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319.53 KB
- 文档页数:2
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以下是 7 条关于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
1. 嘿,术后可得多休息呀!就像汽车跑完长途得好好保养一样,咱身体也需要休息来恢复呀!我当时做完射频消融术,那可是老老实实躺了好一阵呢。
比如,能不干活就不干活,没事就躺着听听音乐、看看书,别让自己累着,这很重要哦!
2. 饮食也得注意呀!别吃那些辛辣刺激的食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你想想,伤口刚长好,能经得住那些刺激吗?多吃点清淡有营养的,像蔬菜水果啥的,我就是这么做的,对恢复特别有帮助呢!
3. 伤口的护理可不能马虎!那可是咱身体的“小宝贝”呀。
要按时换药,保持伤口清洁,别让它感染啦!我当时每天都小心翼翼地查看伤口,就像呵护一个小婴儿一样。
4. 术后也得适当运动运动,但别过度呀!好比走路,别一下子走太长时间,觉得累了就歇歇。
我就每天在屋里慢慢溜达溜达,活动活动筋骨,觉得还挺好呢。
5. 心情也很重要哇!得保持乐观的心态。
别总担心这担心那的,要相信身体会好起来的呀!我那时候就经常和家人朋友聊天,心情好了,恢复也更快呢,难道不是吗?
6. 别忘了定期复查呀!这就像给身体做个“体检”,看看恢复得怎么样啦。
难道你不想知道自己恢复得好不好吗?可别不当回事儿。
7. 千万注意,别着凉感冒了呀!这时候身体比较虚弱,可经不住折腾。
多穿点衣服,注意保暖,不然感冒了多麻烦呀!我可是一直都很小心的呢。
总之,射频消融术后一定要好好护理自己,该注意的都要注意到,这样才能更快地恢复健康呀!。
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相关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张藜(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心内科,重庆400038) 摘 要 目的介绍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方法对我科2004年1月~2007年12月行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21例患者的疗效和护理进行观察。
结果21例患者均治疗成功,未见明显并发症。
结论通过导管射频消融诱发心房颤动的异位灶,可以有效地防止心房颤动的复发。
其治愈率高,并发症较少,可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新手段。
并且良好的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术 并发症 护理 Key w or ds Atrium f ibrillation Radiof reque ncy ablation Complication Nur sing 中图分类号:R471,R541.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6975(2008)1821658203 作者简介张藜(),女,重庆,本科,护师,从事心内科护理工作 心房颤动(at rial fibril latafion ,A F)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可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心力衰竭和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使老年患者致残率和死亡率明显增高。
AF 的药物治疗包括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和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等,但治疗效果有限。
近年来的心脏电生理研究证实,心房颤动多是由局灶性房性早搏触发或发动的,这些早搏大多起源于肺静脉,通过导管射频消融诱发心房颤动的异位灶,可以有效地防止心房颤动复发,达到根治心房颤动的目的[124]。
目前,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已经从最初定位为最后治疗选择改为二线治疗,即药物治疗无效后可进行导管消融治疗[5]。
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应用经导管消融治疗房颤患者共21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21例,年龄36~55岁,平均48.5岁。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护理体会目的:研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护理方法。
方法: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均为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1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6%,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下静脉栓塞与心脏填塞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在实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过程中,给予患者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射频消融术;老年;阵发性房颤;护理临床中引起阵发性房颤的原因有很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有冠心病、甲亢心、风心病。
患者发病的时候就会出现心悸、气短、忧虑不安与前区不适等情况,与此同时患者冠心病发作的时候,会出现眩晕、晕厥与心力衰竭的情况,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休克[1]。
本文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研究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老年阵发性房颤的护理方法。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老年阵发性房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
患者年龄均为66岁以上,患者病程为1个月-4.1年。
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分别为25例。
两组患者年龄、病情、性别等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实验进行比较。
1.2方法所有患者在入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采用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
在患者治疗前的停止服用任何药物。
根据患者的分组情况,实行不同的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行护理干预措施。
护理干预的实施步骤主要如下:(5)饮食与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给予患者容易消化、低脂与高维生素的饮食。
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常规射频消融术是一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方法,通过经外周血管穿刺、插管,将射频消融导管前端送至心腔内特定部位,利用射频电流产生阻抗性热效应,使病变部位产生可控性的局部组织凝固性坏死。
正常心律起源于窦房结,成人频率为60-100次/分,比较规则。
心律失常是指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任何一项异常。
根据心率的快慢,心律失常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治疗包括发作时治疗和预防发作治疗,除病因治疗外,还可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方面。
非药物治疗包括机械方法、心脏起搏器、电复律、电除颤、射频消融术等。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治疗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等。
其创伤小,治愈率高,自1991年引入我国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普及。
适应证包括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并快速心室率引起血流动力学障碍者或已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方式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房性心动过速、典型心房扑动和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者,或合并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者,或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等。
禁忌证包括未能控制的心力衰竭、重度肺动脉高压、恶性心律失常、严重的心脏传导阻滞、心脏瓣膜病等。
在进行射频消融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包括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常规、凝血功能等检查,以及准备好必要的设备和药物。
在术后的护理中,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指标,及时处理并发症,遵守医嘱,定期复诊。
1.对于显性预激无心动过速、无症状者,不需要治疗。
2.对于不适当窦速药物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不需要其他治疗。
3.对于阵发性房颤药物治疗效果好或发作症状轻的患者,可以继续药物治疗。
4.对于频发室性早搏,症状不严重,不影响生活、工作或研究的患者,不需要治疗。
5.对于心肌梗死后室速,房室、发作时心率不快并且药物可预防的患者,可以继续药物治疗。
6.妊娠期妇女需要特殊的治疗方案,应由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问题及措施1. 初期护理1.1 手术后的休息与观察哎呀,刚做完射频消融术,你肯定感觉有点像从战场上回来一样,身心俱疲。
没关系,首先你要好好休息,别急着立马回到正常生活中。
术后几个小时,医生会让你在观察区待着,主要是看看你有没有什么不适,或者术后有啥不对劲的地方。
你可能会感觉到术区有点儿疼,这就像是被人轻轻揪了一下似的,但通常没什么大碍。
记住,这个时候要乖乖地听医生的话,按时吃药,别抱怨说药太苦,疼痛不等于全世界末日,我们得耐心点儿。
1.2 伤口护理说到伤口护理,那也是个大事儿。
术后,医生会给你一个小小的伤口,虽然小但也要用心对待。
别以为它很不起眼,其实,伤口护理可是至关重要的。
每天要按时换药,保持伤口干燥。
千万不要用脏手去碰它,要用干净的手和无菌的材料,这样才能避免感染。
洗澡时,最好用防水敷料保护伤口,洗完之后,记得擦干,别让伤口一直泡在水里。
2. 饮食与生活习惯2.1 饮食注意事项刚做完手术,饮食上要格外注意。
不要急着去吃重口味的东西,像辛辣、油腻的食物,这些东西可能会刺激你的伤口,让你不舒服。
选择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粥、汤、蔬菜水果,这样对身体恢复更有帮助。
还要多喝水,不仅能帮助排毒,还能促进伤口愈合。
记得,吃饭的时候最好少吃一些干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到术区,让你更不舒服。
2.2 生活习惯调整除了饮食,生活习惯也得调整一下。
术后别立马去做剧烈运动,也别一口气搬起重物。
这就像车子刚修好不能立马上高速一样,你得慢慢来。
尽量避免大幅度的运动,尤其是那些可能对术区造成压力的动作。
多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对身体恢复特别重要。
就像老话说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3. 术后随访与注意事项3.1 定期随访手术后,医生通常会安排几次随访检查。
记得按时去医院复查,就像按时去给汽车做保养一样。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你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
不要觉得麻烦,实际上这是对你健康的最好保障。
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关键词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护理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恢复快,且死亡率低,已成为近年来最有希望根治房颤的技术。
2011年先后对180例患者进行了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经过术后精心护理及病情观察,均获得成功,现将护理心得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80例,男125例(69.44%),女55例(30.55%),年龄45~79岁,平均61岁。
术前持续房颤114例,发病时间1个月~10年,术前阵法性心房颤动66例,其中房颤合并心功能Ⅱ级20例,房颤合并高血压45例房颤合并冠心病25例。
入院后完善术前检查。
治疗方法:局麻下经左侧股静脉放置4极冠状窦电极导管,穿刺右侧股静脉置入2个8F鞘,其中一个交换为swart长鞘,经其穿刺房间隔。
穿刺成功后静脉注射普通肝素100U/kg,此后每小时补肝素1000U并将肝素盐水用微量泵以20ml/小时持续冲洗swart鞘管,芬太尼或瑞芬持续小剂量泵入以达止痛效果。
通过鞘管进行各肺静脉选择造影。
使用冷盐水灌注在三维标测系统下构建的左心房三维解剖图后于肺静脉前庭处行环双肺静脉性消融。
冷盐水灌注流量在放电时17ml/分。
放电间歇2ml/分,设定放电时最高温度45℃,预设输出功率35W,每个靶点有效放电时间至少10秒,每一消融点是局部双极心内电位振幅降低80%以上,并将每一点消融点在三维结构图上进行标记。
结果本组180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其中术后无食管心房瘘,肺静脉狭窄等并发症,无严重皮下血肿。
术后出现心包填塞1例,给予积极抢救心包穿刺引流治疗后康复出院。
术后随访3个月~1年。
护理术前护理:电复率前保持良好心态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本组对术前医生向患者及家人讲清电复率术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护士根据不同的心理给予鼓励开导以及与手术成功患者的交流,消除患者顾虑取得合作。
关于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护理体会(论文网)作者:赫金平张莉梅刘伟娜心房颤动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房颤发作时快速的心室率可引起血液动力学变化,患者产生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Carto三维标测指导下经导管消融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已经成为最有希望根治房颤的技术[1]。
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房颤射频消融术47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共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2-78岁。
其中合并高血压12例,冠心病15例,糖尿病8例。
阵发性房颤37例,持续性房颤10例。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愿意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1.2方法预先连接好CARTO三维标测系统后,让患者平卧于床,常规消毒、铺巾,1%利多卡因局麻右侧股静脉, Seldinger 穿刺法成功进针后置入1根6F血管鞘和8 F血管鞘,经6 F血管鞘送入4极CS电极导管至 CS内,经8 F血管鞘送上1根 L1 SWARTZ鞘至上腔静脉内,再送入房间隔穿刺针完成房间隔穿刺后,注入普通肝素5000U,15分钟后监测 ACT,如果达标300~350s,则以后每30分钟追加肝素1000U,如不达标同样追加肝素1000U,直至ACT达标。
继之将SWARTZ鞘送入左、右肺静脉内进行分别造影,然后送上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至左心房内在三维系统下建壳,构建完成后进行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消融终点为房颤自行终止或肺静脉内无电位,如为持续性房颤患者,则加做左心房顶部和狭部消融径线,以及心房复杂碎裂电位(CFAE)的消融。
术后常规服用胺碘酮0.2qd至1个月,如无房性心律失常则停用,如有则继续服用,常规服用华法林3个月,调整INR在2.0~3.0之间。
1.3结果 42例术中终止发作房颤或未能诱发出房颤,即刻成功率达89.4%,2例慢性房颤仍为房颤,2例经直流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安返病房,1例无效;2例择期再做消融术均成功,其中1例术中发生急性心包填塞,经X线透视和造影剂指导下心包穿刺引流后症状好转,保留引流管返回病房,数日后病情稳定;另外1例术中发作TIA,出现右侧肢体活动障碍,口齿不清,经积极抗凝、扩脑血管等治疗后症状缓解,结束手术安返病房。
射频消融术的护理1.术后监测:术后监测是射频消融术后的首要任务。
护士应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体温,并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疼痛程度。
此外,通过心电图监测患者的心律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
2.观察出血和渗漏:射频消融术创伤相对较小,但在消融过程中仍存在出血和渗漏的风险。
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手术切口,并评估有无出血、渗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如发现出血量过多或渗漏,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疼痛管理:术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疼痛不适,护士应通过评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合理给予镇痛治疗。
镇痛治疗可以采用药物镇痛或非药物镇痛措施,如冷敷、按摩等,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4.液体管理:射频消融术后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失去一定的体液。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体液损失情况以及血压、心率等监测指标的变化,合理进行液体管理,恢复患者的体液平衡。
5.导管护理:射频消融术后,患者体内可能会存在导管或引流管。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导管,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感染并减少患者的不适感。
如有必要,及时取出导管。
6.饮食和活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可能需要一定时间的康复,因此在饮食和活动上需要逐渐恢复。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制定饮食方案,避免食物刺激引发不适。
在活动方面,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体力活动,避免过度劳累。
7.心理支持:射频消融术对患者来说是一次重要的手术,手术期间和术后患者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缓解紧张情绪,增强对手术的信心和康复的积极态度。
总结起来,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观察出血和渗漏情况,合理管理疼痛和液体,进行导管护理,指导饮食和活动,提供心理支持。
通过综合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高其生活质量。
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
2018-07-31T13:25:48.72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6期 作者: 李薇
[导读] 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实施术后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心血管内科CCU 050001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术后并发症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68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
2017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34例)和实验组(34例),对照组应用传统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术
后并发症护理。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对比,其PSQI评分与住院时间更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更低,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
结论: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实施术后并发症护理,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房颤射频消融术;并发症;护理效果
房颤在医学临床上属于一种十分常见的心律失常。据相关统计数据表明,房颤在我国的发病率可高达0.77%[1]。目前,在临床上治疗
房颤方法多样,主要分为药物治疗、电学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
3种类型。近年来,由于医学工作者对心脏电生理技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射
频消融术也逐渐成为一种治疗房颤的新型治疗技术。然而,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在围术期若不接受合适的护理措施,发生肺静脉狭窄、血
栓等并发症的概率较高,手术效果大打折扣,术后康复进度因此延缓。本研究意在评价分析术后并发症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
临床效果,对
2017年4月~2018年4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进行实验,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根据收治时间依次排号,奇数是对照组,偶数
是实验组,一组各占
34例。在对照组中,11例女性,23例男性;年龄(53-74)岁,平均年龄(66.81±2.82)岁;患病时间(1-11)年,平
均患病时间(
6.49±0.88)年。在实验组中,15例女性,19例男性;年龄(54-72)岁,平均年龄(67.03±3.04)岁;患病时间(1-11)
年,平均患病时间(
6.71±0.95)年。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在性别占比、年龄等方面均差别不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如术前加强健康教育、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术后并发症护理,具体措施见下所示。
(1)血栓栓塞。血栓栓塞的护理难度极大,究其原因是患者血流动力学会产生明显波动,且平卧休息使会延缓血流速度;同时穿刺
处理会损伤股静脉,从而引发血栓栓塞现象。故术前和手术时应积极做好抗凝治疗工作;为加快血液循环进程,可建议患者在术后
1d即可
下床活动。
(2)肺静脉狭窄。肺静脉狭窄通常不会在术后早期出现,据相关统计数据可知发病率约0.04%。大部分患者出现肺静脉狭窄不会具有
明显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呼吸系统功能会出现问题,病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休克和肺水肿。发病原因多数临床医生不具备丰富的手术经
验、消融过度或手术期间肺静脉开口偏小等。
(3)严重皮下血肿。因患者年龄普遍偏大,合并症较多,且手术时会有抗凝药物的大量使用,患者术后发生皮下血肿、出血等现象
的概率较大。故医护人员应重点留心患者的足背动脉搏动、伤口敷料等情况是否正常,以便渗血发生时能及时发现。针对皮下血肿,医护
人员需对症治疗,主要是提供抗感染、输血、补液、低分子肝素等措施。
1.3
观察指标
将两组的PSQI评分[2](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概率与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组间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实验数据均要进行处理统计,软件应用SPSS20.0版,68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PSQI评分、住院时间、生活质量评分以“(x±s)”
形式表达,采用
t检验;68例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以“%”形式表达,采用卡方检验。如果P值小于0.05,则组间各项数据比
较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与住院时间
实验组的PSQI评分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更少,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
1:对比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PSQI评分与住院时间(x±s)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
对照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实验组较对照组远远更低,P<0.05。具体数据见表2。
表
2:对比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n(%)]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实验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3。
表
3:对比两组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x±s,分)
3
讨论
一旦出现房颤,脉搏不整齐、心跳快且不规律等症状作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心房收缩功能会受到影响[3]。为保证患者生
命安全,避免生存质量降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病情与改善病情的首要前提。
为探讨术后并发症护理对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本文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础上给予术后并发症护理,具体内容包括血
栓栓塞、肺静脉狭窄、严重皮下血肿
3个部分。针对患者的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达到有效改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促进患
者术后康复具有积极影响
[4]。
据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PSQI评分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降低,生活质量评分大大
提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言而总之,术后并发症护理应用于房颤射频消融术患者,可有效改善并发症情况,对提高
生活质量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芳,王平.房颤射频消融术后患者应用华法林的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8):2377-2379.
[2]
王琳,孙国珍,郦明芳,等.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江苏医药,2015,41(5):611-612.
[3]
庄婧,王琳.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胃轻瘫的护理体会[J].江苏医药,2016,42(7):859-860.
[4]
郭英,郭航远,邢杨波,等.老年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观察与护理[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46,14(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