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军抗战全纪实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7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吴兴阻击战第七军血战侵华日军
导语:1937年,在浙江发生过异常惨烈的战斗,八桂子弟的热血洒满吴兴。
直到去年,仍有台湾来大陆访亲的若干国民党老兵,专程寻迹湖州对笔者等忆说
1937年,在浙江发生过异常惨烈的战斗,八桂子弟的热血洒满吴兴。
直到去年,仍有台湾来大陆访亲的若干国民党老兵,专程寻迹湖州对笔者等忆说当年“吴兴打的那次极其残酷的阻击仗”,言及“升山、大钱”,缅怀“夏副师长”。
距湖州(原为吴兴县)市区10公里的东郊,有一座不起眼的小丘岗,海拔约40米,草木青葱,状如覆盆,名曰升山。
相传东晋时,大书法家王羲之做了吴兴太守,曾携宾朋诗友“升登”于此,山遂名焉。
这里地理位置特殊,岗南紧傍沪宁公路(即今318国道),又贴邻申湖杭水道,可谓正当要冲;但从军事角度看,则无险可恃,易攻难守。
然而,70年前的那个深秋,有一支广西军队却受命在这里,凭着窳劣的装备与穷凶极恶的日寇进行过一场顽强的阻击战——弹泻骤雨,血肉搏杀呵!如今,伫立山头,环眺周遭稻菽千重,村居星罗,国道上车水马龙,运河内汽笛回应,一派和平繁忙景象,还有多少人会知晓当初这里的硝烟漫卷、殊死抗拼呢?
1937年11月5日,震惊中外的淞沪会战已然持续了近三个月。
当天晓雾,日军从杭州湾金山卫偷袭登陆。
其主力第十军上岸不久便直扑枫泾、平望、嘉兴,企图截断上海方面中国守军的退路。
南京最高当局察觉侵略者的图谋,蒋介石一边下令淞沪部队加紧由浙皖赣边境及常州两个方向退往后方,“巩卫首都”;一边急调刚刚开抵连云港驻守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第七军的两个师星夜驰浙,抢先占据吴兴布防,掩护大军西撤。
生活常识分享。
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四大会战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旨在灭亡中国的全面侵华战争。
日本侵略野心的极度膨胀,不但极大地损害了英美帝国主义的在华利益,更危及到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中国的统治。
为此,从1937年8月到1938年10月间,国民政府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四次规模较大的会战,以抗击日军的侵略。
1.淞沪会战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占领北平、天津。
日本军部决定:向华北和华东两个方向发动攻击,速战速决,妄图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
1937年8月13日,日本企图在十天内“为制中国于死地,以控制上海、南京最重要”的目标,在上海发动了军事进攻,史称“八·一三”事变。
因战争是在上海及其周围地区进行的,所以又称“凇沪会战”。
会战历时三个月,日军动用了海陆空二十余万人,在付出伤亡六万多人的代价后,于11月12日占领上海,淞沪会战结束。
2.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在华北,日军侵入山西,企图夺取太原。
国民政府组织太原会战。
八路军开赴山西参加会战。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国民党军队在山西忻口阻击日军,激战达半月之久,歼敌二万余人。
11月8日,太原失守后,华北战场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
3.徐州会战这是抗战以来历时最长的一次会战,从1937年12月至1938年5月,历时五个多月,双方都投入了数十万兵力,中国军队在台儿庄战役中,消灭日军一万余人。
这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重创日军精锐部队矶谷师团,并击退从临沂赶来增援的板垣师团一部。
虽然中国官兵在战斗中表现出同仇敌忾、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但终未能阻止装备精良的日军的疯狂攻势。
1938年5月,徐州失守,会战结束。
4.武汉会战1938年6月至10月的武汉会战,是抗战防御阶段中国投入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大的一次战役。
战场遍及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省。
会战中,日军投入兵力达四十余万,中国配置兵力一百余万,历时四个多月,攻势凶猛的日军遭到重大消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桂军抗战纪实淞沪抗战中桂军部队组织反击作战
导语:蕴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日军为实施中央突破计划,首先选择在南翔以东之陈家行、吴淞以西之唐家宅两地之间,突破蕴藻浜防线,进入蕴藻
蕴藻浜、走马塘中间地带激战
日军为实施中央突破计划,首先选择在南翔以东之陈家行、吴淞以西之唐家宅两地之间,突破蕴藻浜防线,进入蕴藻浜与走马塘之间的地带。
蕴藻浜以南地区,原是由朱绍良统率的中央作战军担任守卫的,在刘家行、顾家镇等地相继陷敌后,陈诚的左翼作战军之一部分已退守蕴藻浜以南。
中央和左翼两军在这里的部队共同进行了阻击南下日军的作战。
10月初,中国军队在蕴藻浜南岸集结部队,准备阻击渡河南下的敌军。
部署于第一线的部队有6个师。
从东向西,首先是由王敬久兼师长的87师,位于庙行镇以北、蕴藻浜南唐家宅一带。
其次是由钟松为师长的61师,位于沈家湾宅东西一线。
再是以陶峙岳为师长的第8师在唐桥站以西、蕴藻浜南岸由黑大黄宅至陈家行之线占领阵地。
其左翼与以万耀煌为师长的第13师连接,右翼与以彭松龄为师长的第16师相接。
16师的主力位于唐桥站西南、西塘桥附近。
以黄杰为军长的第8军则在走马塘以北,第8、第16师的后方。
由阮肇昌兼师长的第57师,以一部驻守陆家桥附近,主力部署于谈家头、唐家桥、孟家宅一带。
日军强渡蕴藻浜之战的序战,是10月初进攻陈家行和唐桥站的战斗。
10月2日,日第9师团在航空兵的支援下,由坦克部队为先导,由北南犯,进攻第9集团军在蕴藻浜沿岸的陈家行至塘桥站之间的既设阵地。
这时,黄杰率领的,由税警总团和第61师组成的第8军从南
生活常识分享。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日主要会战:日期地点或名称中方主官胜方1937年8月保定会战刘峙日1937年8月淞沪会战蒋介石日1937年12月徐州保卫战李宗仁日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蒋介石日1938年10月广东战役余汉谋日1939年3月南昌会战薛岳日1939年5月随枣会战李宗仁中1939年9月长沙会战薛岳(代) 中1939年11月桂南会战白崇禧中1940年1月豫南会战李宗仁中1940年5月枣宜会战李宗仁中1941年3月上高会战罗卓英中1941年5月晋南会战(即中条山会战) 卫立煌日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1月第三次长沙会战薛岳中1942年5月滇缅公路会战 Stilwell, 罗卓英日1942年4月浙赣会战顾祝同日1943年5月鄂西会战陈诚中1943年10月滇缅会战卫立煌中1943年11月常德会战孙连仲(代) 中1944年4月豫中会战蒋鼎文日1944年5月长衡会战薛岳日1944年8月桂柳会战张发奎日1945年3月豫西鄂北会战刘峙中1945年4月湘西会战何应钦中八年抗战历史中,中国国军抗战王牌部队(排名)。
第一名: 74军, 编制:3个整旅(师) ,3万余人。
后期全美械。
这个基本没有什么好解释的,应该没多少疑问。
八年抗战中几乎打遍华中战场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战功彪炳。
从淞沪会战开始,1937年的南京战役,1938年兰封会战,武汉会战,1939年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冬季攻势,1940年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上高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战1942年浙赣会战,1943年鄂西会战,几乎是马不停蹄,席不暇暖。
国民党在抗战时期有陆海空军武功状之设,为对部队团体之最高褒扬,该军即独得四轴。
第74军在1940年以最新装备进行整编,改为所谓的攻击军[注3],直属军事委员会,作为各大战场的紧急预备队。
日军对这支国军中的王牌部队深为畏敬,并以“三五部队”称之。
链水之战重创共军王牌部队王必成部.虽然最早被共军歼灭,可共军上了五个第一流的15万主力部队围攻,而且牙齿也蹦松了,而这时候的整编74师早已不是抗战时的那个74军了。
国军-台军变形记(上)国民党军退守台岛已经70多年,有着自己漫长的演变史,如今拿出一支台军部队,想知道它们和历史有什么纠葛已经很困难了,这个系列文章算是一个解题的作业。
第一阶段 49年到60年代初1949年后国民党大批部队从不同的地方败退台湾,其中兵团级单位有6个,分别是从1953年越南富国岛撤回的第1兵团、1949年从广东逃跑的第4兵团、1949年从厦门撤走的第8兵团、1949年从潮汕到金门的第12兵团、从青岛撤到广东、海南的第21兵团、金门的第22兵团,军一级单位的番号多达20个,师一级有57个,截止到1954年这批败兵加上在台湾本地组建的部队,国民党残军兵力近60万人,其中陆军约50万。
这些部队存在机构大量冗余,部队官兵人数、武器不均,原属派系杂乱,蒋介石希望能将零乱之部队、杂乱之机构精简与统一。
因此,除整编部队外,更将各长官公署、各兵团及各路司令部,悉予裁撤,并恢复陆军总司令部。
1950年4月16日,以台湾防卫总司令部改编为陆军总司令部兼台湾防卫总司令部,下辖北部、中部、南部、东部防守区。
舟山群岛防卫司令部改编为北部防守区司令部,第80军军部改编为南部防守区司令部,组建中部防守区司令部、东部防守区司令部,第12兵团部改编为金门防卫司令部,陆军第40军军部改编为澎湖防卫司令部。
1950 年 6 月,进行撤台后的第一次整编。
将 20个军部、57个步兵师、4个装甲兵总队整编为 12个军部、39个步兵师、1个装甲旅。
此时撤到台湾岛内作战力最强的部队,是号称“第六大主力”的52军,这支部队一直是中央军的主力部队,打过长城抗战,在辽沈战役中从营口逃脱,还给解放军军一定的杀伤,在上海战役的月浦、杨行,国际电台战斗中更是精心构筑工事,使28军和29军蒙受了较大损失,29军仅团级干部就牺牲了2个,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国民党也增设想海运52军到朝鲜参战。
第18、19、67军都属于胡琏重建的第12兵团,虽然是重建部队,但是胡琏特别善于训练部队,49年也在金门也给28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风云起,山河动,黄埔建军声势雄,革命壮士矢精忠。
纵横扫荡,复兴中华,所向无敌,立大功。
”——————《国民革命军军歌》我们知道,六七十年前,在我们这块土地上发生了一场中华民族最为伟大的战争:抗日战争(台当局作:中日战争);我们都知道,最后我中国人民取得了自鸦片战争以来的第一次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我们知道八路军,我们知道新四军,我们知道地道战地雷阵麻雀战,我们知道共和国十大元帅十大将;我们还知道,在之后的不久,崭新的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我们打败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我想,这就是现在作为一个普通中国人所了解的那段历史了。
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文章开头的那段《国民革命军军歌》我想现在不会有多少人知道了,但是,它正在向我们诉说着一段我们不该忘却的历史,一群我们不该不知道的军人——国军我就从这首歌的歌名说起吧,国民革命军,我想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国民大革命吧,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的事情了。
国民革命军,是中华民国政府军的名称,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我们都知道八路军和新四军,它们的全称应该是: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
也就是说,八路军和新四军是隶属于国民革命军的。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民国政府是黑暗的,民国社会是压迫的,再加上九一八事变后民国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使得我们对民国政府的印象更加恶劣了。
国民党不抗日,我想,很多中国人都是有这种观念的。
但是,我们的抗日战争的胜利真的只凭借中国共产党的游击战,地雷战,麻雀战,等等的就能取得胜利吗?抗战前,国民党方面共有军队200多万。
共产党方面有5.6万人。
其中八路军4.5万人,新四军1.1万人。
请大家设想一下,七七事变之后,当日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进攻中原之时,倘若真的只有5.6万人在抵抗的话,中国,不是早就亡国了吗?而且,难道中国军队就只能用游击战等战术和日军周旋吗?中国军队就没有壮烈的阵地战,就没有惨烈的巷战吗?答案是: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宇宙第一军国军52军在诺曼底的英勇经历导语:前段时间网上有篇文章《国军52军浴血诺曼底,中国终获五常席位!》,不少网友指出这篇文章不符合史实,有些狗血。
网友指出虽然番号、地名、前段时间网上有篇文章《国军52军浴血诺曼底,中国终获五常席位!》,不少网友指出这篇文章不符合史实,有些狗血。
网友指出虽然番号、地名、国名、战斗都有板有眼,但。
不禁感慨我们受蒙蔽太久,于是网友写了一篇刊正文企图要让大家进一步了解这段“鲜为人知”的真相,其实就是想告诉相信这篇鬼文的都是傻逼,因为,这是一篇钓鱼文!彻头彻尾瞎编的一篇文字!国军确实有一个52军,稍微了解一下就知道,其前身是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所属六个教导团。
属中央军,是蒋的嫡系。
1937年8月,第十七军以第二十五师为主扩编为第五十二军,隶属第一战区,军长是关麟征。
这个军参加了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日军侵占越南后,这个52军就去了云南,一直到抗战结束,并去越南参加了受降仪式。
后去东北,在辽沈战役中被林彪歼灭大半,余部一万余人从营口逃脱,到江南增补。
这个52军,从来没有去过欧洲!他们出国只去过越南!而且,任何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会告诉你:二战期间,没有中国的任何军队在欧洲出现过。
也许有个别中国籍的士兵可能出现在欧洲战场上(比如毛岸英),但是,没有任何中国军队出现在欧洲!更不要说登陆诺曼底了,这个说法已经开始在向韩国人致敬了。
文章言之凿凿地说第一个登上诺曼底的中国士兵叫“刘大棒槌”(Wooden Club,Liu),我很想知道,药匣子怎么没来,刘能呢?因为有百度百科,很清楚地告诉大家,52军在抗日战争期间在哪儿,为了解释52军在云南驻扎的史实,编出陈诚用新兵顶替驻守云南,真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滇军抗战纪实滇军60军装备精良堪为国军之冠导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发表了对日寇“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8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发出抗日通电,发表了对日寇“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的方针,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和军队团结起来,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全面抗战。
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形势下,8月9日,时任云南省政府主席龙云在南京国防会议上,主动请缨抗战,蒋介石立即授予“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六十军”番号。
龙云回滇后,仅用28天时间,将手中的地方正规军6个旅及有关的武装迅速组建了一支出征抗战部队——第六十军,交由军长卢汉(云南昭阳区炎山人)率领,出滇抗日。
六十军下辖3个师,即182师、183师和184师,3个师下辖6个旅12个团,官兵总数有4万余人。
早在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后,龙云就着手加强滇军的武器装备,并派人与法国驻滇领事馆商洽购买军火一事。
1936年之前,龙云就已向法商龙东公司和马湘洋行购买了各种步枪、轻重机枪和迫击炮等,这些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轻重武器装备。
龙云还从云南各地农民子弟中征召士兵来充实军队;滇军中的排、班长大多是受训3年以上老兵来担任,他们都有比较丰富的实战经验;而连以上军官则大多出身于云南陆军讲武堂,均为资历较深、能力较强的军人,而且打过多年仗,具有一定的作战指挥能力。
因此,在抗战前,云南的地方军队已有6个旅,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在军容军纪上,也比国军部队胜出一筹,其整体素质为“国军之冠”。
六十军组建完毕后,10月5日在昆明巫家坝举行了隆重的抗战誓师生活常识分享。
TOP1:淞沪会战时间: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地点:上海中国军队伤亡:25万人(有些史料记载20万人)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上海大举进攻,炮击闸北一带,中国军民奋起反击,这就是“八·一三”事变。
8月14日,日军开始总攻,空军也到上海协同作战,15日,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司令官,率领两个师团的兵力开往上海,进一步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张治中将军对日本侵略军发起全线进攻,出动空军轰炸虹口日军司令部,双方展开激烈战斗。
分为三个阶段:中国军队反击、双方相持、日军反攻。
中国军队投入75个师和9个旅60余万人,伤亡达25余万人;至1937年11月12日上海沦陷,淞沪会战结束。
淞沪会战十分惨烈,常常是一个整编师开赴上去,三四天不到就被打残,每天从战场上抬下来的尸体至少在3000具以上。
日军甚至一度对中国军队使用毒气。
但是淞沪会战反应了中国人团结一致、英勇不屈的精神。
中央军、川军、湘军、桂军摒弃前嫌协同作战。
战役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壮士坚守四行仓库,给予日军重大杀伤。
淞沪会战,中国军队用鲜血打破了日本为妄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幻想。
TOP2:中国远征军第一次缅甸作战时间:1942年3月——1942年5月地点:缅甸中国军队伤亡:6万余人(远征军损失过半)简介: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此后,日军分兵出击东南亚各地,连接中国和外部世界的两大运输线——滇越铁路和香港通道相继被切断,西方援华物资只能先运抵缅甸仰光,然后经过滇缅公路辗转运抵昆明。
“倘若日寇进犯缅甸,我后方军民则无异困守孤城,坐以待毙。
”日军妄图切断滇缅公路,困死中国抗日军民。
中国军队应英美要求派出10万精锐部队赴缅甸作战。
中国军队在异国发扬军威。
戴安澜将军死守东吁,写下战争史诗,孙立人将军在仁安羌以寡击众,解救3000余英军,获得英国女王颁发的勋章。
但是中国军队进入缅甸是仓促应战,而日军却蓄谋已久,所以远征军苦战三个月,在没有任何生力军支援的情况下,终于未能取胜而败退。
国军抗战老兵忆建国后3次陪同枪决:吓得当场失禁核心提示:他亲口对我说:“三次陪同枪决,看到身边的人在震耳欲聋的枪声响后,脑浆迸裂、黑白颠倒、鲜血横流。
吓得我三次把屎拉在裤子里……。
我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医,罪恶不大,被留下一条狗命。
”(作者与付心德老人作者供图)本文系凤凰网历史频道专栏作者方军供稿感谢云南龙陵县政府邀请我参加《龙陵县抗战文化暨松山战役遗址保护与开发研讨会》。
与会期间,我又一次拜望了中国境内“最年长抗战老兵”付心德老人。
付心德,1902年出生,亲历1928年日寇在济南的烧杀抢掠,由于满腔悲愤而参加国军抗日。
从1928年到1945年日本投降,他在国军服役整整18年。
最后的军衔是军医少校。
闩1945年远征军转移到内地打内战。
付心德作为军医留下处理11集团军野战医院的后续伤员、药品的处理事宜。
由于和部队失去联系,付心德留在龙陵县生活。
作为“倒插门”的河南人,他在龙陵县有五个孩子。
大儿子、夫人已经病逝。
1950年后,作为“历史反革命”的原国军少校付心德入狱。
他亲口对我说:“三次陪同枪决,看到身边的人在震耳欲聋的枪声响后,脑浆迸裂、黑白颠倒、鲜血横流。
吓得我三次把屎拉在裤子里……。
我是国民党反动派的军医,罪恶不大,被留下一条狗命。
”这次,当着天津电视台的镜头、麦克风,他清楚地说:“我们没有和共军打过,一枪也没有。
我们不是成建制的军队,我们是和日本打仗留下的远征军伤兵!说我们是‘历史反革命’?——那是胡说八道!”付心德老人看了我拿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民函(2013)630号文件后,略有几分高兴。
该文件的中心意思是:“将要,把原国民党抗战老兵纳入医疗救助行列。
” 看了民政部的文件。
1928年入伍,身经1932年淞沪抗战、1937年淞沪会战、南京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1943年随71军入滇参加滇西抗战的,原中国远征军71军87师259团的少校军医付心德的右眼眶中流下一滴眼泪。
我采访过他很多次,头一次看见他落泪。
抗战期间国民党抓壮丁逼死百万人从后来有关征召兵员和民伕的统计数据看,当时几乎所有的壮丁都被征用,来补充兵员和修筑军事工程。
1、官方数据说抗战征兵1400万左右,但实际情况远远不止八年抗战国统区到底有多少人被征召入伍呢?据蒋介石之子蒋纬国后来编著的《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显示,抗战八年,总共征募壮丁13558493名。
这还不算自愿入伍者和国军在沦陷区和游击区招募的士兵。
(《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2卷P120-121)何应钦所著《八年抗战之经过》中《抗战期间各省历年实征壮丁人数统计表》和《抗战期中各省壮丁配额统计表》的统计数据也差不多:抗战八年全国各省实际征送壮丁为14050521名。
[详细]但实际征兵数量恐怕远远不止这些,据抗战时期曾任国民党四川省达梁师管区司令官的周开勋先生回忆:“1943年夏天,国民政府兵役署长程泽润在给何应钦的报告中称:自1939年实行新兵役法起,到1943年5月止,全国(东北不在内)所征出的壮丁将近1200万人。
”(周开勋《国民党的兵役真相》,《云南文史资料选辑》第三辑P67)蒋介石侍从室组长唐纵在1942年9月5日的日记中也说:“据兵役署报告,自抗战以至现在,共征兵1090余万名。
”(《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P301)。
这样算起来,实际的征兵人数要比官方数字多得多,但到底征了多少兵,恐怕很难说清楚。
2、发动兴建军事工事、道路与飞机场的民工至少有一亿人除了征兵之外,还有更多的壮丁被征召去义务修筑军事工程,这部分人有多少呢?据蒋纬国书中记载:“凡属军事所需之工事、道路、机场,均由民工以义务劳动方式,参加土工作业。
八年抗战各战区工事之构筑,军用道路之开辟,被炸桥梁之抢修,以及敌军可能利用之道路的破坏,先后所发动之民工,当在一亿人以上。
”(《国民革命战史抗日御侮》第2卷P120)老百姓的兵役劳役有多沉重呢?以鄂北光化县为例,据统计,“抗战时期,光化县有人口16.93万,壮丁3.6万(1941年7月湖北省民政厅统计数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滇军抗战纪实寸性奇将军在中条山战役中壮烈殉
国
导语:寸性奇,字念洁,1893年8月7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城关镇二街(四保街),毕业于腾冲高等学堂,深感国弱受欺、非讲武不足以保国,立志以习武报效
寸性奇,字念洁,1893年8月7日生于云南省腾冲县城关镇二街(四保街),毕业于腾冲高等学堂,深感国弱受欺、非讲武不足以保国,立志以习武报效国家。
滇军时期
1909年,寸性奇考入云南讲武堂并立志从军。
在讲武堂他学绩优秀,思想进步,追求正义事业,深受同学的拥护,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影响下,1910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
1911年10月30日,云南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发动起义,奉令率新军中革命党人秘密潜入昆明城内,按时消灭了守城人员,砸开城门,使起义军大队入城,他又跟部队向五华山进军,消灭顽抗的清军。
1917年,积极投身护法运动,由于屡立战功,历任川边镇守使,少校参谋,南溪县长等职。
1923年因讨伐陈炯明有功,被孙中山任命为大本营少将参军,中央直辖宪兵司令等要职。
1926年,北伐军挥师北上,他以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一军参谋处长职务随部队参加作战。
抗日战争
1927年,被提升为陆军第三十四旅少将副旅长,并任过陆军第三军参谋长。
国军抗日阵亡《荣哀录》载:寸性奇虽为师长,却无官架,常一身蓝布衣,食只二三小菜一汤,乐访士兵疾苦,士兵反映问题,
生活常识分享。
《国军抗战全纪实》——100集系列纪录片 (点击可播放)
(2012-01-31 22:26:29)
大型电视纪录片《国军抗战全纪实》
迄今最全面的一部抗战影像大记忆
迄今最真实的一部抗战史实大揭秘
一场艰苦卓绝的民族圣战
一部悲壮恢弘的英雄史诗
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
历史永远铭记的一段历史
硝烟远去,历史尘封
千古英雄,魂归何处
320万永远最伟大的殉国英烈们
用鲜血向世人证明
没有任何一支军队可以征服中华民族
他们永远活在所有中国人民心中最神圣的地方
1937年到1945年
国军发动大规模会战22次
战役1117次
普通战斗28931次
国军320万名官兵壮烈牺牲
206名将军殉国
4321名飞行员血洒升空
2468架战机被击落
国军海军全军覆没
104艘舰艇全部打光
(以下点击可直接播放)
1卢沟晓月的枪声之谜
2淞沪会战之先发制人
3淞沪会战之十里火海
4淞沪会战之功亏一篑
5淞沪会战之后退者死
6淞沪会战之血肉磨房
7淞沪会战之转入防御
8淞沪会战之尸积如山
9淞沪会战之四行仓库
10淞沪会战之同仇敌忾
11南京保卫战之誓死保卫首都
12南京保卫战之绝望之城
13南京保卫战之最耻辱的溃退
14徐州会战之血战台儿庄
15徐州会战之首次打破日军不败神话16徐州会战之花园口决堤
17武汉会战之包围大武汉
18武汉会战之万家岭大捷
19武汉会战之血战大别山(暂无视频)
20长沙会战之兵临城下
21长沙会战之天炉战法
22长沙会战之血胆英雄
23长沙会战之国军最荣耀之战
24桂南会战之鏖兵昆仑关
25桂南会战之大捷传来
26中条山战役之完败中条山
27远征入缅作战之十万青年十万兵
28远征入缅作战之荒野雄狮
29远征入缅作战之遗恨丛林
30远征入缅作战之绝地反攻
31远征入缅作战之雪耻雪耻
32国远征入缅作战之松山大捷
33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命悬一线
34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铁血神兵
35国军抗战全纪实常德会战之奇迹再现
36国军抗战全纪实衡阳会战之决死孤旅
37国军抗战全纪实湘西大捷之狂飙袭击
38国军抗战全纪实胜利之后的受降仪式内幕
39国军抗战全纪实菊与刀的悲歌:日军死亡人数之谜40 死在中国最倒霉的日本最高级将领
41菊与刀的悲歌——东京大审判
42西安事变真相揭秘
43庐山抗战宣言内幕(上)
庐山抗战宣言内幕(下)
44国军抗战全纪实日本生化武器战
45国军抗战全纪实黄埔军校之揭秘黄埔军校
46国军抗战全纪实黄埔军校之两党之争秘密报告
47国军抗战全纪实黄埔军校之黄埔精神不朽
48国军第一王牌军之抗战中最精彩的战斗(暂无)
49国军第一王牌军之战场雄狮击毙“万年鬼雄”(暂无) 50国军第一王牌军之最能打的74军(上)
国军第一王牌军之最能打的74军(中)
国军第一王牌军之最能打的74军(下)
51国军抗战全纪实神勇坦克军
52国军抗战全纪实八一四中国空军大捷
53国军抗战全纪实飞虎队传奇
54国军抗战全纪实中美空军联合作战实录
55国军抗战全纪实全军覆没的国军海军
56国军抗战全纪实陪都重庆之重庆大轰炸
57国军抗战全纪实五大隧道惨案幕后
58国军抗战全纪实陪都重庆之重庆意志
59国军抗战全纪实抗日大刀队传奇(上)
国军抗战全纪实抗日大刀队传奇(下)
60国军抗战全纪实解密远东特遣军
61国军抗战全纪实汪精卫投敌之迷
62国军抗战全纪实汪伪那些事
63国军抗战全纪实探秘伪满政权始末
64刺杀蒋介石之杀机四伏
65刺杀蒋介石之内忧外患
66刺杀蒋介石之“帝国之花”的凋谢(暂无)
67军统情报战之风声传奇历史迷雾(暂无)
68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掌门戴笠之死
69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之刺杀行动
70军统情报战之斩首锄奸(暂无)
71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之戏弄“毒蛇”
72军统情报战之谍战疑云(暂无)
73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之皇协无间道
74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之策反周佛海
75国军抗战全纪实军统情报站之英雄无名
76国军抗战全纪实神秘的中统——没有硝烟的战场
77国军抗战全纪实抗日战俘血泪录——被掩盖的杀戮
78国军抗战全纪实抗战第一令——故宫文物南迁记
79国军抗战全纪实大学精神——抗战时期教育的奇迹
80国军抗战全纪实铁血大动脉——抗战生命线交通站侧记81国军抗战全纪实蒋介石——坚韧的民族主义者
82国军抗战全纪实蒋介石的抗战荣辱
83国军抗战全纪实蒋介石与日和谈绝密报告
84打响抗战第一枪的马占山将军
85国军抗战全纪实硝烟中的天姿国色
86国军抗战全纪实宋美龄前线险殉国
87国军抗战全纪实三姐妹的统一战线
88国军抗战全纪实一代战神薛岳
89国军抗战全纪实台儿庄英雄李宗仁
90国军抗战全纪实血胆英雄张自忠将军
91国军抗战全纪实第一位殉国将军赵登禹
92国军抗战全纪实蒋百里将军——弱国外交侧记93国军抗战全纪实铁血将军杜聿明
94特立独行侠——孙立人将军(暂无)
95海鸥将军戴安澜之死(暂无)
96李弥将军的传奇人生(暂无)
97国军抗战全纪实虎贲将军余程万
98国军抗战全纪实黄埔猛将彭士量将军
99国军抗战全纪实常胜将军王耀武
100抗日名将决死誓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