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337.85 KB
- 文档页数:17
从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看编目数据审校工作作者:王佳萍来源:《管理观察》2018年第30期摘要:2017年是公共图书馆评估年。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本次评估内容和指标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对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要求更高并采用规范控制数据。
本文以安徽省图书馆为例梳理了评估标准中相关内容,重点对“规范控制数据”提出了笔者的看法和主张。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新指标编目数据审校中图分类号:G257 文献标识码:A2017年1月5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1]。
公共图书馆评估对于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
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以效能为导向,“服务效能—业务建设—保障条件”三位一体,使得社会、图书馆和政府三个层面责权分明,共同推动文化服务大发展。
此次评估定级工作更加明确了各级公共图书馆的功能定位,省级公共图书馆侧重于对资源保障、业务引领和协作协调的考察,可以更好地把握评估定级工作的重点,更加科学合理地对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
省级公共图书馆是全省公共图书馆事业中的中心和龙头,引领全省图书馆各项业务和服务工作的开展。
本次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在功能定位上体现省级公共图书馆引领作用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业务规范、学术研究、新技术驱动下的服务创新以及社会教育和阅读推广[2]。
1 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中有关编目的相关指标1.1文献编目标准化一直是公共图书馆评估的指标安徽省图书馆从2008年起成为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安徽省分中心,2009年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
根据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和安徽省图书馆ISO9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目工作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使用《中国图书馆分类法》进行分类标准,使用汉语主题词表进行主题标引。
这些内容一直以来都是编目审校工作的基础内容,符合评估指标中“文献编目标准化”的要求。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标号指标1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作为政府举办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坚持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此次评估重点检查国务院颁发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等法规政策的执行情况。
需提供执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情况的报告。
2002年以来,馆领导班子主要成员受过党政警告以上处分或追究刑事责任的,取消该馆定级资格。
2馆舍建筑面积(平方米)附件8:县(市、区)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的细则一、等级必备细则评估细则3财政拨款总数不低于全县(区)人均(元)此项要求政府财政经费拨款必须达到相应的标准。
4年度组织公益活动和公益服务项目(次)该项设定的数量指标最 高为6次,即平均每两个月一次。
7馆内必备设备总值(万元)可供下基层演出的灯光、音响、汽车和馆内用于培训、辅导的必备设备器材。
注:7项条件中,高、中、低三项标准分别为一、 二、三级馆必备条件。
5馆内常设文化活动时间(不含培训)时间(小时/天)文化馆常年举办的各种演出、展览、阅览、游艺、电影等各类文化活动(不含培训)。
6业务人员深入对社区和农村培训、辅导调研(人均天数/年)对社区和农村培训、辅导调研是对文化馆工作的重要要求。
最高标准按每个月5天计算。
二、队伍建设:100分三、公共服务:400分7项条件均达到相关等级标准的,方具备该等级馆的评定标准。
二、评估标准细则本标准分为四大部分,共1000分。
其中:一、办馆条件:400分四、行政管理:100分另设:提高指标:50分辅导的作者、演员获县级以上奖励(件、次、篇)群星奖”的可以按规定标准加分。
在233、313项目中已获得“群星奖”加分的作品不能重复计算。
按2002—2006年5个年度进行统计,需提供全馆级以上的群众文化类的表演奖、创作奖、科研成。
设区市图书馆定级必备条件
一级图书馆
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
直辖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4000平方米;
2.财政拨款不低于100万元;
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占职工人员总数之比不低于60%;
4.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5000种;
5.年外借册次(以计算机统计为准)不低于20万册次;
6.现代化技术装备、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三项得分不低于80分;
7.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得分不低于35分;
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80 %。
二级图书馆
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6000平方米;
直辖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4000平方米;
2.财政拨款不低于80万元;
3.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占职工人员总数之比不低于50%;
4.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4000种;
5.年外借册次(以计算机统计为准)不低于16万册次;
6.现代化技术装备、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化建设三项得分不低于60分;
7.文化共享工程建设得分不低于30分;
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70%。
三级图书馆
将根据图书馆评估结果确定三级图书馆分数线。
设区市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暨得分表。
第五次评估定级标准副省级、地市级(含直辖市所辖区县)文化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标准一、等级必备条件项目等级标准评估细则填报说明一级馆二级馆三级馆馆舍面积(平方米)副省级6500550045001.指文化馆的建筑面积(未被作为文化馆功能使用的面积,不计算在内)。
2.已立项或正扩建尚未竣工的建筑面积按一半计算。
3.达标是指服务人口≤10万的市,面积虽未达到2500平方米,但已达到《文化馆建设标准》规定的馆舍面积指标(10万-2400平方米;5万-2000平方米)。
服务人口以其所在城市常住人口进行计算。
提供相关证明。
地市级450035002500或达标人均财政投入(元)副省级服务人口<500万1.101.000.901.服务人口:以统计部门2022年常住人口数为准。
2.财政拨款:2022年财务报表中的财政补贴和上级补助收入之和。
3.人均财政投入=财政拨款/服务人口。
提供相关报表。
服务人口在500万—700万之间1.000.900.80服务人口>700万0.800.700.60地市级服务人口<200万1.701.501.30服务人口在200万—500万之间1.301.100.90服务人口>500万0.900.700.50业务门类配备876业务门类包括但不限于音乐、舞蹈、戏剧、曲艺、美术、摄影、书法、文学、理论研究、网络或数字化服务、非遗(或其他)等门类。
提供各门类专业人员名单。
2.有一定规模的数字文化资源。
举办文化馆站人员辅导培训班(期/年)6541.指面向全市所有文化馆、文化站(室)业务人员举办的培训班。
2.指2022年-2022年累计后的年平均期数。
提供培训班的通知、培训手册、照片等。
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85%75%65%该项是指文化馆内从事业务工作并具有专业技术职称人员占全馆在编人员的比重。
提供相关人事台账。
服务满意度评价90%80%70%1.该项是指:本市内县级及以下所有文化馆(站)和当地群众对该馆服务的满意度。
江苏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法规类别】文化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苏文公共[2017]1号【发布部门】江苏省文化厅【发布日期】2017.02.09【实施日期】2017.02.0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江苏省文化厅关于组织参加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苏文公共〔2017〕1号)各设区市、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文广新局,南京图书馆:根据《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17﹞5号)的总体部署,文化部定于2017年开展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经研究,现将我省组织参加本次评估定级工作的具体事项通知如下:一、评估范围全省各设区市、县(市、区)公共图书馆(含县级以上少年儿童图书馆)。
因故无法参加的,须以书面形式报上一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并经省文化厅同意方可不参加评估工作。
本次评估工作结束后至下一次评估工作开始期间,不单独受理未参评馆的评估定级工作。
二、评估标准及方式评估定级工作以文化部制定的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详见附件,请在文化部门户网站下载)为依据,评估数据主要采用2013年至2016年评估期数据(标准中另有规定的除外)。
此次评估采取线上数据审核和实地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线上数据主要采取人工填报和平台自动更新的方式进行采集。
三、职责分工1.省文化厅统筹负责全省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省图书馆学会配合省文化厅负责具体组织实施,组建评估工作小组,对设区市级公共图书馆进行评估,并抽查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南京图书馆、金陵图书馆接受文化部公共文化司组织的现场评估及实地检查。
2.各设区市文广新局负责组织开展本地区的评估。
省、市、县级图书馆定级必备条件一级图书馆省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万平方米;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2万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60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30000种;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20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50万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35万册;6.现代化技术条件、数字资源服务两项得分不低于95分;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少于85分;7.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30分;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6分。
市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直辖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6000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45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5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20万册;6.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20分;7.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6分。
县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城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1500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9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2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6万册;6.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70分;7.读者满意率不低于24分。
二级图书馆省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万平方米;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5万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1600万元;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20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20000种;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5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35万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0万册;6.现代化技术条件、数字资源服务两项得分不低于85分;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少于70分;7.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10分;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4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承载着社会教育、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国图书馆学会于近年来多次组织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以评定各级图书馆的等级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首先,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必备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场地和面积。
地市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性图书馆的代表,应当具备较大的面积和场地,以容纳更多的图书、阅览室和学习空间。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阅读氛围,以吸引读者前来阅读和学习。
其次,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
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因此地市级图书馆需要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藏,包括各个学科领域的图书和期刊。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在线期刊等电子资源,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如读者培训、讲座和展览等,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质。
第三,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团队,包括图书馆馆长、图书采编员、阅览室管理员等。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最后,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提升图书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便捷的在线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省、市、县级图书馆定级必备条件一级图书馆省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3万平方米;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2万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2000万元;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60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30000种;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20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50万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35万册;6.现代化技术条件、数字资源服务两项得分不低于95分;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少于85分;7.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30分;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6分。
市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8000平方米;直辖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6000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45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5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20万册;6.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20分;7.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6分。
县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000平方米;城市的区图书馆不低于1500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9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2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6万册;6.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70分;7.读者满意率不低于24分。
二级图书馆省级1.馆舍建筑面积不低于2.5万平方米;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5万平方米;2.财政拨款总额不低于1600万元;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200万元;3.图书年入藏数量不低于20000种;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5000种;4.免费开放得分为满分;5.书刊文献年外借册次不低于35万册;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低于10万册;6.现代化技术条件、数字资源服务两项得分不低于85分;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图书馆不少于70分;7.重点文化工程得分不低于110分;8.读者满意率不低于14分。
22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2005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在(文社图发[2005]15号)《文化部关于命名一、二、三级图书馆的决定》公布的名单,其中命名344个图书馆为“一级图书馆”、412个图书馆为“二级图书馆”、684个图书馆为“三级图书馆”。
2009年,文化部决定进行第四次评估定级,其中一级馆有480个,二级馆为410个,三级馆894个。
2013年11月,公布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859个图书馆获“一级图书馆”称号。
2018年8月,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一级图书馆有969个。
国家一级图书馆必须达到六个标准:馆舍建筑面积应不低于6000平方米;年补助经费不低于80万元人民币;大专以上学历人员数占职工总人数比例不低于60%;图书年入藏总数不低于5000种;年外借册次不低于20万册次;“现代化技术装备、数据库建设、自动化网络建设”评估得分不低于80分。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市级图书馆作为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市民提供丰富文化资源和知识服务的重要职责。
为了保证市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发展水平,评估标准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文将根据市级图书馆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一套详细的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
一、基本信息评估1. 馆藏规模评估:评估馆藏书籍、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与市民需求相匹配。
2. 馆舍设施评估:评估图书馆的建筑、环境、设备设施等是否满足市民的阅读和学习需求。
3. 人员配置评估:评估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数量、专业素质和服务态度,要求能够提供专业、高效的服务。
二、数字化服务评估1. 网络资源评估:评估图书馆的网站建设情况、在线资源数量和质量,要求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在线查询和借阅服务。
2. 数字化馆藏评估:评估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数量和质量,要求能够满足市民对数字化资源的需求。
3. 电子阅览室评估:评估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设备和服务,要求能够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和方便的电子资源访问。
三、社区服务评估1. 多元化活动评估:评估图书馆的文化活动、讲座、展览等多元化服务,要求能够满足市民对文化交流和学习的需求。
2. 社区合作评估:评估图书馆与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情况,要求能够与各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文化建设。
3. 服务创新评估:评估图书馆的服务创新情况,包括推出新的服务模式、利用新技术提供新的服务等,要求能够不断适应市民需求的变化。
四、读者满意度评估1. 读者调查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和需求,为改进服务提供依据。
2. 投诉处理评估:评估图书馆对读者投诉的处理情况,包括及时响应、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五、管理与发展评估1. 绩效评估:评估图书馆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绩效指标,要求能够定期评估和改进工作。
2. 发展规划评估:评估图书馆的长期发展规划和目标,要求能够与城市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相协调。
3. 资金运营评估:评估图书馆的资金使用情况和财务管理能力,要求能够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