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口算乘法[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418.50 KB
- 文档页数:12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_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思考,同伴交流,掌握两位数或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口算乘法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并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口算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数学估算意识和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学习态度。
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通过创设各种交通工具运行速度的问题情境,以及湖北省旅游景点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数学、应用数学的欲望,按照计算数学的基本规律和小学生的认知特点,教学过程中采取创设学习情境一破解典型例题j优化算法一排疑解难一基本训练一应用于生活情境,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强化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中采取同伴互助、交流评比、游戏设疑、创设方案等多种形式,吸引全体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
教学准备:0_-9数字卡片,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交通工具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旧知引入新知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中我以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为主要情境,以此贯穿始终,并且将乘法的口算知识巧妙融入其中。
首先,我通过播放马车、自行车、汽车、特快列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画面,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既能感知各种交通工具的发展史,又将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按顺序以一个个口算乘法的问题情境呈现,迫使学生用以前已经学过的口算乘法知识来解决问题。
这样,既能复习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又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学习状态中引出新课。
1.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引入马车和自行车的运行速度。
师:你喜欢坐什么车?你知道古代人都坐什么车吗?(学生自由发言)师:古代,人们一般乘坐马车,马车每小时大约可以行10千米;1839年,英国人麦克米伦发明了世界上第一辆自行车,自行车每小时大约可以行16千米。
2.以马车和自行车的运行速度为基础,分别介绍汽车、特快列车、飞机、神舟六号飞船的运行速度,使学生在生动的问题情境中,复习整十数、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乘法。
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00×30=42×4=63×7=230×20-46=130×3=60×50=36×20=490÷70+58=150×3=260×2=75×26=21×40-49=35×20=15×80=300×6=15×8+97=23×30=51×3=^250×50=210÷3-69=60×60=80×5=240×80=10×5-46=120×20=270×90=50×10=36×40×8=50×50=280÷7=读出下面个数340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3004000 读作_______________0 读作______________#0 读作_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读作______________亿以内数的认识(二)72÷24=3200×2=24×20=70÷14×5=28×3=56×13=650÷5=900÷6-123=10×47=91÷13=450÷5=12×20÷10=|18×2=84÷3=1900×5=720÷4-135=50×70=480÷8=26×30=9×12=18×4=70-37=4×250=120÷2×34=160×2=480÷2=50×60=48÷4+2=76-19=18×32=写出下面个数八亿零五十万八千______________;二千四百万零四十二______________一千三百二十万二千______________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______________九亿五千零八十万零四百______________一百亿四千万二千零五十______________亿以内数的认识(三)3200×2=24×20=70-14=28×3×2=6×13=650÷5=!900÷6=10×47÷10=91-13=450÷5=12×20=18×2×3=84÷3=1900×5=720÷4=50×7-25=480÷8=26×30=90÷3=18×4÷9=74+37=210÷3=36×20=4×250+25=120÷2=160×2=480÷2=50×60÷3=48÷4=76-19=~读出下面个数______________56000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亿以内数的认识(四)>110×8=250÷5=130×5=400÷8×3=420÷3=90-15=312-239= 80×20+56= 3×24=92÷46=810÷9=25×4×6=34×2=95÷5+38= 200×30=42×4÷4=63×7=230×20=130×3=60×50÷3=150÷3=15×5=490÷7=21×3÷7=/260×2=75-26=21×40=35×20÷4=15×80=300×6=写出下面个数一千五百万________________一十五万零五________________一千零五十万零四十______________五千六百零三亿零三十______________一百三十万零七百________________·九百九十九万零九________________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一)+= +=+=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7200000__________________4080000__________________5250000__________________720000_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898________________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二)《500×5= 16×3= 34×3= 130×2= 17×5= 19×3= 22×3= 270×3= 25×6= 40×4= 40×4= 35×2= 16×8= 28×3= 15×6= 24÷8= 12×9= 26×3= 16×8= 80×8= 28×3= 38×2= 24×4= 16×4= 22×3= 81÷9= 40×4= 48×2=求出下列数的近似数》560890≈( )万8≈( )亿≈( )万36≈( )亿2≈( )万34≈( )亿≈( )万86≈( )亿4657193≈( )万343≈( )亿5890112≈( )万454≈( )亿9989598≈( )万487≈( )亿≈( )万489≈( )亿[2697944≈( )万415≈( )亿亿以上数的认识(一)16×5= 13×6= 16×5= 22×5= 12×5= 45×2= 14×7= 80×8= 75×2= 25×4= 33×3= 13×8= 24×4= 90×9= 700×4= 11×7= 700×4= 22×7= 20×9= 13×7= 1000×4= 500×5= 28×5= 11×6= ~11×8= 25×6= 45÷5= 200×9= 读出下列各数0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0_________________5400_________________330_________________~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087_________________亿以上数的认识(二)13×7= 32×4= 19×4= 16×5= 400×8= 22×5= 500×5= 450×4=14×6= 17×5= 93×7= 17×6= 130×2= 30×7= 62×6= 270×3=》44×2= 16×6= 43×7= 75×2= 500×5= 270×3= 63×6= 74×3= 45×3= 17×5= 31×4= 25×6=写出下面个数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_____________四百八十亿___________________三十亿九千万__________________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______________?九千九百五十六万七千零五_____________一百九十七亿五百万零五______________二千五百亿五百七十万_______________四十五万零七十二________________三千万零七百五十________________亿以上数的认识(三)15×3= 25×4= 68×2= 54÷3=81×3= 4×32= 65×2= 23×6=#96×4= 28×5= 72×10= 90÷6=50÷2= 48÷6= 840÷7= 360÷3= 600÷5= 96+14= 85+17= 4500÷5=12×8= 29×3= 700+350= 7200÷6=5×36= 64×16= 920×3= 8600÷2=读出下列各数00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000_________________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4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09_________________607_________________计算工具的认识"640÷8= 15×5= 23×3= 12×2×5= 480÷8= 16×5= 90-15= 640-16= 27×3= 48÷4= 39÷3= 24×2=32×3= 48+16= 12×8= 560÷8= 27×3= 56+14= 56÷8= 605+59= 14×2= 83-45= 40÷20= 2720+270= 96+24= 40×30= 37+26= 76-39= 76÷4= 3×23= 12×8= 470+180=|27+32= 48+27= 45×2= 600÷4= 73+15= 12×6= 2×36= 5×128= 68×4= 310-70= 4×14= 1000÷25=写出下列各数七百零六万零六百五十七_____________十三亿零六十万七千八十八_____________八十亿五千万零六百________________四百四十万九千八百________________(一亿九千五百五十万________________一亿有多大76÷4= 60-12= 680+270= 980-14=42÷3= 37×2= 6×1300= 1300×5=20×48= 96÷8= 930-660= 530+280= 92÷4= 88÷4= 840÷21= 40×5=80÷5= 190÷2= 760×2= 8600-4200= 87÷3= 3×330= 12×11= 3×1400= *70-14= 2×16= 75÷5= 240×4=140×3= 960÷8= 750-290= 5×490=650-13= 640÷8= 160×3= 450÷5=15×10= 220×4= 15×5= 120×2=90÷3= 270÷3= 270×3= 360÷4= 100-54= 123+15= 55÷5= 32×6=从小到大排队3002080 3802200 3800201 300280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424005 6402732 60247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识公顷、平方千米(1)4平方分米=_____平方厘米500平方分米=____平方米800000平方米=_____公顷3公顷=______平方米100000平方米=____公顷20000公顷=____平方千米80000平方米=_____公顷54公顷=_______平方米…4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13公顷=_______平方米70000平方米=_____公顷80000公顷=___平方千米1平方千米=______公顷7公顷=______平方米1平方米=______平方分米4平方千米=______公顷比较大小625公顷○6平方千米125公顷○10平方千米2400公顷○24平方千米2公顷○100000平方米3900平方米○4公顷700公顷○700平方米》20000平方米○202公顷6000平方米○1公顷50公顷○300000平方米80500平方米○8公顷200平方米○2公顷600公顷○6平方千米5500平方米○5平方千米4平方千米○4000公顷1000000平方米○16公顷80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认识公顷、平方千米(1)9000平方米=______公顷7公顷=______平方米公顷=______平方米10公顷=______平方米?4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6公顷=______平方米10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8平方千米=______公顷25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20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6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800公顷=______平方千米60公顷=______平方米平方米=_____公顷3200公顷=___平方千米98平方千米=______ _平方米50000平方米+2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2003平方分米=______ 平方米______平方分米》130平方厘米=______平方分米=______平方厘米3000000平方米______公顷______平方千米120400平方米=______公顷______平方米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950平方千米650000平方米5400公顷90平方千米354公顷95平方千米98公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线、射线和角700÷7= 200÷4= 180÷3= 240÷4=35×2= 140×7= 13×6= 350×2=280×3= 5×11= 250×6= 7200+900= 200÷8= 15×5= 23×3= 410-201= 27×3= 16×5= 480÷8= 12×2×5=90-15= 48÷4= 640-16= 39÷3=24×2= 32×3= 48+16= 560÷8=[12×8= 27×3= 56+214= 137+26= 24÷8= 14×2= 83-45= 49×6=96+24= 40÷20= 140×30= 76-39=45÷3= 560×2= 810×6= 4×630=8×250= 580÷2= 910÷7= 78÷6=230×5= 38×3= 95×5= 5100-170=1.线段有( )端点,射线有( )端点,直线( )端点。
人教版数学四上《口算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口算乘法》是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编写的一篇教材。
本篇教材主要介绍了乘法口诀和竖式乘法,为学生提供了简单、直观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够快速、准确地进行乘法运算。
教材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乘法口诀、表内乘法、两位数乘法、三位数乘法和乘法运算定律。
本节课主要教授乘法口诀和表内乘法。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但在乘法运算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运用不够熟练,竖式乘法的操作不够规范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乘法口诀,能够熟练地进行表内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乘法的兴趣,培养其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乘法口诀的掌握和表内乘法的运用。
2.难点:乘法口诀的理解和记忆,竖式乘法的操作规范。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乘法口诀。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直观演示法:利用教具、实物等,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乘法运算。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乘法口诀和竖式乘法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演示。
2.教具:准备一些实物,如小棒、图形等,用于直观展示乘法过程。
3.练习题:准备一些表内乘法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导学生感受乘法的作用。
展示课件,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提出问题:“如果要买3个苹果,每个苹果3元,需要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1 口算乘法年班姓名二、又快又准,我能行。
13×4= 130×5= 18×2= 16×5= 4×25= 130×7= 140×6= 45×6= 15×6= 28×3= 120×7= 310×3= 240×2= 18×5= 12×7= 三、算一算,你有什么发现?(一)(二)你也能写出这样一组算式吗?6 ×3 = 30 ×5=12 ×3= 60 ×5=24 ×3= 90 ×5=30 ×3= 150 ×5=42 ×3 = 210 ×5=四、比一比,我最准。
20×5○24×4 210×2○200×3 8×30○8×10×2 48×12○12×96 83×55○77×55 96×30○30×96 五、找规律,数我行。
(1)24 + 25 + 26 =()×()=()(2)11 + 13 + 15 + 17 + 19 =()×()=()(3)130 + 140 + 150 + 160 + 170=()×()=()(4)210 + 230 + 250 + 270 + 290=()×()=()(5)300 + 320 + 340 + 360 + 380=()×()=()六、解决问题小能手。
1、小老虎的体重是26千克,大老虎的体重是小老虎的5倍,大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2、一枝钢笔45元,张老师要买4枝,带200元钱够吗?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钱?2、张老师带了100元钱,需要买5个球,有几种买法?请分别写在下面。
人教版数学四上《口算乘法》教案一. 教材分析《口算乘法》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口算乘法方法,培养学生口算乘法的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笔算乘法打下基础。
本章内容共安排了4个课时,本教案为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方法。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前,已经学习了乘法的基本概念,掌握了一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
但四位数的口算乘法较为复杂,需要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方法。
2.培养学生口算乘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方法。
2.教学难点:口算乘法的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法”、“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口算乘法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口算乘法的教学PPT。
2.学生准备口算乘法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口算乘法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大家准备好了吗?”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然后讲解口算乘法的运算过程和运算规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乘法的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口算乘法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每组选择一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进行口算,然后将答案告诉教师。
教师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指导。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口算乘法的练习题,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和点评。
然后让学生进行互相检查,确保每位学生都掌握了口算乘法的方法。
5.拓展(5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关于口算乘法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你们还能想到其他的口算乘法方法吗?”,“口算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等。
《口算乘法》教学设计教学设想情景导入学生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通工具入手,去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速度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探索得出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新知学习,引导学生由已经掌握的乘法知识探索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教学目标1、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
3、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
4、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5、通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6、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理解速度的概念并掌握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几百几十的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
3、理解用乘法去乘被乘数个位,满10怎样进位,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1、关于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图画。
2、关于时间、速度、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式图。
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观看关于各种交通工具速度的图画。
图画上一头马车的速度大约是10千米/小时。
以同样的方式分别介绍其它交通工具的速度:自行车约16千米/小时小汽车约80千米/小时火车约160千米/小时磁悬列车约340千米/小时飞机约800千米/小时2、导入本课学习:上面是关于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的速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探索关于速度的知识1、讲解:什么叫速度呢?我们说的速度,是指一个物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路程,比如上面看到的马车的速度约是10千米/小时,就是说马车在一个小时内大约可以行使10千米。
2、引导学生自己结合生活中的经历感受各种交通工具的速度,并和同学交流。
可以说说自己乘坐的不同交通工具对它们行使快慢的感受。
3、引导学生探索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
在学生思考、讨论后总结得出:速度×时间=路程。
三、复习旧知,为本课作铺垫。
1、口答:(1)16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26呢?(2)14个十、38个十、15个十各是多少?2、口算:10×5= 20×3= 13×3= 130×3=3、导入本课学习:刚才我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乘法的口算,如果老师将复习题13×3改成16×3(板书:16×3),仍然是一道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题,但和以前学的又不完全相同。
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大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认识(一)200×30=42×4=63×7=230×20-46=130×3=60×50=36×20=490÷70+58=150×3=260×2=75×26=21×40-49=35×20=15×80=300×6=15×8+97=23×30=51×3=250×50=210÷3-69=60×60=80×5=240×80=10×5-46=120×20=270×90=50×10=36×40×8=50×50=280÷7=读出下面个数340000 读作 3004000 读作578643000 读作 900830000 读作38000400 读作 24960000 读作亿以内数的认识(二)72÷24=3200×2=24×20=70÷14×5=28×3=56×13=650÷5=900÷6-123=10×47=91÷13=450÷5=12×20÷10=18×2=84÷3=1900×5=720÷4-135=50×70=480÷8=26×30=9×12=18×4=70-37=4×250=120÷2×34=160×2=480÷2=50×60=48÷4+32= 76-19=18×32=写出下面个数五十万八千二千四百四十二一千三百二十万二千一千零三十二万零五十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 21)3200×2=2)24×20= 3)70-14=4)28×3×2=5)6×13=6)650÷5=7)900÷6=8)10×47÷10= 9)91-13=10)450÷5=11)12×20=18×2×3=13)84÷3=14)1900×5=15)720÷4=16)50×7-25=17)480÷8=18)26×30=19)90÷3=20)18×4÷9= 21)74+37=22)210÷3=23)36×20=4×250+25=25)120÷2= 26)160×2=27)480÷2=28)50×60÷3=29)48÷4= 30)76-19=读出下面个数100003005600001305002010500030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亿以内数的认识(四)4)400÷8×3=5)420÷3= 6)90-15=7)312-239= 8)80×20+56= 9)3×24=10)92÷46=11)810÷9=12)25×4×6=13)34×2=14)95÷5+38= 15)200×30=16)42×4÷4=17)63×7=18)230×20=19)130×3=20)60×50÷3=21)150÷3=22)15×5=23)490÷7=24)21×3÷7=25)260×2= 26)75-26=27)21×40=28)35×20÷4=29)15×80=30)300×6=写出下面个数一千五百万一十五万零五一千零五十万零四十五千六百零三亿零三十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本题有与三年级的小数加减法联系,也与四年级下册的小数加减法有关,家长们可以适当指导)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一)1) 8.94-6.73= 2) 8.95-0.73= 3) 3.61-0.30=4) 7.78-5.15= 5) 4.68+7.10= 6) 9.63+6.28=7) 7.71-2.69= 8) 9.91-8.74= 9) 6.07-1.69= 10) 5.00+6.13= 11) 8.24-7.63= 12) 5.21+5.49= 13) 9.21-8.20= 14) 6.88-0.49= 15) 8.06-6.96= 16) 2.76-1.02= 17) 3.50-2.54= 18) 0.66+9.27= 19) 8.99-8.84= 20) 3.18-2.65= 21) 6.39+9.31= 22) 4.83-1.34= 23) 5.75-1.24= 24) 6.77-4.79= 25) 0.94+3.40= 26) 3.54+7.84= 27) 9.45-3.01= 28) 0.09+0.87= 29) 3.08-0.91= 30) 5.43+4.85= 把下面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720000040800005250000720000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二)1) 500×5= 2) 16×3= 3) 34×3= 7) 25×6= 8) 40×4= 9) 40×4= 10) 16×8= 11) 130×2= 12) 270×3= 13) 28×3= 14) 35×2= 15) 15×6= 16) 24÷8= 17) 12×9= 18) 26×3= 19) 16×8= 20) 80×8= 21) 28×3= 22) 38×2= 23) 24×4= 24) 16×4= 25) 22×3= 26) 81÷9= 27) 40×4= 28) 48×2= 29) 81÷9= 30) 800×7=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560890560890≈2071453620714536≈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亿以上数的认识(一)1) 16×5= 2) 13×6= 3) 16×5= 4) 24÷3= 5) 12×5= 6) 45×2=10) 25×4= 11) 33×3= 12) 13×8= 13) 24×4= 14) 700×4= 15) 11×7=16) 90×9= 17) 20×9= 18) 13×7= 19) 1000×4= 20) 700×4= 21) 22×7=22) 500×5= 23) 28×5= 24) 11×6= 25) 11×8= 26) 25×6= 27) 45÷5=28) 18÷3= 29) 200×9= 30) 22×5=读出下列各数14960000037005000003256000000102000300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亿以上数的认识(二)1) 13×7= 2) 32×4= 3) 19×4=4) 400×8= 5) 22×5= 6) 1000×4=7) 14×6= 8) 17×5= 9) 16×5= 13) 130×2= 14) 30×7= 15) 270×3= 16) 44×2= 17) 16×6= 18) 12×6= 19) 13×7= 20) 75×2= 21) 500×5= 22) 270×3= 23) 13×6= 24) 14×3= 25) 45×3= 26) 24÷3= 27) 17×5= 28) 90×5= 29) 31×4= 30) 25×6=写出下面个数二百零六亿零五百八十万四百八十亿三十亿九千万一千零四十亿零五百万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亿以上数的认识(三)1)15×3= 2)25×4= 3)68×2= 4)81×3= 5)4×32= 6)65×2= 7)96×4= 8)28×5= 9)23×6= 10)72×10= 11)54÷3= 12)90÷6=16)600÷5= 17)360÷3= 18)4500÷5= 19)7200÷6= 20)96+14= 21)85+17= 22)12×8= 23)29×3= 24)700+350= 25)8600÷2= 26)5×36= 27)64×16= 28)920×3= 29)9000÷6= 30)5100-170= 31)230×5= 32)420×6= 33)150×7= 34)38×3= 35)72×4= 36)95×5= 37)560×2= 38)810×6= 39)4×630= 40)8×250= 41)580÷2= 42)910÷7= 43)45÷3= 44)63÷3= 45)78÷6=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计算工具的认识1) 640÷8=2) 15×5= 3) 23×3=4) 12×2×5= 5) 480÷8= 6) 16×5= 7) 27×3= 8) 90-15= 9) 48÷4= 10) 640-16= 11) 39÷3= 12) 24×2= 13) 32×3= 14) 48+16= 15) 12×8=19) 14×2= 20) 83-45= 21) 560÷8= 22) 96+24= 23) 40÷20= 24) 40×30= 25) 37+26= 26) 76-39= 27) 76÷4= 28) 605+59= 29) 3×23= 30) 12×8= 31) 27+32= 32) 48+27= 33) 45×2= 34) 73+15= 35) 12×6= 36) 2×36= 37) 68×4= 38) 2720+270= 39) 4×25= 40) 600÷4= 41) 5×128= 42) 310-70= 43) 4×14= 44) 470+180= 45) 1000÷25=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一亿有多大1) 76÷4= 2) 680+270= 3) 980-14=4) 42÷3= 5) 6×1300= 6) 1300×5=7) 20×48= 8) 930-660= 9) 530+280=10) 92÷4= 11) 840÷21= 12) 40×5=13) 80÷5= 14) 190÷2= 15) 2×16=16) 87÷3= 17) 3×330= 18) 3×1400=19) 70-14= 20) 60-12= 21) 96÷8=22) 140×3= 23) 88÷4= 24) 960÷8=25) 750-290= 26) 5×490= 27) 760×2=31) 8600-4200= 32) 240×4= 33) 640÷8=34) 15×10= 35) 12×11= 36) 160×3=37) 220×4= 38) 15×5= 39) 450÷5=40) 120×2= 41) 90÷3= 42) 270÷3=43) 270×3= 44) 84÷4= 45) 63÷7=46) 100-54= 47) 123+15= 48) 360÷4=49) 55÷5= 50) 32×6=四年级数学上册口算题卡直线、射线和角1) 700÷7= 2) 200÷4= 3) 180÷3=4) 240÷4= 5) 35×2= 6) 140×7=7) 13×6= 8) 280×3= 9) 350×2=10) 5×11= 11) 250×6= 12) 7200+900=13) 410-201= 14) 200÷8= 15) 15×5=16) 23×3= 17) 12×2×5= 18) 480÷8=19) 16×5= 20) 27×3= 21) 90-15=22) 48÷4= 23) 640-16= 24) 39÷3=25) 24×2= 26) 32×3= 27) 48+16=31) 24÷8= 32) 14×2= 33) 83-45=34) 560÷8= 35) 96+24= 36) 40÷20=37) 40×30= 38) 37+26= 39) 76-39=1.线段有()端点2.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