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学启蒙教材第1册 22 寻隐者不遇

国学启蒙教材第1册 22 寻隐者不遇

国学启蒙教材第1册  22 寻隐者不遇
国学启蒙教材第1册  22 寻隐者不遇

22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sōng xià wèn tóng zǐ

松下问童子,

yán shī cǎi yào qù

言师采药去。

zhǐ zài cǐ shān zhōng

只在此山中,

yún shēn bù zhī chù

云深不知处。

注释

寻:寻访。

隐者:古代隐居在山林中的人。 不遇:没有见到。

童子:这是指隐者的弟子。 处:地方。

认认写写

下xià

问wèn

采cǎi

在zà

i

读读背背

朗读并背诵课文。

想想说说

人字进门金光闪,

木字进门去休闲,

口字进门开口问,

日字进门在田间。

第四届少儿国学朗读大赛-自选篇目推荐

第四届少儿国学朗读大赛 自选篇目推荐 <<念ni àn 奴n ú 娇ji āo . 赤ch ì 壁b ì 怀hu ái 古>> (苏 轼) 大江东去,浪l àng 淘t áo 尽j ìn ,千古风f ēng 流li ú 人物。 故垒l ěi 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l áng 赤ch ì壁b ì 。 乱石穿空,惊j īng 涛t āo 拍岸,卷ju ǎn 起q ǐ 千堆du ī 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h áo 杰ji é . 遥y áo 想xi ǎng 公g ōng 瑾j ǐn 当年,小乔qi áo 初ch ū 嫁ji à 了,雄xi óng 姿z ī 英发。 羽扇sh àn 纶l ún 巾,谈笑间,樯qi áng 橹l ǔ 灰飞烟灭。 故g ù 国gu ó 神sh én 游y óu ,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l èi 江月。 《少年中国说》 梁启超 天地苍苍,乾坤茫茫,中华少年,顶天立地当自强。 少年中国者, 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课题研究报告我们第二十一中学?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课题组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的探 索和研究,虽然经历了?千丝万缕?的辛苦,但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现对两年 来实践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一、课题的提出 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 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 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 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 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 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 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 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 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 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 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 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 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 辅相成。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国学经典诵读文章 在传统文化学习中,孩子可以不只局限于类似百家姓、唐诗宋词等幼儿的内容,可以多看看一些国学经典。下面由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希望对你有帮助!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1.《吕氏春秋》 《吕氏春秋》是战国末年(公元前221年前后) 秦国丞相吕不韦组织属下门客们集体编纂的杂家著作,又名《吕览》,在公元前239写成,当时正是秦国统一六国前夜。 此书共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书中尊崇道家,肯定老子顺应客观的思想,但舍弃了其中消极的成分。 同时,融合儒、墨、法、兵众家长处,形成了包括政治、经济、哲学、道德、军事各方面的理论体系。吕不韦的目的在于综合百家之长,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以后的秦国统治提供长久的治国方略。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2.《史记》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 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3.《汉书》 《汉书》-班固《汉书》与《史记》同为纪传体史书。不同的是,《史记》起于传说”三皇五帝”,止于汉武帝时代,是一部通史;而《汉书》却是专一记述西汉一代史事的断代史。这种纪传体的断代史体裁,是班固的创造。从此以后,历代的”正史”都采用了这种体裁。这是班固对于我国史学的重大贡献。 《史通六家》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炼,事甚该密,故学者寻讨,易为其功。自古迄今,无改斯道。”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4.《论衡》 《论衡》-王充《论衡》书不仅对汉儒思想进行了尖锐而猛烈的抨击(但它并不完全否定儒学),而且它还批判地吸取了先秦以来各家各派的思想,特别是道家黄老学派的思想,对先秦诸子百家的”天道”、”礼和法”、”鬼神与薄葬”、”命”、”性善和性恶”等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评述。因此,后人称《论衡》书是”博通众流百家之言”的古代小百科全书。尽管《论衡》书不可能摆脱当时时代的局限,用自然主义和直观的观察来描述世界,特别是在社会历史观上基本是唯心论的,但它产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即封建国家处于统一和强大、儒学与谶纬神学相结合,成为统治阶级的正统思想的时期,它敢于宣布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敢于不承认鬼神的存在,敢于向孔孟的权威挑战,并确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古代唯物主义体系,这在历史上是起了划时代的作用的。它对今后的唯物主义者、无神论者,诸如魏晋时期的哲学家杨泉、南朝宋时的思想家何承天、南朝齐梁时的无神论者范缜、唐朝时期的刘禹锡和柳宗元、明清之际的思想家王夫之等等,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孩子必看的国学经典5.《楚辞》 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由于诗歌的形式是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加工形成,篇中又大量引用楚地的风土物产和方言词汇,所以叫”楚辞”。《楚辞》主要是屈原的作品,其代表作是《离骚》,后人因此又称”楚辞”为”骚体”。 感谢您的阅读!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

浅谈学前教育中的国学启蒙教育 发表时间:2017-08-16T13:42:47.310Z 来源:《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7年第5期(上)作者:黄媛媛 [导读] 继承国学、发展国学,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大英县盐华幼儿园大英 629300) 【内容提要】继承国学、发展国学,宏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应从幼儿学前教育抓起,遵循幼儿的认知规律,去其糟粕,留其精华,以诵读为主,讲解引导为辅,有条不紊地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关键词】浅谈学前教育国学启蒙教育途径和方法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小学和中学教育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学前教育没有相应的应试体系,在教学方式、培养模式和课程设计上没有过多的限制。根据幼儿求知欲、记忆力强等特点,在幼儿园开展国学启蒙教育是最好的选择。 一、国学启蒙教育的意义 1、有利于幼儿社会性的养成 国学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用以培养幼儿的亲社会行为,良好社会习惯的养成,增强他们对社会、对他人的关爱和分享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如《三字经》中所说的“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就讲到了两个故事:“黄香温席”和“孔融让梨”,这两个故事我们便可以因势利导地教育幼儿要学会对父母、对老人的尊敬,并且同时也要学会对兄弟姐妹、对朋友的尊重,要学会谦让、学会与他人分享,增强他们的社会群体意识。 2、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水平的养成。 幼儿在3岁以后,逐渐开始形成道德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开始加强学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三字经》中所说“首孝悌,次见闻”更是将道德教育置于了知识教育之前。因此在对幼儿进行国学启蒙教育之中便要潜移默化地对幼儿进行道德认知和道德规范的教育。 二、国学启蒙教育的内容 国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国学方面的知识,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 1.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认知中华传统美德。国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民族文明及人类文明,从国学中能够对我国的传统美德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记录历史的文章中,能够体会社会变化的道理以及存在于天地间的情态,从现象中知晓天理人事,从天理中知晓各种人事背后蕴含的道理;我国传统的道德观源于国学中主张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些都是从天理与人性中延伸出来的,让人们的生活因为这些道德观念的存在变得和平与美好,并且借此来弘扬我国高尚、厚重、博大的民族精神;国学中不仅蕴含了丰富的义理,还有很多实用性较强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及办法;虽然国学具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其中也蕴含了一些现代精神,例如明条理的道理以及一些科学方法。 2.通过国学启蒙教育使儿童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国学能够促使民族美德的传播与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传播与发展,已经深深的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儿女,这说明华夏儿女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不可分割。国学中的精华是能够让儿童受益终生的文化宝藏,在掌握了国学知识以后,在今后的成长中国学会发展为孩子们的精神基础。国学启蒙教育的目的是创造热爱传统文化的氛围,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有深刻的认知,而不是能够看懂典籍。 三、国学启蒙教育开展的路径 1.以乐为先,由古而知今。从古代教育思想中探索现代化教育精神,我们得到了“以乐教为基础的,集合了诗书礼乐等方面的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模式。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每天固定十五分钟朗诵经典文学,将我国的古典音乐渗透到家庭和学校中,让学生每天欣赏古典音乐三十分钟,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孩子快乐生活的同时学习国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和熏陶,进而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温和性情、健康身心,使其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擅于将压力转变为生活智慧,将繁琐的生活过得和谐。 2.组织游戏,领悟国学内涵。老师可以依据年龄的大小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并且每个星期要求各阶段的孩子参加1-2次专项活动。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所以游戏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到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能够激发孩子们主动参与活动的力量及积极的心态。在游戏的时候,孩子们可以进行角色扮演,以此来实现规范自身行为的目的,作为老师不仅要带领孩子们朗诵经典,关键的是要安排科学的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教育。 例如,老师可以依据《弟子规》的内容,设置《出门》、《回家》等游戏,让孩子们切实体会《弟子规》中所倡导的传统美德。 3.每周一诗,在文化中浸染。每周固定学习一定量的知识,鼓励儿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做到背诵诗词,背诵名言名句,积累丰富的关于传统美德的诗句,让孩子们在背诵的同时思考,在思考中进步,把名言名句、经典诗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并且在此基础上创建一个以诗为背景的校园氛围,让孩子们时时刻刻沉浸在传统文化中。生命就是一幅画卷,有了传统文化的点缀,这幅画卷才会绚烂多彩。文化和美是紧密联系的,懂得美才能具有高洁的品质,孩子们在阅读诗文的同时对世界有了深刻的认知,真善美在孩子们的心中便长成了参天大树。 4.环境创设,营造国学氛围。努力加强学前教育环境建设,创造浓厚的国学启蒙教育文化氛围。一是创造家庭音乐和诗文环境,将我国的经典音乐与生活结合起来,关键是聆听。家长可以在每天的清晨、睡前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让孩子在这样的音乐环境中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使之做到注意力集中、能够自我控制,并养成温和性情。二是创造校园音乐环境,在下课和放学期间为孩子播放古典音乐,这样不仅能够让孩子放松,还能够创造国学启蒙的氛围,让孩子在这样优雅的环境中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形成影响。 四、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式 国学内容丰富、知识量大,如何结合幼儿特点进行教学,发挥国学启蒙教育的良好作用,是国学启蒙教育中面临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我认为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诵读为主,配以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加以讲解、引导。 1、以诵读为主 诵读是国学启蒙教育中最传统却也是最主要的不可缺少的一个方法。在对幼儿进行国学读物的教学时,教师一定要积极引导幼儿对读

国学启蒙教材第6册 22 声律启蒙选24

22卷上八齐3 熊xi óng 对du ì虎h ǔ,象xi àng 对du ì犀x ī,霹p ī雳l ì对du ì虹h óng 霓n í。杜d ù鹃ju ān 对 du ì孔k ǒng 雀qu è,桂gu ì岭l ǐng 对du ì 梅m éi 溪x ī。萧xi āo 史sh ǐ 凤f èng ,宋s òng 宗z ōng 鸡j ī,远yu ǎn 近j ìn 对du ì高g āo 低d ī。水shu ǐ寒h án 鱼y ú 不b ù 跃yu è,林l ín 茂m ào 鸟ni ǎo 频p ín 栖q ī。杨y áng 柳li ǔ 和h é 烟y ān 彭p éng 泽z é 县xi àn ,桃t áo 花hu ā流li ú水shu ǐ武w ǔ陵l íng 溪x ī。公g ōng 子z ǐ 追zhu ī欢hu ān ,闲xi án 骤zh òu 玉y ù 骢c ōng 游y óu 绮q ǐ陌m ò;佳ji ā 人r én 倦ju àn 绣xi ù,闷m èn 欹q ī珊sh ān 枕zh ěn 掩y ǎn 香xi āng 闺gu ī。 注释 霹雳:又急又响的雷,是云与地面之间发生的强烈雷电现象。 虹霓:为雨后或日出、日没之际天空中所现的七色圆弧。 桂岭:栽种桂树的山岭。 梅溪:旁植梅树的溪水。 萧史凤: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与其夫萧史都善于吹箫,每次吹箫则有凤凰至。

宋宗鸡:晋朝兖州刺史宋处宗将一鸡放于窗前和人语,与宋处宗谈论,极有玄致,处宗由此功业大进。 杨柳如烟彭泽县:晋代陶渊明曾做彭泽县令,后来隐居,他在门前种有五棵柳树,号五柳先生。 桃花流水武陵溪:陶渊明《桃花源记》:有一渔人见武陵溪有桃花流过,追踪而至“世外桃源”。 追欢:寻欢。 骤:马快跑。 玉骢:即玉花骢。泛指骏马。 绮陌:繁华的街道。亦指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 欹:斜倚,斜靠。 珊枕:用珊瑚做的头枕。 香闺:指青年女子的内室。 认认写写 雀què 茂mào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重新论证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 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

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 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国学启蒙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增强学生民族自尊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本学期学习《国学启蒙》的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朱子家训》以及默写经典名句(四书五经部分句段)。能翻译经典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三、教材简析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

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四、教学目的 1、背诵《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名贤集》、《朱子家训》以及默写经典名句(四书五经部分句段)。 2、能翻译经典名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五、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六、教学措施

小学生国学教学课件.doc

小学生国学教学课件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下面是整理的小学生国学教学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希望帮助到你。篇一:《弟子规》课件一、教学内容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二、教学目标 1. 引领学生诵读“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理解基本意思。 2. 通过诵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自觉搜索、不耻下问的行为习惯,指导言行。 3. 感受中华文化的根源魅力,欣赏中华文化的语言美。 三、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主动理解“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中相应语句的意思,理解经典中一些生僻字的读音与字义。 2. 进行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陶冶学生情操,进行中华传统美德的养成教育。 四、教学过程 1. 引领展示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谨而信”的前两句“朝起早,夜眠迟,

老易至,惜此时”。谁能说说这两句的意思? (2)听说,有的同学已经把这两句话编成了歌、小品……多种多样的形式,谁来展示一下?(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诵读经典的快乐,给经典注入时尚的元素) [建议] 拉近经典与学生的距离,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欲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可以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比如:快板背、配乐吟唱、小品表演等,避免了枯燥乏味的“念经”式背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之获得成功的快乐。 2. 答疑解惑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一章,让我们把这一章的内容完整地读一读。(齐读“谨而信”部分) (2)今天我们共同学习的是“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同学们自己读一读,看看有什么疑问?(借助书本,引导学生互相解疑) [建议] 这个环节对于经典的学习定位于“答疑解惑”。问题由学生中来,课堂上更多的是“生成”。学生将学习时的疑惑提出,由师生共同解决。教师不同于教材体系的语文课教学,不做“传道授业”式的讲解,不对经典原文做照搬理解。 画面:

幼儿国学启蒙书介绍

幼儿国学启蒙书介绍 以下是整理分享的关于幼儿国学启蒙书的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幼儿国学启蒙书简要介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论语》、《弟子规》、《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作为国学中经典之经典亦为国学启蒙宝典,铸就“国学蒙学之最、中华不可或缺之魂。 这些经典凝聚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和传统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精髓;行文流畅,气势磅礴,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内容丰富,包含有诸如天文、地理、历史、治国、修身、道德、伦理等丰富知识,堪称国学经典。 古往今来,无数少年儿童从中汲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 在如今这个充斥着各国文化的时代,我们父母更应慎重选取培育幼儿的适当文化知识,从纷繁的文化杂烩中给我们孩子最好的、最纯的、最精的。 而国学,我们五千年文化精髓,是我们孩子成才的必备,是我们父母给与孩子最有爱心、期待、价值的丰硕礼品。 《三字经》,是知名度极高的蒙学读物,数百年来,流传广泛,家喻户晓。 《三字经》有着丰富的内容。 近代学大师章太炎说:“其书先举方名事类,次及经史诸子,所以启导蒙稚者略备。 也就是说《三字经》是一种内容全在同的启蒙读物。

它的内容排列也极有章法,体现了作者的教育思想。 作者认为教训儿童重在礼仪孝梯,端正孩子们的思想,知识的传授则在其次,即“首孝梯,次见闻。 训导儿童要先从小学入手,即先识字,然后读经、子两类的典籍。 经部子部书读过后,再学习史学,书中说:“经子通,读诸史。 《三字经》最后强调学习的态度和目的。 可以说,《三字经》既是一部儿童识字课本,同时也是作者论述启蒙教育的著作。 《三字经》用典多、知识性强,是一部在儒家思想指导下编成的读物,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它采用四言体斧正,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便读来顺口,易学好记。 《百家姓》是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 它所辑录的几个姓氏,体现了中国人对宗脉与血缘的强烈认同感。 姓氏文化,或谱牒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是世界上“寻根意识最重的族群。 《百家姓》在历史的衍化中,为人们寻找宗脉源流,建立血亲意义上的归属感,帮助人们认识传统的血亲情结,提供了重要的文本依据。 它是中国人认识自我与家族来龙去脉不可缺少的文化文献基础蓝

开题报告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

小学国学文化经典诵读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重新论证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1、继承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培养新世纪人才在许多学者、专家对过去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化、教育的反思中发现,由于二十世纪以来几次大的动荡、浩劫,加上一些错误的文化决策,致使我们的民族文化几乎到了完全断层、青黄不接的局面。延续中国文化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在中国入世、经济走向全球一体化的形势下,对青少年实施入耳、入脑、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培育民族自豪感、责任感,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浇灌当代青少年的心灵,更是当务之急。 2、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民族复兴的基石、时代发展的必然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发展,推陈出新,使其不断发扬光大。” 陈至立同志也指出: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同时,必须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提高民族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少年儿童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要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了解自国家的历史,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从小扎下中华民族的根。 3、国学文化经典诵读是当今教育重要的补充古书,都是浓缩了”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知识”的结晶,它是最有价值的书,百读不厌的书。例如,《易经》、《老子》、《论语》等,更是一个开放式的哲理,富有民族的特色,他们超越了时代的限制,直接指向宇宙、社会、人生,博大精深;许多论点与内容,至今仍极富有活力,放射着夺目的思想光辉。 4、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育十分重要。上海市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沈铭贤《从”重文轻理”谈起》一文说,我国历来是”重理轻文”,”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西方,比如法国,出现理工科招生不足,人文社会科学生数量超过理工科学生的现象;美国、德国的文科学生增幅也较快。他指出中国现在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左脑教育,重抽象轻形象,重灌输轻创造,重科技轻人文。应该使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应从娃娃做起。有资料表明:13 岁以前是儿童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时期做诵读训练,可以使儿童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脑力得到舒解,加强记忆力,集中了注意力,平衡身心发展,提升自制力和自觉性,对人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背书,就如练字、练拳、练武,熟能生巧。巧必由烂熟而出。好文章背诵得多,灵巧的修辞、畅达的造句、铿锵的声韵、周密的谋篇,口诵心维,不知不觉,变成自己能力的一部分。加上泛观博览,深思精研,将古人的感受,比照当今的情境,印证永恒的人性、人情,于是自己的文学艺术境界,又可层楼更上。与课题研究相关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儿童中国文化导读”工程先后开展,有地方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国学”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文化体系,它凝结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时至今日,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华民族经所创造的中华文明历经五千年的风雨考验而依然生机勃发,作为炎黄子孙,我们都会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同时我们也应该都能以一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科学的态度来传承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让博大精深的“国学”所产生的文化张力永远能够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的心灵!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国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初,而大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了八十年代又有了“寻根”热,九十年代至今再次掀起“国学”热,可是对于什么是“国学”,近百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对“国学”的认识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也没有定论,既然没有确切的定义,那就意味着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

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第一部分:概说 一、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把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放在了突出位置,核心价值向传统文化回归,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寻找答案,而不能一味照搬西方文化理念。要把以“仁义礼智信”为核心的儒家思想精髓,以及一切有益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下来,古为今用,当代核心价值应当大量地从中吸取养分,而不能将其妖魔化,甚至另起炉灶,事实证明那是行不通的。 为此,我们要结合德育大纲、中小学语文教学标准,结合“中国梦”和《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充分汲取传统教育中科学的方法,在我校系统、适量地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使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渐染,在道德、文化的修养上达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目的与意义: 1、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提升了语文能力。在吟诵表演中让中学生更加感受到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学生从中感受到历史、地理、天文、常识、艺术知识的丰富,激发学习、读书的兴趣,逐步使学生能出口成章、引经据典,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2、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让孩子记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正在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达到较高的顶峰,注意力更加集中,使学生终生受益。 3、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人文精神熏陶。中华国学经典即是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通过诵读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接受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熏陶。长远地默默地变化其气质。 4.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国学经典诵读”教育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自身修养;在学生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渐渐地陶冶其性情,开启其智慧,让经典诵读为孩子的一生提供营养。 5.诵读的过程就是学生书面语建设的过程。传统经典,字字珠玑,金声玉振。我们应当让广大青少年在吟咏诵读中含英咀华、衔华佩实,使他们不再有灿烂的心声无以言表的尴尬,少一点粗俗的表白,多一点儒雅的谈吐;少一点词穷木讷,多一点含蓄幽默。在学习与生活中左右逢源、信手拈来、出口成章、下笔有神。 三、国学经典诵读的内容来源 (一)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传统经典。 (二)优秀的古诗文 四、国学诵读经典的处理原则 在充分尊重原典的完整性的基础上,谨慎地弃除或改写经典中一些确实与

《国学启蒙》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孝敬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第二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一、二课共七句《论语》选句。 2.通过自学,理解七句《论语》选句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熟读这七句《论语》,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简介本书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一、二两课《论语》选句,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论语》选句。学习第一课古诗《望岳》、第二课古诗《无题》 教学目标 1、熟读古诗《望岳》、《无题》 2、理解两首古诗的大意并背诵。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望岳》、《无题》 1.读通、读顺 2.结合译文理解大意 3.简介写作背景、作者,重点理解泰山 4.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三、背诵两首古诗 四、小结 第二单元仁爱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三课、第四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三、四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论语》选句的意思。

熟读本课《论语》选句,并理解意思。 教学过程 一、读第一、二两课《论语》选句 二、学习本课《论语》选句 (一)读通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2.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一遍,学生根据老师的范读画出朗读的停顿。 4.学生根据画出的停顿自由朗读。 5.全班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停顿,教师予以适当的点评。(二)读熟 1.自由读 2.小组赛读 3.开火车读 (三)理解大意 1.自读原句对照译文理解 2.学生提出自己理解上的困难,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理解。(四)结合课后题及生活实际谈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第五课、第六课论语选句 教学目标 1.熟读五、六课《论语》选句。 2.通过学习,理解本课《论语》选句的意思。

文献综述 国学对 小学教育影响

小学低年级学生习惯养成 一、文献综述 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过“: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就是说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好习惯对一个人有多重要。那么习惯从哪里来?人的一生很多好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学校的教育。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形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期。能否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重视并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绩,还影响其能力、性格、身体等各项素质的发展和塑造。我研究学生学习习惯问题,主要是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研究现状 1.关于学习习惯包含内容的研究 学习习惯内容十分之泛,几乎涵盖学习的各个方面。涉及听课、记笔记、阅读、做作业等学习形式,涉及课前预习,上课,课后复习,考试等学习过程,它涉及注意、记忆、思考、情感、意志、动力等学习心理。所以,对学习习惯的分类标准及内容也持有很多不同看法。 一些学者认为,学习习惯包括三部分:基本学习习惯,拓展学习习惯,个性学习习惯。另一些人将以上习惯统称为学习习惯,创造性学习习惯,合作学习习惯。也有人提出了更具体的学习习惯,如姿势

正确的习惯,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讲究卫生的习惯,积极思考的习惯,善于自学的习惯。 (二)对已有研究的分析 习惯培养作为教师的一种教学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一些学校也开始对于喜欢的培养方面的课题进行探索研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与学习习惯培养相关的已有理论成果已经非常丰富。但是我认为在以下问题研究上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致观念,需要进一步研究。 1.从研究内容上看 学习习惯的领域广阔,据我了解,目前没有对学习习惯一致的统一的分类方法。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借鉴其他研究的分类方式,学习发生的时间上将小学生学习习惯分为课前行为习惯,课中学习习惯和课后学习习惯。 2.从研究重点上看 已有相关研究中,在理论解释,阐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方法的一般分析方面教育专家和研究者比较重视,但是对小学生这一特定人群的实际教育生活的研究,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控制能力弱。有很多习惯训练的方法并不适应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各种训练方法较孤立,操作性和实用性也有待实践检验。应针对小学低年级这一特定群体,研究考察适用和有效的发罚钱,并将这些孤立的方法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精选多篇) 传承国学经典,做最好自己 ——王姝寒同学国学经典诵读事迹材料 课堂之上,总有她频频举手,积极发言的身姿;课间休息,总有她翻阅书卷,伏案思索的背影;异彩纷呈的校园读书活动中,总有她大展身手的风采,她就是**市外国语学校四(1)班王姝寒同学。 古人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谈古论今任潇洒。”姝寒从小就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知识渊博、才华横溢的人。她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追寻着她的读书梦。 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她阅读了无数的书籍,国学经典仿佛是雨露和甘霖,伴着她成长,让她学会许多知识,也教会她许多做人的道理。每个学期,她都被评为学校“诵读小状元”。在学校读书节活动中,她获得快速阅读、现场作文、文学常识一等奖,轻松取得“小文学家”称号。她爱好习作,获全国小学生自主写作大赛一等奖,全国“乾有杯”寓言、童话大奖赛二等奖,温州市“我的课外生活”青少年征文大赛三等奖。她还有书法特长,获浙江省第四届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二等奖,温州市“兰亭奖”现场书法大赛一等奖,**市艺术节书法比赛二等奖。她也擅长演讲,获**市中小学生“党在我心中”主题演讲比赛二等奖,“我爱祖国我爱党”故事大王奖…… 读书明理,读书益智,书给她注入了前进的动力,增强了信心和勇气。相信在书籍这座灯塔的引导下,她会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古训,勇往直前,在浩瀚书海中,扬帆起航,乘风破浪,到达更加光辉的彼岸。 第二篇:国学经典诵读材料 **市教育局关于推荐评选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为了树立先进典型,建设积极、良好的校园文化,提高广大学生文化涵养和道德素质,进一步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发展,根据《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通知》(瑞教义?2014?109号)文件精神,决定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组织开展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二十佳“国学经典”推广教师、三百佳“国学经典”诵读学生评选及表彰活动。现将评选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评选对象 (一)十佳“国学经典”诵读学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

四年级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四年级国学启蒙教学计划 新的学期又来临了,全校迎来了更多的学生,国学教学也面临着挑战,为了使学生喜欢上国学,也为了能更好地有序地开展教学,特制定国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的选择。 《三字经》涵盖中华五千年历史、文化及伦理道德,言简意赅,非常方便学生学习,具有传授知识和传播伦理道德观念的双重功能,三字经在中国古代蒙学教材中,是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也因此被称作“蒙学之冠”,全文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字句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容易理解,比较适合一年级的新学生,通过学习他们可以认识一些字以及多音字等一些基础知识,若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将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本学期二年级学习《三字经》。《三字经》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北宋被视为狮子教育的重要一环。它不是简单的担子堆积,而是咏物咏事、条理分明、通顺可诵的韵文,其内容涉及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多方面的知识。所选千字,大都是常用字,生僻字不多,因而便于识读。《三字经》虽短,字不重复而能做到包罗万象又颇具纹理,难能可贵。 三年级学习《山海经》,《孔子》,《孟子》等。节奏明快,琅琅上口,从中可得语音、修辞的丰富知识,是训练儿童做诗对句、掌握对偶技巧、声韵格律的最佳启蒙读物。 二、教学重难点。 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是,经常让学生轻松并有韵律感的吟诵三字经、《山海经》,《孔子》,《孟子》,倡导学生先求熟读,并初步背诵所学内容;国学教学的重点之二是,在教学中,有许多品德教育渗透其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注重教育学生学以致用,要用实际行动体现国学的学习内容,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国学教学的难点是学生正确理解所学内容;这些蒙学经典都是古文,古文与白话文相比,会有更多的生僻字和多音字,学生不容易理解,因此学生初步理解学习内容就成为教学难点,如果这些难点得到突破,将会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讲歇后语比赛等。 2、注重游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鳄鱼吃人”等。

秦皇岛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秦皇岛中小学国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在当代社会中,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文化自信,而强调文化自信,就必然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传统文化学习。国学从狭义上看指我国在漫长历史长河中的各种典籍,而从广义上看则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因而国学是中国民族复兴的希望。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对学生进行国学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秦皇岛中小学国学教育实践情况,提出在未来进一步推广国学教育的策略。 少年强则国强。国学博大精深,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国学热”其实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开始流行,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视,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更加深入人心。在这种背景下,复兴“国学”逐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全球化促进了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也让中国传统文化面临了西方文化的冲击,人们的思想在不断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国的文化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期。如何把握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融合,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问题。在中小学中推广国学教育,有利于帮助青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觀、世界观、价值观,让他们在面对异文化时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加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一、在中小学中推广国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国学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有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个人的道德素质培养,注重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关于以及探索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小学阶段作为青少年儿童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学习国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人文素养,为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其次,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面对来势汹涌的西方文化,我们更应当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国学教育对于传承中华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在中小学阶段推广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从而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继而增强民族凝聚力。 国学教育有助于增强文化竞争力。过去,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的比拼。但是随着物质生活日益提高,精神生活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出来,文化竞争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焦点,而文化软实力再次进入大众视野。加强国学教育,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帮助我国在多元化的世界文化中凸显出自己的文化个性。 二、当前秦皇岛市中小学国学教育现状分析 推广国学教育已经成为很多地市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结合秦皇岛市中小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