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10千伏配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在目前中国国内配电网工程建设中10kV配电网是10分关键的组成部分,许多家庭用电任务都需要通过它来实现,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市配电网工程建设总量日益扩大,在工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会对国家电网的正常平稳运营形成不良影响。
本文针对10kV配网电力项目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对策。
关键词:10kV 配网电;电力工程;技术;问题电力行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
但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电能资源利用上的需求也更高。
10kV配电网是中国目前国民生活和产品所使用最大的供电网络,所以需要保障其安全平稳的运转。
在供电建设中,会有许多科技问题会对供电的运营状况产生直接影响,这就必须在设计施工时进行深入分析,并运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输配电网络运营的稳定性。
一、10kV 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准则首先,在供电配置方面为用户做出合理分配。
如重点用户一般为双电源,一旦这些用户中的部分负载不能出现断电情况,则必须给重点负载匹配适当的应急供电。
10kV配电网的常规检修也无法避免,因此采用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在大修期内的正常供应。
而蓄电池、干电池、中小型风力发电设备等,也是很常见的紧急电源。
第二,在布设10kV配电网路时,一般选用"T"型网、"#"型网,但有时也会选用有多个开换工作的单环电网。
在此过程中,必须对10kV城市供电网络进行分段设计,其采用的装见容积为2500kVA。
因此在选用网络开关和分段开关时,都必须特别小心,并确保开关接线上带有手动分合闸控制的电压互感器,在这些装机容积大于630kVA的线路T点处,所选用的开关电源也都是高负荷开关。
第三,城市道路是10kV电网刚建成时的主要基础。
在城市里的主要干线道路上,都必须进行了架空线路通道的敷设。
另外,不管主道路或者次要干道上都必须设置好光缆敷设站点。
1502012年第36期电网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作用。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求其结构合理、运行灵活,能够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供应。
但在实际的发展中,其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对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中常见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
一、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中常见的问题1.电网发展规模方面(1)电网容载比偏高或偏低。
容载比是某一供电区域,变电设备总容量(千伏安)与对应的总负荷(千瓦)的比值。
合理的容载比与恰当的网架结构相结合,对于故障时负荷的有序转移,保障供电可靠性,以及适应负荷的增长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
容载比是保障电网发生故障时,负荷能否顺利转移的重要宏观控制指标。
负荷增长率低,网络结构联系紧密,容载比可适当降低;负荷增长率高,网络结构联系不强,容载比应适当提高,以满足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在经济增长和城市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城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分别为1.8~2.0、1.9~2.1、2.0~2.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为1.8~2.1。
电网容载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负荷水平较低,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同时产业调整对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用电负荷下降。
而容载比偏低的原因则是电网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负荷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线路供电半径长。
平均单条线路长度反映了线路的供电半径,线路的供电半径直接影响供电的电压质量、可靠性及线路损耗等指标。
线路的供电半径长是配电网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其中10千伏及0.4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长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及山区地区。
10千伏线路常见故障的防患措施摘要:电力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的故障一般多为接地和跳闸,特别是在雷、雨、雪和大风等恶劣天气时,线路故障更是频繁发生,严重影响电网安全、经济、优质运行。
本文就10千伏线路常见故障及防患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10千伏线路;故障;防患措施引言10千伏配电线路基本上呈辐射式供电,供电半径长,配电网架脆弱、灵活性差,供电可靠性存在的问题较多,线路的实际运行状况受到自然环境等许多方面的影响,造成配电故障率高。
一、10千伏线路常见故障(一)单相接地故障引起单相接地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导线断线或在绝缘子中绑扎或固定不牢,脱落到横担或地上;风力过大,导线与树枝距离过近;配电变压器高压下引线断线;配电变压器台上的l0kV避雷器或熔断器绝缘击穿;绝缘子击穿;铜铝过渡设备线夹从结合处断裂;线路落雷;鸟害等。
故障出现特点:此类故障出现时天气一般是大风、阴雨、大雾等。
(二)相间短路故障根据相问短路的具体原因,划分为异物造成的相间短路,外力破坏、用户端因各类故障造成的相间短路,鸟害造成的相间短路及雷击造成的相间短路等。
(三)低阻故障和开路故障电力电缆发生故障其故障点绝缘阻值下降至该电缆的特性阻抗,甚至支路电阻值等于零的故障均称为低阻故障或短路故障。
电力电缆发生故障,其电缆绝缘电阻值为无穷大或虽与正常电缆的绝缘电阻值相同,但电压却不能馈送到用电设备的故障称为开路(断路)故障。
(四)闪络性故障在做断路(开路)试验,试验电压升到某一值时,泄漏电流的测试仪表指示突然升高,表针呈现闪络性摆动,而电压指示仪表,指示值稍呈下降时,此现象消失,但电缆绝缘仍有极高的阻值,这表明电缆存在故障,电缆的绝缘某点有缺陷,而故障点没有造成电阻通路,只有放电间隙或闪络表面的故障称为闪络故障。
二、10千伏线路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一)自然灾害在自然灾害引发的故障中,10千伏线路最容易受到雷害事故。
10千伏线路一般跨度都较长,并且所在的地区比较空旷,没有一定的建筑物。
10千伏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10千伏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安全运行关系到工业生产和居民用电的正常供电。
由于各种原因,10千伏配电线路常常出现故障,给电网运行带来不小的困扰。
及时发现和预防10千伏配电线路的故障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作。
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10千伏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原因及预防措施。
1. 绝缘老化:10千伏配电线路通常使用绝缘物作为绝缘材料,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绝缘物会逐渐老化,导致绝缘强度降低,从而引发绝缘击穿故障。
2. 外界环境因素:外界环境因素如雷击、鸟类触碰、树木砸断、风吹沙尘等都会导致10千伏配电线路的短路故障。
3. 设备质量问题:10千伏配电线路中的设备如果质量不过关,比如绝缘子、开关、断路器等存在缺陷,就会导致线路故障。
4. 维护不到位:10千伏配电线路的维护不到位也是导致故障的重要原因,比如清洁不及时、松动螺丝帽等。
5. 过载:10千伏配电线路的过载是另一个常见的故障原因,长期过载使用会引发线路过热,导致绝缘击穿。
二、10千伏配电线路故障的预防措施1. 定期检测绝缘老化:定期对10千伏配电线路的绝缘进行检测,发现老化现象及时更换绝缘子、绝缘套管等设备,确保绝缘强度。
2. 加强外部环境保护:采取加强对10千伏配电线路外部环境的保护措施,比如加装避雷针、防鸟网、对凿落的树木进行及时清理等。
3. 设备质量监管:对10千伏配电线路中的设备进行质量监管,确保设备质量过关,减少因设备质量问题导致的故障。
4. 定期维护检修:加强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定期维护检修工作,清洁线路、紧固螺丝帽、对设备进行涂油保护等。
5. 合理规划用电负荷:合理规划10千伏配电线路的用电负荷,防止过载使用,避免线路过热。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10千伏配电线路的故障,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稳定运行。
也需要加强对电力系统的监控和应急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保障供电的安全稳定。
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分析与运维管理摘要: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具有点多线又长而且分布广的特点,再加上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一直是在雾天运行,所以其电网运行方式是比较复杂的,这也成为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在运行中频发故障的原因,而且一旦发生故障就会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以及用电造成严重的影响,也会给供电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近几年高低压配电线路网络由于配电网基建的改造而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改观,但是有些问题在其运行过程中还是存在,下面这篇文章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哪些故障以及怎么对其进行运维管理。
关键词: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常见故障;运维管理;分析探讨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的供电路径比较长且其负荷分散,而且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条件比较差再加上其保护措施比较少,所以在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除了承受机械的拉力之外还需要承受电器的负荷,当然在运行过程中也会受到天气因素以及外力破坏的干扰,这些都是导致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几率比较大的原因。
一、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比较容易出现的故障1、自然灾害给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造成的故障1.1我们国家春季和秋季的风比较大,这就会造成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相间短路放电或者是绝缘子闪络将导线烧坏,而且风太大会将户外的塑料大棚以及广告气球直接刮起从而造成搭到10千伏架空配电线路或者是更高电压等级的线路上,引起线路发生故障而直接跳闸,另外大风可能会将线路附近的大型广告牌或者是烟囱以及树木等直接吹断或者是刮倒在架空配电线路上,这样一来就会导致10千伏线路断路器过流保护动作的发生而引发线路故障并停电。
1.2我们国家的夏季雨水比较丰富,并且绝大多数的农网电杆都是使用土埋的方式,这时如果出现大量雨水就会使得立在山坡上的电杆基础受到泥水的冲刷而造成电杆倾斜甚至是倒塌的事故发生,除此之外大量的雨水会造成导线和金具之间或者是金具与金具之间发生短路放电的情况而引起架空配电线路发生故障。
济宁电网110千伏及以下集中式新能源并网服务指南国网济宁供电公司2021年7月前言为明确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标准、优化服务流程,向新能源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并网服务,促进网源协调发展,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特编制本服务指南。
本服务指南依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集中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接入电网全流程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鲁电企管〔2020〕740号)、《山东电网风电场并网验收流程》(调新〔2019〕13号)、《山东电网光伏电站并网验收流程》(调新〔2019〕14号)等文件要求,对电网公司各部门在新能源并网管理中的职责进行介绍,重点说明了新能源场站(含储能)在并网前期准备、并网调度协议签订、自动化信息及继电保护联调、并网基本条件确认、并网申请等各环节的调度专业相关要求,以及向新能源企业提供的主要服务内容、工作流程概况等。
本服务指南由济宁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解释,咨询电话:************,邮箱:272000。
目录一、济宁电网概况 (5)二、济宁供电公司各部门新能源并网管理职责介绍 (5)(一)各部门工作职责 (5)(二)并网前基本条件验收各部门主要职责 (8)(三)调控中心各专业工作职责 (9)三、新能源场站并网调控专业相关工作流程 (10)(一)并网前期工作 (10)1.消纳咨询 (10)2.接入系统方案 (10)3.初步设计 (11)4.新能源场站及设备命名 (11)5.并网调度协议签订 (12)6.培训考证 (12)(二)调度自动化系统测试联调 (12)1.开展站内单机测试 (13)2.通信调试 (13)3.提交自动化联调申请 (13)4.自动化联合调试 (14)(三)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联调 (14)1.站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调试 (14)2.继电保护技术支持系统联调 (14)3.并网线路继电保护装置联调 (14)4.站内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定值复核 (14)(四)并网验收与调试 (15)1.启动送电计划 (15)2.受理并网申请 (15)3.并网基本条件确认 (15)4.启动并网调试 (16)5.正式运行 (17)四、工作联系与开展方式 (17)附件1新能源并网调度专业管理流程 (19)附件2调度专业并网用户告知书 (21)附件3签订并网调度协议所需资料及要求 (22)附件4风电场/光伏电站收资单 (23)附件5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书 (25)附件6法人授权委托书 (26)附件7新能源场站OMS账户申请书 (27)附件8自动化专业并网要求 (28)附件9新能源场站自动化专业并网流程 (31)附件10光伏电站(风电场)并网验收申请书 (37)附件11验收资料清单及要求 (38)附件13光伏电站并网前基本条件验收确认书(调控专业) (41)附件16风电场(光伏电站)并网前验收整改报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分析1. 引言1.1 介绍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的重要性10千伏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将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的电能分配到各个终端用户的重要任务。
在城市和乡村,10千伏配电线路覆盖范围广,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关系到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关系到广大用户的生活质量和生产效率。
10千伏配电线路在电力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又处于系统的“末梢”,承受着电能传输的最后环节。
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直接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一旦10千伏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或事故,将会导致供电中断,影响用户正常用电,甚至可能引发火灾和安全事故,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对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维护非常重要。
只有加强对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安全管理和维护保养工作,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隐患,制定科学合理的运行管理策略,才能确保10千伏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保障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和生产运行的顺利进行。
1.2 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对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安全运行维护措施的分析,探讨如何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将首先介绍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探讨维护保养措施以及安全运行管理策略,最后制定应急预案。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我们可以全面了解10千伏配电线路的运行机理及管理要点,为电力系统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措施。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电力系统运维人员提供实用指导,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电力行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通过本文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电力系统安全管理的重视,推动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进步。
2. 正文2.1 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力系统10千伏配电线路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部分,起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关键作用。
110千伏及以下电网发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摘要】城市电网是城市范围内为城市供电的各级电压电网的总称,是电力系统的主要负荷中心,也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进步,各种生产和生活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为缓解供电紧张的问题,我国各个地区的电力企业也在逐渐加大电网建设。
而110千伏及其以下的配电网作为电网一个重要的构成因素,其对保障居民的生活用电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本文简要的分析了110kV及以下电网网架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改进措施。
【关键字】电网;110千伏;改进;措施电网作为重要的基础性设施,承担着优化资源配置、保障能源安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作用。
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电的重要基础设施,要求其结构合理、运行灵活,能够提供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电力供应。
一、110千伏及其以下电网在发展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1、电网的设备水平(1)GIS变电站比例低。
GIS变电站是当前较为先进的变电站类型,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具有占地面积少、运行安全性高、经济适用等优点。
GIS变电站比例低说明其推广力度不足,反映了我国电网现代化设备水平较低。
(2)配电自动化水平低下。
配电自动化应是建立在电力网架与设备及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利用信息技术对配电系统进行科学的监控,以此为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管理提供方便。
实现配电自动化是电网发展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电网发展中普遍存在配电自动化水平低这一问题,尤其在县城和农村表现尤为突出。
2、电网运行(1)变压器及线路的重载或轻载比例高。
变压器的重载或轻载比例高说明电网的运行效率不经济,也是电网发展中的常见问题之一。
变压器的重载或轻载比例过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重载的主要原因是网架结构薄弱、电网建设滞后、用户供电方案不合理等。
而轻载的主要原因是变电站接续线未完善、政策性影响导致负荷发生变化以及该变电站供电区域未进行合理规划等。
线路重载比例高的原因主要有网架结构薄弱、线路导线截面小、负荷分配不均匀等。
而轻载的原因主要有所带变电站受政策性影响导致负荷发生变化以及该变电站供电区域未进行合理规划、负荷分配不均匀等。
(2)变压器及线路等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电网中运行的变压器及线路等设备老化,一般是指运行年限超过20年的设备。
虽然电网在不断地建设与改造,但设备老化现象仍然比较严重。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电网的老旧设备数量较多、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力度不够等。
3、电网的安全性(1)互联率比较低是我国10千伏电网在发展中面临的一个普遍性的问题,也别是在一些县区的供电区,这种变现更加的突出。
其主要原因是县级的供电区和市辖的供电区自身的负荷性质所决定的,通常市辖的供电区服务的重要用户比较高,其对可靠性以及安全性的要求也更高,因此,其10千伏及其以下电网在建设的过程中遵循的标准和投资的力度较县级的供电区要高。
(2)N-1的通过率也比较低。
其中N-1的通过率作为校核电网的安全性的一个重要的指标,该指标必须要满足相关元件数量和总的元件数量之间的比值。
其中元件主要有变压器与线路两种,在计算N-1的通过率的过程中,必须要综合考虑本级以及下一级的电网所具备的转供能力。
变压器的N-1的通过率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变压器负载率比较高,并且负荷也比较重,但是电网又不太灵活,致使下一级电网具备的转供能力相对较差。
而线路自身N-1的通过率比较低通常是因为额定输送的功率比较小、线路的导线比较细以及线路所带的负荷比较大引起的。
4、电网的发展规模(1)电网容载比偏高或偏低。
容载比是某一供电区域,变电设备总容量(千伏安)与对应的总负荷(千瓦)的比值。
合理的容载比与恰当的网架结构相结合,对于故障时负荷的有序转移,保障供电可靠性,以及适应负荷的增长需求都是至关重要的。
容载比是保障电网发生故障时,负荷能否顺利转移的重要宏观控制指标。
负荷增长率低,网络结构联系紧密,容载比可适当降低;负荷增长率高,网络结构联系不强,容载比应适当提高,以满足电网供电可靠性和负荷快速增长的需要。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在经济增长和城市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应的城网负荷增长速度可分为较慢、中等、较快三种情况,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分别为 1.8~2.0、1.9~2.1、2.0~2.2。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要求,110~35千伏电网容载比为1.8~2.1。
电网容载比偏高的主要原因是负荷水平较低,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受国际、国内环境的影响,同时产业调整对其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用电负荷下降。
而容载比偏低的原因则是电网的发展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能满足负荷的快速发展需求。
(2)线路供电半径长。
平均单条线路长度反映了线路的供电半径,线路的供电半径直接影响供电的电压质量、可靠性及线路损耗等指标。
线路的供电半径长是配电网发展中的常见问题,其中10千伏及0.4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长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在广大的农村及山区地区。
根据《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规定,农网10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不应超过15公里,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农网完善工程技术要点》规定,10千伏线路城镇不宜超过4公里,农村不宜超过15公里;0.4千伏线路县城及经济发达地区不宜超过400米,其他地区不宜超过500米。
造成线路供电半径长的原因有很多,有地理条件限制的原因,有规划设计的原因,也有投资较少的原因。
(3)可扩建变电容量占比低。
可扩建变电容量表示某一电压等级变电站规划最终规模与目前投产规模的差值,可扩建容量占比则是现有变电站预留容量与该电压等级现有变电站总投运容量的比值。
可扩建变电容量占比较低,而负荷发展水平较高,则说明仅通过现有的变电站扩建不能满足负荷发展的需求,需进行新增变电站布点来解决。
可扩建变电容量占比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过去变电站的设计理念及要求与现在不同,没有考虑预留变压器的位置。
二、改进措施1、电网的设备水平在110千伏及其以下电网建设的过程中,要按照现有的条件来加大对GIS 设备的运用力度,通过多渠道来筹措资金,同时还要加大对10千伏的高损配变改造的力度,及时更换成S11以上或者是一些非晶合金的变压器,使电网的损耗不断降低。
另外,还必须要强化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的力度,积极构成一个坚强、灵活、可靠以及安全的配电网络,并采用自动化程度比较高、技术比较先进以及运行比较可靠的设备,这样才能够使配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以及技术装备水平得到同步提升。
对配电自动化进行建设与改造时应该因地制宜、统一规划,按照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配电网的网架结构、负荷的水平、设备的现状和不同地区对供电可靠性实际需求的不同来实施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同时还要选择合理的配电的自动化的实现方式,争取做到可靠、实用以及经济。
2、电网运行针对电网运行方面变压器及线路负载不合理情况,应采取加快电网建设速度;不断优化和改造网架结构;增强电网负荷转移能力,以此减轻重载变压器及线路的负荷;制定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进一步完善变电站接续线,更换合理的线路导线截面,根据电网运行情况均有分配电力负荷,制定有效的政策并对变电站供电区域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通过以上这些改进措施来提高电网设备的使用效率。
此外,对于电网设备老化情况,应加大力度进行改造和更新换代,例如通过大修、技改及直接更换全新设备等方式,以此改善电网设备老化情况,从而为电网运行安全、稳定提供可靠的保障。
3、电网的安全性在电网安全性方面我们应采取加大对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的发展投入力度,新增变电站布点,增容N-1通过率低的变电站,不断优化和改造负载率高、负荷较重的变压器和线路,以此提高变压器及线路的N-1通过率;与此同时,合理规划设计10千伏电网,加大10千伏电网线路联络开关和环网柜的投入建设力度,使10千伏电网建设标准合格达标,以此提高10千伏电网的互联率,从而进一步增强电网的安全可靠性。
4、电网的发展规模对于容载比高的地区,应进一步加强需求侧管理,积极引导负荷的发展,同时适度减慢电网建设的速度。
对于容载比低的地区,应加大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设施的投资力度,新增110千伏及35千伏变电站布点,对负荷较重的变电站进行增容改造,以提高电网的容载比。
通过新增布点,10千伏线路接续,可以缩短10千伏线路的供电半径,提高供电质量。
同时国家正在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可对10千伏及0.4千伏线路进行改造优化,缩短供电半径。
三、结束语近年来110kV电网发展迅速,网架结构日趋合理,主网结构得到加强,稳定水平提高。
然而城市电网规划是个多目标性、不确定性、多阶段性等特点复杂的系统优化问题。
完全依靠规划工作者的经验规划电力系统,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电力系统的需求,我们应努力和城市建设规划协调发展,在完成好社会责任与效益的前提下,应从规划的各个时期、层面做好经济分析工作,使经济效益的观点寓于城网规划之中,并不断的吸收和开发新技术,这样才能保证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1]国家电力调度通信中心。
电网调度运行实用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2]范锡普。
发电厂电气部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3]王梅义,吴竟昌,蒙定中。
大电网系统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5.[4]王铮,程德才,姜浩。
基于贝叶斯网络法的配电网可靠性评估[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5]孙西方,泰永,梁英。
基于电磁波检测的局部放电在线监测技术探讨[J].太原大学学报.2010(02)[6]杨洪波,薛莉,刘淑娟,张海城。
特殊情况下孤立电网电流保护整定计算[J].中国电力教育.201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