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心苷药物地高辛
- 格式:ppt
- 大小:4.21 MB
- 文档页数:12
地高辛的用法地高辛如何使用地高辛用于各种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以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和扑动等,我们要如何使用地高辛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地高辛的用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地高辛的用法1、成人常用量:①口服,快速洋地黄化,每6~8小时给0.25mg,总量0.75~1.25mg;缓慢洋地黄化,0.125~0.5mg,每日1次,共7日;以后维持量,每日1次,0.125~0.5mg。
②静脉注射:洋地黄化。
0.25~0.5mg,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后缓慢注射.以后可用0.25mg,每隔4~6小时按需注射,但每日总量不超过lmg;维持量,0.125~0.5mg,每日1次。
2、小儿常用量:①口服,洋地黄化总量.早产儿按体重0.02~0.03mg/kg;1月以下新生儿按体重0.03~0.04mg/kg;1月~2岁,按体重0.05~0.06mg/kg;2~5岁,按体重0.03~0.04mg/kg;5~10岁,按体重0.02~0.035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洋地黄化总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
维持量为洋地黄化总量的1/5~1/3,分2次,每12小时1次或每日1次。
②静脉注射,按下列剂量分3次或每6~8小时给予,洋地黄化,早产新生儿,按体重0.015~0.025mg/kg;足月新生儿,按体重0.02~0.03mg/kg;1月~2岁,按体重0.04~0.05mg/kg;2~5岁,按体重0.025~0.035mg/kg;5~10岁,按体重0.0l5~0.03mg/kg;10岁或10岁以上,照成人常用量。
维持量:洋地黄化后24小时内开始。
早产新生儿.为洋地黄化总量的20%~30%,分2~3次等份给予;足月新生儿、婴儿和10岁以下小儿,为洋地黄化总量的25%~35%,分2~3次等份给予;10岁或10岁以上.洋地黄化总量的25%~35%,每日1次。
在小婴幼儿(尤其早产儿)需仔细滴定剂量和密切监测血药浓度和心电图。
口服地高辛注意事项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强心利尿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使用地高辛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注意给药剂量:地高辛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一般为0.125毫克,然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性逐渐调整剂量。
一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0.25毫克。
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的患者需要减量使用。
2.定期监测血药浓度:地高辛的治疗窗口比较窄,血药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药效和安全性。
因此,治疗期间需要定期监测地高辛血药浓度,一般在开始治疗后5至7天测定第一次血药浓度,如果达到治疗目标就不需要再次测定,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则每隔4至7天测定一次,直至达到治疗目标。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地高辛与其他药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增加或降低地高辛的血浓度,导致不良药物反应或降低药效。
常见的相互作用药物包括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尿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
使用地高辛时要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或选择其他药物。
5.避免长期应用:地高辛是一种长期应用的药物,但由于其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和血药浓度的监测需要,长期使用地高辛可能会增加药物治疗的复杂性和药物错误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要定期复查病情,如有需要可以选择其他替代药物。
6.慎用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地高辛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血液,并可以通过乳汁排泄,因此对于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该慎用地高辛。
如果有需要,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7.注意个体差异:地高辛的药代动力学存在个体差异,不同患者对地高辛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个体化的用药调整。
总之,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疾病药物,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调整、药物相互作用、监测血药浓度、观察不良反应等因素。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指导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有效使用。
地高辛的作用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
它属于一类叫做强心苷类的药物,主要作用是增强心脏收缩力和减慢心率。
下面将详细介绍地高辛的作用。
首先,地高辛可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
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负责将氧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分。
地高辛可以通过增加心肌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来增强心脏的收缩力。
这种增强的收缩力使得心脏泵血效率更高,从而保证了身体各个部分获得足够的氧和营养供应。
其次,地高辛可以减慢心率。
正常情况下,心脏的收缩和舒张是有规律的,这是通过心电系统调控的。
然而,有些心脏疾病会导致心率过快或者不规律,从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地高辛可以通过抑制迷走神经系统的活动来减慢心率。
迷走神经是调节心率的主要神经,而地高辛能够影响其传导功能,从而起到减慢心率的作用。
另外,地高辛还可以提高心脏的耐缺血能力。
当心脏供血不足时,由于氧和营养供应不足,心肌细胞会出现损伤甚至死亡。
地高辛可以通过改善心肌细胞的代谢和减少负荷,提高心肌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从而减少心肌损伤。
此外,地高辛还有一些其他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它还可以促进利尿,减少水钠潴留,从而减轻心脏负荷;此外,地高辛还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血压和体液潴留。
然而,地高辛也具有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它可能导致心律失常、恶心、呕吐、乏力等不适感;更严重的副作用包括过度震颤、视觉障碍等。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之前,应该咨询医生,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使用。
总的来说,地高辛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通过增强心脏的收缩力和减慢心率来改善心脏功能。
它还具有增加心脏耐缺血能力、改善心脏血液供应和利尿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副作用和潜在的风险,使用地高辛时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监测。
强心甘类药物的使用及注意要点强心昔是一类具有强心作用的昔类化合物。
主要包括有地高辛、洋地黄毒甘、毛花苔丙(西地兰)和毒毛花昔K。
临床上常用的有地高辛和西地兰。
药理作用(一)对心脏的作用1.正性肌力作用强心昔对心脏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能显著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增加心出入量,从而解除心衰的症状。
2.减慢心率的作用治疗量的强心昔对正常心率影响较小,但对心率加快及伴有房颤的心功能不全则可显著减慢心率。
3.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剂量下,缩短心室和心房的动作电位和有效不应期,降低窦房结自律性,减慢房室传导。
高浓度下,强心普可过度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失钾,最大舒张电位减小,使自律性提高。
中毒剂量下,强心昔也可增强中枢交感作用。
故强心昔中毒可引起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多见。
(二)对神经系统的作用中毒剂量的强心昔可兴奋延髓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明显地增加交感神经冲动发放,而引起快速型心律失常。
强心甘的减慢心率和抑制房室传导作用也与其兴奋脑干副交感神经中枢有关。
(三)利尿作用强心昔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的利尿作用。
主要是心功能改善后增加了肾血流量和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此外,强心昔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减少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促进钠和水排出,发挥利尿作用。
(四)对血管的作用强心昔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这一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及心排血量的变化无关。
体内过程洋地黄毒甘脂溶性高,口服吸收好,大多经肝代谢后代谢产物经肾排出,也有一部分经胆道排出而形成肝肠循环,tl∕2长达5~7天,故作用维持时间也较长,属长效强心昔类;中效类的地高辛口服生物利用度个体差异大,不同厂家、不同批号的相同制剂也可有较大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注意调整剂量。
人群中大约10%的人肠道菌群可灭活地高辛,当应用抗生素时可能引起血药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毒性反应。
地高辛片地高辛片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药物,被广泛用于治疗心脏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
它属于β受体阻滞剂类药物,可以通过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减轻心脏的负担。
地高辛片的主要功效是通过增加心肌收缩力来改善心脏的功能,并且可以提高心脏对抗负荷的能力。
它还可以通过改善心血管循环来减少肺淤血和体循环淤血,从而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
此外,地高辛片还可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特别是室上性心律失常。
作为一种处方药,地高辛片需要在医生的监督下使用。
在开始使用地高辛片之前,医生会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和症状,以确定是否适合使用地高辛片,以及使用的剂量和频率。
通常情况下,地高辛片的剂量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反应进行适当调整。
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和监测,以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此外,患者还应该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如果患者出现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不规则心律、头晕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地高辛片,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还需要注意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用药指导,按时按量使用地高辛片。
不要自行停药或改变剂量,以免影响疗效或引起副作用。
其次,患者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和过度运动,以减轻心脏的负担。
另外,患者还应避免使用其他药物与地高辛片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在特定的人群中,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地高辛片的使用需要更加谨慎。
在这些人群中,地高辛片可能会对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只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的来说,地高辛片是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可以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并减轻心力衰竭的症状。
然而,在使用地高辛片期间,患者需要密切关注自身的症状变化,并严格按照医生的用药指导使用。
只有在医生的监督下,地高辛片才能发挥最佳的疗效,并确保患者的安全。
地高辛Digoxin【其它名称】强心素、异羟基洋地黄毒苷、Digoxine、Digoxinum、Lanoxin Vanoxm【临床应用】1.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对高血压、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所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对继发于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或维生素B1缺乏症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则疗效差;对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或心肌外机械因素所致心力衰竭疗效也差。
2.用于控制快速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药理】1.药效学本药为毛花洋地黄中提纯制得的中效强心苷,治疗剂量时有两方面作用:(1)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速度。
由于本药抑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减少钠钾交换,使细胞内Na+增加,从而肌膜上Na+、Ca2+交换趋于活跃,使细胞内Ca2+增多,作用于收缩蛋白,增加心肌收缩力和速度。
(2)对心肌电生理的影响。
通过直接对心肌细胞和间接通过迷走神经的作用,降低窦房结自律性;提高浦肯野纤维自律性;减慢房室结传导速度;缩短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浦肯野纤维有效不应期。
大剂量时,增加交感神经活性,这可能与地高辛的心脏毒性有关。
2.药动学本药口服吸收约50%-75%。
生物利用度:片剂为60%-80%、酏剂为70%-85%、胶囊剂为90%以上。
吸收后广泛分布到各组织,部分经胆道吸收人血,形成肠-肝循环。
其表观分布容积为6-10L/kg。
本药蛋白结合率低(为20%-25%)。
口服后0.5~2小时起效,2-6小时作用达高峰。
静脉注射后5-30分钟起效,l-4小时作用达高峰,持续作用6小时。
治疗血药浓度为0.5-2.0ng/ml,半衰期为32-48小时。
在体内代谢少,主要以原形由肾排泄,比洋地黄毒昔排泄快,尿中排出量为用量的50%-70%。
也可从粪便排泄。
【注意事项】1.禁忌症 (1)对任何强心昔制剂中毒者。
(2)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
(3)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
(4)预激综合征伴心房颤动或扑动。
地高辛药理作用
强心苷类:
(1)地高辛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1)对心脏的作用
①正性肌力作用:有以下特点:A:加快心肌纤维缩短速度,使心肌收缩敏捷,舒张期相对延长;B:加强衰竭心肌收缩力,增加心搏出量,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②减慢心率作用:治疗量的强心苷对心率加快及伴有房颤的心功能不全者则可显著减慢心率。
③对传导组织和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治疗剂量下,缩短心房和心室的动作电位时程和有效不应期;高浓度时,强心苷可使最大舒张电位减小(负值减小),使自律性提高。
2)对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作用:中毒剂量的强心苷可兴奋延脑极后区催吐化学感受区而引起呕吐,还可兴奋交感神经中枢。
还能降低C HF患者血浆肾素活性,进而减少血管紧张素II及醛固酮含量。
3)利尿作用:对心功能不全患者有明显利尿作用。
可直接抑制肾小管Na+-K+ATP酶,发挥利尿作用。
4)对血管的作用:强心苷能直接收缩血管平滑肌,使外周阻力上升。
地高辛用药依据
摘要:
1.地高辛的简介
2.地高辛的用药依据
3.地高辛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4.地高辛的副作用和注意事项
5.地高辛的用药方法
正文:
地高辛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常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疾病。
它的主要成分是地高辛素,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等作用。
地高辛的用药依据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情况来确定。
地高辛的适应症主要包括:慢性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来调整剂量。
地高辛的禁忌症包括:对强心苷类药物过敏、严重心律失常、严重的心肌损伤等。
对于有禁忌症的患者,禁止使用地高辛。
地高辛的副作用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等。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出现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停药并就医。
地高辛的注意事项包括:定期监测血药浓度、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等。
地高辛的用药方法主要包括:口服和静脉注射。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受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
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需
要调整剂量。
总之,地高辛是一种有效的心脏疾病治疗药物,其用药依据主要包括患者的病情、体质和耐受情况。
在使用地高辛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
地高辛显色原理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特别有趣的事儿——地高辛显色原理。
这可不是什么枯燥的学术话题哦,就像一场奇妙的魔法揭秘。
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在实验室里捣鼓这个地高辛显色的实验。
我就好奇地问他:“这地高辛显色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感觉像神秘的魔法呢!”小李就笑了笑说:“嘿,这可比魔法还神奇呢!”那咱们就先来了解下地高辛是个啥。
地高辛啊,它是一种强心苷类药物,在医学上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不过在实验室里,它又成了一种特别的标记物。
就好比它是一个带着特殊标记的小信使,在一些生物检测里跑来跑去。
地高辛显色的原理,这可就有点像寻宝游戏里的宝藏线索。
首先呢,有专门针对地高辛的抗体。
这些抗体就像是一群超级侦探,专门寻找地高辛这个目标。
一旦发现了地高辛,就紧紧地结合上去。
这就像钥匙和锁一样,严丝合缝。
我当时就想啊,这得多精准啊。
小李告诉我:“那可不,这就像是狙击手瞄准目标一样,错一点都不行。
”然后呢,这个和地高辛结合的抗体可不是单独行动的。
它还带着一个‘小伙伴’,这个小伙伴就是显色基团。
这显色基团啊,就像是隐藏在幕后的魔法师。
平常呢,它不显示自己的颜色,就安安静静地跟着抗体。
一旦抗体找到了地高辛,这个显色基团就开始发挥它的魔法了。
那它怎么发挥魔法呢?这就涉及到化学反应啦。
这显色基团在特定的条件下,就像是被点燃的烟花一样,开始展现出自己的颜色。
比如说,如果是用一种特定的底物,这个显色基团就会和底物发生反应,然后‘哗’的一下,颜色就出来了。
我就特别惊讶地说:“哇,这就像是灰姑娘穿上水晶鞋的瞬间啊,一下子就变了个样!”小李也笑着点头说:“哈哈,你这个比喻还挺形象呢。
”咱们再往深里想,为什么这个显色反应这么重要呢?就好比在一个巨大的迷宫里找东西。
地高辛可能是那个小小的宝藏,而显色反应就是那盏照亮宝藏的灯。
在很多生物实验里,我们要知道地高辛在样本里的位置或者含量。
如果没有这个显色反应,那就像在黑暗里摸瞎,啥都找不到。
地高辛功能主治一样的药1. 什么是地高辛地高辛是一种心血管药物,属于强心苷类药物。
其主要成分是地高辛,是一种从夜交藤(Apocynaceae)属植物中提取的治疗心脏病的有效成分。
2. 功能主治地高辛具有以下功能和主治:•增强心脏收缩力:地高辛通过提高心肌细胞内钠-钾泵的活性,促使钠的淘汰增加,维持细胞内钙浓度的便携性,从而增强了心肌收缩力。
•调整心律:地高辛可以通过作用于迷走神经节的效应,抑制神经的兴奋性,改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减轻心脏负荷:地高辛通过减轻血液回流阻力、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从而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供血。
•利尿作用:地高辛可通过抑制肾小球节顶酶活性,减轻心源性水肿患者的水肿症状。
•改善心功能:地高辛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能够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 使用注意事项在使用地高辛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遵循医嘱: 使用地高辛药物时,应该严格按照医生的嘱托使用,不要随意增加剂量或停止用药。
如果出现不良反应或其他问题,应及时与医生沟通。
•剂量控制: 地高辛的剂量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不能自行增减剂量。
剂量过大或过小都可能引起不适或效果不佳。
•禁忌症: 对地高辛成分过敏、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脏收缩功能障碍等情况下禁用地高辛。
•药物相互作用: 地高辛与一些药物存在相互作用,使用时需注意。
如洋地黄素类药物、洋地黄类植物和钙离子拮抗剂等可能增加地高辛的毒性作用。
•老年患者用药: 地高辛在老年患者中的使用需要小心谨慎。
老年患者通常需要更低的剂量,因为他们的肝功能和肾功能较差,更容易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4. 临床应用地高辛作为一种常用的心血管药物,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以下疾病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地高辛能够增加心肌收缩力,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维持正常循环状态。
•心律失常:地高辛可以抑制心脏的过快搏动,调整心律,例如快速房性心律失常等。
•冠心病:地高辛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肌的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防治措施强心苷类药物是一类用于治疗心脏疾病的药物,如洋地黄和地高辛。
虽然这些药物在治疗心脏疾病方面非常有效,但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可能导致中毒。
中毒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心律不齐、头痛、视力模糊等。
下面将介绍预防和处理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措施。
1.正确使用药物:预防药物中毒的最重要措施是正确使用药物。
遵循医生的处方指导,按照建议的剂量和频率服用药物。
不要自行调整剂量或停止药物的使用。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2.监测药物浓度:对于长期使用强心苷类药物的患者,定期监测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通过血液检查来完成。
监测药物浓度可以帮助医生调整剂量,以确保药物在治疗范围内。
3.控制药物相互作用:强心苷类药物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可能导致药物中毒的风险增加。
因此,在使用强心苷类药物时,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和补充剂。
医生可以根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4.注意副作用:强心苷类药物具有一些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心律不齐等。
如果出现这些副作用,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医生可能会调整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来减轻副作用。
5.及时就医:如果出现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症状,立即就医是非常重要的。
医生可以评估中毒的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在就医前,不要尝试自行处理中毒,因为错误的处理可能会加重症状或导致其他并发症。
总结起来,预防和处理强心苷类药物中毒的关键是正确使用药物,监测药物浓度,控制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副作用,并及时就医。
这些措施可以帮助患者避免中毒,并确保药物在治疗范围内发挥最佳效果。
然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应根据个体情况来制定适当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适,应尽快向医生咨询。
地高辛合理使用与注意事项地高辛为强心类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各类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及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或扑动等,由于其治疗指数低、安全范围小、毒副作用大、药动学及药效学个体差异大,常规剂量亦可导致中毒或达不到疗效,治疗浓度与中毒浓度问又存在重叠现象,使其有效治疗剂量难以掌握。
进行地高辛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上调整给药方案、维持有效血药浓度、预防药物中毒的主要方法,下面对地高辛的主要特点及注意事项做一简要介绍。
[地高辛血药浓度范围]地高辛的治疗药物浓度参考范围为0.8-2.0ng/ml,当浓度超过2.0ng/ml后,病人易出现心律紊乱等毒性反应,取血时间一般在达到稳态后取血,成人为7-11天,儿童为2-10天,于服药后8-24hr取血。
由于老年人对本品耐受低,血药浓度最好调至正常范围的下限,但波动不宜太大,故以少量多次的用药方案为安全且有效。
[地高辛的适应症]1.用于高血压、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等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
尤其适用于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的心功能不全;对于肺源性心脏病、心肌严重缺血、活动性心肌炎及心外因素如严重贫血、甲状腺功能低下及维生素B1缺乏症的心功能不全疗效差;2.用于控制伴有快速心室率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患者的心室率及室上性心动过速。
[地高辛的用法用量]成人常用量。
常用0.125~0.5㎎,每日一次,7天可达稳态血药浓度;若达快速负荷量,可每6~8小时给药0.25㎎,总剂量0.75~1.25㎎/日;维持量,每日一次0.125~0.5㎎。
[地高辛的不良反应]1.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促心律失常作用、胃纳不佳或恶心、呕吐(刺激延髓中枢)、下腹痛、异常的无力、软弱。
2.少见的反应包括:视力模糊或"色视",如黄视、绿视、腹泻、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如精神抑郁或错乱。
3.罕见的反应包括:嗜睡、头痛及皮疹、寻麻疹(过敏反应)。
[地高辛药动学过程]本品吸收不完全,也不规则,片剂生物利用度为60%~80%,口服起效时间0.5~2小时,血浆浓度达峰时间2~3小时,获最大效应时间为4~6小时。
一例口服地高辛中毒致死的报道地高辛(狄戈辛)Digoxin,片剂0.25mg,口服吸收不规则,剂量应个体化,口服饱和量:成人1~1.5mg,维持量:成人0.125~0.25mg/d,分1~2次给药。
口服后经小肠吸收2~3h血浓度达高峰,4~8h获最大效应。
地高辛为中度强心苷,是常用的洋地黄苷,治疗量下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抑制传导,缩短心房和浦氏纤维有效不应期,并有较强的利尿作用。
此药安全范围小,过量中毒可致各类心律失常。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0岁,因反复心悸、心慌、心累、气促10多年,加重1h,于2009年5月9日14时急诊入院。
病人于10多年前开始常于受凉或活动后出现心悸、心慌、心累、气促,常伴四肢麻木,外院诊断为“冠心病、心衰、心动过速、肺部感染”,经治疗后可缓解,长期服用地高辛等药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未到医院作进一步诊治。
1h前病人担心拖累家人,自服地高辛100多片后感心悸、心慌、心累、气促、四肢发麻加重,被其家人发现急送我院求治。
入院查体:T 36.3℃,P 57次/min,R 23次/min BP 160/80mmHg(患者有高血压史)急性痛苦面容,神清语晰,神萎气促,查体欠合作,睑结膜红润,口唇发绀,双肺呼吸音粗,闻少量湿鸣音,心率7次/min,心律不齐,心尖区闻及3/6级收缩期杂音,心音有力,心浊界左侧第5肋间左锁骨中线外0.5cm,心尖搏动明显,双下肢轻度指压性水肿,神经系统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HB 141g/LWBC 14.5×10 9/L N80.6% PLT 218×10 9/L CO 2CP 24mmo1/L Na + 133.9mmo1/L Ce 86.3mmo1/L K + 3.51mmo1/L ECG:T波倒置,呈圆弧状,心律不齐,P波与QRS波群相对独立。
随机血糖18.1mmol/L综上所述,初步诊断为:①急性地高辛中毒;②III度房室传导阻滞;③窦性心律不齐;④冠心病;⑤心衰;⑥肺部感染;⑦高血压;⑧糖尿病。
地高辛在临床上的安全合理使用关键词临床地高辛地高辛是临床最常使用的强心苷类药物。
良好的耐受性和易于监测血药浓度而成为AF室率控制策略的重要药物。
近年主张首服0.25mg,以后每6~8小时服0.25mg,于2~3天內获全效,随后用0.25mg/日维持,其相对安全性高。
中毒量与治疗量研究证实地高辛的中毒量与治疗量十分接近。
中毒常表现为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和(或)中枢神经系统异常。
这些毒性反应不仅呈剂量相关性,还与伴随情况有关,如肾功能异常、使用排钾利尿剂、心肌缺血和淀粉样变性等。
有时必须区分一些反应是地高辛的作用(心电图ST段降低)还是过量(第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中毒(室性心律失常)以及超大剂量(室性心律失常和严重的高钾血症)。
对于中毒和致命性心律失常或服用大剂量地高辛产生很高SDC的患者,从地高辛特异的抗血清中提取的纯化抗地高辛FAB片段通常具有良好的效果。
生物利用度差异大口服地高辛1~3小时,片剂的>吸收率60%~80%,胶囊制剂的吸收率>90%。
吸收的地高辛6~8小时后分布于全身组织。
最终地高辛大约16%被分解代谢,其余以原形至尿液中排出。
血液交换、腹膜透析、血液透析或体外循环不能清除体内的地高辛。
肠杆菌或(和)抗生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口服地高辛肠道吸收率70%~80%。
但约有10%的人肠道内存在肠杆菌,能把地高辛转化为灭活产物,使病人对常规剂量的地高辛疗效下降。
部分人可能出现地高辛的所谓“耐药”现象,若要获得相应的强心疗效就需要增加地高辛剂量。
与此同时,这部分人口服抗生素时,转化地高辛的肠杆菌受到抑制,由此又可使生物利用度突然升高而引起中毒。
所以,这部分人最好在服地高辛期间勿同时口服抗生素,必须同时服时应减少地高辛剂量。
病人具体情况地高辛分布在骨骼肌,而不是脂肪组织,因此超出理想体重的肥胖病人不应按实际体重计算,而应按理想体重计算,给予常规剂量。
另外,肾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低下时,地高辛剂量应作相应调整,减小剂量。
地高辛结构式地高辛结构式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病治疗药物,属于强心苷类药物。
它的结构式由不同的化学基团组成,包括一个甾体核心和多个糖基,具有特殊的药理活性和心脏毒性。
本文将详细介绍地高辛的结构式以及它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
地高辛的结构式可以表示为:C41H64O14。
这个结构式反映了地高辛分子的化学成分和排列方式。
它由一个甾体核心组成,该核心由四环结构和一个五碳环相连而成。
此外,地高辛还包含有多个糖基,其中最常见的糖基为半乳糖(Digitoxose)和三糖(Digoxotriose)。
这些糖基对地高辛的溶解性和生物利用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地高辛作为一种心脏病治疗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心脏细胞中的Na+/K+-ATP酶来增强心肌收缩力。
具体来说,它可以与细胞膜上的Na+/K+-ATP酶结合,抑制其活性,导致细胞内钠离子浓度增加,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减少。
这种离子不平衡导致钙离子在心肌细胞内外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增强了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并提高了心脏泵血功能。
地高辛也具有一定的心脏毒性。
长期使用或过量使用地高辛可能导致心脏毒性反应,出现恶心、呕吐、心律失常等症状。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身体状况进行合理的剂量选择和监测。
除了治疗心脏病外,地高辛还在其他疾病治疗中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地高辛对某些癌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通过干扰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路径来起到抗癌的作用。
此外,地高辛还可以改善心源性痴呆、促进尿量增加、治疗风湿病等。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地高辛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对于存在严重心律失常、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情况的患者,地高辛的使用可能会增加患者的风险。
因此,在使用地高辛前,医生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并权衡利弊,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地高辛是一种常用的心脏病治疗药物,其结构式为C41H64O14。
地高辛通过增加心肌细胞收缩力来改善心脏泵血功能,并在其他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