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260.62 KB
- 文档页数:7
现代汉语中几种常见补语的分析及判别补语是现代汉语语法学习的难点之一,不同的教材对补语有着不同的定义。
补语一般由谓词性词语充当,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程度。
从语义上,可以把补语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数量补语、时地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7种。
结合不同版本的现代汉语教材和语法学研究著作,对现代汉语中几种常用的补语,从语法意义、语法形态、语法规则以及语义关系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及判别,总结出5种常见补语的结构形式及其区分特征。
标签:补语类型分析判别补语是动词谓语句和形容词谓语句的重要组成成分,起着补充说明动作或行为的结果、程度、状态、可能、趋向、数量和处所的作用。
在《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主编)教材中,补语可以分为结果补语、程度补语、情态补语、可能补语、趋向补语、数量补语和时地补语;在《现代汉语》(张斌主编)教材中,补语按照语义可以分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情态补语、程度补语、数量补语;而《现代汉语》(胡裕树主编)一书则按照补语的结构中有无“得”分为:无“得”的数量补语、有“得”的情态补语、可有可无“得”的结果补语、趋向补语。
尽管语法学界对补语有一定的界定和认识,但是补语结构的灵活性以及词语语义指向的不固定性仍反映出不少的语法问题,这些都值得我们通过大量的语料进行分析与归纳。
黄廖本《现代汉语》中补语被归纳为7大类,张斌《现代汉语》中少了可能补语,将可能补语细化到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即结果补语和趋向补语的可能式;胡裕树《现代汉语》同许多学者有着相似的观点,认为“程度也是一种情态”,未提及程度补语。
本文以黄廖本《现代汉语》为范本,参照各版本《现代汉语》教材及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成果,对补语及其各种类型进行系统整理、归类,并总结不同补语类型的一般结构形式,结合语料进行分析,力求从语法、语义等方面分析各类补语。
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最早提出“补足语”概念,吕叔湘在《语法学习》中讨论了“附加语”——即现在所说的“补语”。
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三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三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图解三大类句子1、常用语句2、兼语语句(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3、主观语句(谓语为感官心理方面的动词)注明主干成份——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份——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标注,谓语“_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标注,补语“< >”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结果补语的例子结果补语是指用来补充和描述主语或宾语的成分,它可以进一步说明主语或宾语的状态、性质、属性等,从而使句子更加丰富和具体。
下面就来介绍一些结果补语的例子。
1. 认为他是个英雄是不太可能的。
这句话中,“是个英雄”就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说明了主语“他”的状态,表示认为他是英雄的可能性很小。
2. 她的努力使她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员。
这句话中,“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演员”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说明了主语“她”的努力取得的成果,表示她已经成为一名优秀的演员。
3. 这部电影让观众们感动不已。
这句话中,“感动不已”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描述了宾语“观众们”的感受,表示这部电影给观众们带来了非常深刻的感动。
4. 这道题把他难倒了。
这句话中,“难倒了”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说明了宾语“他”的困惑和无法解决的状态,表示这道题对他来说非常困难。
5. 那个消息使他大吃一惊。
这句话中,“大吃一惊”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描述了宾语“他”的反应,表示他对那个消息感到非常惊讶。
6. 这个问题使得许多人陷入困惑。
这句话中,“陷入困惑”是结果补语,它进一步说明了宾语“许多人”的状态,表示这个问题让许多人感到困惑。
通过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结果补语的作用和用法。
它可以在句子中进一步补充和描述主语或宾语的状态、性质、属性等,使句子更加具体、生动且丰富。
在使用结果补语时,我们要注意句子结构的完整、语气的一致,避免出现缺失语句、丢失序号或字体段落不完整等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档,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结果补语的用法。
精心整理初中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三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三、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中考语⽂句⼦成分分析句⼦成分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主语、谓语1、主语多表⽰⼈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出⼽壁滩了。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
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声>。
南海⼀中‖留下<过>(许多⼈)的梦。
我‖[最近]去<了><⼀趟>北京(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3 宾语是动作的对象或承受者,常位于及物动词或介词后⾯。
宾语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宾语从句等来担任。
1)名词性宾语。
这种情况较普遍,多数动词只能带名词性宾语,如:给、读、写、讲、修建、交流、挖、交换、校对、跟随等。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2)动词、主谓短语做宾语。
它们充当宾语有⼀定条件,如:感到、加以、认为、觉得、希望、企图、建议、允许、提议、给以等。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谁说⼥⼦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定语、状语、补语1、定语“的”定语的标志(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弯弯曲曲)的⼩河。
青春⽓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更加准确严密。
结果补语教学结果补语表示动作、变化的结果,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动词和结果补语组合的结构形式:V+V/A。
难点:各个结果补语的具体语义以及他们与前边的动词组合后所形成的语义各不相同,而且说明的对象不仅是动作本身,还包括动作的对象和动作的发出者。
好在经常用作结果补语的动词和形容词并不是很多,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具体的结果补语一个一个进行讲解和练习。
结果补语“到”:(情景法)V+到老师从黑板下沿拿起一支粉笔,然后问学生:“老师拿什么?”学生:“粉笔。
”老师把粉笔拿到桌子上,问:“粉笔拿到哪儿了?”学生:“粉笔拿到桌子上了。
”老师再让一学生把一把椅子搬到另一边,然后问别的学生:“椅子搬到哪儿了?”老师在教室里走起来,然后问:“老师在干什么?”再问:“现在老师走到哪儿了?”通过这样一番展示,老师就可以板书:“V+到”,同时通过与学生的问答启发学生,使他们了解到V只是表示发出某个动作,“到”表示具体某个动作的结果——通过动作某个东西或人移动到一定的位置上。
“V”和结果补语“到”之间不能插进别的成分,如果句子有宾语,应该放在结果补语的后边,“了”也应该放在结果补语后。
然后可以继续通过情景对话操练“V+到”结构,如老师向学生问:①这个课本我们学到第几课了?②你昨天去买飞机票,买到了吗?③听说你要找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你找到了吗?在对例②和例③进行问答之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想一想这里面的“到”跟前面那些例子的“到”是不是完全一样的意思,然后归纳出:这个“到”表示动作达到了目的——“票买到了”:通过买的行为得到了票;“找到一个漂亮的女朋友了”:“找”的行为有了结果——自己有了一个漂亮的女朋友。
如果学生对例②和例③的回答是:“没买到”“还没找到”,那么老师可以故意问别的学生:“他说什么?”以此让学生重复一下表示否定意义的结果补语句,跟着老师就由此引出结果补语的否定式:“没(有)+V+V/A”。
同时说明由于结果补语一般表示动作、变化完成并产生了某种结果,所以其否定形式一般要用“没”。
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讲解(西安语风汉教中心)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讲解(西安语风汉教中心) 对外汉语教学之结果补语讲解(西安语风汉教中心)根据西安语风汉语教育培训中心的观察结果补语是众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汉语中结果补语数量较多,又不像别的语法点那样有很强的规律性,在教学中只能是随文教授。
在教学中可以采用分解教学的方法来进行讲解,比如:我看生词。
我懂了。
——我看懂了生词。
我听录音。
我懂了。
——我听懂了录音。
我洗衣服。
衣服干净了。
——我洗干净了衣服。
我做作业。
作业完了。
——我做完了作业。
对外汉语老师可以尝试着用这样的方式在课堂上进行讲解,然后通过句型变换、选词填空等练习方式进行巩固,相信学生通过反复的训练,就可以很快掌握这个重要的汉语知识点。
第二篇:西安语风汉教中心汉语学习趣事西安语风汉教中心汉语学习趣事在西安语风汉语教学培训中心外国人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经常会闹出一些好玩的事情。
我以前有个德国学生中文名叫魏星,有一天他去公安局登记信息。
民警问:“您贵姓?”魏星回答:“我姓魏。
”民警又问:“为什么?”魏星听了一头雾水,问:“为什么?姓魏也要问为什么?”民警一听就知道误会了,后来手脚并用才解释清楚。
还有一个事情,是发生在我读研究生的时候。
我带了一个零起点的大班,课堂妙趣横生。
刚开学没几天,学生学了“你叫什么名字?”,学生互相问答。
来自西班牙的劳拉因为紧张,一开口说成了“我叫什么名字?”其他同学愣了一会后,齐齐回答:“你叫劳拉。
”然后全班都大笑。
事实上,老师重在引导学生,即便学生在学习外语时闹出笑话,也是正常的事情,老师引导学生,不要因为犯错误而不敢开口讲话,相反,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说,这样语言才会学得好。
第三篇:西安语风汉教中心老外亲历茶文化西安语风汉教中心老外亲历茶文化——西安语风“茶文化”主题活动顺利结束Foreign Friends Experienced Chinese Tea Ceremony Tea culture themed activity held by Xi’an Mandarin Education School endedsmoothly2014年3月23日,由西西安语风汉教中心和真源五维生活艺术馆共同组织的“茶文化”活动拉开帷幕。
中学语文6种句子成分分析看懂句子结构-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中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3张图教你看懂句子结构从句法结构的关系意义出发,对句子作成分功能或作用分析的方法叫句子成分分析法,即用各种方法标出基本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和次要成分(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熟记口诀: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图解三大类句子1、常用语句2、兼语语句(前谓语为使令性动词)3、主观语句(谓语为感官心理方面的动词)注明主干成份——主语、谓语、宾语;附加成份——定语、状语、补语。
主语“ ”标注,谓语“__”标注,宾语“波浪线”标注;定语“()”标注,状语“【】”标注,补语“< >”标注。
下面我们进行一一分析一、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可由名词、代词、数词、名词化的形容词、不定式、动名词和主语从句等来承担。
例如:(1)今天晚上‖ 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二、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可以由动词来担任,一般放在主语的后面。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浅析《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摘要:本文从结果补语的本体研究、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结果补语语法以及对《汉语会话301句》中出现的结果补语进行分析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结果补语的呈现顺序应当与学习者习得顺序一致。
2.结果补语出现的复现率应有所提高。
关键词:结果补语;对外汉语教学;呈现;复现率结果补语属于汉语补语中的一个类别,体现了汉语经济性的特点,对于初学者较难掌握。
而《汉语会话301句》是针对汉语水平为初级的学生所设计的教材,它的设计体现了功能法和结构法相结合的典型。
本文从结果补语本体及在《汉语会话301句》中结果补语的呈现进行研究。
一、结果补语本体研究结果补语属于汉语补语中的一种,汉语补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一向被认为是一个重难点,因为在其它语言中很难找出对应的语法知识。
而结果补语是体现汉语经济实惠的特点,它言简意赅地用单句表达了复句的含义。
(一)结果补语结果补语的定义各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李德津认为“结果补语是在谓语动词后边补充表示动作结果的动词、形容词或介宾短语”,刘月华认为“结果补语主要表示动作或状态的结果——引起动作者或动作受事的状态发生变化”①,陆庆和认为“结果补语在语义上上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②,但以上的定义并不够简要明确地说明结果补语的定义,因此,本文采用黄廖版《现代汉语》中对结果补语的定义,即“表示因动作、行为导致的结果。
”③①刘月华等,《实用现代汉语语法》,商务印书馆,2001:534②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93③黄伯荣、廖旭东,《现代汉语(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9.(二)可充当结果补语的词类可充当结果补语的词类是谓词类词语,即动词、形容词等。
《汉语会话301》结果补语的呈现既有动词作结果补语,也有形容词作结果补语,类型较广泛,能够使学习者一目了然什么样的词语能够做结果补语。
1.可充当结果补语的形容词单音节形容词多数可充当结果补语,如“好”、“坏”、“错”、“碎”、“累”等,少数双音节形容词也可充当结果补语,如“清楚”、“干净”等。
汉语句法中的小句结构研究汉语是一门非常复杂的语言,它的语法体系也是十分庞大的。
其中,句法是汉语语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汉语的句法系统中,小句结构是常见的一种结构。
小句结构在汉语的修辞手法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汉语句法中的小句结构进行研究。
一、小句结构的定义小句是语言中最小的语义单位,它是构成长句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句结构是由主语、谓语和宾语组成的独立语言结构,它可以作为长句中的一个语法成分,也可以单独使用。
在汉语中,小句结构主要指的是不带有主谓宾结构的句子。
小句结构通常由主语和状语组成。
这种语言结构通常用于表示一种状态或者情感。
二、小句结构的种类及其特点1、主谓结构主谓结构是汉语小句结构中最基本的结构。
它由主语和谓语组成。
主语通常是一个词或短语,用来表示句子主要讨论的话题,谓语则是描述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例如:“我爱你”。
这个句子中,“我”作为主语,“爱”作为谓语,表示主语的情感。
2、并列结构并列结构是由两个或以上小句通过一个连接词连接而成的句子。
这种结构通常表示对事物的偏向或者对相似或相反事物的比较。
例如:“他很高兴,我很难过。
”这个句子中,通过“和”连接了两个小句,表示了两个不同的情感。
3、状语从句结构状语从句结构是在主句中嵌入一个从句,用来修饰主句中动词的时间、原因或目的。
例如:“因为下雨,他没有去上班。
”这个句子中,“因为下雨”是一个状语从句,修饰了主句中的“没有去上班”这个动作。
4、双宾结构双宾结构是指有两个宾语的小句结构。
其中一个宾语是直接宾语,指的是直接接受动作的人或物,另一个是间接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或目标。
例如:“我给你一本书。
”这个句子中,“一本书”是直接宾语,“你”是间接宾语。
三、小句结构在汉语修辞中的应用小句结构在汉语修辞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通过采用不同的小句结构,可以达到不同的修辞效果。
其中,状语从句结构可以用来加强语气,强调主句中的动作。
例如:“虽然天气很热,但是我还是要坚持运动。
句子成分中的结果结构句子成分,是指构成句子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状语等。
在句子中,有一种特殊的结构称为结果结构(Resultative Construction)。
结果结构以动词为中心,通过给定的动词和足量的补语来表示动作的结果、状态的变化或者动作的影响。
在汉语中,结果结构的构成形式多种多样,如动词+补语、动词+补语+补语等,它们都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意义。
一、动词+补语动词+补语的结果结构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在这种结构中,动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核心含义,而补语则用来表示动作的结果或者表达动作造成的影响。
例如:1. 他吃饱了。
2. 她打破了花瓶。
在这两个例子中,吃、打破是动词的核心含义,而饱、花瓶则是补语,分别表示饱的状态和花瓶受到破坏的结果。
二、动词+补语+补语动词+补语+补语的结果结构是一种更加复杂的形式,它在动词+补语的基础上再添加一个补语。
这种结果结构常用于表示动作对宾语的影响或者对宾语的状态进行描述。
例如:1. 她喝醉了一瓶红酒。
2. 他打坏了电视机一个按钮。
在这两个例子中,喝醉和打坏是动词的核心含义,一瓶红酒和电视机一个按钮则是两个补语,分别表示红酒的数量和按钮的状态。
三、补语的种类结果结构中的补语可以是名词、形容词或者动词的形式。
具体来说,补语可以是表示状态、结果、程度等的形容词,也可以是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等的副词或介词短语。
例如:1. 他吃饱了(状态)。
2. 他打破了花瓶(结果)。
3. 她喝醉了一瓶红酒(数量)。
4. 他打伤了自己的手(部位)。
5. 她跑得很快(程度)。
在这些例子中,补语分别是饱、花瓶、一瓶红酒、手、很快,它们都可以看作是动作的结果或者表达动作的影响。
总之,结果结构是句子成分中的一种重要结构形式,通过动词和补语的组合,能够准确地表达出动作的结果、状态的变化或者动作的影响。
在理解和运用句子成分中的结果结构时,我们需要注意动词和补语之间的搭配关系,以及补语的种类和含义。
Proceedings of the 20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20). 2008. Volume 2.Edited by Marjorie K.M. Chan and Hana Kang. Columbus, Ohio: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ages 813-823.补语小句和处所义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1沈阳(SHEN Yang)北京大学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句(SC)理论”和补语小句分析的基本操作程序,同时采用小句理论分析了汉语处所补语结构和各种派生结构。
文章根据结构中定指名词和不定指名词的对立建立了两种处所补语小句形式,从而分析证明了处所补语结构的各种派生结构特别是处所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
这一结论对于重新认识和分析汉语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有重要参考意义。
关于双宾结构的句法构造一直有不少争论,但无论哪种分析,前提似乎都还是承认有“双宾”,即双宾结构(三元动词结构)是与无宾结构(一元动词结构)、单宾结构(二元动词结构)并列的基础句法结构。
而我们试图提出,实际上在汉语中(甚至所有语言中)可能并不存在基础或底层的双宾结构,所有表面看到的双宾结构,其实都是单宾结构的派生形式。
我们以前曾从每个动词只可能支配一个成分和动词后只有一个宾语位置的句法理论角度(沈阳2005),以及单宾动词结构中动词词义“吸收”和动词形式“合并”的语言事实角度(沈阳2006),论证过由两个底层单宾结构派生一个表层双宾结构的可能性2。
本文将以汉语处所义双宾结构为例,进一步证明汉语双宾结构可能的句法构造过程。
1.“补语小句理论”和补语小句分析我们曾采用Hoekstra(1988/1990)和Sybesma(1999)提出的“SC(小句)理论”来处理汉语的结果补语结构(Sybesma/沈阳2006,彭国珍2006等),因此也1本文是荷兰莱顿大学和北京大学合作项目“汉语结果补语研究”、“Variation in the marking of unaccusatives in Sinitic and its consequences” 和中国教育部项目“汉语特殊动词和复杂动词结构研究”(01JB 740003)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
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是对语言学和文化的重要分析。
结果补语小句,就是在某一句话中存在语法上的缺失,比如谓语动词缺失,形容词或副词缺失等。
小句的内部结构分析则是指从重要词汇和句法结构等角度来分析该小句,以准确理解其内容。
通过对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的考察,可以准确把握该语言所表达的含义,从而更好的理解词义和信号的意义,从而更轻松的完成句法分析,树立起一系列语言目标。
比如,可以分析/检验句子中的缺失部分,并通过句子的完整来判断哪个单词或者短语合适,从而完善语言结构和接近自然对话。
此外,小句的内部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识别重要的词汇和句法功能,从而提高语言准确度和表达能力。
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分析,为人们更好的理解语言本身,提高综合语言能力提供了重要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文学、诗歌和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都可以从结果补语小句以及小句内部结构分析的角度来考虑,完成句子的书写。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诗歌等语言,也可以更好的构建出更具有表现力及特点的计算机程序。
结果补语小句分析和小句的内部结构
Rint Sybesma;沈阳
【期刊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6(020)004
【摘要】补语小句分析中有两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即结果补语结构中NP的句法语义性质和VP的构造形式.在结果补语小句的内部结构中,"了"是小句中"体投射"的中心词,即补语小句的谓语动词要先通过向小句内AspP的中心词"了"位置的移位来建立整个句子的"T链条",才能保证句子得到完整的时态解释."小句理论"对分析汉语结果补语结构和相关结构都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是汉语研究中一种值得重视的句法和语义分析理论.
【总页数】7页(P40-46)
【作者】Rint Sybesma;沈阳
【作者单位】荷兰莱顿大学,汉学院;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
【相关文献】
1.小句理论与汉语动词性论元补语小句分析 [J], 张素侠;满在江
2.对于"的"小句和"who"小句之间非对称性对应关系的信息结构分析 [J], 马超
3.对于"的"小句和"who"小句之间非对称性对应关系的信息结构分析 [J], 马超
4.汉语动结式生成机制探析——从“小句”分析到“外骨架”分析 [J], 林巧莉
5.小句结构分析与"是……的"句研究综观 [J], 屠爱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HSK——补语——结果补语1.什么是结果补语:结果补语是动作发生后的变化结果(一般结果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因为是“变化结果”,所以后面经常+“了”)。
例:listen动作——heard结果Look 动作——sow 结果同样,看(动词)——看+见(结果补语)听(动词)——听+见(结果补语)看到听懂想明白考虑清楚洗干净吃饱修理好记住~~~2.结构:动+结果补语+(宾语)例:我看清楚了,那个人不是小王。
我一到公司就看见他了。
电视机没修理好。
(否定形式:没+动+结果补语)(如果)不写完作业我就不睡觉。
(否定形式(假设):(如果)不+动+结果补语)3.问句:动+结果补语+了+吗?例:你听懂了吗?动+结果补语+了+没有?你听懂了没有?动+没+动+结果补语?你听没听懂?4练习题:他的感冒终于治了。
——他的感冒终于治好了。
(“治”的结果是“好”了,只说动作,没有结果,意思不清楚。
)写作业完再看电视。
——写完作业再看电视。
忙了半天,才准备好着晚饭。
——忙了半天,才准备好晚饭。
(动词和结果补语中间不能加任何成分,“了”“过”“宾语”在结果补语后)1、等A他取B了钱跑C商店的时候,商店早就已经关D门了。
(到)3 q3 V5 p$ r* @* d: c. P2、我A哪知道B他竟然C会做D这种可笑又可气的事啊。
(出)/ I* m6 S$ G! O% P/ z3、你怎么才回来A?大家已经在这儿B等了C你们D了。
(一个小时)4、他A给大家B说了C这件事发生D的经过。
(一遍)5、这次到东北去,刚好A住了三B个C月D。
(来)0 V& h# D" f l& s6、今天A我B来C找了你D,你都不在宿舍。
(三趟)1 v1 B6 H; ?3 O `7、A如果B在这里住C,房租当然D可以便宜一点儿。
(一年) ( Z4 E1 S q' c0 o8、为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我们A已经B来C北京D了。
(三年半)9、我听了A很长时间也B听C出来这D是哪个国家的音乐。
汉语句子结构讲解汉语句子结构讲解一个汉语句子(以句号为标志)可能是一个单句,也可能是一个复句(由两个以上单句组成)。
下面我们先讲单句。
汉语的一个单句一般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成分构成(但并不是每个单句都包含所有这些成分),其中主语、谓语、宾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也叫句子的主干;定语、状语、补语是附加成分,也叫句子的枝叶。
定语是主语或宾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在主语或宾语的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
状语、补语是谓语的附加成分,其位置是:状语在谓语前面,起修饰或限制作用;补语在谓语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
如(注:主语用“”标志,谓语用“-”标志,主谓之间用“‖”隔开,宾语用“﹏”标志,定语用“()”标志,状语用“[ ]”标志,补语用“< >”标志。
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不划入成分):1、(林牧场)场长‖[仿佛]看<透>了(我)的心事。
2、(隔壁)的大娘‖[已经]吃<完>了饭了。
一个单句一般可分为主(主语)谓(谓语)水”,谓语部分是“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主语部分、谓语部分都既有中心成分,也有附加成分。
主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泉水”,附加成分是“山涧”(起限制作用);谓语部分的中心成分是“走”,附加成分是“叮叮咚咚”(起修饰作用)、“远”(起补充说明作用)。
▲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山涧)的泉水‖[叮叮咚咚]地走<远>了。
一、主语主语是陈述对象,回答“谁”、“什么”等问题,主语的位置在一句话的前面。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的,回答“怎么样”、“是什么”、“做什么”等问题,主谓之间用 || 。
(一)、名词和名词性词语经常作主语。
名词性词语指用法与名词相同的一些词:代词、数词。
如:1、鸟儿‖卖弄着嘹亮的歌喉。
(“鸟儿”是名词)2、杨柳‖在春风里舞着柔柔的身姿。
(“杨柳”是名词)3、今天‖星期一。
(“今天”是名词)4、我‖就是天上那颗耀眼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