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补语语法知识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4
汉语(Hànyǔ)语法基础知识词类(cílèi)和词性(一)知识(zhī shi)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suǒyǒu)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shící)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完整版)汉语补语语法知识---------------------------------------汉语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②数量短语作补语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③介词短语作补语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语义类型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
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②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补语的认识与分析——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在本体研究中,补语历来因其本身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受到语法学界的关注,对补语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外由于近年来汉语热的兴起,补语的教学更是作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而再次得到关注和阐释。
现采用赵清永对现代汉语补语的定义,并尝试结合文学刊物《西部》中的例子解释现代汉语补语的语义类别及其语义的多指向性。
标签:补语的定义汉语特色意义类别语义的多指向性一、补语的定义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学界前辈对补语论述颇多。
我们认为,补语的定义采用赵清永在其论文《对汉语补语几个重要问题的再认识》中从句法和语义的角度出发所认定的定义较为妥帖,即补语是位于谓语动词形容词(短语)之后,对谓语或与谓语有一定语义关系的句中某个名词性词语进行补充说明的句子成分。
二、动补结构和它的汉语特色作为现代汉语中常见结构的动补结构,普遍存在于词、短语和句子三个基本语法单位层面。
动补结构是具有汉语语法特色的句法结构,其特色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动补结构为汉语独有而外语所无最能表现动补结构的特点的是简单的动补短语。
从结构形式上说汉语常见的简单的动补结构短语有两种:动结式和动趋式。
其中动结式指的是由动词加上一个表示结果的谓词构成,如“推翻、赶走”等。
动趋式由动词加上一个表趋向的词语构成,如“交出、爬上、传来”等。
两者的特点在于,从结构上看,它们是短语;从功能上说,它们的作用又与动词相当。
与之相比,印欧语系中谓语动词有且只有一个,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补语便成了重点和难点。
(二)动补结构具有很强的陈述功能1.动补结构是一种双重陈述结构一般来说,动补结构的补语由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充当,语义上是对动作行为及其造成结果的补充说明。
这样的结构决定了它在陈述功能上的双重性:动补结构的中心语陈述的是主体发出的行为动作或呈现出的状态,动补结构的补语则是对主体的动作行为呈现出的状态的补充。
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 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 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 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 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 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 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 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 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 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 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 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汉语之家-对外汉语教学的语法大盘点之补语知识对外汉语教学之补语知识大盘点: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结果,程度,状态等成分的常见语法,是老外学中文必学知识点之一,也是对外汉语。
教学的难点之一,本篇文章将补语知识点归结了以下四大类别,供各位老师们参考。
第一:结果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结果)形式:动词+ 动词/ 形容词(1)动词+ 动词(懂、见、完、在、到、给、成…):我听懂了。
| 我看见他了。
| 作业做完了。
|车停在门口。
(2)动词+ 形容词(对、错、好、清楚……):你说对了。
| 饭做好了。
| 我听清楚了。
第二:简单趋向补语动词+ 上、下、进、出、回、过、起/ 来、去动词后有宾语,趋向补语是“来/ 去”的情况:(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动词+ 处所词语+ 来/ 去明天他回北京来。
| 他进图书馆去了。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两种形式:表示完成:动词+ 来/ 去+ 事物词语我借来一本书。
| 他拿去了那支笔。
表示要求:动词+ 事物词语+ 来/ 去你快倒茶来!第三:复合趋向补语动词+ 上来/ 上去、下来/ 下去、进来/ 进去、出来/ 出去、回来/ 回去、过来/ 过去、起来(1)宾语是处所词语的形式:“来/ 去”在句末他走进教室来。
| 他跑回家去。
(2)宾语是事物词语的形式: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有数量词的两种形式:他拿出来一本书。
| 他拿出一本书来。
表示完成,事物宾语前没有数量词:他拿出书来。
表示要求,事物宾语在“来/ 去”前:你拿出书来!第四:程度补语形式:形容词+ 极了/ 得+不得了/ 死了/ 坏了/ 得很/ 多了他高兴极了。
| 我累得不得了。
| 我饿死了。
第五:可能补语(用在动词后,表示能力或可能性)形式:动词+ 得/ 不+ 结果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能力:这本书我看得懂,他看不懂。
表示可能:他明天回得来,我明天回不来。
第五:情态补语形式:动词+ 得+ 非常/ 很/ 比较+ 形容词(1)动词后没有宾语的形式:他跑得很快。
汉语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②数量短语作补语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③介词短语作补语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语义类型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
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②趋向补语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汉语语法结果补语 Revised by BETTY on December 25,2020HSK——补语——结果补语1.什么是结果补语:结果补语是动作发生后的变化结果(一般结果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因为是“变化结果”,所以后面经常+“了”)。
例:listen动作——heard结果Look 动作——sow 结果同样,看(动词)——看+见(结果补语)听(动词)——听+见(结果补语)看到听懂想明白考虑清楚洗干净吃饱修理好记住~~~2.结构:动+结果补语+(宾语)例:我看清楚了,那个人不是小王。
我一到公司就看见他了。
电视机没修理好。
(否定形式:没+动+结果补语)(如果)不写完作业我就不睡觉。
(否定形式(假设):(如果)不+动+结果补语)3.问句:动+结果补语+了+吗例:你听懂了吗动+结果补语+了+没有你听懂了没有动+没+动+结果补语你听没听懂4练习题:他的感冒终于治了。
——他的感冒终于治好了。
(“治”的结果是“好”了,只说动作,没有结果,意思不清楚。
)写作业完再看电视。
——写完作业再看电视。
忙了半天,才准备好着晚饭。
——忙了半天,才准备好晚饭。
(动词和结果补语中间不能加任何成分,“了”“过”“宾语”在结果补语后)1、等A他取B了钱跑C商店的时候,商店早就已经关D门了。
(到)2、我A哪知道B他竟然C会做D这种可笑又可气的事啊。
(出)3、你怎么才回来A?大家已经在这儿B等了C你们D了。
(一个小时)4、他A给大家B说了C这件事发生D的经过。
(一遍)5、这次到东北去,刚好A住了三B个C月D。
(来)6、今天A我B来C找了你D,你都不在宿舍。
(三趟)7、A如果B在这里住C,房租当然D可以便宜一点儿。
(一年)8、为了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我们A已经B来C北京D了。
(三年半)9、我听了A很长时间也B听C出来这D是哪个国家的音乐。
(不)10、同学们上A课记B笔记时应该记C老师黑板上的内容D。
(下来)11、人们唱着A,跳着B,气氛很快就C活跃D了。
现代汉语补语的类型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谓语或者动词宾语的补充说明,起到补充说明、限定、修饰、补充、强调等作用。
现代汉语中,补语的类型有很多种,下面将分别进行介绍。
1. 名词性补语名词性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动词宾语的补充说明,通常由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从句等构成。
例如:他把书借给了我。
(借给了我是名词性补语)我认为他是个好人。
(是个好人是名词性补语)她喜欢唱歌。
(唱歌是名词性补语)2. 形容词性补语形容词性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谓语补充说明主语的性质、状态、特征等,通常由形容词、过去分词、现在分词等构成。
例如:他很高兴。
(高兴是形容词性补语)这个问题解决了。
(解决了是形容词性补语)他站在门口,看着远方。
(看着远方是形容词性补语)3. 副词性补语副词性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谓语补充说明动词的性质、状态、程度等,通常由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构成。
例如:他跑得很快。
(很快是副词性补语)他在公园里散步。
(在公园里是副词性补语)他想去旅游。
(去旅游是副词性补语)4. 动词性补语动词性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谓语补充说明动词的意义、结果、目的等,通常由动词不定式、动名词、介词短语等构成。
例如:他开始学习英语。
(学习英语是动词性补语)他喜欢看电影。
(看电影是动词性补语)他为了考试而努力学习。
(为了考试而努力学习是动词性补语)5. 量词性补语量词性补语是指在句子中作为谓语补充说明动词的数量、程度等,通常由量词、数词、数量短语等构成。
例如:他吃了两个苹果。
(两个是量词性补语)他跑了十公里。
(十公里是量词性补语)他学习了三年。
(三年是量词性补语)现代汉语中的补语类型有很多种,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语法特点和用法。
在写作和口语表达中,正确使用补语可以使语言更加准确、生动、丰富。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完整版)汉语语法基础知识词类和词性(一)知识概述词类是指词在语法上的分类,也就是把汉语里的所有词,根据它们的词汇意义和语法特点进行分类,这样得出的结果就是词类。
现代汉语教学系统把词分为十二类:实词可以分为: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1)表示人:老师、学生、作家、工人、鲁迅(2)具体事物:天、地、花、草、天空、海洋(3)抽象概念:方法、科学、法律、事业(4)处所:北京、青岛、黄河、长江、三味书屋(5)方位:东、西、南、北、上、下、前、后、左、右、里、外、内、中、间、旁、以前、以南、之下、之后、东边、西面、里头。
(6)时间:早晨、正午、晚上、半夜、上午、白天、夏天、立秋、今天、星期二2、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叫动词。
(1) 动作行为:穿、跳、走、纪念、朗诵。
(2) 存在变化:有、增加、缩小、扩大、发生。
(3) 心理活动:想、懊悔、喜欢、担心。
(4) 可能意愿:应该、应当、能够、愿意、必须、敢、肯、会、能、要、可以。
(5) 趋向:上、下、来、去、上去、下去、进来、进去、起来、上来。
(6) 判断:是、就是、正是(7) 使令:使、让、派、请、叫、要求、命令、推举、允许、鼓动、鼓励。
3、形容词: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叫形容词。
(1)形状:大、小、高、圆、长、短、高大、肥胖。
(2)性质:好、坏、镇定、勇敢、乐观、伟大、优秀(3)状态:愉快、慌张、急躁、迅速、朦胧、桔红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叫数词。
(1)基数(确数)一、二、千、万、亿(2)序数:第一、三叔、三年级、六楼、初五、老三。
(3)分数:三分之一、九成(4)倍数:三倍、十倍、翻一番(5)概数:十几概数、十余人、三十多岁、两三个、成千上万、很多人5、量词:表示事物单位或行为、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无量(表示人或事物单位的词)(1)个体:个、位、尺、只、台、条(2)集体:批、帮、群、套、双、副、对、类(3)不定量:些、点(4)度量衡:丈、尺、里、亩动量(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次、回、下、趟、遍、阵、场、遭、焉动量词也可以借用跟动作有关的事物的名词。
新HSK语法----介宾补语
汉语中的介词短语一般用在动词前面做状语,但是有一小部分也可以用在动词后面做补语,补充说明动作的时间、地点、来源、对象、方向或结果等。
1.动词+ 在/ 到/ 成/ 为+ 宾语
在/到后面一般是时间、地点的词,成/为后面一般是事物。
这件事发生在1980年。
鲁迅先生的故居坐落在一个小胡同内。
他把我送到家。
他每天学习到很晚。
玛丽经常把左读成右。
西湖的风景很漂亮,被人们称为天堂。
2.动词+ 给+宾语
给的后面一般是人,或者是和人有关的地方,如“办公室”“图书馆”。
我的自行车借给朋友了。
这本书明天要还给图书馆。
3.动词+ 向/ 往+宾语
向/往的宾语一般是方向、地点的词,而且一般是国家或地名。
飞机飞往东京。
他被派往灾区。
火车开向南方。
我们走向未来。
4.动词+ 自+宾语
自后面的词一般是时间、地点,常用在书面语。
我来自美国。
这种大米产自东北。
5.动词/形容词+ 于+宾语
于一般用在书面语,表示“在”、“从”、“跟”、“比”、
“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
(在)
他毕业于名牌大学。
(从)
他的年龄相当于我的两倍。
(跟)
今年的物价高于去年。
(比)
运动有利于健康。
(对)。
1、动词重叠单音节:AA A一A 瞧瞧、听一听完成:A了A双音节:ABAB AAB 休息休息打打球2、离合词V素N素游着泳V素+V素+ N素游了两次泳帮帮忙、散散步着|了|过游了两个小时泳~次(动量补语)(时量补语)见面、睡觉、洗澡、唱歌、结婚、订婚、离婚、握手、请客、请假、操心、听话、道歉、告状、吵架、打架、发火、生气、报仇、上当、吃亏、沾光、毕业、鞠躬、跳舞、鼓掌、发愁、聊天、保密、拜年、接吻、建交等3、能愿动词“能”与“会能|会+V 能做、会做不能|不会+V 不能做、不会做能|会+V +吗?能做吗?会做吗?能不能|会不会+V 能不能做?会不会做?(会:通过学习具有了某种能力能:通过能力达到一定得程度、水平、效率,也可用恢复了某种能力)4、副词:就,才S+T+就+V(+了)(动作发生得早)她七点就来了。
S+T+就+V(+了)(动作完成得快)她一个小时就到了。
S+T+才+V(动作发生得晚)她12点才来。
S+T+才+V(动作完成得慢)她10个小时才到。
5、助词“着”状态在持续:S+V+着(+数量)+N 她穿着一件汗衫。
动作在持续:V+着(+N) 她认真得听着。
连动句:伴随着: V1+着+V2 她笑着说“谢谢”前一动作就是状态或者方式,后一动作就是目得或原因。
她忙着写作业呢。
6、语气助词“了”肯定:S+V(+O)+了她吃饭了。
S+adj+了苹果红了。
都|已经+N+了已经星期五了。
否定:S+没有+V(+O) 她没有吃饭。
S+没有+adj+了苹果没有红。
疑问:S+V(+O)+了+没有|吗?她吃饭了吗|没有S+adj+了+没有|吗?苹果红了没有|吗?7、动态助词“了”肯定:S+V+了+数量+O 她买了一本书。
S+V+O+了她买书了。
否定:S+没有+V+O 她没有买书。
疑问:S+V+O+了+没有|吗?她买书了吗|没有?8、助词“过”肯定:S+V+过(+O) 我去过长城。
否定:S+没有+V+过(+O) 我没有去过长城。
汉语趋向补语第二章汉语趋向补语第一节趋向补语的定义和特点在谓语动词后面补充说明动作趋向的词和词组,叫趋向补语8。
趋向补语的使用在语法点有四个特点9:a)趋向补语“来”和“去”表示的方向是对说话者讲的,读轻声。
b)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用结构助词“得(de)”。
c)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宾语。
d)带趋向补语的动词谓语后边可以带动态助词“了(le)”。
第二节趋向补语的种类趋向补语可以分为两种10:1)简单趋向补语:来、去。
8《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19 页9《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20 页10《外国人实用汉语语法》,李德津,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319 页4简单趋向补语,一般是在动词后,宾语前。
简单趋向补语的形式:中心语(谓语动词)——简单趋向补语(动词“来”、“去”)如果动作是向着说话者或事物进行的就用“来”,朝着相反的方向就用“去”。
例如11:他下来了。
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上面朝着说话者的方向。
所以我们用“来”。
他上去了。
说话者是在下边,“他”从下面朝着说话者的方面。
所以我们用“去”。
从动词的使用来解释,简单趋向补语有两种用法12:1.动作性动词+来/去。
这一类动词的补语只有完成形式(可以分为:“肯定式” 和“否定式”),没有可能形式。
11Suparto, ST., BA. (2004). Tata Bahasa Mandarin Itu Mudah 2. Bandung: Pustaka Internasional. 第200 页12《汉英对照简明汉语语法学习手册》,朱晓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05-107 页5看,他跑来了。
燕子飞来了,又飞去了,又一年过去了。
演出已经开始了,你怎么还没进去?2.移动性动词+来/去。
这一类动词的补语也只有完成形式(可以分为:“肯定式” 和“否定式”),没有可能形式。
句子成分知识讲解语文语法中:主、谓、宾、定、状、补的含意、位置、用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5)明天星期日.(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汉语补语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可能、状态、数量等。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构成
补语主要由谓语性词语、数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充当。
①谓语性词语作补语
形容词:好低高紧熟快早干净清楚
动词:写改听学拿推抹看走听
主谓短语:高兴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气得脸都白了
述宾短语:急得想哭说得没有分寸
述补短语:痛得昏了过去乱得睡不着
联合短语:长得又精干又潇洒累得筋疲力尽
状中短语:起得很早窜得比天还高
连谓短语:他气得流着眼泪跑了出来羞得转身就跑
兼语短语:奇怪得令人无法捉摸忙得使人喘不过气来
比况短语:痛得钻心一般急得热锅上的蚂蚁似的
②数量短语作补语
看了三遍成立五年走了一趟看了两眼住了半个月
③介词短语作补语
出生在上海钻到衣领里写于20年代初期始于上个世纪
语义类型
补语可以用来说明动作、行为的结果、状态、趋向、数量、时间、处所、可能性或者说明性状的程度、状态等。
①结果补语
结果补语表示述语的结果。
结果补语主要由形容词来充当,也可由少数单音节动词来充当。
结果补语与述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
写错变好压低抬高抓紧煮熟哭肿踢坏做完洗干净说清楚
说完改成听懂学会拿走推倒抹掉打死拉住撞翻叫醒
结果补语与述语结合得比较紧密,其间不能加入别的成分。
结果补语后面可以带动词助词“了”和“过”,也可以带宾语。
例如:
抓紧时间压低标准抬高价格哭肿了眼睛踢坏了足球洗干净衣服
叫醒他抹掉痕迹推倒了围墙写完了作文拿走了工资学会了上网
②趋向补语
趋向补语表示事物运动的方向,主要由趋向动词“来”、“去”、“出”、“上”、“下”、“回”、“上来”、“出来”、“回来”、“上去”、“下去”等充当。
趋向补语和中心语之间不加“得”。
例如:走进流进取回跑回送来拿来交上贴上脱下换下
走出去跑进来拿出来蹲下来爬起来扔过去缩回去坚持下去
由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的格式里,宾语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后,也可以放在述补短语之间。
例如“送来两本杂志”可以改为“送两本杂志来”。
但宾语是表示处所的,只能放在“来”、“去”之前,“进”、“出”、“上”、“下”、“回”、“过”之后,例如“进门来”、“回家去”、“跑回家”、“走进里屋”。
有时趋向动词并不表示动作的真正趋向,而是趋向动词的引申用法。
例如:
夜晚久久地平静不下来了。
他慢慢变得坚强起来。
动词“了”一般加在补语后面、宾语前面,例如:
他匆忙走进了办公室。
“了”也可以出现在补语之前,这时述语后面就不再出现宾语,例如:
叫声使楼道里过往的人聚了过来。
周围的人都“轰”地笑了起来。
③可能补语
可能的补语表示能怎么样或不能怎么样。
可能补语主要有两种表示方法:
Ⅰ在述语和结果补语之间加入“得”或“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例如:
写得(不)完听得(不)懂出得(不)去
解决得(不)好看得(不)清楚
Ⅱ“得”或“不得”用在述语之后作补语,表示结果可能实现或不能实现。
例如:
去得(去不得)吃得(吃不得)认得(认不得)
丢不得去不得大意不得耽误不得
此外,“得了(liǎo)”或“不了(liǎo)”也可以用在述语后面作补语。
例如:
走得了(走不了)办得了(办不了)决定得了
④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表示述语动作行为的数量。
数量补语可由表动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
例如:
看了两眼说过三遍来过三次打了一下
数量补语还可以由表示时量的数量短语来充当,表示动作持续的时间。
例如:
等了三年来了一个月忧郁了半天坐了三分钟
⑤状态补语
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或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述语和补语之间一般加助词“得”。
例如:
来得猛变得殷红殷红想得太简单讲得眉飞色舞气得脸都发青
说得上气不接下气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高兴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状态短语在一定的语境里可以省略。
这种句子表示的是,或者含有无须形容的意味,或者有让对话者自己体会的意味。
例如:
你急得看你的头发乱得你看她的脸红得
有时状态补语前不用“得”,而用“个”、“得个”。
例如:
雨下个不停说个没完拼个高低打了个稀巴烂闹得个鸡犬不宁
⑥程度补语
程度补语表示述语所达到的程度或状态。
充当程度补语的词主要有两类:
Ⅰ表示程度很高的“极”、“很”、“透”、“慌”、“死”、“坏”、“多”、“万分”。
例如:
热得很坏透了憋得慌讨厌死了乐坏了舒服多了痛快极了
常用的还有“不得了”、“要命”、“要死”、“不行”等。
例如:
简单得不得了疲乏得要命喜欢得不行
Ⅱ表示程度较轻的“一些”、“一点”。
例如:
少一些快了一些心安一点稍慢一点
程度补语没有否定形式。
⑦时间、处所补语
时间、处所补语主要由介词短语来充当。
例如:
发生在北京等到昨天写于20年代初期生于六十年代
区别
①补语、宾语与述语之间的语义关系不同。
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说明关系,回答“怎么样”的问题;述语与宾语之间是支配关系,回答“什么”的问题。
例如“说英语”中“英语”是述语动词“说”支配的对象,可以回答“说什么”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宾关系;“说清楚”中“清楚”用来补充说明述语动词“说”,可以回答“怎么样说”的问题,二者之间是述补关系。
②短语作宾语时,述语和宾语之间不能出现结构助词“得”,而短语作补语时,述语和补语之间必须出现结构助词“得”(表示否定的可能补语例外)。
例如:
他倒在地上,假装晕了过去。
她兴奋得几乎晕了过去。
③述宾短语中的述语一般可以用肯定否定的形式提问,而述补短语中的述语不能这样提问。
例如:
说英语—→说不说英语
说清楚—→*说不说清楚
④宾语有时可以移至述语前,构成受事主语句或把字句。
例如:
我洗完了衣服—→我把衣服洗完了
他浪费了两个小时—→他把两个小时浪费了。
补语的位置比较固定,只能出现在述语后面。
此外,如果述语后出现动量成分,一般是补语,例如“看了两眼”、“读了三遍”;如果述语后出现物量成分,一般是宾语,例如“买了三双”、“写了一半”。
顺序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时取决于补语与述语的结合程度;有时取决于宾语,不同宾语要求不同的位置。
补语和宾语的顺序有三种情况:
①补语在前,宾语在后
补语在宾语前面是两者之间最常见的顺序。
结果补语、可能补语与述语动词关系密切,总是放在宾语的前面。
例如:
她或许会在工作中慢慢抹掉心中的伤痕。
(结果补语+宾语)
这儿离的太远,看不清黑板上写的字。
(可能补语+宾语)
数量补语和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前。
例如:
他抽空回了一趟家。
(数量补语+宾语)
她噙着泪珠一步一步走进了房间。
(趋向补语+宾语)
②宾语在前,补语在后
宾语由代词或指人名词充当,数量补语放在宾语的后面。
例如:
我们在机场等了你好几个小时了。
(宾语+数量补语)
数量补语中表示动量的补语也可以出现在宾语的后面。
例如:
他去过北京两次。
(宾语+数量补语)
趋向补语有时出现在宾语之后。
例如:
外面太冷,你还是回屋去吧。
(宾语+趋向补语)
③宾语出现在补语中间
如果趋向补语是双音节的,宾语有时出现在补语中间。
例如:
返上山来收回成本来冲出两个人来拿出一盒香烟来
但应注意的是,被宾语隔开的趋向补语应算作两层补语,例如“收回成本来”中“回”是述语动词“收”的补语,“来”是“收回成本”的补语。
补语与状语
补语和状语有时可以互相转换。
例如:
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 骏马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
“在辽阔的草原上”分别作补语和状语,表示的意义略有不同。
“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重在表明行为动作在什么地方延续;“在辽阔的草原上奔驰”重在表明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又如:
我没有去过一次。
—→ 我一次也没有去过。
“一次”作补语,表示动量;作状语含有夸张意味,表明动作行为没有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