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兰科
- 格式:pdf
- 大小:1.24 MB
- 文档页数:29
接收日期:2023-09-06 接受日期:2023-09-1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174081);福建省科技厅高校产学合作项目(2020Y4015) *通信作者。
E-mail:*************;*******************中国兰科植物新记录种——安南金线兰及其金线莲苷含量测定韩 玉1,陈慧玲1,王硕硕1,梁秀婷1,吴锦忠1,吴岩斌1*,郑承剑2*(1. 福建中医药大学药学院,福建 福州350122;2. 海军军医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学教研室,上海 200433)摘 要:报道中国兰科金线兰属植物一新记录种——安南金线兰Anoectochilus annamensis Lindl.,描述其主要形态特征并提供彩色图片,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中医药大学中药资源标本馆。
该种植株形态与丽蕾金线兰Anoectochilus lylei Rolfe ex Downie 较相似,但唇瓣中部两侧各有2~5条长短不等的短流苏,金线莲苷含量高于goodyeroside A 的含量,可明显区别于丽蕾金线兰。
关键词:安南金线兰;兰科;新记录种;金线莲苷;goodyeroside A Doi: 10.3969/j.issn.1009-7791.2023.05.010中图分类号:Q9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791(2023)05-0448-05Anoectochilus annamensis , a New Record of Orchidaceae from China and ItsKinsenoside Content DeterminationHAN Yu 1, CHEN Hui-ling 1, WANG Shuo-shuo 1, LIANG Xiu-ting 1, WU Jin-zhong 1, WU Yan-bin 1*,ZHENG Cheng-jian 2*(1. College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zhou 350122, Fujian China; 2. Depar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Authentication, School of Pharmacy, Naval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433, China)Abstract: Anoectochilus annamensis Lindl. was reported a new record from China.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color pictures were provided. The voucher specimens were deposited in herbarium of College of Pharmacy,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orphology of A. annamensis is similar to that of A. lylei , but there are 2–5 short tassels of varying lengths on each side of the middle lip. The content of kinsenoside in A. annamensi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goodyeroside A, which can be clearly distinguished from A. lylei .Key words: Anoectochilus annamensis ; Orchidaceae; new record; kinsenoside; goodyeroside A金线兰属Anoectochilus Blume 属于兰科Orchidodeae 头骨兰族Cranichideae 斑叶兰亚族Goodyerinae [1],全世界有40余种,主要分布于印度和喜马拉雅东部、东亚、东南亚至澳大利亚以及西南太平洋岛屿等地区[2—3]。
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调查分析及保护荣海;陈余朝;赵宝鑫;王卫东;刘平;程乾斗【摘要】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安康市共有兰科植物37属66种,分别占陕西省兰科植物属种的82.6%和68.4%,其中戟唇叠鞘兰(Chamaegastrodia vaginata)、大根兰(Cymbidium macrorhizon)为本次调查发现的陕西省新记录种;肾唇虾脊兰(Calanthe brevicornu)等10种兰科植物陕西省仅在安康市有分布,应作为重点保护对象;镇坪、平利、宁陕三县种类数量最多,依次为53种、44种和30种,应作为重点保护区域;曲茎石斛(Dendrobium flexicaule)等12种陕西省新记录还没有纳入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名录,应尽快纳入.此外,本文还分析了安康市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期刊名称】《陕西林业科技》【年(卷),期】2018(046)002【总页数】5页(P44-48)【关键词】安康市;兰科植物;保护【作者】荣海;陈余朝;赵宝鑫;王卫东;刘平;程乾斗【作者单位】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安康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陕西化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安康市林业产业发展中心,陕西安康 7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82.31兰科(Orchidaceae)是被子植物中的一个大科,全世界约有800属25 000余种,以湿润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多,我国有兰科植物194属1 388种,其中特有种491种[1]。
陕西省兰科植物资源相对匮乏,不到100种,集中分布在秦岭和大巴山地区,其中绝大多数处于稀有状态,至少有一半处于濒危状态[2]。
安康市位于秦巴腹地,是陕西省兰科植物的集中分布和重点保护区域,笔者通过开展野外资源调查和查阅历史资料,对安康市野生兰科植物资源进行汇总分析,剖析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对策,为陕西省兰科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探究四种兰科植物的繁殖能力及培育方法韩萱(北京中学,北京100018)摘要:兰科植物种类繁多,且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由于其生长条件苛刻,加上人们的掠夺性采挖导致兰科植物频临灭绝,因此培育繁殖能力较强的兰花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进行TTC(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实验,并配置培养基培养真菌和兰花,探究四种兰科植物的繁殖能力,并选取繁殖能力较好的一种兰科植物探究其培育方法。
研究结果表明,竹枝石斛种子的活力比较高,繁殖能力强,易于栽培,建议大量培养竹枝石斛并回归自然以保护兰科植物。
关键词:兰科植物;繁殖能力;培育方法;共生真菌;保护物种中图分类号:Q9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1)06-0019-021研究背景西双版纳是我国现存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地区,它位于中国云南省南部,地处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北部边沿,受印度洋、太平洋季风气候影响,终年温暖、阳光充足、湿润多雨,是中国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保存最完整、最典型的地区,也是当今地球上少有的植物基因库,被誉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观,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植物王国”。
兰科植物药用价值高,但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加之人们肆意破坏,现已成为濒危物种。
兰科植物种类繁多,大多数的兰花样品属于石斛属,许多种类均是名贵的中药材。
在《神农本草经》中,“石斛”被列为上品,因此已造成掠夺性采挖,加上对生长环境要求苛刻,繁殖缓慢,自然更新能力差,而且仅在我国云南和广西有大范围的种植和栽培。
随着人们保护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濒危物种意识的提高,兰科植物的繁殖和栽培也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人员也在积极的探寻一种加快兰科植物繁殖、改善其种植环境的新方法。
兰花喜湿润,忌渍涝。
盆土水分过大,喜凉爽,忌高温,喜阴,忌阳光直射。
为了能培育兰科植物并回归自然,减少人力和财力的消耗,我们将通过使用TTC染色法对选择的金钗石斛、竹枝石斛、鼓槌石斛、冬凤兰等四种常见的兰科植物种子的活力进行测定并选择活力较高的兰科植物种类进行培育,从而探究四种兰科植物的繁殖能力和种植方法。
1)木兰科:﹡P3+3+3A∞G∞木本。
单叶互生,具托叶环痕。
花单生;花被3基数,两生,整齐花;常同被;雄蕊及雌蕊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于伸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
蓇葖果。
有胚乳。
2)毛莨科:K5 C5 A∞G∞-1 草本。
叶分裂或复叶。
花两性,整齐,5基数;花萼和花瓣均离生;雄蕊和雌蕊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于膨大的花托上。
瘦果聚合。
3)壳斗科:* ♂:K(4-8) C0 A4-20♀:K(4-8) C0 G (3-6:3-6:2)木本。
单叶互生,羽状脉直达叶缘。
雌雄同株,无花瓣;雄花成柔荑花序;雌花2--3朵于总苞中;子房下位,3-7室,每室2胚珠,仅1个成熟。
坚果4)桑科:♂:* K4 C0 A4♀:* K4 C0 G(2:1)木本,常有乳汁。
单叶互生,常有托叶环痕。
花小,单性,集成各种花序,单被花,4基数。
坚果、核果集合为各式聚花果。
5)锦葵科:* K5 C5 A∞G(3-∞:3-∞)纤维发达。
花两性,整齐,5基数;有副萼,单体雄蕊,花药1室,花粉粒大,具刺。
蒴果或分果。
6)葫芦科:♂:K(5) C(5) A1(2)(2)♀:K(5)C(5) G(3:1)蔓生草本,具有双韧维管束,有卷须。
叶互生,掌裂。
花单性,5基数;聚药雄蕊,花丝两两结合,1条分离;雌蕊3心皮组成,侧膜胎座,子房下位。
瓠果。
7)十字花科:﹡K2+2C2+2A2+4G(2:1)草本,常有辛辣汁液。
花两性,整齐;萼片4;十字花冠;四强雄蕊;子房一室,有2个侧膜胎座,具假隔膜;角果。
8)蔷薇科:﹡K(5)C5,0A5-∞G∞-1叶互生,常有托叶。
花两性,整齐;花托凸隆至凹陷;花部5基数,轮状排列;花被与雄蕊常结合成花筒;子房上位,少下位。
种子无胚乳。
9)含羞草科:K(3-6)C3-6,(3-6)A∞(3-6)G1:1花辐射对称;花瓣镊合状排列;雄蕊常多数;荚果10)苏木科(云实科)↑K(5)C5A10G1:1花两则对称;花瓣上升覆瓦状排列;雄蕊10或较少,常分离;荚果。
刘 洋,路 妍,景 岚.向日葵全基因组NBS抗病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21,49(10):43-47.doi:10.15889/j.issn.1002-1302.2021.10.008向日葵全基因组NBS抗病基因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刘 洋,路 妍,景 岚(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摘要:为分析了解向日葵(HelianthusannuusL.)核苷酸结合位点(nucleotidebindingsite,简称NBS)型抗病基因编码时各密码子的使用情况,以向日葵全基因组NBS型抗病基因的255条基因序列为来源,利用CodonW软件对每个基因序列进行密码子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向日葵NBS型抗病基因使用A/T(U)结尾的密码子占比大于G/C结尾的密码子,且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numberofcodon,简称ENC)平均值为51.40,整体偏好性较弱,但第3位碱基偏好使用以A/T(U)结尾的密码子。
从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频率(relativesynonymouscodonwusage,简称RSCU)分析得到第3位为A、T结尾的密码子占密码子总数(RSCU>1)的比例最高。
ENC-GC3s分布图表明,碱基突变是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关键因素。
同时相关性分析结果还表明,ENC与A3s、T3s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多种不同分析都印证了向日葵NBS型抗病基因序列偏好于以A/T(U)结尾的密码子。
分析向日葵NBS型抗病基因密码子偏好性,通过优化密码子来提高NBS抗病基因在向日葵中的表达,可为向日葵分子改造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向日葵;NBS抗病基因;密码子偏好性;密码子相关参数;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S565.501;Q94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1)10-0043-05收稿日期:2020-09-15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760509);内蒙古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0MS03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