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地震波的条件
在介质内部或表面,由应力、应变产生的扰动,叫做 应力波。由人工或天然震源在地下或地表引起的应力 波,叫做地震波。
• 地震学中,应力在岩层中释放(如炸药在岩层中激发 等),使岩层质点发生振动,振动通过岩层传播出去形 成地震波。
• 产生地震波必须具备1). 弹性介质;
•
2). 要有开始震动的震源存在。
地球介质模型
自然界中的物体,根据它们对外力作用的反应,可以划分 为刚体、弹性体和塑性体。 一个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平移或转动,并且可沿着力的 作用方向传递力的作用,称为刚体。 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在它的内部质点间发生位置的 相对变化,从而使其形状改变,称为应变。 处于应变状态的物体,为保持其平衡状态,在内部质点间 产生内力作用,称为应力。
F X
2u t 2
x2u2 c12
2tu2 ,c=
E
• 通过 • 1)运动平衡方程 • 2)几何方程 • 3)虎克定律 • 可以得到均匀各向同性完全弹性介质下
的位移-运动方程(Lame(拉梅)方程)
t2u 2( )gr a d 2u F
•
地震波的种类
• 按照弹性形变分为两类,地震波也可以分 为两种基本类型,即纵波和横波。
• 此外,在激发地震波的同时,还产生面波和声 波。 A. 纵波(P波) 当弹性介质中(如岩层)某一部分受到外力作用 发生体积形变时,由于体变和法向弹力的相互 作用,使质点成层的发生振动,这种振动表现 为各质点层面间的膨胀与压缩,并使这种振动 沿着整个弹性介质传播出去,形成膨胀与压缩 互相交替着的纵波,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 播方向—致,这是纵波的特点。
4.单相介质和双相介质——把建立各种物理模型时只 考虑单一岩相的介质称为单相介质。实际上,许多岩体 往往由两部分组成,即岩体骨架和各种流体或气体充填的 孔隙。由于地震波经过岩石基质和流体孔隙时传播的速 度是不一样的,因此从波速来讲,这种岩体实际上是由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