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噪声监测
- 格式:ppt
- 大小:441.00 KB
- 文档页数:12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公路公路噪声监测共38页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各种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对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凸显。
其中,公路建设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与城市环境、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重要工程,因此,如何保护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已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课题。
而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HJ/T189)中的公路噪声监测,则是近年来环保部制定的新技术规范,针对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提出了严格的技术要求和监测指标,旨在保护环境和减少公路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这份技术规范共38页,包括了公路噪声监测的全过程,即监测设备的选择、监测点位的设置、监测时间的选择、监测数据的处理、监测结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
首先,关于监测设备的选择,规范中详细介绍了监测设备的种类、参数要求、技术指标等多个方面,例如监测的频段、灵敏度、准确度等,以及清洗、校准等操作,保证监测设备的稳定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关于监测点位的设置,规范中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例如监测点位应选在不受干扰的地方,如远离道路、铁路、工厂、港口、机场等污染源,以及避开建筑、树林、地形地貌等障碍物,以确保监测结果准确反映道路噪声污染状况。
同时,规范中还介绍了监测时间的选择,建议在不同时间段内选取不同的监测方案,掌握不同时间段内道路噪声污染情况的变化趋势,从而制定出更为有效的噪声控制措施。
最后,关于监测数据的处理和结果评价,规范中提出了多种处理方法和评价标准,例如对监测数据进行加权平均、百分位水平分析等,并通过与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进行比较,评估监测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要求,从而为公路噪声污染的治理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HJ/T189)中的公路噪声监测技术规范是公路建设和运营过程中环境保护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然而,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污染也日益严重,给周边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
为了减轻公路噪音污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一套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旨在为我国公路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及原因1. 公路噪音污染现状公路噪音污染主要包括交通噪音、施工噪音和机械噪音。
交通噪音主要来源于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与路面摩擦声、发动机声等;施工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的轰鸣声;机械噪音主要来源于施工机械、养护设备等产生的噪音。
2. 公路噪音污染原因(1)道路设计不合理:道路线形设计、路面材料选择、道路宽度等均会影响噪音传播。
(2)交通流量大:随着公路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交通噪音也随之增大。
(3)车辆类型多样:不同类型车辆产生的噪音差异较大,如货车、客车等。
(4)施工机械噪声: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机械设备噪音较大,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三、公路工程防噪音治理方案1. 道路设计优化(1)合理规划道路线形:尽量减少弯道、坡道等,降低噪音传播。
(2)优化路面材料:选择低噪音路面材料,如橡胶沥青、水泥混凝土等。
(3)合理设置道路宽度:根据交通流量和周边环境,合理确定道路宽度。
2. 交通流量控制(1)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在噪音敏感区域设置限速标志,降低车辆行驶速度。
(2)优化交通组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减少交通拥堵,降低噪音。
(3)限制货车通行:在噪音敏感区域限制货车通行,减少噪音污染。
3. 车辆噪音控制(1)推广低噪音车辆:鼓励使用低噪音车辆,降低噪音排放。
(2)加强车辆维护:定期对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减少发动机噪音。
(3)使用隔音设施:在车辆排放口安装隔音设施,降低噪音传播。
4. 施工噪音控制(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尽量在白天进行施工,减少夜间噪音污染。
(2)使用低噪音设备:选择低噪音施工设备,降低噪音产生。
(3)设置隔音屏障:在施工区域设置隔音屏障,减少噪音传播。
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一)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简介•高速公路噪声是指在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对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规范高速公路噪声控制工作,制定了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
标准内容•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包括噪声限值、测量方法和管理措施等内容。
•噪声限值是指在高速公路附近测量噪声水平时,应满足的最大允许值。
•根据噪声的类型和测量位置的不同,噪声限值分为白天和夜间两种。
–白天指噪声测量时间段为6:00-22:00。
–夜间指噪声测量时间段为22:00-6:00。
•标准还规定了噪声测量方法,包括测点的选择、测量设备的使用和数据处理等。
•管理措施旨在减少高速公路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包括噪声防控、隔声屏障和绿化带建设等。
标准的重要性•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科学合理的噪声限值能有效避免超标噪声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
•规范的测量方法能确保噪声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合理的管理措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噪声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标准的执行与监督•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由相关政府部门负责执行和监督。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高速公路噪声的监测和评估工作。
•如发现噪声超标情况,相关部门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整治。
•公众也可以通过举报渠道对高速公路噪声问题进行反映。
结论•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减少噪声污染、保护周边居民利益至关重要。
•相关部门和公众应共同努力,加强对高速公路噪声问题的关注和治理,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安静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以上是对高速公路噪声执行标准的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介绍,通过制定标准、科学测量和合理管理,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高速公路噪声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为人们打造一个更加宜居的社区。
0引言随着交通运输行业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为其提供了便利的发展条件,为我国经济建设做出巨大的贡献。
在此背景下,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全面铺开。
在高速公路运营期间,由于交通量大、车速高,导致高速公路两侧的噪声超标情况日益严重,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环境的干扰程度也随之加剧[1-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由交通噪声引起的投诉也逐渐增加,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3]。
本文针对云南武昆高速某路段沿线可能产生的噪声污染问题,对其交通噪声是否超标进行准确有效的监测,避免交通噪声对沿线居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通过对该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监测,并提出针对性的降噪措施,以期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使工程对环境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有助于达到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环境质量平衡发展的目的。
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1.1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的来源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来源于运行中车辆发出的声音,主要分为进气噪声、排气噪声、风扇噪声、燃烧噪声、发动机噪声、机械噪声、轮胎噪声、喇叭噪声和车身噪声等。
当车辆低速行驶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发动机噪声和排气噪声;当车辆行驶速度超过50km/h时,发出的噪声主要为轮胎噪声[4],而高速公路最低车速不得低于60km/h ,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主要是轮胎噪声引起的。
1.2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的特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具有污染噪声频率宽泛、污染介质无形、污染时间持续和污染范围具有区域性等显著特点[5]。
①污染噪声频率宽泛。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交通噪声会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并且噪声种类多,分布于低、中、高频率,具有频率宽泛的特点。
②污染介质无形。
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因振动产生声波,并传递到个人受体,使其感受到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对身体或心理产生影响,因此噪声传播是无形的。
③污染时间持续。
与普通公路对比,高速公路为满足货物运输、人员流动的需要,具有车流量大、24h 连续通车等特点,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噪声污染是持续不断的。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规定(试行)1适用范围本技术规定规定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点位布设、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等。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
2 术语2.1 高速公路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2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所产生的噪声。
2.3 A 声级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A表示,单位为分贝(dB)。
2.4 累计百分声级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噪声级L A,这个L A值叫做累计百分声级,用L N表示,单位为分贝(dB)。
累计百分声级用来表示随时间起伏无规则噪声的声级分布特性。
常用的是L10、L50和L90。
2.5 等效声级在规定测量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用表示,单位为分贝(dB)。
根据定义,等效声级表示为:(1)式中:——时刻的瞬时A声级,单位为分贝(dB);——规定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当采样测量,且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1)可表示为:(2)式中:——第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单位为分贝(dB);——采样总数。
2.6 昼间等效声级昼间A声级能量平均值,用L d表示,单位为分贝(dB)。
其数学表达式为:(3)式中:L Aeqi—昼间第i 小时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16 —昼间规定的测量时间(小时)。
2.7 夜间等效声级夜间A声级能量平均值,用L n表示,单位为分贝(dB)。
其数学表达式为:(4)式中:L Aeqi—夜间第i小时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8 —夜间规定的测量时间(小时)。
2.8 昼夜等效声级昼夜等效声级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 dn表示,单位为分贝(dB)。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噪声在夜间比昼间对人的干扰更大,故计算昼夜等效声级时,需要将夜间等效声级加上10 dB后再计算。
昼夜等效声级为:(5)注:通常昼间是指晨6:00至晚22:00之间的时段;晚间是指晚22:00至次日6:00之间的时段。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指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是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客观、科学的评价,以确定噪声污染的程度和影响范围。
评价结果可以为公路噪声控制提供依据,同时也为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和规定提供科学依据。
公路噪声控制技术规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二是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控制措施。
在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应根据环境敏感区域的特点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噪声控制计划。
例如,在居民区附近的公路建设或改建过程中,可以采取隔音墙、隔音屏障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还应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避免在夜间或者居民休息时间进行噪声产生较大的作业。
在公路交通运营中,应根据公路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采取相应的噪声控制措施。
例如,在通过居民区的公路上,可以设置噪声屏障、降低车辆行驶速度、改善路面状况等手段来减少噪声污染。
此外,对于农村地区的公路,可以采用绿化带、隔音墙等手段来减少噪声的传播和影响。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包括噪声监测和评估方法。
通过使用合适的噪声监测设备,对公路交通产生的噪声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噪声超标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还应包括对噪声控制效果的评估和监督。
通过对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和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噪声控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规程的有效实施。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改善公路交通噪声污染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和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和居民的噪声影响,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度。
公路噪声评价与控制技术规程是为了减少公路交通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噪声污染,保障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安宁而制定的一系列技术规范和管理措施。
通过规范公路建设和改建过程中的噪声控制要求,以及采取噪声控制措施对公路交通运营中的噪声进行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噪声污染,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环评道路噪声检测规范引言道路噪声是城市环境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噪声源。
在城市发展和交通运输日益增加的背景下,道路噪声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评估和控制道路噪声对城市居民的影响,需要进行道路噪声检测。
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环评道路噪声检测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检测目的道路噪声检测的目的是评估道路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为环境评估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目的包括: - 评估道路噪声对附近居民的影响,判断是否达到环境噪声标准; - 了解道路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为道路噪声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 - 监测道路噪声的长期变化情况,评估道路噪声控制效果。
检测范围本文档规定的道路噪声检测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交通干线及主要交叉口附近的道路噪声; - 居住区内主要道路的噪声; - 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高速道路的噪声; - 重大道路工程项目的噪声。
检测方法1. 检测设备进行道路噪声检测时,应选用合适的设备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检测设备包括: - 声级计:用于测量噪声的强度,应选择精度高、响应快、频率特性好的声级计; - 频谱分析仪:用于分析噪声的频谱特性,可以提供详细的频谱信息; - 多通道噪声分析系统:用于对复杂道路环境中的噪声分布进行测量和分析。
2. 检测方法道路噪声检测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点源法:在道路上选取若干个代表性位置,分别测量噪声水平,并据此评估道路噪声的时空分布特征; - 均匀源法:选取道路两侧一定距离内的多个位置,测量噪声水平,并计算平均值,以评估整个道路的噪声水平; - 区域源法:将道路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测量噪声水平,根据各个区域的噪声水平评估道路噪声的影响范围。
3. 检测参数道路噪声检测应测量以下参数: - 噪声级别:用于评估噪声的强度,一般以A声级或最大声级表示; - 频谱分布:用于分析噪声的频谱特性,可以提供不同频率段的噪声水平; - 声音持续时间:用于评估噪声的暴露时间,一般以小时为单位。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交通噪声监测规范篇一:噪声常规监测标准和声环境质量标准3.2.5环境噪声监测方法本标准规定了五类声环境功能区的环境噪声测量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声环境质量评价与管理。
一、测量仪器测量仪器精度为2型及2型以上的积分平均声级计或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其性能需符合gb3785和gb/t17181的规定,并定期校验(注:现场普查达到Ⅲ型仪器要求,一般现场测量达到Ⅱ型仪器要求)。
测量前后使用声校准器校准测量仪器的示值偏差不得大于0.5db,否则测量无效。
声校准器应满足gb/t15173对1级或2级声校准器的要求。
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防风罩。
(快慢档要求视周围主要声源而定)。
二、测点选择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选择以下三种测点条件(指传声器所置位置)进行环境噪声的测量:a)一般户外距离任何反射物(地面除外)至少3.5m外测量,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必要时可置于高层建筑上,以扩大监测受声范围。
使用监测车辆测量,传声器应固定在车顶部1.2m 高度处。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m处,距地面高度1.2m以上。
c)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距窗约1.5m处,距地面1.2m~1.5m高。
开窗情况下测量。
三、气象条件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天气,风速5m/s以下时进行。
四、监测类型与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环境噪声监测分为声环境功能区监测和噪声敏感建筑物监测两种类型。
a.声环境功能区监测a.1监测目的评价不同声环境功能区昼间、夜间的声环境质量,了解功能区环境噪声时空分布特征。
a.2定点监测法a.2.1监测要求选择能反映各类功能区声环境质量特征的监测点1至若干个,进行长期定点监测,每次测量的位置、高度应保持不变。
对于0、1、2、3类声环境功能区,该监测点应为户外长期稳定、距地面高度为声场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其位置应能避开反射面和附近的固噪声源;4类声环境功能区监测点设于4类区内第一排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交通噪声空间垂直分布的可能最大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