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纹样
- 格式:docx
- 大小:166.98 KB
- 文档页数:7
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广泛应用于建筑、织物、陶瓷、绘画等各个领域。
这些纹样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寓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团花纹样式,介绍如下:1. 莲花纹: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代表纯洁、高尚和庄严。
莲花纹常用于佛教寺庙、宫殿和墓葬的装饰中,其形象多样,有时是单独的莲花,有时是莲花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2. 云纹:云纹是中国古代建筑和艺术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吉祥和神秘,云纹常用于建筑物的梁柱、屏风、织物和陶瓷上,形态多样,有时是飘动的云彩,有时是云卷云舒的形状。
3. 龙纹: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象征之一,代表着权力、神圣和吉祥。
龙纹常出现在宫殿、寺庙、器物和织物的装饰中,形态各异,有时是神龙盘踞,有时是飞龙腾空。
4. 凤纹:凤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吉祥之鸟,代表着美好和幸福。
凤纹常用于宫殿、墓葬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婀娜多姿,有时是单独的凤凰,有时是凤凰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5. 花鸟纹:花鸟纹是中国古代绘画和织物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这种纹样以花卉和鸟类为主题,形象生动,表现出自然界的美丽和和谐。
花鸟纹常用于织物、屏风和陶瓷的装饰中。
6. 蝙蝠纹:蝙蝠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福气和幸福,因为“蝠”和“福”谐音。
蝙蝠纹常用于宫殿、庙宇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各异,有时是单独的蝙蝠,有时是蝙蝠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7. 纹龙纹:纹龙是中国古代绘画和陶瓷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纹龙即以龙纹作为基础,通过变形和组合形成的图案。
纹龙纹常用于器物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神秘而富有动感。
8. 牡丹纹:牡丹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国花,代表富贵和繁荣。
牡丹纹常用于宫殿、墓葬和织物的装饰中,形象美丽绚丽,有时是单独的牡丹花,有时是牡丹花与其他元素的组合。
中国传统纹样·几何纹样篇令狐采学纹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贯穿于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个流程,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始终,反映出不同时期的风俗习惯。
从原始社会简单的纹样到奴隶社会简洁、粗犷的青铜器纹饰,再到封建社会精美繁复的花鸟虫鱼、飞鸟走兽、吉祥图案纹样,都凝聚着相应时期独特的艺术审美观。
1、连珠纹连珠纹尤其连珠圈纹是古波斯萨珊王朝最为流行的花纹;在萨珊风格织物中,以对兽或对鸟图案母题为主,而以各种圆和椭圆的连珠作为图案装饰主题。
连珠纹图案于5~7世纪间沿丝绸之路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但在这一时期基本是作为器型排列的边饰。
连珠纹在中国的唐锦中成为数量最多,而且具有时代特色的纹饰。
至隋代,连珠纹发展为连珠圈纹,并成为各种器物的主题纹样。
波斯锦传入后,约7、8世纪时我国也曾模仿织造。
不论其产于何地,凡属此类萨珊波斯风格的织锦,皆称为“萨珊式”织锦(Sasannian’figured silks)。
明和阗青玉连珠纹转心佩清初,白玉连珠纹西汉连珠纹昭明镜2、云雷纹陶瓷器装饰的一种原始纹样,图案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
圆弧形的也单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青铜器、陶瓷器上一种典型的纹饰。
基本特征是以连续的“回”字形线条所构成。
有的作圆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云纹”;有的作方形的连续构图,单称为“雷纹”。
云雷纹是两者的统称。
云雷纹常作为青铜器上纹饰的地纹,用以烘托主题纹饰。
也有单独出现在器物颈部或足部的。
盛行于商代和西周,春秋战国时期仍见沿用。
在粤系的铜鼓上,云雷纹是作为主导纹饰应用的,常见密布于鼓面中心太阳纹的周围,象征太阳与云雷共存于天际,这是南方民族对云雷崇拜的一种反映。
云雷纹织物春秋战国云雷纹玉璧战国云雷纹镜3、回纹瓷器的一种辅助纹样,因纹样如“回”字,故名“回纹”。
有单体,一正一反,相连成对和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线条作方折形卷曲。
作一正一反相连成对的,俗称“对对回纹”;织锦纹样中有把回纹以四方连续组合的,俗称为“回回锦”。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纹样更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传统服饰中的常用纹样。
1. 龙纹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权威和神秘的象征。
因此,龙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被广泛使用。
龙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飞龙、腾龙、游龙等,每种龙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2. 凤纹
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另一个重要象征,被视为吉祥、美好和神圣的象征。
凤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凤纹的形态也多种多样,有凤凰展翅、凤凰翱翔等,每种凤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3. 花鸟纹
花鸟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花卉和鸟类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色彩鲜艳。
花鸟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美好的愿望和祝福,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4. 云纹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象征,被视为祥瑞、神秘和高贵的象征。
云纹在中国传统服饰中也是常见的纹样之一。
云纹的形态多种多样,有云海、云雾、云霞等,每种云纹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5. 纹龙纹
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服饰中常见的纹样之一,它以纹龙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线条流畅。
纹龙纹的寓意也很丰富,有的代表着权威和神秘,有的则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中国传统服饰中的纹样是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的,它们不仅是服饰的装饰,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扬光大。
关于纹样的非遗
中国传统纹样有很多,比如花瑶挑花、苗族蜡染等。
花瑶挑花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分为素色和彩色两种,使用家织平粗靛蓝布作底,自纺的白色粗线挑成,或用红、橙、黄、绿等七彩丝线挑绣。
其花纹种类很多,最常用的有太阳纹、万字纹、灯笼纹(也称南瓜纹)、铜钱纹、牡丹纹、蕨叶纹、勾勾藤纹等。
挑花画面色彩对比鲜明,疏密有致,动静相宜,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被我国著名的文博专家沈从文先生誉之为“世界第一流的挑花”。
苗族蜡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蜡染艺术,其纹样丰富,包括鱼纹、龙纹、鸟纹、铜鼓纹、蝴蝶纹等。
鱼纹在苗家文化中代表着对生殖与繁衍的崇拜,对多子多孙的祈福。
龙纹和女人龙在苗族文化中象征着权力和地位。
鸟纹是苗族姑娘山居生活的伴侣,多为欢快生动的形象,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憧憬与希冀。
铜鼓纹为贵州民间蜡染最为古老的纹样,表达对先祖的缅怀和对太阳的崇拜。
蝴蝶纹在苗族蜡染纹样中比较常见,蕴含着美丽而神圣的传说,以此表达对自然和祖先的热爱与崇拜。
此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中国传统纹样,比如云锦的“如意莲”、“事事如意”等寓意吉祥的纹样,以及蓝印花布上常见的“福、禄、寿”等纹样。
这些传统纹样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中国古代纹样分类中国古代纹样源远流长,经过漫长的历史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纹样类型。
这些纹样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本文将对中国古代纹样进行分类介绍,带您一起领略中国传统纹样的魅力。
一、几何纹样几何纹样是中国古代纹样的基本形式之一,主要由线条和几何图形构成,形式简洁、规整。
几何纹样运用范围广泛,包括在陶瓷、建筑、织锦等方面的应用。
常见的几何纹样有:嵌格纹、回纹、十字纹等。
嵌格纹以方格图案为基础,通过交错排列形成形象,具有规则性和对称性,常被运用于建筑装饰中。
回纹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圆组合成,呈现出回旋的效果,常见于陶瓷器皿上。
十字纹以线条组成多个十字形状,与基地平行或垂直排列,常见于建筑和织锦上。
二、植物纹样植物纹样在中国古代的装饰艺术中占据重要地位,它把自然界的植物形象化,用以寓意吉祥、美好的寓意。
植物纹样可以分为带花、带叶、带茎三种类型。
带花植物纹样是以植物的花朵为主要元素,形态优美、富有变化;带叶植物纹样以植物的叶子为主要元素,从栩栩如生的叶子图案到充满抽象感的叶片纹样,各具特色;带茎植物纹样则注重植物的茎和枝干的装饰,形成独特的纹样效果。
植物纹样常见的有:花丛纹、草本纹、藤蔓纹等。
动物纹样是中国古代纹样中最为丰富多样的一类,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动物的崇拜和喜爱。
中国古代的动物纹样常用来象征吉祥、祥瑞的寓意。
动物纹样主要分为神兽纹、鸟兽纹和鱼虫纹。
神兽纹是古代中国独特的创造,将多种动物形象融合在一起,具有神秘、神圣的象征意义。
鸟兽纹则以具体的鸟类和陆地动物为主题,展现了生动的动物形象。
鱼虫纹则强调水生动物的形象,寓意着富饶和亨通。
常见的动物纹样有:龙纹、凤纹、麒麟纹等。
四、人物纹样中国古代的人物纹样主要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人物纹样通常具有浓厚的文化内涵和故事背景,是中国传统艺术中最具表现力的一类纹样。
人物纹样可以分为神仙纹、俊美纹和寿星纹。
中国传统纹样的分类及特点中国传统纹样丰富多彩,根据造型题材的不同,主要可以分为几何纹样、动物纹样、花鸟昆虫纹样、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等几大类。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1、几何纹样:常见的有连珠纹、席纹、云雷纹、回纹、锦纹、云纹、勾云纹、漩涡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抽象的线条和形状组合而成,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特点。
2、动物纹样:包括螭纹、龙纹、凤纹、饕餮纹、麒麟纹、狮纹、虎纹、马纹、象纹、龟纹、蛙纹、蝙蝠纹、鱼纹等。
这些纹样以写实或抽象的手法表现动物的特征和形象,具有生动活泼的审美效果。
3、花鸟昆虫纹样:包括百花纹、团花纹、莲花纹、忍冬纹、缠枝纹、卷草纹、蕉叶纹、瓜果纹、葡萄纹等。
这些纹样以自然界中的花卉、鸟类、昆虫等为题材,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组合,展现出优美的画面和寓意。
4、吉祥纹样:包括玉鸟纹、如意纹、开光纹、喜喜字纹、铜钱纹、文字纹、八吉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象征吉祥的图案或文字组成,如“福”“禄”“寿”“喜”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和追求。
5、人物纹样:包括飞天纹、人面纹、舞蹈纹、婴戏纹、仕女纹、八仙纹等。
这些纹样以人物为主题,通过刻画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场景,展现出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文化内涵。
6、器物纹:博古纹、山水纹、波浪纹、绶带纹等。
这些纹样多以器物或景物为题材,通过简练的线条和形状表现出来,具有鲜明的生活气息和艺术特色。
此外,中国传统纹样的特点还表现在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形式上。
它们不仅是装饰性的图案,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寓意和象征意义,如吉祥如意、长寿健康、家族传承等。
同时,不同的纹样在表现形式上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点,如汉族的吉祥如意图案和少数民族的图腾信仰等。
「纹样」五千年中国纹样种类都在这了,真香!•纹样是行走的,路径便是一份真实的文化图谱;•纹样是生育的,衍生流变中形成庞大的族群。
•如果说每个纹样是一粒籽实饱满的种子,•那么饕餮纹、回纹、万字纹涡纹、宝相花纹、龙纹、凤纹等•经典纹样有幸落在中华文化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历经千万年时光,•桃李天下,荫功福泽,•成为一道道壮丽的风景。
目录一.动物纹样凤鸟纹· 螭纹·蝉纹· 鹿纹· 龙纹· 鳞纹· 孔雀纹· 鸡纹· 蝙蝠纹· 花鸟纹· 虎纹· 蝴蝶纹· 鹤纹· 狮纹· 鸳鸯纹· 鱼纹· 羊纹· 雁纹· 麒麟纹· 蟠虺纹· 摩羯纹· 马纹· 象纹· 蛙纹· 兔纹· 兽面纹二.植物纹样缠枝纹· 莲花纹· 菊花纹· 蕉叶纹· 宝相花纹· 葫芦纹· 谷纹· 忍冬纹· 松纹· 竹纹· 葡萄纹· 牡丹纹· 梅花纹· 桃纹三.几何纹样龟背纹· 方胜纹· 方棋纹· 联珠纹· 回纹· 八角星纹·八达晕纹· 环纹· 球路纹· 钱纹· 涡纹· 万字纹· 天华锦纹· 盘绦纹· 盘长纹· 锁子纹四.自然与天地属相纹样江涯海水纹· 火纹· 水纹· 云纹· 云雷纹· 太阳纹五.文字与符号纹样工字纹· 福字纹· 寿字纹· 喜字纹六.人物纹样和合二仙纹· 仕女纹· 婴戏纹一.动物纹样1.凤鸟纹亦称凤纹,包括凤及带有凤特征的鸟纹。
古代建筑纹样及寓意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纹样承载了丰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和祈福的追求。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
一、凤凰纹凤凰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吉祥和幸福。
凤凰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祥瑞之鸟,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未来和繁荣昌盛。
在古代建筑中,凤凰纹常常出现在屋顶、门楣以及墙壁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平安和幸福。
二、龙纹龙纹是古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纹样,它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圣动物,被视为皇权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威严。
在古代建筑中,龙纹常常出现在殿堂、宫殿以及官府等地方,通过它的装饰,彰显了统治者的威严和权力。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纯洁和吉祥。
莲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花,被视为纯洁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美好的品质和幸福的生活。
在古代建筑中,莲花纹常常出现在庭院、花坛以及建筑物的装饰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纯洁和幸福。
四、云纹云纹是古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纹样,它象征着祥瑞和吉祥。
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象征之物,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好运和幸福。
在古代建筑中,云纹常常出现在屋顶、墙壁以及柱子上,通过它的装饰,寓意着居住者的幸福和好运。
古代建筑纹样的寓意丰富多样,它们不仅仅是建筑装饰的一部分,更是文化的传承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些纹样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营造了一个美丽、祥和和幸福的居住环境。
通过观察和欣赏这些纹样,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能够从中汲取启发和正能量。
总结起来,古代建筑纹样及其寓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建筑的装饰,为人们带来美好的寓意和祝福。
凤凰纹象征着吉祥和幸福,龙纹代表着权力和尊贵,莲花纹象征着纯洁和吉祥,云纹寓意着祥瑞和好运。
这些纹样的存在,不仅增添了古代建筑的美感,更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祝愿。
中国传统纹样及图片1.云雷纹云雷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
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
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
2.祥云纹“祥云”图案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
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
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吉祥、喜庆、幸福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美好向往。
3.蟠螭纹蟠螭纹是传统装饰纹样的一种,是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
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战国时期。
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表现形象有的有所不同。
4.环带纹环带纹是青铜器纹饰之一,常雕刻在铜壶、簋的腹部,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初期。
环带曲折如波浪起伏,故又称“波纹”。
以前亦有称“山云纹”和“盘云纹”的,因其如山之起伏,云绕其间。
现也有称为“波曲纹”的。
5.蒲纹蒲纹,即蒲席的纹样,由三种不同方向的平行线交叉组织,用浅而宽的横线或斜线把玉器表面分割成近乎蜂房排列的六角形的纹样,六角形有时还琢有阴线的谷纹。
此样纹流行于汉代,宋明之间也有少量制作。
6.忍冬纹古代寓意纹样。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俗呼“金银花”、“金银藤”,通称卷草,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名金银花。
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称。
又称卷草纹,六朝时期流行的一种植物纹样。
7.象纹中国古代青铜器纹饰之一。
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
《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
”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
8.蟠虺纹蟠虺纹,传统寓意纹样,青铜器纹饰之一。
又称“蛇纹”。
以蟠屈的小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
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
一般都作主纹应用。
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
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一对突出的大圆眼,体有鳞节,呈卷曲长条形,蛇的特征很明显,往往作为附饰缩得很小,有人认为是蚕纹。
中国传统纹样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篇中国传统纹样之吉祥纹样、人物纹样、器物纹样一、吉祥纹样1、卍字纹中国佛教对“卍”字的翻译也不尽一致,北魏时期的一部经书把它译成“万”字,唐代玄奘等人将它译成“德”字,强调佛的功德无量,唐代女皇帝武则天又把它定为“万”字,意思是集天下一切吉祥功德。
“卍”字有两种写法,一种是右旋,—种是左旋(“卐”。
)佛家大多认为应以右旋为准,因为佛教以右旋为吉祥,佛家举行各种佛教仪式都是右旋进行的。
这是一个被佛教徒视为吉祥和功德的具有神秘色彩的符号。
2、如意纹如意系指一种器物,梵语阿那律。
柄端作手指形,用以搔痒,可如人意,因而得名。
也有柄端呈心字形的。
以骨、角、竹、木、玉、石、铜、铁等制成,长三尺左右,古时持以指划。
和尚宣讲帅经时,也持如意,记经文于上,以备遗忘。
近代的如意,长不过一、二尺,其端多作芝形、云形,不过因其名吉祥,以供玩赏而已。
(参阅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如意》、《释氏要览》中《道具》)。
现在所用搔痒工具,叫“痒痒挠”(又称“不求人”),即古时搔仗、如意遗制。
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与“瓶“”戟、”、“磐”、“牡丹”等纵成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
3、开光纹又称“开窗”,瓷器装饰的一种构图方式,即在器物的显著部位以线条勾勒出圆形、方形、菱形、扇面形、云头形或花形等多种式样的栏框,框内绘各种图案,用以突出主题纹饰。
此法犹如古建筑上开窗见光,故而得名。
南宋吉州窑、金代耀州窑及金、元磁州窑、元代广东海康窑等瓷器上,开光装饰较为普遍。
元、明、清景德镇瓷器上更是大量运用开光技法进行装饰,并有所创新。
4、囍字纹读作双喜,有时也写“双禧”。
原来“禧”字是福或喜神之意,和高兴一词有几分不同,伹写成“双禧”和“双禧”一词则意思相同喜、禧、囍被民间广泛用来作为一种装饰纹样。
用文字组成的图案俗称“字花”。
有关中国传统纹样的故事
1、饕餮纹:饕餮纹是青铜器上常见的花纹之一,饕餮是一种想象出来的神秘怪兽,它没有身体,只有一个脑袋和一张大嘴,十分贪吃。
饕餮纹代表着智慧与精神意志,象征着内涵与特征,是器物的主要纹饰,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文化生活。
2、云气纹:云气纹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一般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也有单独出现的,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魏时期中国民间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
云气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3、莲花纹:莲花是中国的传统花卉,自佛教传入我国后以莲花作为佛教的标志,莲花代表了“净土”、“纯洁”,莲花因此成了佛教艺术中主要的装饰题材。
莲花纹寓意“吉祥”,现在多作为装饰出现在瓷器上。
4、水波纹:水波纹,又称为“海涛纹”,“海水纹”。
水,滋养万物,润物无声,福泽天下,因此,水波纹就被世人赋予了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寓意。
波涛汹涌的水波纹有气势磅礴,威严不可触犯之态,常与龙纹、蟒纹、凤纹、等相配使用于服饰,是身份的象征。
5、团花纹:团花纹也称“宝相花”,“富贵花”,以精美细致、饱满华丽的艺术样式著称。
其外形圆润成团状,内以四季草植物、飞鸟虫鱼,吉祥文字,龙凤等纹样构成图案,寓意着金玉满堂,荣华富贵。
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大全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而传统艺术纹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这些纹样既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对自然、生活和宇宙的诠释。
本文将为您介绍一些中国传统艺术纹样,带您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一、云纹云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纹样之一。
它以云朵的形态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曲折和交错,表达出云朵飘逸、变幻无穷的特点。
云纹常出现在中国的绘画、雕刻、陶瓷、服饰等艺术作品中,给人以神秘、浪漫的感觉。
二、龙纹龙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纹样之一。
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祥瑞和权威的象征,因此龙纹常被用于皇家和贵族的服饰、建筑和器物上。
龙纹通常以龙的形态和鳞片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变化,展现出龙的威严和力量。
三、莲花纹莲花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花卉纹样之一。
莲花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纯洁和高尚的象征,因此莲花纹常被用于寺庙、宫殿和园林的装饰中。
莲花纹通常以莲花的形态和花瓣为基础,通过线条的细腻和色彩的明快,展现出莲花的婀娜和美丽。
四、鱼纹鱼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动物纹样之一。
鱼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富贵的象征,因此鱼纹常被用于婚庆和贺寿的礼品和装饰中。
鱼纹通常以鱼的形态和鳞片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鲜艳,展现出鱼的灵动和活力。
五、凤凰纹凤凰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鸟类纹样之一。
凤凰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和美好的象征,因此凤凰纹常被用于婚庆和庆典的礼品和装饰中。
凤凰纹通常以凤凰的形态和羽毛为基础,通过线条的繁复和色彩的绚丽,展现出凤凰的威严和华美。
六、山水纹山水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自然景观纹样之一。
中国山水画以其独特的构图和意境闻名于世,山水纹则是将山水画的元素运用于艺术品的装饰中。
山水纹通常以山、水、云和树木为基础,通过线条的流畅和色彩的淡雅,展现出山水的壮丽和宁静。
七、花鸟纹花鸟纹是中国传统艺术中常见的植物和动物纹样之一。
中国人对花鸟有着独特的情感和审美,因此花鸟纹常被用于绘画、刺绣和陶瓷等艺术作品中。
中国传统纹样18种及寓意18种纹样中国文化源远流长,起自远古文明初、延至当代,不论是玉器、漆器、服饰还是装饰,都铭刻着传统纹样的特色瑰美。
传统纹样计十八种:云雷纹、祥云纹、环带纹、忍冬纹、凤鸟纹、如意纹、饕餮纹、方胜纹、唐草纹、曲水纹、垂鳞纹、万字纹、缠枝纹、云头纹、八宝纹、寿字纹。
1、云雷纹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比较少见。
云雷纹是青铜器上主要铭刻的纹饰。
呈圆弧形卷曲或方折的回旋线条状。
圆弧形也称云纹,方折形也称雷纹,合称云雷纹。
2、祥云纹现于周代中晚期的楚地,至秦汉时期,祥云纹的变幻已达极盛,且绵延至今,是极富生命力的艺术。
祥云纹仿照云彩之流动蜿蜒,是祥瑞之云气,寓意美好与吉祥。
3、环带纹现于商代,盛行于西周中后期和春秋时,常见于青铜器纹饰。
形似波浪起伏,故别名波纹或山云纹、盘云纹;或,形似山势起伏,也称波曲纹。
环带纹以波线为基础,双线相交垂带状。
4、忍冬纹现于东汉末年,盛于南北朝,是一种植物纹路。
忍冬是一种蔓生植物,俗名卷草、金银花、金银藤,故而又名卷草纹,常用于佛教装饰,指代灵魂、轮回。
一般为三叶片或多叶片,且变化多样。
5、凤鸟纹现于良渚文化、二里岗文化,此时多为鸟纹;至商周时,凤凰是为神鸟,有凤鸣岐山典故,故而凤纹雄浑、肃穆,是当时的审美纹样。
唐代凤纹十分灿烂,且造型多姿多彩,与生活结合紧密,形式感非常强烈。
至宋元明清,凤纹装饰已渐变为一种特定造型,进一步规范化,如团凤。
如意者,古之爪杖也。
为一种挠痒的器物,可如人意,因此得名,常见于南北朝,仿照其形,名为如意纹。
形似如意,借喻称心、如意,常与瓶、牡丹等合成平安如意、吉祥如意等。
7、饕餮纹现于良渚文化陶器,盛于商周青铜器。
饕餮是幻想中的怪兽,是图案化的兽面,也称兽面纹。
一般是仿照饕餮的面目形象,结构鲜明。
8、方胜纹现于汉代,盛于明清,及至当代。
方胜是古代妇女饰物,由两个菱形叠压而成的纹样。
是汉族传统的寓意纹样。
9、唐草纹现于汉代,盛于唐代,及至当代。
关于中国传统纹样的愚见2007年08月31日星期五 00:09中国传统纹样背后的“意”是人们迷恋其造型的关键。
不论古人还是现代人,对美好事物都一样地心存向往,因而传统纹样蕴含的吉祥意味同样适用于现代设计,适用于传达现代人的设计意念。
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宝”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之意,迂回往复的线条象征着现代通信网络,寓意着信息社会中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井然有序、信息畅通,同时也象征着联通公司的事业无以穷尽、地久天长。
这种吉祥寓意的沿用,使我们的现代设计少了一些商业气,更多了一些文化气息和亲和力。
靳埭强设计有限公司司标设计是中国传统吉祥文化和现代审美观成功结合的又一范例,司标巧妙借用“方胜”图案为基本框架,“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形,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思想,这是一种积极的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
靳埭强先生借题发挥,使自己的设计更有情感色彩,对内含的表达更具哲理性。
虽源于传统“方胜”图案,但又不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象的再创造,使司标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
北京2008年申办奥运的标志(附图3)没有对传统造型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艺术特有的“似与不似之间”的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又如凤凰卫视中文台的台标,借用了原始社会彩陶上的凤鸟图形,并使用了中国图案特有的“喜相逢”结构形式,反映出一种厚实的文化底蕴,凤鸟两两相对旋转的翅膀极富动感,体现了现代媒体的特色。
还有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原企业标志均采用了吉祥纹样“回纹”。
视觉传达艺术、环境艺术等设计领域处处可见表达吉祥的元素。
近些年服装业“中国风”的回归也反映了这种趋势,就连肯德基老爷爷也戴上了喜气洋洋的瓜皮帽,穿上了唐装向我们传递祝福。
这些都反映了现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透过传统艺术的历史延伸脉络,我们可以看出,艺术本身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断地受到新的技术与意识观念的冲击而更新拓展,它的内涵与精神则是民族历史长期积淀的结果,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灵魂之所在。
中国吉祥文化是东方文化的一处独特景观和宝贵财富,它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世界艺术之林中,它那独特的东方文化魅力正熠熠生辉。
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在设计中单纯地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推陈出新,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也会使我们的设计成为大批没有时代精神的古董拷贝。
完全背离传统更是不可取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简单的模仿和挪用将使我们的艺术丧失民族个性。
当前有不少素质低劣的设计者呈给大众的不是精神食粮和美的享受,而是打着“前卫”的旗号从西方拾来的一些“牙慧”甚至视觉污染。
因此,我们应该倡导民族文化和先进文化,抵制腐朽文化,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设计中得以延伸发展,打造新的民族形式,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从而传其“神”,用中国传统文化精粹,以现代化国际化语言来表达,把吉祥符号的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使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世界的设计语言,共同融汇成现代设计艺术的主流,必定会使现代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中国布艺传统纹样2007-08-16更新即使是西式的家居布置,同样可以选用艳丽的东方风格布艺做装点。
东方艳丽风格布艺的红色恰好与空间里的红色墙壁、沙发属于同一个色系,搭配出十分和谐的效果。
西亚的建筑图案与中国的传统纹样叠在一起使用,并且搭配了材质相近、颜色相似的条纹布艺作为桥梁,令东方艳丽的风格更为突出,与居室整体的风格也更加谐调。
如果家里需要一组布艺,可以考虑多几种选择。
在色彩上尽可能挑选东方的艳丽颜色,比如西亚的橙色、红色以及金色,而东方传统的花朵图案本身也具有十分艳丽的色彩,艳粉色、紫色、金色穿插使用,营造出浓厚的东方韵味。
其中也可以摆放少量子力学的条纹布艺,调和东方艳丽色彩的浓稠感。
皓月树影图案+高贵的灰色为高级而古老的真皮坐椅搭配靠垫,具有中国诗画韵味的图案成为独特而高贵的选择。
清雅的灰色透露着浓缩的文化韵味,与另一个灰色缎面靠垫搭配起来更显高贵,而坐椅旁边的条纹靠垫向古老的气氛中投入了古典的西方元素,让整个角落的风格多元起来。
优雅风格需要淡雅色彩的陪衬,它代表高雅品位,因而成为家居界最广泛的潮流代表,优雅风格的布艺可以与现代风格、田园风格和新古典风格家居的相搭配,它本身具有的图案、色彩和质地,都可以成为不同家居风格中的点晴之笔。
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与现代设计来源陆宇澄(苏州职业大学艺术设计系,江苏苏州215011)摘要:本文从吉祥观念的起源谈起,论述了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中的吉祥观念的表现形式及其寓意的本质,从一方面反映了装饰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传承与发扬它,把其精神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必定会使设计更具文化性与社会性。
关键词:装饰纹样,吉祥,观念,设计,现代中国装饰艺术的寓意特征是在传统文化的大环境中即在礼乐文化的氛围中被强化的。
在装饰艺术中,无论是图案纹样或是装饰的图画,其寓意所表达的中心主题是“吉祥”,这是一个延绵千万年的永恒性主题。
“吉祥”本意为美好的预兆,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周易·系辞》有“吉事有祥”之句,《庄子》也有“虚室生白,吉祥止止”之说。
由此可见,吉祥是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具有理想的色彩。
吉祥是中国人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一、吉祥观念的起源与发展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始终追求吉祥美满的生活方式,古时以祭祀为“吉事”,祭祀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
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
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
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
表现形式最多的是以图案、纹样形式出现的吉祥图案、纹样、图式,表达了人们追求的各种美好愿望,以至于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的观念应该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
原始初民们对生活和生存充满了热望,作为吉事的祭祀和卜筮活动就是这种吉祥观念的具体行为。
卜筮活动主要是占问凶吉的活动,卜用甲骨上常记有吉、大吉之类的卜辞或灵验记录。
李砚祖先生认为:“从纹的形式而言,吉祥图案的起源与原古先民观物取象的观察方式以及在卜筮活动中察看纹象的认识有直接关系”[1]。
吉祥符号的出现源于吉祥意识的产生。
有人类的地方,就有人追求美好幸福,祈望吉祥平安。
吉祥意识的产生来源于古人对生活的不安定感。
先民们对人类自身疾病、瘟疫和死亡充满迷惑和畏惧,以为是魔鬼侵入体内作怪,需要借助某一物或神帮助他们向妖魔发起进攻,驱鬼逐妖,消灾灭害,保佑平安。
因此,他们举行宏大的舞蹈,创造出他们认为魔鬼们害怕的形象,作为他们家庭、氏族的保护神。
于是,图腾出现了。
图腾的实体是某种动物、植物、无生物或自然现象,甚至是人为创造出来的形象,原始人最初将图腾当作祖先崇拜。
再后来将图腾认作保护神。
因此,图腾是宗族的祖先,同时也是保护神。
继而有了自己的图腾圣地、图腾仪式、图腾物、图腾色彩、图腾音乐、符号图形等。
这一点与当今现代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企业精神、行为规范、企业标志、吉祥物、标准色、象征图形等在形式上是多么接近!与现代企业所追求的企业内部员工凝聚力和互助精神以及追求品牌个性也是一致的。
原始社会时期,彩陶中那些有意味的纹样已包含了一种广义的“吉祥”寓意在内,原始初民在陶器等物品上刻划符号和绘制纹饰,绝不仅是为了美观,而是为了与生存相关的神圣目的,是带着对兆纹吉相的信任和希冀而精心刻画的,他们相信,由纹样装饰的器物具有神性,能给自己带来好运。
彩陶纹饰中的人面鱼纹、鱼纹、蛙纹、鸟纹以及其它一些纹样,无论是出于巫术、祭祀、图腾还是希求多子、生殖繁衍的目的,无不体现着希求吉祥的意义,是初民渴求吉祥观念的古老形式。
在夏、商、周的青铜器装饰中,吉祥主题使礼器规范下的装饰开始呈现出世俗的生活形式,如欢愉生动的凤鸟纹、鱼纹等都蕴含着吉祥的生命。
秦汉之际宗教神学是哲学的主流,谶纬作为社会思潮成为汉代神学经学的一部分,强调天人感应,在宗教迷信的外衣下包裹着对人的生存的更多追求和肯定,如追求长寿、富贵,以及厚葬之风盛行,因而装饰也表现出了同样的生命和生活的内容,一切都有寓意、都希求祥瑞,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纹”,长宜子孙的“大吉羊”等。
装饰纹样以吉祥为主题是在汉唐兴盛起来的,汉代是吉祥图案发展的集成时期,也是装饰整体上脱离夏、商、周三代天命神学的严谨规范进入世俗化的一个转变时期。
此后千百年来,“吉祥”一直成为中国装饰艺术的主题,唐代盛行的对鸟、对兽图案纹样中,便明显有喻和美、完美之意。
至明清为高峰,凡事必求吉祥如意,吉祥几乎成为装饰的唯一内容,这是淡化其宗教神秘性而将生命保障的形式世俗化、表象化的结果。
二、吉祥观念的本质在一定意义上说,艺术的内容就是观念。
图案纹样是人类形象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而且是一种基本的纯化的方式,它以一定的形式构成而反映出一定的观念。
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包含着传统文化的众多内容和人文主义精神,它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镜子,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了人生的各种需要和方方面面。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主客统一的整体意识和“求全美满”的美学观念,认为万事万物都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都遵循同一个本质规律,因而中国古代的艺术家始终致力于“以整体为美”的创作,将天、地、人、艺术、道德看作一个生气勃勃的有机整体,以人的情感赋予物的形式,借物抒情,“以形写意”,“形神兼备”,是一种善和美的行为和意志。
在传统图案的题材和构成形式上,都表露出我国人民那种“善始善终”的处世哲学。
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提升为“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人文化意识和形态哲学观念的体现。
它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它的想象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中国人对吉祥幸福的向往,也反映了装饰至善至美的本质。
装饰纹样的吉祥主题不仅表明了人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理想,又以寓意的方式表征着人们改变生存环境的艰苦努力和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的。
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其现实意义的,那火红的对联门笺、五彩丝缕、桃符艾人,其深层的装饰动机是创造一个吉祥化的世界,表达一种对安定、和谐、康富生活的企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