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独特认识
- 格式:docx
- 大小:13.68 KB
- 文档页数:1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称之为“骨蚀”,是骨伤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
此病之病理变化不论气血瘀阻,或痰湿内阻,或气虚肾亏,均滞中有虚,虚中有滞,互为因果,致经络不通,筋骨失养。
治宜审证求因分型施治。
一般将其分为瘀滞型、痰阻型和气虚肾亏型。
瘀滞型用复活汤,方中当归、土元、莪术、生山楂、茜草、木瓜活血通络;黄芪、柴胡、枳壳、白术益气除滞;白芍、续断、骨碎补益肝肾,壮筋骨;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活血祛瘀、益气通络、强壮筋骨之效。
痰阻型用通阳豁痰汤,方中白附子、制南星豁痰祛邪;当归、丹皮、木瓜、淫羊藿活血通络,温肾助阳;配以黄芪、续断、枳壳、独活、茯苓、茵陈益气健脾,使气机得以通畅,痰湿得以祛除,气旺血活,诸药相伍共奏豁痰通经之功。
气虚肾亏型用益气填髓汤,方中黄芪、党参益气养血;续断、淫羊藿、芡实、杞果、白芍益肝补肾;当归、枳壳、独活、牛膝、土元活血化瘀,通经止痛;甘草补脾益气,调和药性,合而使肝血旺盛,肾精充盈,筋骨得以濡养。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多为滞虚并存,气虚恋邪,不能化湿而成痰,不能运血,血行无力而致瘀,经络阻滞,痰湿聚结不化而发病。
故在分型治疗的基础上,常用益气健脾之法,取得良好效果。
无论何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均有一种共同的病理特征,即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最终导致筋骨失养股骨头坏死。
动则使通,药物治疗的同时要配合主动的功能锻炼,适当的功能锻炼是促使股骨头坏死治愈和恢复的重要条件之一。
通过功能锻炼,可以使全身及局部气血畅达,筋脉得以濡养,经络调畅,肌肉强健,髓充骨坚。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活动可增加局部的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可改善局部的缺血状态,促使组织修复和再生,同时又可使药物抵达病所的量增加,增强药物的治疗作用。
一、辨证分型施治1.瘀滞型症状体征:多因外伤所致,见于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等。
表现为负重疼痛,劳累后加重。
查体腹股沟压疼明显,髋关节外展内旋活动受限,“4”字试验阳性。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有绝招股骨头坏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是股骨头缺血导致的股骨头结构变化、塌陷,30~50岁是高发群体,且以男性为主。
典型症状表现为髋部疼痛、髋关节活动受限,呈现出间歇性发作,休息后症状可得到缓解。
股骨头坏死后,机体会进行自我修复,但这种修复能力是有限的,且所需时间长。
临床强调针对股骨头坏死应尽早治疗,以增强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目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置换、中医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费用高、创伤大,预后不佳。
近年来,中医在股骨头坏死治疗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结合具体情况、病情程度采取适当治疗方案,可取得不错的效果。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认识·在中医学中,股骨头坏死被称为“骨痹”或“骨萎”,中医认为该疾病的发生是内因、外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内因多指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如气血亏虚、肝肾受损;外因则是邪毒入侵、七情所伤。
另外,饮食不节、慢性劳损也会引起骨痹的发生。
中医理论认为,股骨头坏死的发生与肝、肾、脾密切相关。
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肾功能健康则骨髓血运正常,骨质坚硬;肝与肾同源,主筋减血。
当患者肝脏受累后,臧血失司,血量调节功能受到影响。
脾为后天直奔,是万物生化之源,脾胃失健、生化气血无源,会导致筋骨肌肉失养。
肝、肾、脾生理功能减弱或受损后,气血运行受阻,经脉瘀阻,影响肢体对营养的吸收,同时使得机体的自我修复功能下降,引起股骨头坏死。
目前,西医治疗股骨头坏死尚缺乏理想的方案。
中医认为治疗股骨头坏死应辩证分型,以活血祛瘀、疏经通络为主,采用中药内服、外治的方法改善股骨头血供,加快坏死骨的吸收,强筋壮骨,可达到治疗目的。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绝招·(1)中药汤剂。
①补肾生骨方。
所用药材包括骨碎补(10g)、石菖蒲(15g)、血竭(15g)、鹿角胶(10g),其中主药为骨碎补与鹿角胶,前者主要功效为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可益精髓,缓解疼痛,祛除骨中毒气;鹿角胶可起到补益精血、养肝益肾的作用。
中医治股骨头坏死的医案柔筋+活血步步为营刘渡舟芍药甘草汤治髋关节痛一、中医治股骨头坏死的医案!柔筋+活血,步步为营,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字,我想和你聊聊,关于股骨头坏死的事儿。
这是一个常见的骨病,临床困扰了不少人。
患者的主要表现,就是髋关节疼痛,行走困难。
我来给你说个故事吧。
从中,我们感受一下,中医是如何应对这个病的。
话说有这么一个男子,医案记载姓杨,当时年纪是33岁。
最初,他是右腿的髋关节疼痛。
行走出现了困难。
大概两个月以后,这个人的左腿也开始疼起来了,干脆不能走路了。
两条腿动不动就抽搐拘急,而且腿上的肌肉已经有了萎缩的迹象。
这时候,他想起来到医院检查了。
结果显示,是“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当时,大夫就说了,这个情况,得手术治疗。
对此,患者心存疑虑,于是转投中医。
看的谁呢?看的是我昨天还提到的,我国中医学界的老前辈,经方大家刘渡舟先生。
刻诊,见患者舌质红绛,脉象弦细。
当时,刘师就表示,这是阴血亏少,血不养筋所致。
治疗,得一步一步地来。
第一步,先去改善患者的疼痛,这是急则治标的体现。
怎么做呢?刘师书方一首——白芍24克,炙甘草12克,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服用三剂以后,疼痛之感大大减轻,双腿的拘急之感也缓解了不少。
看到这个情况以后,刘师说,可以开始第二步了,就是活血养血,通经解毒。
所用配伍如下——当归 10克,赤芍10克,花粉10克,甘草节10克,丹皮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双花12克,川芎10克,浙贝6克,陈皮9克,炒山甲珠10克,皂刺6克。
所有这些,水煎服。
结果如何?患者用药7剂以后,疼痛进一步减轻。
此后,刘师用赤小豆当归散和芍药甘草汤两方交替调治。
经过两个月,患者诸症悉平,疼痛感消失,可以自如走路。
到医院复查显示,两侧股骨头的血流运行通畅,基本恢复正常。
面对这样的结果,骨科的西医大夫大呼神奇。
这就是医案的基本经过。
我给你复述完了。
这是刘师早年的一张医案,记载于老前辈的相关著作中。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辩证与辨病
……
辩证是根据股骨头坏死病发展到某一阶段和在这一阶段呈现的
临床表现,进行辨证分型与诊断。
辩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髋臼发育不良性、强直性脊柱炎等不同病因,再结合X线分期作出明确诊断。
Ⅰ期(早期):此期病程短,正气不虚,或正气偏虚,多是气滞血瘀,实证为主。
Ⅱ期(中期):此期病程较长,多伴有功能障碍,平素活动量减少,体质减弱,以本虚标实,虚实相兼证为主。
Ⅲ期(晚期):此期病程长,一般要1~2年或数年以上,功能障碍明显,有的需扶双拐,活动困难,体质显著减弱,正气不足,肝肾气血均虚兼有血瘀证为主。
早中晚期辩证一般的规律如上所述,由于人的个体差异很大,禀赋又有不同,病因不同。
在临床上可见X线虽属中期,但其人正气不虚,而出现气滞血瘀型证候,或可见X线虽属Ⅰ期,但其人正气虚弱,肝肾不足、肾阳虚等证候。
辨病是根据病因将股骨头坏死病分为激素性、创伤性、慢性酒精中毒性、先天发育不良性、类风湿性等不同。
,再结合作出明确诊断。
在治疗中应辩证与辨病相结合,见其证用其药。
对于X线分期与辩证辨不可硬套,而
应灵活应变,以提高治疗效果。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中医药治疗肾主骨,首先要想到从补肾治疗。
然后再细分肾阴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
另通过脉舌症状,看气血是否存在虚损,有针对性做好补益。
怪病责之于痰和瘀血。
痰需要细分痰湿、寒痰、热痰;瘀血需要分清气虚血瘀还是气滞血瘀。
总的虚证补益准确,实证泄之无误,方能有效。
以上是一个公式,可把详细的病情资料搜集全面,然后代入这个公式。
需要说明必须把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辨证论治,防治法则全部搞清楚,然后才能进入正常的操作。
举例说明:一56岁男性,自述二十多年前因嗜酸细胞高用了大量激素,以后不幸患了骨骰头坏死,经过许多方法治疗总得不到彻底的康复。
我为他号脉,左侧博幅位中层关尺细弱,右侧博幅位上层滑数有力。
舌质淡红苔白,三黄七厚腻。
主诉左腿无力,走路距离稍长就会疼痛酸胀。
辨证为肝肾阴虚,湿热下注。
处方如下:墨旱莲12克女贞子15克苍术10克川朴10克陈皮10克苡米仁20克怀牛膝15克苦参12克滑石10克黄柏10克独活10克当归10克丹参12克乳香6克没药6克每天一剂水煎服。
每服用半个月调整一下处方,当患者讲病情改善60%的时候,可以加工为蜜丸,每次20克,每天三次巩固治疗,以至症状全部消失。
本方以二至丸补肝肾,平胃散祛湿,四妙散清利下焦湿热,活络效灵丹活血化瘀。
平时心率快,加苦参调整心率。
病在下肢,加独活祛风除湿。
在治疗的同时强调自疗,常吃骨头煲汤,气功健身,情绪稳定,这是一切疾病彻底康复的共同科目。
非常遗憾,现在人们预防工作无人去做,一旦病情复发,即使手术也做,实在让人无语。
如果治疗与自疗互相结合好,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够长寿。
达到因病得福,更加幸福的目的。
黄衍强 2021.4.1日心得体会:本来想直接把老师的文章编辑出来,就不写心得了,因为老师写的已经很完善了。
但是看到老师的用药思路很契合病机,用药精当,所以还是不由的想重复稍微写几笔。
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78例-2019年精选文档中医治疗股骨头坏死78例股骨头坏死全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或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由于多种原因导致的股骨头局部血运不良,从而引起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进一步缺血、坏死、骨小梁断裂、股骨头塌陷的一种常见的骨关节病变。
研究调查表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无明显性别差异,任何年龄均可患病,但以31~60岁最多[1]。
中医认为股骨头坏死属于“骨蚀”范畴。
饮酒过度、激素的滥用、外伤等致病因素使股骨头结构破坏,骨组织血供不足,从而导致骨组织营养中断,骨细胞死亡,骨小梁破坏,即发生骨坏死,亦称“髀枢痹”、“骨痹”、“骨萎”。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7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男性43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23岁,平均48.5岁。
其中,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者28例,酒精、药物导致股骨头坏死者7例,骨质疏松导致骨坏死者12例,骨髓异常增生导致骨坏死者11例,手术后坏死者19例,骨结核合并骨坏死者1例。
1.2主要症状开始多表现为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髋关节或其周围关节的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进一步发展可导致髋关节的功能障碍,从间断性疼痛逐渐发展到持续性疼痛,再由疼痛引发肌肉痉挛、关节活动受到限制,最后股骨头塌陷或股骨头半脱位,造成严重致残而跛行。
体征:局部有深压痛,内收肌止点压痛,4字试验阳性,伽咖s征阳性,A11is征阳性,TKdele叻uq试验阳性等。
外展、外旋或内旋活动受限,患肢可缩短,肌肉萎缩,甚至有半脱位体征。
有时轴冲痛阳性。
X线片显示股骨头表面不光滑,髋关节间隙变窄,骨小梁排列混乱,股骨头表面有明显的囊性病变,严重的甚至塌陷[2]。
1.3疗效评价标准①治愈: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行走距离不受限制。
阳性体征消失,各种功能完全恢复正常。
X线影像显示股骨头坏死骨细胞吸收,骨密度恢复,承重骨小梁和张力骨小梁的几何形态正常,承载能力正常。
各种区域骨密度数值正常。
②显效:在休息和短距离行走时髋关节疼痛症状消失。
股骨头坏死中医辩证论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INFH)为世界难治病之一,本病是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因内在或外在的因素而遭受障碍,使骨小梁发生萎缩消失,严重者股骨头塌陷变形。
中医药工作者从祖国医学独特的角度出发,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下为目前中医药治疗此病的总结。
股骨头坏死为现代医学之病名,古籍中虽无此病名,但早有对该病的记载。
《素问?痿论》云:“足不任身,腰背不能举,发为骨痿”。
《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之入于身也深,寒与热相抟,久留而内着。
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内伤骨为骨蚀”。
《内经?痿论》谓:“肾气热,则腰脊痛不能举,骨枯而髓减,发为骨瘦”等。
以上说明在古代各医家即对此病有了初步认识。
【病因病机】《灵枢?五变》云:“人之有常病也,亦固其骨节皮肤,腠理之不坚固者。
邪之所舍也,故常为病”。
认为正气虚弱,正不胜邪,易为外邪所侵。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曲身不能,行则偻附,筋将惫矣,不能久立,行则久立,行则振掉,骨将惫矣”,说明筋骨的强弱与肝肾精血的亏虚与否密切相关。
《素问?痹症》曰:“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
《赤水玄珠》谓:“膏梁之人,久服汤药,醉以入房,损其真气,则肾气热而腰脊痛不能举,久则髓减骨枯,发为骨瘦”。
《难经》云:“足少阴气绝,即为骨枯”。
这些观点都认为肾为本病的重要发病素。
肾气热则水不能胜火,阴不潜阳导致肾阴亏虚以致骨痿,肾中精气不足不能濡养骨髓而致骨痹。
《难经》曰:“气主煦之,血主濡之”。
《素问?五脏生成篇》指出:“足受血而能步”,说明筋骨关节的功能活动有赖于气血的濡养。
后天失养,气血不足是导致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
《素问?太阴阳明论》云:“伤于湿者下受之”,说明寒湿之邪阻滞气血运行,不通则痛,发为本病。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强调了长期劳损为该病致病因素之一。
补蚀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中医学“骨蚀”、“瘀血”的范畴。
股骨头之“坏死”是气滞血瘀所致,血液循坏障碍属于“瘀”,局部缺血、郁血、出血、血栓形成都属于“瘀”的范畴。
血瘀气滞,经脉运行不畅而致瘀阻脉络,不通则痛,故髋部疼痛,痛有定处。
血属阴,夜亦属阴,故入夜痛甚。
血虚不能施精于肾,骨失所养,髓枯骨蚀发为本病。
舌脉均为瘀血阻络之候。
因此,只有活血破积、祛瘀行气,才能促进坏死骨的吸收与新骨的形成,活血化瘀法贯穿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医治疗的全过程。
用补蚀散旨在“通其经络,调其气血”,诸药精当配合,具有疏通血脉、祛瘀通滞的功效。
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骨坏死乃由骨内瘀滞或血流阻断所致,而运用活血化瘀之品完全符合现代医学研究骨坏死的发病机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的使血流畅达的作用。
人体内外之通达,气血之运行,阴阳之平衡,无不与经络息息相关。
经络的特殊联系正是外治法所能奏效的途径。
《理瀹骈文》中明确指出:“外治非谓能见脏腑也,然而病之在,各有其位,各有其名,各有其形。
位者阴阳之定也,名者异同之判也,形者凶吉之兆也。
位不能移也,名不能假也,形不能掩也,此即脏腑告我者也,外也皆内也,按其位循其名核其形,就病以治病,皮肤隔而毛窍通,不见脏腑,恰直达脏腑也。
”外治法是中医药治疗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与内治法一样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这一方法因作用直接、疗效迅速、方法简便、毒副作用少而为患者乐于接受,它通过药物施于皮肤、孔窍、腧穴,深入腠理、筋骨,直接吸收,发挥其活血化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治疗上目前尚无理想的方法,但人们已注意到早期诊治的重要性,且许多学者提出分期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基于对其病因上血液运行受阻理论的认识,早期及时有效地应用中医药改善股骨头的血液供应,从而防止早期病变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一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另一侧无明显症状(即Ficat 0期)者,及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治疗后再次髋痛者,应立即行MRI或CT检查,以免坏死加重造成病残。
中医怎样治疗股骨头坏死文章目录*一、中医怎样治疗股骨头坏死*二、股骨头坏死的常规疗法*三、股骨头坏死的饮食治疗中医怎样治疗股骨头坏死1、中药敷贴治疗股骨头坏死用几十味中药精制成和骨膏,用透皮吸收成分敷于股骨头坏死周围,经腧穴、孔道、腠理将中药吸收到股骨头部而起作用。
2、中药渗透治疗股骨头坏死选用具有透骨通络作用的中药经特殊工艺制成导入液,用生物电信号将中药的有效成分通过穴位导入股骨头内,起到促进死骨吸收,新骨生成,进而达到使股骨头坏死修复作用。
3、中药浴洗治疗股骨头坏死中药浴疗法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治疗骨坏死独具优势,根据坏死部位选用不同配方,将其煎制成溶液后或泡洗或熏洗。
4、中医按摩疗治疗股骨头坏死按摩疗法对股骨头坏死患者可以起到松解粘连、促进血运、改善功能、减轻疼痛、疏通骨络、调整阴阳等作用。
按摩方法包括揉、捏、推、挤、旋转、摇晃、拨络、击打等,并注意不粗暴、不过度、不增加新的损伤。
五联同步整合疗法,它包括磁脉震波疗法、全息高频短波疗法、奥克微波疗法等11种疗法和一套康复操。
5、中医祛瘀阻清腐骨疗法利用磁脉震波疗法中的液电能量转换和传递原理,造成不同密度组织之间产生能量梯度差及扭拉力,达到裂解硬化骨,清除坏死腐骨,磁脉震波可以促进毛细血管再生,会使仍未完全坏死的骨组织再血管化,重新获得血液供应,进而使缺血坏死较轻的骨组织死而复生,逐渐爬行替代其他坏死骨组织,并修复股骨头表面的光滑度,同时磁脉震波产生的空化效应可改善微循环,可以使冲击部位组织微循环加速,加速毛细血管微循环,增加细胞吸氧功能等,起到改善微循环作用,促进骨愈合,最后达到治疗骨坏死的目的,它具有非入侵性、组织损伤小,疗效显著等优点。
股骨头坏死的常规疗法1、保守治疗股骨头坏死所谓保守治疗是介于药物治疗和仪器治疗之间的一种治疗方法,在疏通血管后,立刻采用药物治疗,使药物更好的发挥药效,达到治疗股骨头坏死的目的。
2、口服药物股骨头坏死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尤其是对早期患者来说。
从角度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是疾病治疗专家一直致力研究的问题。
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或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它以髋关节疼痛、跛行为主要临床表现。
但早期往往仅表现为膝关节、大腿内侧疼痛而被误诊。
从角度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从角度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首先让大家来看看疾病的病因。
造成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大概有两类:一类是创伤性,多因髋部受伤后引起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髋关节脱位,以及没有骨折脱位的髋部软组织损伤。
其中,由股骨颈骨折而进展成股骨头坏死者最为多见,约占股骨头颈骨折的30%左右,而且患者年龄越小,发生股骨头坏死的机会越多,这主要是由于创伤引起股骨头滋养血管中断或瘀阻,股骨头缺血而造成;另一类是非创伤性的,包括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是由于某些疾病的治疗须要,也有的时候是误用激素)、酒精中毒、减压病等等,这些因素有的可以造成血液粘稠度增加,也可以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狭小。
不论是创伤性和非创伤性的因素,终极的结果一是造成动脉供血不足,二是造成静脉瘀阻,尔后者又可以引起骨内压升高,进一步加重动脉供血不足,终极导致股骨头缺血、缺氧、骨细胞变性、坏死。
从角度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时,称股骨头坏死为"骨蚀"、"骨痹"。
学以为: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有经络相连,经过经络传导信息、输送气血、骨组织的生长、发育、修复及其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方面和"肾气"盛有关,另一方面,也和骨中络脉的状态有关,在正常情况下,骨中络脉通畅无阻,能将气血运行于骨骼中,对骨的生长、发育、修复起重要作用。
如果由于外伤或其它原因使得骨中络脉不通,骨的生长、发育、修复就会受到影响,且股骨头中的"络脉"不丰、"气血"罕少,更易产生供血障碍,引起缺血、坏死,这与医学研究证实的动脉供血不足、静脉淤血相一致。
从角度辨证论治股骨头坏死中以为,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缺血性坏死,选择透达骨络的中药内服、外敷,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股骨头的血运状态,再适当配合益肾中药就能在股骨头血运改善的基础上,刺激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跃,促使死骨吸取和新骨生长,从而较快消除股骨头坏死患者的疼痛、跛行等症状,改善其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独特认识
中医对股骨头坏死有自己的独特认识,这种认识植根于中华文化中的阴阳平衡理论;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中医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有其独特的方法。
具体到治疗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则是:
1、局部的刺激作用。
即利用具有一定刺激作用的因子,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的营养,从而起到行气活血、消炎止肿的作用。
促使局患部的病理性内环境改变,正常体液代谢恢复,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骨组织修复。
2、药物的直接渗透作。
通过药物外用的方法,能直接透过皮肤,切近病灶,增加局部药物的强度,起到活血化瘀、运行气血、清营凉血、消肿止痛、促进血管新生、吸收死骨、形成新骨等功效。
从以上两个方面,可使用中药热水坐浴的方式,对股骨头的坏死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中药热水坐浴的原理是中药坐浴疗法是指选择适当的药物水煎后兑入温水进行坐浴,通过温热作用、理疗作用刺激局部血液循环、畅通经络,同时药物趁热通过皮肤毛孔、穴位吸收进入体内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从而起到防病治病的功效。
具体操作方法:坐浴前排空二便,清洗坐浴盆;将煎好的中药水,倒入助康坐浴盆内,可先熏蒸,熏蒸时,通过药物水蒸气打开毛孔,是药物成分更容易渗透到体内效果更佳,熏蒸时的水温最高温度在80℃,温度高容易烫伤。
熏蒸至至40-42℃之间的水温时,再坐浴;坐浴时间在20到30分钟;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坐浴后,坐浴盆清洗干净,放置于阴凉通风处。
坐浴盆必须要专人专用,因为毕竟坐浴时比较隐私的部位,为了防止不必要的麻烦,一定要避免多人使用一个坐浴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