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系统,模型与模拟
- 格式:ppt
- 大小:528.00 KB
- 文档页数:31
第1章引言1.1 学习指导1.1.1 要点本章的要点有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信息及其度量,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1.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通信系统是指传递消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含信道)的总和。
通信系统的作用就是将信息从信源发送到一个或多个目的地。
(1)一般模型以图1-1所示的功能框图来表示。
图1-1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信息源。
信源所产生的信息可以是声音、图像或文本。
信息源一般包含变换器,将信源的输出变换成电信号。
例如,用作变换器的话筒,可以将语音信号变换成电信号,而摄像机则将图像信号变换成电信号。
这些设备输出的信号一般称为基带信号。
在接收端,使用类似的变换器就可以将接收到的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发送设备。
发送设备将原始基带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物理信道或其他传输介质传输的形式。
例如在无线电和电视广播中,通信部门规定了各发射台的频率范围,因此,发射机必须将待发送的信息信号转换到适合的频率范围来发送,以便与分配给此发射机的频率相匹配。
这样,由多个无线电台发送的信号就不会彼此干扰。
又如果信道是光纤组成的,那么发送设备就要将处理好的基带信号转换光波信号再发送。
因此发送设备涵盖的内容很多,可能包含变换、放大、滤波、编码调制等过程。
对于多路传输系统,发送设备中还包括多路复用器。
信道。
信道用于将来自发送设备的信号发送到接收端的物理介质。
信道可以分为两大类: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
在无线信道中,信道可以是大气、自由空间和海水。
有线信道有双绞电话线、同轴电缆及光纤等。
信道对不同种类的信号有不同的传输特性,但都会对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产生衰减,信道中的噪声和由不理想接收机引入的噪声会引起接收信号的失真接收设备。
接收设备的功能是恢复接收信号中所包含的消息信号。
使用和发送端相似的变换器将接收到电信号变换成适合用户的形式,如声音信号、图像等。
接收到的信号由于噪声的影响,出现某种程度的恶化,除了完成信号解调这一功能外,接收机还有完成包括信号滤波和噪声抑制等在内的其他一系列外围功能。
任何人、任何时候在任何地方以任意的方式进行通信。
1.1.1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主要培养全局系统的概念) 通信: 从一地向另一地传递和交换信息。
通信系统: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质基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系统的模型用图1 -1 来描述。
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受信者噪声源接收端信息源:消息的产生地,其作用是把各种消息转换成原始电信号,称之为基带信号。
包括:电话机、电视摄像机和电传机、计算机等。
前者是模拟信源,输出模拟信号;后者是数字信源,输出数字信号。
发送设备:将信源和信道匹配起来,即将信源产生的消息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变换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放大、调制、编码等等; 信道:指传输信号的物理媒质。
包括:大气(自由空间)、明线、电缆或光纤。
模拟信号:凡信号参量的取值是连续的或取无穷多个值的,且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
数字信号:凡信号参量只能取有限个值,并且常常不直接与消息相对应的信号。
通信系统分为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
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图1-4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信息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受信者噪声源课程重点调制器:原始基带信号变换成适合信道传输的信号;从信号与系统的角度:调制器=频带搬移。
调制后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频带信号。
已调信号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携带有完整的基带信息二:适合在信道中传输三:信号的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因而已调信号又称频带信号。
信道编译码 数字信号在信道传输时,由于噪声、衰落以及人为干扰等,将会引起差错。
为了减少差错,信道编码器对传输的信息码元按一定的规则加入保护成分(监督元),组成所谓“抗干扰编码”。
接收端的信道译码器按一定规则进行解码,从解码过程中发现错误或纠正错误,从而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实现可靠通信。
作用: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
数字调制与解调 把数字基带信号的频谱搬移到高频处,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频带信号。
基本的数字调制方式有振幅键控ASK、频移键控FSK、绝对相移键控PSK、相对(差分)相移键控DPSK。
通信原理讲义第一章绪论1.1 通信系统的组成1.1.1 通信一般系统模型点对点通信模型:反映了通信系统的共性。
连续消息:状态连续变化的消息(如语音、图像),也称为模拟消息。
●消息与电信号之间必须建立单一的对应关系。
通常,消息被载荷在电信号的某以参量上。
数字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离散消息,该参量离散取值。
模拟信号:电信号的参量携带连续消息,参量连续取值。
●相应的通信系统分成两类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信息源中使用模-数(数-模)转换器,接受端使用数-模(模-数)转换器。
●数字通信比模拟通信更能适应对通信技术越来越高的要求(1)数字传输的抗干扰能力强,中继时可以消除噪声的积累;(2)传输差错可以控制;(3)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信息进行处理;(4)易于加密处理;(5)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增强系统功能。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调制器:将基带信号转变为频带信号的设备。
解调器:将频带信号转变为基带信号的设备。
模拟通信强调变换的线性特性,既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成比例。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点对点) 强调已调参量与基带信号之间的一一对应。
数字通信需要解决的问题:(2) 编码与解码:通过差错控制编码消除噪声或干扰造成的差错; (3) 加密和解密:对基带信号进行人为“搅乱”;(4) 同步:发送和接收节拍一致,包括:位同步(码元同步)和群同步、帧同步、句同步或码组同步。
数字通信模型: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 1.2.1 通信系统分类●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分类电报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 数据通信系统图像通信系统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线性调制载波调制 非线性调制 频带传输 数字调制脉冲模拟调制脉冲调制消息 消息消息消息脉冲数字调制●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按传输媒介分类有线无线1.2.2 通信方式分类●点对点通信,按传送方向与时间关系: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进行收发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数字通信中,按数据信号码元排列方式:串行传输:数字信号码元序列按时间顺序一个接一个的在信道中传输,适合远距离传输。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通信系统?画出数据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图,并简要介绍。
(1)通信系统是实现信息传递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和传输媒介的总和(2)信源→发送设备→传输系统→接收设备→信宿↑噪声源源系统→→→传输系统→→→目的系统(3)信源:把各种消息转换为原始电信号信宿:把电信号还原成消息发送设备:匹配信源与传输媒介:调制接收设备:完成发送设备的反变换:解调信道:信号传输媒介噪声源:集中表示分布于通信系统中各处的噪声2.试分析数字通信和模拟通信的优缺点。
(1)模拟通信系统:以模拟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模拟传输,以模拟信号来传达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模拟通信,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传输系统。
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保密性差不能适应计算机通信的需求(2)数字通信系统:以数字信号为传输对象的传输方式称为数字传输,以数字信号来传达消息的通信方式称为数字通信,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数字系统。
优越性: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多次再生,自动检错、纠错}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通用性便于加密数字通信设备易于大规模集成什么是消息?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基本概念:1.1948年,晶体管的发明与香农定理的提出激起了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展2.按照信号特征分类,通信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第二章 练习题1. 信息的概念a) 信息和消息的区别是什么?解:消息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能被通信双方所理解,二是可以相互传递信息是指包含在消息中对通信者有意义的那部分内容消息是信息的载体b) 信息量的定义和单位是什么?解:一条消息包含信息的多少称为信息量定义:当底数分别为2,e 和10时,单位为比特,奈特和哈特莱c)设某信源产生a 、b 、c 、d 四个符号,若各符号的出现相互独立,且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2、1/4、1/8、1/8,试求该信源的平均信息量。
解:H =−12log 212−14log 214−18log 218−18log 218=2.5(b)d) 一个离散信号源每毫秒发出4种符号中的一个,各相互独立符号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4、0.3、0.2、0.1,求该信号源的平均信息量与信息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