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启蒙教材第8册 15 幼学琼林选 兄弟
- 格式:docx
- 大小:95.13 KB
- 文档页数:4
完整《幼学琼林》原文及译文卷二《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启蒙的儿童读物,作者为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
本书最早名为《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清朝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进行了增补。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会读书”。
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此外还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著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至今仍然传诵不绝。
但是书中也有一些封建观点,对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同。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父子【原文】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兄弟、子、孙、曾、玄。
始祖尊为鼻祖,远孙号曰耳孙;父子相继,肯构肯堂;作述俱贤,是桥是梓。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父母康宁,比椿萱之并茂;子孙发达,似兰玉之联芳。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得亲顺亲,方可为人子。
孝养祖母,李密陈情;尊奉家公,侯霸垂训。
盖前愆,名为干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公叹美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梁主羡慕之词。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立教,贤父爱子之心。
绍我箕裘,克昌厥后;缵戎祖考,无忝所生。
具庆下,表父母俱存;重庆下,谓祖孙相继。
诒厥孙谋,乃称燕翼;绳其祖武,是谓象贤。
家有令子,庆麟趾之呈祥;室有佳儿,羡凤毛之济美。
王右军分甘自娱,郭汾阳问安惟颔。
和丸教子,仲郢母贤;戏彩娱亲,老莱子孝。
毛义捧檄而喜,感亲之在;伯俞被笞而泣,痛母之衰。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家督斯堪主器,门子乃能克家。
父期其子曰充闾,子胜其父曰跨灶;宁馨英物,无非羡彼之儿;国器掌珠,悉是誉人之子。
幼学琼林全文译文一、关于幼学琼林幼学琼林可是一本超有趣的古代启蒙读物呢。
它内容超级丰富,就像一个知识的大宝藏。
这本书的作者是程登吉,在古代,它对小孩子的教育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翻译开始啦幼学琼林里的内容好多呀,我就先挑一些来讲讲翻译吧。
比如说“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最开始的时候,世界一片混沌,然后天地开始形成啦。
那些轻而清的气就往上飘,变成了天;那些重而浊的气就往下沉,变成了地。
再比如“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就是说呀,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这五星,被叫做七政;而天、地还有人呢,就被叫做三才。
还有“心多过虑,何异杞人忧天;事不量力,不殊夸父追日。
”这是说,如果心里总是想太多没必要的事情,就和那个杞国人担心天会塌下来一样可笑;要是做事情不考虑自己的能力,就和夸父去追太阳一样自不量力呢。
“披星戴月,谓早夜之奔驰;沐雨栉风,谓风尘之劳苦。
”就是说,一个人披星戴月地赶路,就是说他早晚都在奔波;要是在风雨里奔波,那就表示他旅途很劳苦啦。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这里讲的是很要好的朋友关系呢。
蔺相如和廉颇是刎颈之交,他们俩的故事可出名了,最后为了国家大义,两个人和好如初;孙策和周瑜是从小就关系很好的朋友,他们一起打天下,那感情可深厚了。
“良辰美景,休放虚过;胜友如云,何妨尽欢。
”这么好的时光和景色,可别白白浪费啦;要是有很多好朋友在一起,那就尽情欢乐就好啦。
“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说的是有才华的人居住的地方就会变得很有名,徐孺子这么有才华,陈蕃专门为他设下坐榻呢。
“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这就很形象啦,龙到了浅水里就会被小虾戏弄,老虎到了平地上就会被狗欺负,是说英雄落难的时候也会被小人物欺负呢。
三、更多的翻译“口尚乳臭,调世人年少无知;三折其肱,谓医士老成谙练。
”要是说一个人口里还有奶味,就是说这个人年纪小还不懂事;要是一个医生胳膊折了很多次,就说明这个医生经验丰富,很熟练呢。
国学启蒙读物《幼学琼林》(卷二·朋友宾主)原文·注释及译文《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卷二·朋友宾主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日丽泽。
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
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彼此不合,谓之参商;尔我相仇,如同冰炭。
民之失德,乾糇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以待荐;杜伯非罪,左儒宁死不徇君。
分首判袂,叙别之辞;拥彗扫门,迎迓之敬。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频来无忌,乃云入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醴酒不设,楚王戊待士之意怠;投辖于井,汉陈遵留客之心诚。
蔡邕倒屣以迎宾,周公握发而待士。
陈蕃器重徐稚,下榻相延;孔子道遇程生,倾盖而语。
伯牙绝弦失子期,更无知音之辈;管宁割席拒华歆,调非同志之人。
分金多与,鲍叔独知管仲之贫;绨袍垂爱,须贾深怜范叔之窘。
要知主宾联以情,须尽东南之美;朋友合以义,当展切偲之诚。
译文吸取朋友的长处来培养自己的仁德,讲的是依靠朋友;朋友之间的往来交际,是轮流做主人和客人。
你我同心的朋友叫做“金兰”;朋友之间的相互资助叫做“丽泽”。
东家叫做“东主”,师傅叫做“西宾”。
父亲的朋友尊为“父执”;与自己共事的人称为“同袍”。
心意相通又以诚相待的朋友称为“莫逆”,老人和年轻的人交朋友称作“忘年”。
“刎颈之交”,说的是战国时候的蔺相如和廉颇生死与共的情谊;“总角之好”,说的是三国时期的孙策和周瑜在孩提的时候就是很好的朋友。
《幼学琼林》全文(卷二)上一卷阅读:《幼学琼林》全文(卷一)《幼学琼林》全文及解释(卷二)卷二祖孙父子【原文】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已身、子、孙、曾、玄。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gu]阿翁[gong];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盖父愆,名为千蛊;育义子,乃曰螟蛉。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羡孙权之语;生子须如李亚子,朱温叹存勖之词。
菽水承欢,贫士养亲之乐;义方是训,父亲教子之严。
绍箕裘,子承父业;恢先绪,子振家声。
具庆下,父母俱存;重庆下,祖父俱在。
燕翼贻谋,乃称裕后之祖;克绳祖武,是称象贤之孙。
称人有令子,曰鳞趾呈祥;称宦有贤郎,曰凤毛济美。
弑父自立,隋杨广之天性何存;杀子媚君,齐易牙之人心何在。
分甘以娱目,王羲之弄孙自乐;问安惟点颔,郭子仪厥孙最多。
和丸教子,仲郢母之贤;戏彩娱亲,老莱子之孝。
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位杖,因母之老。
慈母望子,倚门倚闾;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爱无差等,曰兄子如邻子;分有相同,曰吾翁即若翁。
长男为主器,令子可克家。
子光前曰充闾,子过父曰跨灶。
宁馨英畏,皆是羡人之儿;国器掌珠,悉是称人之子。
可爱者子孙之多,若螽斯之蛰蛰;堪羡者后人之盛,如瓜瓞之绵绵。
【注释】何谓五伦: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夫妇;何谓九族:高、曾、祖、考、已身、子、孙、曾、玄。
五伦:人与人之间的无种关系。
考:指死去的父亲。
始祖曰鼻祖,远孙曰耳孙。
耳孙:离高祖很元,只是听说过,没有见过,故名之。
父子创造,曰肯构肯堂;父子俱贤,曰是父是子。
肯构肯堂:父亲要筑房子,已设计好,儿子不肯打地基,更不肯构建房子。
这里反其意用之,形容父亲和儿子共创事业。
祖称王父,父曰严君。
《尔雅》云“父之考曰王父”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幼学琼林》详解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也被称为《幼学故事琼林》。
这本书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观点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清朝的嘉靖年间,邹圣脉对这本书进行了补充,并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全书共分四卷,按内容分类编排,分为三十三类。
全书以骈体文写成,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其内容广博、包罗万象,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籍制度、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体制、文事科第等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于一体,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此外,“琼林”二字在唐宋时期有特殊的含义。
唐德宗皇家内库有一个琼林库,用来比喻这本书典故收罗得很多,可以说是典故宝典。
在宋代,皇帝在琼林苑设宴款待新科进士,后人就以“琼林”比喻考中进士,寓意学童自幼要努力读书,早日金榜题名。
因此,《幼学琼林》不仅是一本启蒙读物,更是一本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的书籍。
在中国古代,它被列为儿童启蒙之必读书,其影响力之大,甚至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能熟背《幼学琼林》。
8花木lián nǎi huā zhōnɡ jūn zǐhǎi tánɡ huā nèi shén xiān莲乃花中君子,海棠花内神仙。
ɡuó sè tiān xiānɡnǎi mǔ dān zhī fù ɡuìbīnɡ jī yù ɡǔnǎi méi è zhī qīnɡ qí国色天香,乃牡丹之富贵;冰肌玉骨,乃梅萼之清奇。
mínɡ rì huánɡ huāɡuò shí zhī wùsuì hán sōnɡ bǎi yǒu jiē zhī chēnɡ明日黄花,过时之物;岁寒松柏,有节之称。
ɡuā tián lǐ xiàshì bì xián yíqiū jú chūn táo shí lái chízǎo瓜田李下,事避嫌疑;秋菊春桃,时来迟早。
xiū mǔ huà dí yǐ jiāo zǐshuí bù chēnɡ xián lián pō fù jīnɡ yǐ qǐnɡ zuìshàn nénɡ huǐ ɡuò修母画荻以教子,谁不称贤;廉颇负荆以请罪,善能悔过。
注释花中君子: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宋代周敦颐说莲花是“花中君子”。
花中神仙:海棠花色艳丽而不妖冶,唐代贾耽说海棠是“花中神仙”。
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
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冰肌玉骨:冰:晶莹。
肌骨如同冰玉一般。
形容女子肌肤莹洁光滑。
梅萼:指梅花。
明日黄花:比喻过时的事物。
岁寒松柏:比喻在艰苦困难的条件下节操高尚的人。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少儿的启发读物。
本名《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幼学琼林》,也叫《幼学故事琼林》。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少儿的启发读物。
一般以为,最先的编着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建议以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代的嘉庆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而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补充。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所有用对偶句写成,简单朗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一应俱全,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人称“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书中对很多的成语出处作了很多介绍,读者可掌握许多成语典故,别的还能够了解中国古代的着名人物、天文地理、典章制度、民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瑰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书中还有很多警句、格言,到此刻还仍旧传诵不停。
可是书中也有一些属于封建时代的看法,关于现代人来说难以认可。
伟人毛泽东就能熟背《幼学琼林》,可见此书影响于世的程度。
天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调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①。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②。
虹名螮蝀[d ì d ōng,] 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ch á n ch ú,]是月魄之精光③。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④。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⑤。
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⑥。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⑦。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是滕[t é ng]六⑧。
欻[x ū]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⑨。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⑩。
甘霖、甘澍 [sh ù ],仅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花飞六出,预兆丰年;日上已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吴牛喘月,笑人恐惧过头。
《幼学琼林》《幼学琼林》是明朝教育家吕祖谦所编写的一部儿童启蒙读物,全名为《幼学琼林初集》,意为“幼儿学习的珍贵宝库”。
这本书最早出版于明正统年间(1436年至1449年),共分上下两册,上册30卷,下册31卷,内容相当丰富,涉及诸多方面,包括经史子集、诗歌曲赋、礼仪、历法、医学、卜筮、地理、天文等各个领域。
这是一本集“道、法、官、医、农、艺、史、地、天、总”于一身的全方位的教育读物,学习了《幼学琼林》,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幼学琼林》是一部面向儿童的读物,里面的内容也因此有着一定的特点。
首先,这部书讲究以义理感人、情感渗透为主旨,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阐述了道家、儒家等名家的哲学思想,让儿童能够从中领悟道德、理性、宽容等重要的品质和价值观。
其次,书中还涉及到许多实用性的知识,如医学、农学、工艺等等,都是让儿童获得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参考。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诗歌曲赋、寓言故事等儿童友好的文学体裁,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
《幼学琼林》的编排极为精巧,内容也极为丰富。
它分为上下两册,上下各30卷,总计60卷;上下两册的内容并无太大区别,主要分为“道德”、“礼仪”、“经书”、“医学”、“农学”、“天文地理”、“历法”、“政治制度”和“工艺艺术”九个部分,几乎包括了当时的所有知识范围,并且每个部分都按主题切入,精简明了,方便学生阅读和学习。
此外,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寓言、小故事、诗歌等,以充实内容,增强趣味性。
在《幼学琼林》中,吕祖谦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他认为人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道德的养成,这也是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书中,他颂扬了孔子、孟子等儒家名人,阐述了他们从孝、弟、忠、信四个方面提出的道德标准,指出了道德对人的重要性,告诫年轻人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品行,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诸如“仁爱”、“刚毅”等等各种优良品格和思想。
这些内容的介绍,对于懂得道德价值观的儿童来说,必然会对他们的成长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幼学琼林》“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这是前人学习运用《增广贤文》、《幼学琼林》的经验之谈。
明朝学者程登吉所著《幼学琼林》堪称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的独领风骚者,是中国古代蒙学读物中编得最好、影响最大的读本。
中国古代蒙学读物可谓多矣、众也,但要么侧重于习句读,练对偶,要么局限于圣人格言,虽也不失精炼实用,但失之于一隅之见。
而《幼学琼林》则跳出前人圈子,以全方位的视角对宇宙万象进行了一次宏观扫瞄,其内容广博精深,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章制度、人伦日用、饮食起居、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等,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凡所应有,无所不有,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蒙学百科全书。
熟读之,记诵之,揣摩之,宇宙万象尽呈眼底,古往今来只在掌中。
古人云: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绝非虚妄之言。
伟大领袖毛主席读私塾时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却觉得《幼学琼林》很有趣味,几十年后还能熟背出来,并常常摘引其中句子和人谈论。
当然他老人家读了幼学也当之无愧地走遍了天下。
《幼学琼林》朋友宾主取善辅仁,皆资朋友;往来交际,迭为主宾。
尔我同心,曰金兰;朋友相资,日丽泽。
东家曰东主,师傅曰西宾。
父所交游,尊为父执;己所共事,谓之同袍。
心志相孚为莫逆,老幼相交曰忘年。
刎颈交,相如与廉颇;总角好,孙策与周瑜。
胶漆相投,陈重之与雷义;鸡黍之约,元伯之与巨卿。
与善人交,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交,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肝胆相照,斯为腹心之友;意气不孚,谓之口头之交。
彼此不合,谓之参商;尔我相仇,如同冰炭。
民之失施,乾糇hóu(干粮)以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落月屋梁,相思颜色;暮云春树,想望丰仪。
王阳在位,贡禹弹冠以待荐;杜伯非罪,左儒宁死不拘君。
分首判袂,叙别之辞;拥慧扫门,迎迓之敬。
陆凯折梅逢驿使,聊寄江南一枝春;王维折柳赠行人,遂唱阳关三叠曲。
频来无忌,乃云人慕之宾;不请自来,谓之不速之客。
醴酒不设,楚王戊待土之意怠;投辖于井,汉陈遵留客之心诚。
蒙学经典幼学琼林及译文(一)《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
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
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也有的意见认为是明景泰年间的进士邱睿。
在清朝的嘉靖年间由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后来民国时人费有容、叶浦荪和蔡东藩等又进行了增补。
全书共分四卷。
《幼学琼林》是骈体文写成的,全书全部用对偶句写成,容易诵读,便于记忆。
全书内容广博、包罗万象,被称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中国一直流传一句话:“读了《增广》会说话,读了《幼学》走天下。
”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能熟背《幼学琼林》,足见《幼学琼林》的影响力之大。
集天文地理、历史人物、典籍制度、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体制、文事科第等与人息息相关的日常生活知识于一体,内容广博,包罗万象。
它是我国古代蒙学中影响最大,编得最好的读本,堪称中国古代的一部百科全书!书中对许多的成语出处作了许多介绍,读者可掌握不少成语典故;书中还有许多警句、格言,到现在还仍然传诵不绝。
天文【原文】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日月五星,谓之七政;天地与人,谓之三才。
日为众阳之宗,月乃太阴之象。
虹名螮蝀,乃天地之淫气;月里蟾蜍,乃皓魄之精华。
风欲起而石燕飞,天将雨而商羊舞。
旋风名为羊角,闪电号曰雷鞭;青女乃霜之神,素娥即月之号。
雷部至捷之鬼曰律令,雷部推车之女曰阿香。
云师系是丰隆,雪神乃为滕六。
焱火、谢仙,俱掌雷火;飞廉、箕伯,悉是风神。
列缺乃电之神,望舒是月之御。
甘霖、甘澍,俱指时雨;玄穹彼苍,悉称上天。
雪飞六出,预兆年丰;日上三竿,乃云时晏。
蜀犬吠日,比人识见甚疏;吴牛喘月,嘲人畏惧太过。
望切有若云霓,恩深莫如雨露;参商二星,每出没不相见;牛女两宿,惟七夕一相逢。
羿妻奔于月窟,号为嫦娥;傅说死后精神,托于箕尾。
戴月披星,谓奔驰于早夜;栉风沐雨,谓劳苦于风尘。
事非有意,譬如云出无心;恩可遍施,乃谓阳春有脚。
《幼学琼林》选14祖孙父子qiáo mùɡāo ér yǎnɡ sì fù zhī dào桥木高而仰,似父之道;zǐ mù dī ér fǔ rú zǐ zhī bēi梓木低而俯,如子之卑。
bù chī bù lónɡ bú zuò ā gūāwēnɡ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dé qīn shùn qīn fānɡ kě wéi rén wéi zǐ得亲顺亲,方可为人为子。
shēnɡ zǐ dānɡ rú sūn zhònɡ móu生子当如孙仲谋,cáo cāo xiàn sūn quán zhī yǔ曹操羡孙权之语;shēnɡ zǐ xū rú lǐ yà zǐ生子须如李亚子,zhū wēn tàn cún xù zhī cí朱温叹存勖之词。
máo yì pěnɡ xí wéi qīn zhī cún毛义捧檄,为亲之存;bó yú qì zhànɡ yīn mǔ zhī lǎo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cí mǔ wànɡ zǐyǐ mén yǐ lǘ慈母望子,倚门倚闾;yóu zǐ sī qīn zhì hù zhì qǐ游子思亲,陟岵陟屺。
注释桥木:即乔木,枝叶高大挺拔,比喻父亲。
梓木:是一种落叶亚乔木,枝叶低俯,比喻儿子。
阿家翁:指阿家阿公,指婆婆公公。
孙仲谋:孙权,字仲谋。
李亚子:后唐庄宗李存勖,小名亚子。
朱温:梁太祖,曾感叹说:“生子当如李亚子,我的儿子都是猪狗。
12地舆dìdū yuē jīnɡ shīɡù xiānɡ yuē zǐ lǐ帝都曰京师,故乡曰梓里。
cānɡ hǎi sānɡ tián wèi shì shì zhī duō biàn 沧海桑田,谓世事之多变;hé qīnɡ hǎi yàn zhào tiān xià zhī shēnɡ pínɡ河清海晏,兆天下之升平。
wànɡ rén bāo rónɡyuē hǎi hán望人包容,曰海涵;xiè rén ēn zéyuē hé rùn谢人恩泽,曰河润。
pínɡ kōnɡ qǐ shìwèi zhī pínɡ dì fēnɡ bō凭空起事,谓之平地风波;dú lì bù yíwèi zhī zhōnɡ liú dǐ zhù独立不移,谓之中流砥柱。
shì xiān bài ér hòu chénɡ事先败而后成,yuē shī zhī dōnɡ yúshōu zhī sānɡ yú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shì jiānɡ chénɡ ér zhōnɡ zhǐ事将成而终止,yuē wéi shān jiǔ rènɡōnɡ kuī yí kuì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bá shè wèi hánɡ lù jiān nán跋涉谓行路艰难,kānɡ zhuānɡ wèi dào lù pínɡ tǎn康庄谓道路平坦。
15兄弟
huàn nán xiānɡ ɡù sì jí línɡ zhī zài yuán
患难相顾,似鹡鸰之在原;
shǒu zú fēn lí rú yàn hánɡ zhī zhé yì
手足分离,如雁行之折翼。
xún shì xiōnɡ di dé bā lónɡ zhī jiā yù
荀氏兄弟,得八龙之佳誉;
hé dōnɡ bó zhònɡ yǒu sān fènɡ zhī měi mínɡ河东伯仲,有三凤之美名。
dōnɡ zhēnɡ pò fǔ zhōu ɡōnɡ dà yì miè qīn
东征破斧,周公大义灭亲;yù zéi zhēnɡ sǐ zhào xiào yǐ shēn dài dì
遇贼争死,赵孝以身代弟。
zhǔ dòu rán qí wèi qí xiānɡ hài
煮豆燃萁,谓其相害;
dǒu sù chǐ bù jī qí bù rónɡ
斗粟尺布,讥其不容。
xiōnɡ di xì qiánɡ wèi xiōnɡ di zhī dòu hěn
兄弟阋墙,谓兄弟之斗狠;tiān shēnɡ yǔ yì wèi xiōnɡ di zhī xiānɡ qīn
天生羽翼,谓兄弟之相亲。
注释
鹡鸰:一种鸟的名字,常用来比喻兄弟。
雁行:像大雁一样并行,引申为有次序的排列,常用来借指兄弟。
八龙:东汉的荀淑有八个儿子,都很有才能,时人称他们为荀氏八龙。
三凤:唐朝河东人薛收和堂兄薛元敬、族兄薛德音都很有名,被称为河东三凤。
东征破斧: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年幼,由周公代摄朝政,武王的弟弟管叔和蔡叔不服,于是勾结外人发动叛乱。
周公兴师东征,把斧子和刀都砍坏了,最后大义灭亲,杀掉了叛乱的管叔和蔡叔。
遇贼争死:西汉末年,战乱不断,饿殍遍野,人们以人为食。
有一伙强盗抓住了赵孝的弟弟赵礼,要把他吃掉,赵孝知道消息后,把自己绑起来去见强盗,要代弟弟去死,强盗被赵孝的行为震惊和感动,于是放了他们。
煮豆燃萁:魏文帝曹丕继位后,嫉妒弟弟曹植的才华,想杀掉他,于是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性命不保。
曹植略一思索,作诗曰:“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
根生,相煎何太急?”后用煮豆燃萁比喻兄弟间互相残杀。
斗粟尺布:汉文帝的弟弟淮南王刘长谋反,事败后被流放到蜀地,绝食而死。
百姓作歌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
”
兄弟阋墙:兄弟感情生变,互不相容在墙根下争斗。
天生羽翼:是指兄弟为手足,如上天赐予的羽翼。
认认写写
患huàn
顾ɡù
折zhé
燃rán
害hài
狠hěn
读读背背
朗读并背诵课文。
想想说说
本课讲的是兄弟之情。
遇贼争死与煮豆燃萁两个故事,是兄弟相处的正反两例。
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再扩展一下,跟同学相处,应该怎样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