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_第五章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 格式:ppt
- 大小:567.50 KB
- 文档页数:25
推拿按摩基本手法
1、揉捏:包括浅揉和深揉,是指用手掌掌心和手指,先用柔和
力量轻柔揉捏穴位,打开局部血管,改善循环和促进新陈代谢;然后
根据需要加大力度,把柔和的力量加强为稳定的混合力,进行再次揉
捏以达到放松组织的作用。
2、推按:推按是推拿按摩的基本手法,有持续推按和节奏推按。
推按时,要使手部的力道由浅至重,最后达到酸痛感,以达到放松紧
张的组织,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
3、顺沉:是指用手掌或者拇指和食指用轻柔或变换施压力度在
柔软或肌紧下表面依次顺着穴位行进,达到舒缓组织松弛,加深穴位
敏感,缓和肌肉抵抗强度,消除精神紧张与焦虑,改善关节刚度及附
属症状的作用。
4、拍捶:拍捶是一种常见的推拿按摩手法,是用手掌、拇指的
拍敲下压的力度,使紧张的肌肉和神经逐渐放松,使到处不安的放松,从而缓解疼痛、增强细胞再生力,改善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使
整个身心都得到愉悦的感受。
推拿基本手法推拿动作示范:一摩法用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或手掌面,附在一定部位上,以腕部、前臂作直线或环形的摩动。
二擦法用手掌紧贴皮肤,稍用力下压,并作上下或左右直线往返摩擦,使之产生一定的热量。
三推法用拇指端、手掌大鱼际、掌根或全掌着力于皮肤的一定部位,做直线或弧线推动。
四滚法用手背及四指附着于一定部位,以腕关节屈伸外传使手背连续来回滚动。
五揉法用手指螺纹面,手掌大鱼际或掌根部分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
六拿法用拇指和食指(或中指),以及拇指和其余四指的指腹捏住某部位或穴位,并稍加提起。
七捏法用两个手指对称用力捏压穴位的一种按摩手法。
一般用拇、食两指沿着经脉循行的路径,捏压左右或相表里两条经脉上的多个穴位。
八按法用单手或双手手掌(双掌相叠)于施术部位,由浅而深逐渐地用力下压。
九拨法用一手拇指或双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点按住某部位的深层肌肉、肌腱或韧带,并做横向来回拨动动作,以缓解肌肉紧张。
十搓法用双手掌面夹住肢体或以单手、双手掌面着力于施术部位,做交替搓动或往返搓动。
十一抹法用拇指罗纹面或掌面在施术部位做上下或左右及弧形曲线的抹动。
十二点法以指端或关节突起施压施术部位或穴位。
十三用拇指、食指夹住治疗部位进行捏揉捻动。
十四拍法即用虚掌拍打体表施术部位。
十五击法用拳背或掌根、掌侧小鱼际、指尖及桑枝棒等击打体表施术部位。
十六抖法以双手或单手握住受术者肢体远端,做小幅度的连续抖动。
十七振法以掌面或食、中指罗纹面着力于施术部位,掌、指及前臂静止性用力,使施术部位产生震动感或出现温热感。
推拿按摩的基本动作1、按法操作方法:以掌根、拇根或肘尖着力于施术部位,垂直向下按压。
常与揉法配合,称“按揉”。
要领:①按压时逐渐用力。
②作用于背部时,随被按摩者的呼气向下按压,瞬间用力。
2、揉法操作方法:①指揉法:以指端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全身各部位。
②掌揉法:以掌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腰背、腹部。
③鱼际揉法:以大鱼际着力于穴位做环旋揉动,用于面部。
要领:①以肢体近端带动远端做小幅度的环旋揉动,如前臂带动腕、掌做掌揉法。
②着力部位要吸定穴位,带动深层组织。
③压力均匀,动作协调有节律。
3、推法操作方法:①掌推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背、胸腹、下肢部。
②指推法:用指着力于施术部位,进行单方向直线推动,用于肌腱部。
③拇指分推法:以两手拇指的桡侧置于前额,自前额正中线向两旁分推。
要领:①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做到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②推时手指在前,掌根在后。
③速度均匀。
4、摩法操作方法:以掌面或食、中、环、小指指面附着于施术部位,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环形移动摩擦。
要领:①上肢和腕掌放松,轻放于穴位上。
②动作缓和协调,用力宜轻不宜重,速度宜缓不宜急。
5、擦法操作方法:①掌擦法:用掌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腰骶、四肢、肩部。
②鱼际擦法:用大鱼际着力于施术部位,做往返直线快速擦动,用于上肢、颈肩部。
要领:①擦动时应直线操作,不可歪斜。
②着力部位紧贴皮肤,压力适中。
③动作要连续,速度均匀且快,往返距离尽量拉长。
6、拿法操作方法:拇指和其余四指相对用力,作用于施术部位,进行有节律地提捏,常配合其他手法,用于颈、肩、四肢部。
要领:①前臂放松,手掌空虚。
②捏拿时,方向与肌腹垂直,以掌指关节运动为主,指间关节不动。
③动作连贯,用力由轻到重。
7、捏法操作方法:①三指捏法:两手腕关节略背伸,拇指横抵于皮肤,食、中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捏拿皮肤,两手边捏边交替前进。
较缓。
手法演示:清天河水,学生互动操作
(二)旋推法(主板书)
【运动轨迹】 (讲授法、演示互动法、多媒体教学)
表面有摩擦,同时带动深层组织回旋运动.
【技术要领】(讲授法、演示互动法、多媒体教学)1.前臂摆动,手腕放松,蓄力于指,力度稍重,“皮动肉也动"。
2。
频率较快:160—260次/分钟.旋推轨迹多为圆形.
3.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各流派之间有争议,湘西流派只用顺
时针,并规定为补法。
)
【临床运用】(讲授法、演示互动法、多媒体教学)
只用于手指螺纹面。
如补脾经、补肾经、清肺平肝、心肝同清等。
手法演示:补脾经、清肺平肝,学生互动操作
(三)分推与合推法(主板书)
【运动轨迹】(讲授法、演示互动法、多媒体教学)
分推:·· (腹部、背部) 合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