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r工艺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1
SBR工艺流程:进水格栅紫外线消毒达标排放SBR工艺介绍SBR工艺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又称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与传统污水处理工艺不同,SBR技术采用时间分割的操作方式替代空间分割的操作方式,非稳定生化反应替代稳态生化反应,静置理想沉淀替代传统的动态沉淀。
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无污泥回流系统。
正是SBR工艺这些特殊性使其具有以下优点:1、理想的推流过程使生化反应推动力增大,效率提高,池厌氧、好氧处于交替状态,净化效果好。
2、运行效果稳定,污水在理想的静止状态下沉淀,需要时间短、效率高,出水水质好。
3、耐冲击负荷,池有滞留的处理水,对污水有稀释、缓冲作用,有效抵抗水量和有机污物的冲击。
4、工艺过程中的各工序可根据水质、水量进行调整,运行灵活。
5、处理设备少,构造简单,便于操作和维护管理。
6、反应池存在DO、BOD5浓度梯度,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
7、SBR法系统本身也适合于组合式构造方法,利于废水处理厂的扩建和改造。
8、脱氮除磷,适当控制运行方式,实现好氧、缺氧、厌氧状态交替,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
9、工艺流程简单、造价低。
主体设备只有一个序批式间歇反应器,无二沉池、污泥回流系统,初沉池也可省略,布置紧凑、占地面积省。
SBR工艺在一个空间培养多种细菌,根据不同时间段完成多种工艺。
菌种为我公司专业培育的高效菌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抗冲击、负荷能力比单一的菌种强。
我公司研制的SBR工艺采用间歇进水、间歇曝气、间歇出水流程,在曝气过程中菌群转化为好氧菌,实现好氧反应;曝气完毕后沉淀,菌群转化为厌氧菌,实现厌氧反应。
工艺流程SBR工艺污水→调节池→间歇曝气→沉淀→紫外线消毒→出水污水通过格栅进入调节池进行均质均量,调节池设有液位浮球,当达到浮球控制高度启动污水提升泵使污水进入SBR一体化设备,污水进入SBR设备以后进行间歇曝气,曝气过程产生好氧反应,曝气完毕进行沉淀,处理后的污水经过消毒之后排放或回用。
SBR法处理屠宰废水一、工艺筛选 1.屠宰废水的特点屠宰污水中含有大量的血污、油脂、毛、肉屑、内脏杂物、未消化食物、粪便等污物,带有令人厌恶的红色和血腥味,具有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等特点。
屠宰废水主要来源于屠宰车间,包括①屠宰前冲洗活牲畜产生的废水;②屠宰牲畜时产生的废水;③剥皮、去毛、冲洗动物肉体时产生的废水;④取内脏、内脏物去除、食用油脂提取时产生的废水;⑤冲洗车间地面、屠宰设备时产生的废水;⑥冲洗活动物圈栏时产生的废水其中以屠宰过程中产生的废水污染最为严重,其血块等尽可能回收利用,以增加收入和减少后续废水的处理负荷. 2.本工程水质水量特点污水处理站设计进水水质为:Q=500m3/d,COD=1200mg/L,BOD5=600mg/L,SS=2400mg/L, pH=7。
由进水水质特点,可见本工程屠宰废水的B/C比达到了0.5,可生化性好,适合采用生物法处理为主,物化法为辅的处理方法。
另外,本工程废水的SS浓度达到了2400mg/L,废水中悬浮物浓度高,除无机性杂质颗粒外,还含有很多流动性差的有机物如脂类和蛋白质,这些物质易腐易臭,容易形成浮渣,因此在进行生物处理前必须进行预处理。
另外,本工程水量太小,宜采用间歇式处理法,本工程将4天的污水集中处理,这样处理水量将达到2000m3/4d. 3.工艺对比在稳定达标的前提下,应达到工程费用省、运行费用及能耗低的目的,鉴于屠宰废水水量大、排水不均匀、浓度高、杂质和悬浮物多、可生化性好的特点以及出水水质的要求,并结合现有污水处理技术的特点,我拟定以下三种方案。
(一)气浮―厌氧―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艺流程图工艺流程说明:屠宰废水自流进入废水处理站,经格栅去除废水中的毛、内脏、碎肉块、粪便等大块杂物,然后自流进入调节池,调节水量和均化水质。
再由水泵提升进入气浮池,在该系统内,在微小气泡黏附下,主要去除悬浮有机物和油类物质,降低COD浓度,减轻厌氧池的冲击负荷,确保厌氧出水水质稳定。
太原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焦化分公司污水处理三期改造工程-—SBR池机理一、SBR工艺1、SBR工艺的原理SBR工艺即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该池集水质均化、初次沉淀、生物降解、二次沉淀等功能于一体,整个工艺简洁,运行操作可通过自动控制装置完成,管理简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中“序批式”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运行操作在空间上按序列、间歇的方式进行,由于污水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排放,处理系统中至少需要2个或多个反应器交替运行,因此,从总体上污水是按顺序依次进入每个反应器,而各反应器相互协调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完成污水净化功能,但对每一个反应器则是间歇进水和间歇排水;二是每个反应器的运行操作分阶段、按时间顺序进行,典型SBR工艺的一个完整运行周期由五个阶段组成,即进水阶段、反应阶段、沉淀阶段、排水阶段和闲置阶段,从第一次进水开始到第二次进水开始称为一个工作周期。
进水阶段是反应器在短时间内接纳需要处理的污水,同时起到调节和均质的作用,此阶段可曝气或不曝气.反应阶段是停止进水后的生化反应过程,根据需要可以在好氧或缺氧条件下进行,也可在两种条件下交替进行,但一般以好氧为主.沉淀阶段停止曝气,进行泥水分离。
经过一定时间的沉淀,进入排水阶段,利用排水装置将上清液排出反应池。
排水结束通过内源呼吸作用使微生物的代谢速度和吸附能力得到恢复,为下一个运行周期创造良好的初始条件。
在每一个运行周期内,各阶段的运行参数都可以根据污水水质和出水指标进行调整,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省去其中的某一阶段(如闲置阶段),还可以把反应期与进水期合并,或在进水阶段同时曝气等,系统的运行方式十分灵活。
2、SBR工艺机理在闲置阶段和进水阶段(不曝气的情况下),利用兼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通过酶反应机理迅速去除,通过维持预反应区的缺氧状态,可有效防止污泥膨胀,同时通过混合液的回流,进行反硝化过程,达到生物脱氮的目的。
在曝气阶段,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完成污水中绝大部分有机物、氨氮及磷的去除,保障出水全面达标。
目录第一章概述 (2)第二章SBR工艺原理 (3)第三章工艺流程描述 (4)第四章 SBR工艺的特点 (6)第五章 SBR工艺的适用范围 (8)第六章主要工艺参数及其经验值 (9)第七章 SBR工艺适用的规范、图集 (10)第八章主要工艺设备 (11)第九章主要管材 (11)第十章国内典型案例 (1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第一章概述1.1污水处理综述废水处理分为物化处理和生化处理,在生化处理中又可分为厌氧处理和好氧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城镇污水处理,而厌氧生物处理方法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好氧生物处理根据微生物的生长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悬浮生长和吸附生长两大类,悬浮生长的典型方法为活性污泥法,而吸附生长即称作生物膜法。
活性污泥法有很多种衍生的工艺,本次主要探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来处理污水。
1.2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简介活性污泥法是参照水体自净原理发展而来的,可以通过下面说明来加深对这一原理的理解。
假设有一污染物排放源,排放方废水首先直接进入某河流,此时,检测污染物排放口附近的河流水样,会发现测得的COD很高,但是,再到距排放口1km的地方去监测,测得的COD数值却降降低了很多,在到下游几乎检测不到污染物了,分析原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1)稀释作用(污染物进入水体后被稀释)。
(2)河流底泥的吸附作用(部分可沉降有机颗粒沉降到河流底部,进入河流底泥)。
(3)微生物降解(水体及河流底泥内的微生物分解了水体中的有机物)。
综上分析,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除物理稀释和空气中的化学氧化作用外,更重要的是水体中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起了关键作用。
将这一原理运用到污水、废水处理工艺中,为微生物提供足够的食物(有机污染物)、氧气(曝气),就能看到目前生化处理中最常见的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
目前一般大型污水处理厂都会采用生化法来处理污水,这是出于成本的考虑。
物化法处理要消耗大量的化学药品,处理费用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