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
- 格式:ppt
- 大小:3.34 MB
- 文档页数:20
课题:4.4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课型:新授课班级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学习目标:1、区分直立茎、攀援茎、匍匐茎、缠绕茎。
2、知道木质茎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3、能从年轮中获取相关信息。
学习重点:茎的结构和功能学习难点:攀援茎和缠绕茎的区别、年轮的信息获取自主先学一、茎的类型1.观察课件中展示的各种植物茎的图片,你有哪几种分类方法?依据是什么?它们的具体特点是?2.为什么植物的茎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呢?二、茎的结构完成145页活动木质茎结构从外往内依次是?最硬的结构在哪?最软的结构在哪?各结构的的特点和功能分别什么?2.木质茎能加粗生长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课桌椅是利用茎的哪一部分结构的?如果细铁丝缠小树,会对小树产生哪些影响?为什么?三、年轮阅读资料:生长在温带地区的树木,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很明显:春季气温升高,营养物质充足,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加快,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大,壁薄,因此,木材的质地疏松,颜色较浅。
这样的木材叫做春材。
秋季气温降低,营养物质减少,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减慢,所产生的木质部,细胞的个体小,壁厚,因此,木材的质地致密,颜色较深。
这样的木材叫做秋材。
同一年的春材与秋材之间,颜色是逐渐转变的,中间没有明显的界限,共同构成一个环带。
但是,上一年的秋材与下一年的春材之间,界限相当明显,于是形成了清楚的纹理。
一个年轮包括当年的春材和当年的秋材,它代表了一年当中所形成的木材,在因此,根据树干年轮的数目,可以推算出这棵树的年龄。
1.图4-32对应的树龄是几年?年轮的颜色深浅是否均匀?2.年轮的疏密程度是否均匀?你能根据年轮来说说这颗树的一些历史变故吗?当堂检测1.将植物的茎横切后发现分为明显的三层。
由外至内分别是、木质部和。
2.下列植物的茎属于缠绕茎的是( )A.草莓B.葡萄C.牵牛花D.藕3.在植物的茎的结构中,导管位于( )A.树皮B.形成层C.韧皮部D.木质部4.茎中贮藏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 )A.木质部B.筛管C.形成层D.髓5.玉米的茎长成后不能增粗,而桃树的茎能年年变粗,从茎的结构分析,能不能变粗的根本原因是( )A.茎内有无韧皮部B.茎中有无形成层C.茎内有无木质部D.茎内有无髓。
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一、知识点梳理1.茎的分类: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2.茎的结构:树皮,木质部,髓;1.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导管;2.无机盐的运输:筛管。
二、重难点突破考点1.茎的结构1.树皮:可分为最外层的表皮、韧皮部。
A表皮: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隙比较小,起保护作用。
B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就是韧性强。
C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得茎能逐渐增粗。
2.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A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属于输导组织。
B木纤维:是又细又长的死细胞,细胞壁厚,没有弹性,有很强的支持力。
3.髓:位于茎的中央,由薄壁细胞构成,有贮存营养的功能。
例1.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C.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答案:D变式训练1.如图是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示意图,请回答:(1)图中的标号①叫做,它的内侧部分是,其中包含具有输导功能的.(2)②叫做,它能够使水本植物的茎逐年.(3)图中③的名称是.其中分布着有输导功能的.(4)④的名称是,具有的功能.答案:(1)树皮;韧皮部;筛管;(2)形成层;加粗;(3)木质部;导管;(4)髓;贮藏营养.变式训练2.选一个生长旺盛的杨树枝条,在其基部剥去一圈树皮,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部的树皮长成了节瘤(如图):请回答:(1)本实验证明,树皮具有输导的结构,该结构叫.(2)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是因为.(3)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会导致杨树死亡,其原因是.因此“树怕伤皮,不怕空心”.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如果对茎进行环割,这样营养物质就积存在节口上端,使节口上端出的形成层得到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胞就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分裂而形成瘤状物,而木质部没有受损,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枝条上部仍然能获得足够的水分,枝条上部仍然可以存活.若将杨树主干基部的树皮全部剥掉,时间长了树木的根系无法获取营养而死亡,进而树木会也就死亡.答案:(1)有机物;筛管(2)仍有木质部,导管仍能运输水和无机盐(3)根得不到营养物质而死亡。
(2017)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下)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知识点第一节:土壤的成分1.土壤的组成① 土壤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菌、真菌)② 非生命物质:空气、水、无机盐和有机物(生物的排泄物和死亡的生物体)2.腐殖质:土壤中的有机物在土壤生物的作用下形成的,可以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也可以为绿色植物提供养分。
3.土壤的成分和作用① 固体: 矿物质颗粒(占固体95%):为植物生长提供无机盐 腐殖质(有机物):为土壤生物提供食物,为植物提供养分② 液体: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③ 气体:空气:是植物的根和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氧气的来源4.土壤的形成:岩石就是在长期的风吹雨打、冷热交替和生物的作用下,逐渐风化变成了石砾和砂粒等矿物质颗粒(岩石从大变小),最后经各种生物和气候的长期作用(有机物积累)才形成了土壤。
(土壤的形成非常缓慢,但毁灭土壤却是瞬间的)5.引起岩石风化的因素:①物理因素:风力、流水、温度剧变、海浪等②化学因素:化学物质的溶蚀作用③生物因素:植物的根、地衣和蕨类分泌的物质第二节:各种各样的土壤1.影响土壤结构的因素: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2.土壤的类型和性状:第三节: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1.植物的根系①直根系:有主根、侧根之分(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双子叶植物)②须根系:没有主侧根,只有不定根(常见植物:大多数的单子叶植物)2.影响植物根在土壤中分布的因素:土壤的结构、肥力、通气状况和水分状况3.根的功能:①固定②吸收水分和无机盐4.根吸水失水的部位:根尖——根毛区——根毛细胞5.根尖结构的细胞特点和作用6.根毛细胞吸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根毛细胞失水条件: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7.水分进入根部的途径:水分→根毛细胞→皮层细胞→导管→植物体各结构8.植物生长需要无机盐(无机盐溶解在水中被吸收)①构建植物体:N、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N、S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②调节植物生命活动:K能使茎秆粗壮、促进淀粉的合成和运输P能促进幼苗的生长发育和开花9.三大营养素作用及缺乏时症状第四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茎的分类①按形态分: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②按组成分:木质茎、草质茎2.茎的结构注:单子叶植物茎中一般没有形成层结构,茎长成后一般不会加粗。
2020浙教版八年级下科学同步提高必刷题训练第4章植物与土壤4.42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有机物的运输◆要点1 水分和无机物的运输植物的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主要是在木质部的导管中进行的.在“茎运输水分和无机盐”的实验中可看到,红色的部分主要在木质部,一般越往上颜色越浅.这说明植物根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在茎木质部的导管中能自下而上向枝端运输.◆要点2 有机物的运输有机物是在叶中形成的,其中大部分的有机物由韧皮部中的筛管自上而下地运输到植物体的其他器官中.因此,将植物剥去一圈树皮后,会破坏韧皮部中的筛管,使得叶产生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有机物积累在环割切口的上方,伤口上方部位的细胞分裂和生长都加快,树皮膨大起来,形成瘤状物.切割橡胶树皮采胶乳,实际上就是切断筛管,让有机物—胶乳流出来.Δ基础题系列1.“爱护树木,人人有责”,“人怕伤心,树怕伤皮”。
有的人爱在树干上乱划乱刻而导致树木死亡,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切断了树皮中水,和无机盐向上运输的导管B.切断了木质部中水,和无机盐向下运输的筛管C.切断了韧皮部中有机物向下运输的筛管D.切断了木质部中有机物向上运输的导管【答案】C【解析】筛管是植物韧皮部(树皮内侧)内输导有机养料的管道。
由许多管状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
相邻两细胞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称为“筛孔”。
两细胞的原生质体通过筛孔彼此相通。
筛管没有细胞核,但筛管是活细胞。
剥掉树木主干的一圈树皮,树皮被剥,有机物的运输通道筛管被割断,叶制造的有机物不能运输到根;根得不到有机物,得不到营养根会渐渐死亡,时间长了就会导致树木死亡。
2.如图所示为移栽树木时采取的一些新方法。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营养液的运输方向是自下向上B.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筛管中C.布设通气管有利于根进行呼吸作用D.树苗移栽过程中根系受到伤害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吸收【答案】B【解析】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
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木纤维起支持作用,因此给树输液时针头应插入木质部的导管中,B错误。
第4节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1)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各种植物的茎中,属于攀缘茎的是( )2.多年生木本植物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 ( )A.木质部细胞的生长 B.韧皮部细胞的生长C.形成层细胞有分裂能力 D.树皮有运输营养物质的作用3.樟树、番薯、紫藤、丝瓜四种植物的茎分别属于 ( )A.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缠绕茎B.直立茎、匍匐茎、缠绕茎、攀缘茎C.直立茎、缠绕茎、匍匐茎、攀缘茎D.攀缘茎、缠绕茎、直立茎、匍匐茎4.某些植物的茎,如玉米、小麦等,一旦长成就不能加粗,原因是( ) A. 不再获得 B. 没有形成层C. 植物已经停止生长D. 形成层受到破坏5.把幼嫩植物茎掐断,从断面上流出的白色汁液来自()A.导管 B.筛管 C.木纤维 D.韧皮纤维6.树干横切面上年轮形成的原因是()A、温度、水分阳光的周期变化B、水分经过树干输送的侵蚀作用C、运输水分及输送养分两种细胞的交互排列D、便于记忆树龄7.制作桌子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是()A、木质部B、树皮C、韧皮部D、形成层8.如图为木本植物茎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下面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是比较坚硬的韧皮部B. 5是树皮,其内层的4是木质部C. 3是髓,它呈浅绿色,结构比较疏松D. 茎的某一部分受到创伤并露出2,则露出的部分不能增粗9.茎的各种形态都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主要表现在这些茎都可以( )A. 从环境中获得有机物B. 从环境中最大可能地获取生长所需的阳光C. 更好地进行呼吸作用D. 更好地缠绕他物向上生长10.草莓营养丰富,口感很好,许多人都喜欢。
草莓生长时,茎沿地面前行,遇到合适的地方扎下不定根,形成新的个体。
草莓的茎属于( ) A.直立茎 B.缠绕茎 C.匍匐茎 D.攀缘茎二、填空题11.如图是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据图回答(1)写出图中A、D代表的结构名称:A.;D. 。
(2)图中属于分生组织的是 (填字母)。
(3)图中C是,内含。
第4节 植物的茎与运输作用〖要点整理〗1.茎的分类 ⑴按形态分:可分为直立茎、攀缘茎、匍匐茎和缠绕茎四种类型。
类型 直立茎 攀缘茎匍匐茎 缠绕茎图示特点茎较坚硬能直立 (最常见) 借茎本身缠绕他物上升 平卧于地,四周蔓延,长不定根 用卷须等攀援他物上升 作用 茎的生长都能使叶更好地伸展在空中,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或使根更好地吸收水分和养料。
2.茎的结构⑴双子叶植物木质茎的结构:树皮、形成层、木质部、髓。
①树皮(韧皮部):由筛管、韧皮纤维和薄壁细胞等组成。
茎里的筛管与根和叶里的筛管相连通,属于输导组织,筛管的功能是运输有机物;韧皮纤维属于机械组织,最大的特点是韧性强。
②形成层:在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细胞只有2~3层,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向外形成新的韧皮部,向内形成新的木质部,使茎能逐渐增粗。
③木质部:由导管和木纤维组成。
导管由长筒状的死细胞连接而成,木纤维属于机械组织,增加茎的强度。
④髓:在茎的中心,具有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
⑵单子叶植物茎中没有形成层,所以茎不能逐年加粗。
3.年轮⑴概念:在一些植物的茎的横切面上,常常可以看到一圈一圈的同心圆环。
通常情况下,一年生成一轮,称为年轮。
植物生长一年一般形成一个年轮。
(如下图)⑵年轮的成因:年轮是一年内形成层活动强弱不同所造成的,与季节性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变化)有密切关系。
年轮的作用:①根据木质部中年轮书可推算树的年龄;②推断植物生长的不同时期气候状况;③识别方向:环境越好,光线越充足,植物生长越快,年轮越疏松,故年轮较稀疏的地方为南方, 较狭窄密集的地方为北方。
4.水和无机盐的运输⑴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导管:位于木质部中,导管的细胞呈管状,上下连接,细胞质和细胞核消失,中间的横壁也消失,形成了中空的长管。
⑵运输途径:植物从土壤里吸收的水分,进入根毛细胞后,通过根的皮层输送到达根的木质部,然后由木质部中名称 存在部位 运输物质 运输方向 细胞特点导 管 木质部 水和无机盐 从下向上 死细胞、细胞之间横壁消失 筛 管 韧皮 (树皮) 有机物 从上向下 活细胞、细胞之间有横壁,且其上有筛孔体的其他各部分中去。
植物的茎与物质运输知识点植物的茎是连接根和叶的重要组织,它不仅仅起着支撑植物体的作用,还负责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
植物的茎包含了许多组织和细胞,这些组织和细胞相互配合,构成了完整的物质运输系统。
本文将介绍植物茎的组成及其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植物的茎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表皮、皮层、维管束和髓部。
表皮是茎的外层保护组织,它可以分泌表皮毛或皮孔来调节茎的水分蒸发和气体交换。
皮层是茎的主要外层组织,它起着保护茎内组织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维管束是茎内的重要组织,它可以分为导管元和伴胞组织。
导管元主要负责植物体内的水分和养分的运输,而伴胞组织则提供能量和支持导管元的运输。
髓部是茎的中心组织,主要由骨架细胞和储存细胞组成,它主要起着储存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分为两种类型:物质的吸收与分配以及物质的输送。
物质的吸收与分配主要发生在根和茎之间,通过根的吸收和茎的导管元的分布,使得水分和养分能够被有效地吸收和分配到植物体不同的器官。
物质的输送则是指物质在茎内的长距离运输,主要通过维管束进行。
维管束由两种导管元构成:木质部和韧皮部。
木质部主要负责输送水分和无机盐分,而韧皮部则主要负责输送有机物质。
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通过横隔组织分开,横隔组织起到阻止不同物质间的混合作用。
植物的物质运输主要通过根压力、毛细作用和蒸腾拉力来实现。
根压力是指根部与茎部水分压力的差异,根部的水分通过根细胞的渗透作用进入维管束,然后向上输送到茎部。
毛细作用是指导管元内水分的连续升高现象,它可以通过毛细管现象来解释。
蒸腾拉力是指由于叶片蒸腾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形成了一种由上至下的负压,这种负压作用使得茎部的水分能够被拉升到更高的位置。
除了物质运输外,植物茎还具有其他重要的功能。
例如,茎承担着植物整体结构的支撑作用,使植物能够竖直生长。
茎还可以储存养分和水分,以应对环境变化。
茎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尤其是茎叶和茎顶部的绿色部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来产生能量和有机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