光学系统的像差第一节几何像差一、球差二、彗差三、像散四、像面弯曲五、畸变六、色差第二节波前像差一、波前像差及其与几何像差的关系二、泽尼克多项式第三节像质评价一、中心点亮度二、分辨率三、几何像差曲线四、星点检验五、瑞利判断六、点列图七、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第四节非球面成像一、非球面的表示方法二、非球面的光学性质三、非球面光学应用的发展习题第八章典型的光学系统第一节光学仪器的照明系统一、照明系统的类型二、照明系统的聚光形式第二节放大镜一、放大镜的放大率二、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三、放大率和视场的关系四、目镜第三节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二、显微镜的分辨率三、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第四节望远镜一、望远镜的光学原理二、望远镜的放大率三、望远镜的分类四、常见光学望远镜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五节摄影系统一、摄影物镜二、照相机第六节放(投)影系统一、投影物镜二、照明系统习题第二篇:眼视光学眼视光学乖--笑!发表于2009年11月14日 18:22 阅读(1)评论(0)分类:个人日记举报眼视光学是一门以保护人眼视觉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医学领域学科,是以眼科学和视光学为主,结合现代医学、生理光学、应用光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知识所构成的一门专业性强、涉及面广的交叉学科。
眼视光应用光学的
眼视光应用光学的是一种关于视觉问题的学科,它研究人类眼睛的生理和解剖学结构,以及光学原理在眼球中的应用。
眼视光应用光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近视、远视、散光、老花等视觉问题的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眼镜、隐形眼镜等辅助视力矫正器具的设计和制造。
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变化,视力问题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健康问题,眼视光应用光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于人们的视觉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第三部分:眼镜光学第七章矫正屈光不正透镜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调节相关知识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参与调节过程主要是晶体、悬韧带、睫状肌等B、调节远点是指调节用大时,所看清的最远的点C、年龄一样,近点就相同,一般在33cm左右D、调节幅度和调节范围属于同一个概念2、下列关于调节与屈光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近视眼(裸眼)看见的时候可能不用调节B、远视眼(裸眼)看远的时候可能不用调节C、静态屈光与调节没有关系D、屈光全矫正的状态下调节近点可以反映该患者的调节能力3、下列关于近视眼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近视眼是屈光能力比正常人弱(在眼轴正常情况下)B、近视眼的近点在眼后,远点在眼前,距离眼睛距离多少与屈光有关C、近视眼遗传的概率较高,目前全世界发生率都是较高的D、眼屈光系统的像方焦点在眼后4、对于近视眼,下列哪项依照是否有调节参与分类是不正确的()A.假性近视 B.轴性近视 C.真性近视 D.混合性近视5、对于近视眼依照性质分类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轴性近视B、单纯性近视C、继发性近视D、变性近视6、下列关于远视眼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远视眼(裸眼)在视远的时候不需要调节B、远视眼在屈光与正视眼相同时,眼轴变长C、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近点在眼前D、远视眼用凸透镜来矫正,但是像会缩小一些7、下列关于调节与远视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隐性远视只有在睫状肌麻痹时,才能检查出来B、能动性远视指得是调节可以代偿C、远视眼一般不容易产生视疲劳D、绝对远视是调节不能代偿的,但是不会导致视力下降8、下列关于远视眼按照结构特点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轴性远视眼B、曲率性远视眼C、绝对性远视眼D、指数性远视眼9、下列关于远视眼叙述不正确的是()A、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B、远视眼(裸眼)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C、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D、轴性远视眼的眼轴比正视眼更长10、一副眼镜检测度数为—0.70DS,在1/8系统表示中为多少()A.-0.67DS B.-0.75DS C.-0.50DS D. -0.87DS11、下列关于镜眼距说法错误的是()A、对于负透镜来说,镜眼距增大,有效光度减少B、对于正透镜来说,镜眼距增大,有效光度减少C、镜眼距一般为12毫米D、在超过四百度时,隐形眼镜度数与框架眼镜度数不同,最主要是镜眼距的影响12、下列关于规则散光说法正确的是()A、规则散光不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B、规则散光是指点物成点像C、规则散光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也可用隐形眼镜矫正D、平行光经眼后,形成两条不垂直的焦线13、下列关于散光说法不正确的是()A.不规则散光不可以用框架眼镜矫正 B.不规则散光可见于角膜的瘢痕C.不规则散光的矫正选择软镜的效果由于硬镜D.不规则散光平行光经眼后,形成两条不垂直的焦线14、下列关于规则散光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前后焦线之间间隔大小就是散光的大小B、强主经线在90度方向,会形成垂直线C、弱主经线的方向与后焦线方向相同 D.最小弥散圆在前后焦线之间偏后15、下列处方中,哪一项是逆规散光()A、-1.00DC*90B、+1.75DS -1.25DC*180C、-2.25DC*90 -2.25DC*180D、-1.50DS +3.00DC*9016、下列就规则散光根据焦线与视网膜位置分类不正确的一项是()A.混合散光 B.复性近视散光 C.单纯近视散光 D.斜向散光17、患者右眼度数为-1.25DS+4.00*90,其在60度方向的屈光力为多少( )A.-2.25D B.-0.25D C.+1.00D D.+1.75D18、下列关于内散镜片叙述错误的是()A.外观好看 B.矫正效果优于外散 C.价格比外散镜片便宜 D.加工相对复杂19、下列处方中,哪一项是强主经线在垂直方向()A、-1.00DC*90B、+1.75DS -1.25DC*180C、-2.25DC*90 -2.25DC*180D、+1.50DS -3.00DC*9020、下列关于屈光不正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散光眼表现为视疲劳、视力下降B、远视眼在临床上一般不处理C、近视眼主要表现在视近的时候困难D、只要屈光不正常,患者就不可能表现为正视眼二、填空题1、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填前或后)2、轴性近视眼,眼轴每增加1mm,患者配戴眼镜度数增加()3、全散光指的是()和()4、倒散光也称为逆规散光,指的是强主经线在()方向5、近视眼目前的矫正手段主要有框架眼镜、()和屈光手术6、矫正屈光不正的原理是:使矫正眼镜的像方焦点与被矫正眼()一致7、对于同一枚眼镜来说,负透镜,若镜眼距增大,为负的()矫正8、远视眼+2.00DS看33厘米所用的调节和集合分别是()、()9、单纯柱镜轴所在方向屈光力是()10、与视网膜共轭的点称为()三、判断题1、近视眼不会出现老花眼()2、临床上,如果散光的度数很小,并且不出现临床表现,一般无需处理()3、目前视场上的散光镜片一般采用内散光镜片()4、经常眨眼容易导致逆规散光()5、老年性核硬化容易导致折射性散光()6、在散光根据轴的分类中,逆光散光影响视力最大()7、假性近视在临床上一般采取睫状肌的麻痹的方法鉴别()8、一个人裸眼看近时,最清楚在33cm,说明患者是近视眼()9、远视眼戴上眼镜时,镜眼距增大的时,患者所戴眼镜对患者来说是欠矫()10、单纯近视性散光,如果是倒散光时,患者容易看清垂直方向的E字视标()四、名词解释1、调节2、调节远点3、调节近点4、混合散光、5、远视眼五、计算题1、患者原来眼镜的镜度为-3.50D -1.00DCX90,原来的镜眼距为12mm,当患者镜眼距为15mm 时,患者该眼镜度数变成多少?2、一患者的远点在眼后2米,近点在眼前50厘米,患者的调节力是多少?如果在患者的远点在眼前2米,近点不变,求患者的调节力?3、一处方度数-1.50DS +3.00DC*90,求:确定该患者属于什么散光(按照轴位分类)并其在60度、30度方向的屈光力分别是多少?4、处方之间的相互转化(1)-1.25DS +0.50DC*70 (6)-2.25DS -0.50DC*125(2)-1.00DS +1.75DC*120 (7)-1.00DC*40+1.75DC*130(3)+0.25DC*45 -0.25DC*135 (8)+0.50DC*135 -0.50DC*135(4)+2.25DS +1.50DC*180 (9)+1.75DS +1.50DC*60(5)+4.50DS -1.00DC*90 (10)-3.25DS 11.50DC*175六、简单题1、规则散光眼根据轴的分类及根据焦线与视网膜位置的分类?2、比较内散、外散镜片的优缺点?第八章调节与近用眼镜一、选择题1、患者+3.00D的远视,裸眼视近处25cm,患者所用调节为()。
基础医学院(系)《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眼应用光学基础课程英文名称:Basic of Eye Applied Optics课程编号99100831课程类型:必修主干课程学时:54 学分:3适用对象:眼视光学专业一、课程的地位、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眼应用光学是眼视光学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
本课程主要结合视光学的特点,通过系统而又有重点地讲授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实用技术,使学生能够掌握应用光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公式及一些基本技术,并使得学生能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来正确的进行各种成像计算,简单的光路计算及相应的光路图绘制。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更好地学习后续课程(如眼镜学、眼科器械学及视光学等),为将来从事眼科和视光学专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光学基础。
眼应用光学在整个光学领域中是一门实践性和针对性都较强的学科,为此,我们在这里注意结合视光学的特点,在理论讲授内容中,有重点地选择了与眼视光学关系较密切的内容,并就此内容在光学原理上和其他相应方面进行比较广泛和深入的讨论,同时,又尽量保持其内容的连贯性和完整性。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后给学生布置了一定数量的思考题和习题作业,并向学生介绍一些必要的课外参考书。
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应具备《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知识。
本课程教材《应用光学基础》主要是为修完《医用高等数学》和《医用物理学》的视光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
《眼应用光学》课程授课时间为二学年第四学期,教学时数为54学时,计3.5学分。
其中讲授课为52学时,光学计算习题为2学时。
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教学目的】通过对应用光学基本内容、研究对象及所涉及的光学领域范围的了解,弄清应用光学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了解本课程的基本学习内容和目的要求。
另外,通过对光的本性的阐述,来了解光学发展史的概况及现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应用光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目的要求、及其与眼科、视光学的密切联系,难点是光的本性、光学领域现状及光学在各领域中的重要应用。
应用光学之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为了使目视光学仪器能适应各种不同视力的人使用,可以改变目镜的前后位置,使仪器所成的像不再位于无限远,而是位于目镜前方或后方的一定距离上,以适应近视或远视眼的需要,这就是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图1
由于正常人眼适应于无限远物体,因而对于望远镜则要求物镜的像方焦点恰好和目镜的物方焦点相重合,如图1(a)所示。
对于近视眼来说,则要求仪器所成的像应位于前方近视眼的远点距离上。
为
此目镜应该向前调节,使物镜所成的像位于目镜的物方焦点以内,这样,通过目镜以后在前方成一视度为负的虚像,此虚像再通过近视眼正好成像在网膜上,如图1(b)所示。
对于远视眼,目镜应向
后调节,使物成像在仪器后方,视度为正,再通过远视眼正好成像在网膜上,如图 1 (c)所示。
假如要求仪器的视度值为SD,则要求像距值为x`=1000/SD。
根据牛顿公式得
上式中,SD为视度值,f`目2为目镜的焦距,x为目镜的移动量。
x 和f`目2的单位都是mm。
一般要求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范围
为±5视度。
绝大多数仪器都采用移动目镜来调节视度,视度的分划直接刻在目镜圈上,也有少数仪器是采用运动物镜来调节视度的。
第二章一、选择题1、关于全反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线由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传播时可能发生全反射B.光线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可能发生全反射C.光线由光疏介质向光密介质传播时一定发生全反射D.光线由光密介质向光疏介质传播时一定发生全反射答案:B2、下列能成完善像的光学系统是()A.平面折射系统B.平面反射系统C.球面折射系统D.球面反射系统答案:B3、若物位于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和曲率中心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倒立放大实像B.成倒立缩小实像C.成正立放大虚像D.成倒立缩小虚像答案:A4、关于棱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改变光线方向,不改变光束的聚散度B.不改变光线方向,改变光束的聚散度C.光线方向和光束的聚散度都改变D.光线方向和光束的聚散度都不改变答案:A5、实物通过平面反射镜所成的像为()A.实像B.虚像C.实像和虚像均有可能D.实像和虚像重叠答案:B6、若物位于凹面反射镜的焦点和顶点之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成倒立缩小实像B.成倒立放大实像C.成倒立缩小虚像D.成正立放大虚像答案:D7、平面反射光学系统的横向放大率( )A.小于1B.大于1C.等于1D.以上都不对答案:D8、对于单球面近轴折射成像系统,若凹面侧的折射率大于凸面侧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系统为发散型B.该系统为会聚型C.是发散型还是会聚型与物点的位置有关D.是发散型还是会聚型与像点的位置有关正确答案:B9、关于球面折射光学系统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能成完善的像B.不能成完善的像C.能否成完善像要依据条件而定D.部分成完善的像正确答案:B10、两个节点是一对()A.角放大率为+1的共轭点B.角放大率为-1的共轭点C.角放大率>1的共轭点D.角放大率正确答案:A11、关于理想光学系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主平面是横向放大率大于1的一对共轭面B.主平面是横向放大率小于1的一对共轭面C.主平面是横向放大率为-1的一对共轭面D.主平面是横向放大率为+1的一对共轭面正确答案:D二、简答题12、简述折射定律;13、简述反射定律;第三章1、人眼的瞳孔相当于()A.入瞳B.出瞳C.孔径光阑D.透镜答案:C2、当物点在垂直光轴方向上下移动时,系统的孔径光阑()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答案:C3、以下关于景深和焦深的描述,错误的是()A.景深是能在像平面上获得清晰像的物空间深度B.焦深是能成清晰像的像空间深度C.眼的分辨率越大,景深越小D.焦深增大,眼的分辨率就增大答案:B4、视场光阑经它前面的光学系统所成的像为()A.入瞳B.出瞳C.入射窗D.出射窗答案:C5、大多数望远镜和显微镜的孔径光阑都位于()A.物镜B.目镜C.物镜和目镜之间D.无法判断答案:A6、视场光阑所限制的成像物体的实际大小称为()A.物方视场B.像方视场C.物方视场角D.像方视场角答案:A7、光学系统中的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的关系是()A.孔径光阑可作为视场光阑B.视场光阑也作为孔径光阑C.孔径光阑一般就是视场光阑D.孔径光阑和视场光阑两者不能合一答案:D8、以下关于主光线的描述,错误的是()A.通过入瞳中心B.通过出瞳中心C.通过孔径光阑中心D.通过光学系统的节点答案:D9、摄影时,有的摄像师会在镜头前面挂上窗纱,其主要作用是()A.减少光线通过B.增加图像清晰度C.增加景深D.减小景深答案:C10、瞳孔缩小的时候()A.景深增加B.景深减小C.焦距增加D.焦距减小答案:A二、简答题11、简述什么是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孔;12、简述什么是景深和焦深;第四章一、选择题1、球差与下面那项因素有关()A.孔径角B.视场大小C.物距D.离轴距离答案:A2、如图,是轴外点以宽光束经过光学系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该像差是()A.球差B.慧差C.场区D.色差答案:B3、如图,物面上轴外区域中的一个很小的“十”字图案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后,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别在不同方向上成清晰的像,其中在子午面内,“十”字线的哪个方向成像清晰()A.水平方向B.垂直方向C.任何方向D.主轴方向答案:A4、以下哪个是枕型畸变()A. B. C. D.答案:A5、以下哪个是桶型畸变()A. B. C. D.答案:B6、缩小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哪些像差会得到改善()A.球差、像散B.像散、场曲C.球差、彗差D.彗差、畸变答案:C7、如图,轴上点以宽光束成像时产生的像差为()A.球差B.慧差C.场区D.色差答案:A8、轴外点以宽光束经过光学系统成像时,会产生慧差,慧差包括()A.子午慧差和垂轴慧差B.弧矢慧差和纵向慧差C.弧矢慧差和子午慧差D.垂轴慧差和纵向慧差答案:C9、如图,物面上轴外区域中的一个很小的“十”字图案经过光学系统成像后,在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分别在不同方向上成清晰的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像散B.场曲C.畸变D.色差答案:B10、单球面折射镜有几对无球差的共轭点()A.1对B.2对C.3对D.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C11、在7种几何像差中,不影响成像清晰度的有几种()A.1种B.2种C.3种D.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B12、在7种几何像差中,对轴上点成像产生圆形弥散斑的有几种()A.1种B.2种C.3种D.以上选项都不对答案:B二、简答题13、简述什么是场曲;14、简述什么是位置色差;第五章一、选择题1、在均匀透明介质中,如果不考虑光能损失,则位于同一条光线上的各点,在光线进行的方向上光亮度()A.不变B.变强C.变弱D.以上都不对答案:A2、在理想成像时,由物点A 发出的光线均通过像点A ',因此物和像的光亮度B 和B '之间的关系为( )A .3B B n n '⎛⎫'= ⎪⎝⎭B .3B B n n ⎛⎫'= ⎪'⎝⎭C .2B B n n '⎛⎫'= ⎪⎝⎭D .2B B n n ⎛⎫'= ⎪'⎝⎭ 答案: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光照度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接受的辐射强度的大小B .光照度的单位是流明(lm )C .1lx 等于21m 面积上发出或接收1lm 的光通量D .光亮度的单位是勒克斯(lx )答案:C4、颜色有三种特性,其中不包括( )A .明度B .色调C .彩度D .色温答案:D5、假定在折射率为1n 的介质内,入射光束的光亮度为1B ;在折射率为2n 的介质内,假设折射光束的光亮度为2B ,则( )A .212221B B n n =B .222211B B n n =C .1221B B n n = D .2211B B n n =答案:B6、在实际光学系统中,当物像空间介质相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像的光亮度永远等于物的光亮度B.像的光亮度可能等于物的光亮度,视具体情况C.像的光亮度永远大于物的光亮度D.像的光亮度永远小于物的光亮度答案:D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光通量的单位是cd,发光强度的单位是lm,光照度的单位是nt,光亮度的单位是lx B.光通量的单位是lm,发光强度的单位是cd,光照度的单位是lx,光亮度的单位是nt C.光通量的单位是lx,发光强度的单位是cd,光照度的单位是lm,光亮度的单位是nt D.光通量的单位是lm,发光强度的单位是nt,光照度的单位是lx,光亮度的单位是cd 答案:B8、彩色的纯洁性称为()A.饱和度B.纯度C.明度D.色度答案:A9、人眼只能对可见光产生视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黄绿光最不敏感B.对红光和紫光较好C.对红外光全无视觉反应D.对紫外光有视觉反应答案:C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能量的观点看,光线从光源(发光体)发出,经过中间介质(如大气等)和光学系统,最后到达接收器(如人眼、感光底片、光电元件等)是一个能量传输过程B.研究可见光的测试、计量和计算的学科称为“辐射度学”C.研究X光、紫外光、红外光以及其他电磁波辐射的测试、计量和计算的学科称为“光度学”D.光度学是辐射量度学的一部分或特例,光度学中的光是指全波段光答案:A二、简答题11、简述什么是朗伯定律;12、简述什么是光通量并写出表达式。
基础知识1.1924年,德布罗意大胆地创立了物质波动学说。
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光在传播时表现为波动性,而与物质作用时又表现为粒子性。
2.波动光学理论认为,光是某波段的电磁波。
3.可见光的波长范围约为380~760nm4.光源间指性能够辐射光能的物体称为光源。
5.光源可分为普通光源和激光光源。
6.自发辐射有两个特点:其一是随机性其二是间歇性7.具有单一频率的光称为单色光8.由各种频率复合的光称为复色光9.各种不同频率的光将按不同的折射角分开,形成光谱,这种现象称为色散。
10.满足光的相干条件:频率相同的两光波在相遇点有相同的振动方向和恒定的相位差。
满足本条件的光称为相干光11.能发出相干光的光源称为相干光源12.波的叠加原理:从几个波源产生的波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无论它们相遇与否,都保持自己原有的特性,即频率不变、波长不变、振动方向不变,各列波都按自己原来传播的方向继续前进,不受其他波的影响13.折射率和几何路程的乘积,叫做光程14.光程之差称为光程差15.托马斯·杨解释了干涉现象16.光从光疏媒质(折射率小)向光密媒质(折射率大)表面入射时,反射光的位相改变π.它相当于光多(或少)传播半个波长的距离,这种现象称为半波损失17.劳埃德镜实验显示了光的干涉现象,证实了光的波动性,证明了光由光疏介质射向光密介质表面发生反射时,反射光会发生半波损失。
18.相干光,在相遇时将会产生干涉现象,称为薄膜干涉19.光波绕过障碍物的边缘传播的现象叫做光的衍射20.衍射系统由光源、衍射屏(障碍物)和接收屏幕(观察屏)组成21.衍射现象分为两类:一类是菲涅耳衍射(距离有限)另一类是夫琅禾费衍射(距离无限远)22.用半波带法分析单缝衍射23.艾里斑的光强占整个衍射光强的约84%24.圆孔愈小或波长愈长,所得艾里斑也越大,衍射现象越明显25.任何具有空间周期性的衍射屏都可以叫做衍射光栅26.光的偏振现象证实了光的横波性质27.自然光与偏振光光波是一种电磁波28.光波是横波,具有偏振特性29马吕斯发现了光的偏振现象30.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的光矢量的振动次数和振幅的时间平均值相等,这样的光称为自然光31.这种光振动矢量只在某一平面内沿某一确定方向振动的光,称为平面偏振光亦称为线偏振光32.光的双折射当一束光线在各向同性介质的表面折射时,折射光线只有一束,且遵守折射定律。
2021年12期眼视光应用光学的BOPPPS 教学模式朱德喜,邓 黎,陈 鹭(温州医科大学,浙江 温州 325027)摘要:目前医学基础课程改革是大势所趋,而《眼视光应用光学》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理工科专业特点。
BOPPPS 教学模式明确提出了导入、目标、前评估、参与式学习、后评估、总结六个教学阶段,具有层次清晰、操作性强的优点。
文章以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眼视光应用光学》课程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BOPPS 模式六阶段教学设计与具体的课程教学内容相结合进行教学改革探索与经验总结,为眼视光专业的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BOPPPS;眼视光;应用光学;教学设计《眼视光应用光学》课程是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医学专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程,由几何光学成像中的高斯光学、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像差理论、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人眼光学和目视光学系统等内容构成[1]。
课程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课程内容上着重建立眼视光学、眼科学与几何光学的联系,重视以光学的语言来描述和分析视光学中的基本现象与原理。
对于医学生来说,《眼视光应用光学》是一门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具有鲜明理工科特色的专业课[2]。
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反馈表明,这门课是学生们在专业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学生普遍对该课程存在畏难情绪。
这就对任课教师在课程设计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教学思路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效率,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我们《眼视光应用光学》教学团队在教学实践中,发现BOPPPS 教学模式是一种十分有效且易操作的教学设计模式。
图1 BOPPPS 教学模式流程图BOPPPS 模型最早由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Douglas Kerr 于1978年提出,其名称依次代表该模型包含的六个阶段的英文首字母:导入(Bridge-in )、学习目标/结果(Objective/Outcome)、前评估(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ory Learning)、后评估(Post-assessment)、总结(Summary)。
刘陇黔和张益珍主编的《眼视光学应用光学》试图为眼视光学专业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相关光学基础。
其内容包括: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平面镜和棱镜系统、球面系统、理想光学系统、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光学系统的光阑和景深、光学系统的像差和典型光学系统。
通过对本教材的学习,可为生理光学、视光学器械学、眼镜光学、接触镜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编辑本段目录
第一章几何光学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一、发光点和光束二、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三、全反射四、光的可逆性原理第二节光波和惠更斯原理一、波面和波线二、惠更斯原理三、波的衍射第三节光程与费马原理一、光程二、费马原理第四节成像一、实像和虚像与实物和虚物二、物与像的共轭性三、物像之间的等光程性习题第二章平面镜和棱镜系统第一节平面镜系统一、平面镜成像二、双平面镜系统成像第二节平行平板系统第三节反射棱镜第四节折射棱镜习题第三章球面系统第一节单球面折射成像一、单球面折射的光路基本公式二、单球面近轴区域折射成像三、单球面折射的光焦度和焦距第二节单折射球面近轴区域的放大率一、横向放大率二、纵向放大率三、角放大率四、物像方不变式第三节共轴球面系统一、共轴球面系统的结构参量二、共轴球面系统过渡公式三、共轴球面系统的拉赫不变量四、共轴球面系统的放大率第四节球面反射镜一、反射镜的物像关系二、放大率习题第四章理想光学系统第一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性质第二节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一、焦点和焦平面二、主点和主平面三、节点和节平面第三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一、图解法求物像关系二、解析法求物像关系第四节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一、横向放大率二、纵向放大率三、角放大率四、几对特殊共轭面的放大率第五节理想光学系统的光焦度一、光束的聚散度二、光焦度第六节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一、组合光学系统的参数二、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和焦点三、组合光学系统的焦点位置公式和焦距公式四、组合光学系统的主点位置公式五、组合光学系统处于空气中的光焦度第七节透镜的基点和焦距一、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和焦距二、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三、位于空气中的透镜的焦距和基点位置第八节厚透镜一、双凸透镜二、双凹透镜三、平凸透镜四、平凹透镜五、正弯月形透镜六、负弯月形透镜七、等厚透镜八、几种玻璃厚透镜的主点第九节薄透镜一、薄透镜的基点和焦距二、薄透镜成像公式三、薄透镜组习题第五章光度学和色度学基础知识第一节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一、辐射通量二、光通量三、光照度四、光亮度第二节光照度的计算一、被直接照明的物面光照度二、光学系统中像平面的光照度第三节光学系统中的光能损失计算一、透射面的反射损失二、光学材料的吸收损失三、镀金属层反射面的吸收损失第四节色度学基本知识一、光源的颜色特性和物体的光谱特性二、颜色的分类和特性三、颜色的匹配四、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习题第六章光学系统的光阑和景深第一节光学系统的光阑一、孔径光阑二、视场光阑三、渐晕光阑四、消杂光光阑五、光阑的位置第二节光学系统的景深和焦深一、光学系统的景深二、光学系统的焦深第三节远心光学系统一、物方远心光学系统二、像方远心光学系统习题第七章光学系统的像差第一
节几何像差一、球差二、彗差三、像散四、像面弯曲五、畸变六、色差第二节波前像差一、波前像差及其与几何像差的关系二、泽尼克多项式第三节像质评价一、中心点亮度二、分辨率三、几何像差曲线四、星点检验五、瑞利判断六、点列图七、点扩散函数和光学传递函数第四节非球面成像一、非球面的表示方法二、非球面的光学性质三、非球面光学应用的发展习题第八章典型的光学系统第一节光学仪器的照明系统一、照明系统的类型二、照明系统的聚光形式第二节放大镜一、放大镜的放大率二、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三、放大率和视场的关系四、目镜第三节显微镜一、显微镜的成像原理二、显微镜的分辨率三、显微镜的有效放大率第四节望远镜一、望远镜的光学原理二、望远镜的放大率三、望远镜的分类四、常见光学望远镜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五节摄影系统一、摄影物镜二、照相机第六节放(投)影系统一、投影物镜二、照明系统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