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口算乘法2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算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

方法;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初步建立“速度”这一概念。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准备:

绿叶口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教师:孩子们,现在世间万物已进入了秋季。哪个细心的孩子愿意告诉老师秋天里,在上学路上你发现了些什么变化?

2.根据孩子们的回答,适时引出“大树的叶子落光了”,这时老师在黑板上用简笔画的形式画一棵没有了叶子的树。

3.教师:树上的叶子落光了,大树真可怜,孩子们愿意帮助大树找回绿叶吗?可是这是自然变化规律,我们怎么帮呢?别着急,老师这里有很多绿叶,只要孩子们能答对绿叶上的口算题,就能为大树添上一片绿叶。

4.学生口答绿叶卡片上的口算题,答对后将绿叶贴在画的大树上。

(让学生留意身边的事物,拥有一颗宝贵的爱心,同时达到激趣目的和为新知铺垫的目的。)

(二)激趣引入

1.教师:感谢孩子们共同为大树穿上了漂亮的绿衣!当大树枝繁叶茂时,如果是烈日当空,我们就可以去树下做什么呢?

2.学生大胆交流后,教师适时引出“农民伯伯驾着马车到树下乘凉”,并用课件演示。(创设情境,自然过渡引入。)

3.教师:马车是一种交通工具,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交通工具呢?学生交流。

(三)探究新知

1.教师:孩子们知道的真不少,那么这些交通工具各自己拉开速度又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本45页,并与你周围的同伴交流。

2.探究学习例1(1)

(1)教师:在这些交通工具中,同学们经常亲自驾驶的是什么?学生回答是自行车,并介绍其速度是约16千米/时。

(2)将课本上的例题更生活化,改编为“老师骑自行车也是1小时约行16千米,老师从家到学校骑自行车3小时行了多少千米?”(例题的改编,让数学学习更生活化。)(3)引导学生读题,找到老师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时间,分析怎样想怎样列式,得出16×3。

(4)小组内讨论探究:16×3如何口算?(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

(5)学生交流汇报。(学生可能会想竖式口算;可能会把16分成10和6,先用10×3=30,再用6×3=18,最后30+18=48等等。)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方法进行口算,大胆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6)及时练习课本46页“做一做”的第一横排题目。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充分尊重学生),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算理。(让学生多说一说,既巩固了方法的应用,又训练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探究学习例1(2)

(1)请学生说出特快列车的速度,让学生提一个与例1(1)类似的问题,教师适时引出“特快列车3小时可以行多少千米?”

(2)放手让学生独立尝试列式,思考计算方法。(在合作学习完例1(1)后,可以训练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3)学生交流自己的列式情况和口算方法。教师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口算。

(4)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探究16×3=48与160×3=480的联系,发现其中的规律。并用课件出示一组对比练习(如25×3= ,250×3=等),让一名同学让计算出25×3=75,再让另一名同学计算250×3=750,学生深刻体会其简便算法。(自主选择学习方式进行对比探究,找出简便算法,发展学生分析推理能力。)(5)及时练习课本46页“做一做”的第二横排题目。鼓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并大胆说出自己的算理。

(四)巩固与运用

1.师生小结口算方法。

2.独立练习练习六第1题,在学生汇报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3.课件出示练习六第2题,并简单介绍我国花卉情况,学生可以和同伴一起交流完成。(充分利用教材,借助练习题引发学生的生活美感。)

(五)运用拓展与小结升华。

1.小组讨论练习六第3题,并在班内交流。教师鼓励学生用更多的方法买3份食品,同时适时引导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节约。(再次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教师小结:孩子真棒!都能运用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了。其实,我们的数学不光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在生活中很多用到它的地方。祝愿同学们能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也能更好地用数学为我们的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