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细则
- 格式:doc
- 大小:195.00 KB
- 文档页数:7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一、引言公共图书馆是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份,为泛博市民提供信息资源和文化服务,促进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为了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水平,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将对地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并制定必备条件和评估研究细则,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客观、科学。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1. 建造和设施条件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适宜的建造和设施条件,包括宽敞璀璨的阅览室、多功能的会议室、先进的信息技术设备等。
馆内应设有无障碍设施,以方便残障人士的使用。
2. 藏书和文献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拥有丰富的藏书和文献资源,包括图书、期刊、报纸、音像资料等。
馆藏内容应覆盖广泛的学科领域,满足市民的信息需求。
3. 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支专业的服务人员队伍,包括图书馆学专业人员、信息技术人员等。
管理团队应具备较高的管理水平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组织和推动图书馆的各项工作。
4. 服务项目和活动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和活动,包括阅读推广、学术讲座、文化展览等。
同时,应积极开展社区服务,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5. 数字化服务能力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较强的数字化服务能力,包括数字图书馆建设、电子资源定阅、数字化文献服务等。
通过数字化手段,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方式,满足市民的个性化需求。
三、评估研究细则1. 评估指标体系评估研究细则将制定详细的评估指标体系,包括建造和设施条件、藏书和文献资源、服务人员和管理团队、服务项目和活动、数字化服务能力等方面的指标,以确保评估工作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2. 评估方法和流程评估研究细则将明确评估的方法和流程,包括评估人员的选拔和培训、评估材料的准备和审核、评估现场的调研和访谈等。
评估工作将以客观、公正、科学的态度进行,确保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评估研究细则将规定评估结果的公示和使用方式,包括评估报告的编制和发布、评估结果的反馈和建议等。
附件2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IOOO分,其中:
一、设施与设施150分
二' 经费与人员125分
三' 文献资源150分
四、服务工作220分
五、协作协调100分
六' 管理与表彰95分
七、重点文化工程160分
L设施与设施(150分)
2.经费与人员(125分)
注:以在职正式员工为准;不含兼职人员;供应上一年度员工名册。
3.文献资源(150分)
4.服务工作(220分)
5.协作协调(Ioo分)
6.管理与表彰(95分)
注:年内发生重大责任事故,从管理总分中扣除30-50分。
重大责任事故指造成较大损失、受到上级通报批判,损害图书馆声誉和形象的失火、失窃等大事。
7.重点文化工程(160分)
说明:
备注中凡未注明数据猎取年限的,数据来源均以评估当年上月底的数据为准。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一、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地市级图书馆是公共图书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等级评估是评估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准。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必备条件:1. 资源条件:a. 馆藏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丰富的馆藏资源,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多种类型的文献资料。
b. 数字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建设和维护数字资源库,提供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数字化资源服务。
c. 多媒体资源:地市级图书馆应具备多媒体资源,包括音频、视频、影像等,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2. 空间条件:a. 馆舍面积:地市级图书馆的馆舍面积应达到一定标准,以保证读者的阅读和学习环境。
b. 阅览座位: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足够的阅览座位,以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
3. 服务条件:a. 开放时间:地市级图书馆应有较长的开放时间,以方便读者的使用。
b. 服务项目: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包括借阅、咨询、参考咨询、培训等。
c. 网络服务:地市级图书馆应提供网络服务,包括无线网络、电子资源访问等。
4. 人员条件:a. 专业人员:地市级图书馆应有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包括图书馆学、信息学等相关专业的人员,以提供专业的服务。
b. 培训机制: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健全的培训机制,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
5. 组织管理条件:a. 机构设置: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合理的机构设置,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b. 绩效评估:地市级图书馆应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机制,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评估和考核。
二、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细则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采用综合评估的方法,综合考察图书馆的资源、服务、管理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是地市级图书馆等级评估的细则:1. 馆藏资源评估:a. 馆藏数量:评估馆藏的数量,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期刊、报纸等。
b. 馆藏质量:评估馆藏的质量,包括是否有优秀的学术著作、经典文献等。
附件省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18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5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7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2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80分六、管理80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18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2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31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2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100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三县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55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6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9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85分七、表彰、奖励20分附件四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15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35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90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11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50分六、管理80分七、表彰、奖励20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附件五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分二、基础业务建设分230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80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分调110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六、管理分100七、表彰、奖励20分精品文档附件六县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六大部分,共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240 分二、基础业务建设240 分三、读者服务工作290 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90 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20 分六、管理100 分七、表彰、奖励20 分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精品文档。
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文化部(已撤销)•【公布日期】•【文号】•【施行日期】•【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正文文化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县以上公共图书馆第四次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1994年以来,我部对全国县以上公共图书馆进行了3次评估定级。
评估定级工作对推动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产生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全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业务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高。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对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水平,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我部决定2009年在全国开展第四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
一、评估定级工作范围这次评估定级的对象是全国省、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包括少年儿童图书馆)。
凡能够开馆接待读者的图书馆都要参加评估,因馆舍改造或搬迁等原因闭馆的图书馆须经上一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方可不参加评估。
二、评估定级标准评估定级工作以文化部制定的省级、地市级、县市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和定级必备条件(见附件)为依据,文化部将对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图书馆命名为一、二、三级图书馆。
此次评估的数据以2008年为准(标准中另有规定的除外),如果2009年的数据高于2008年数据,可取高值。
三、评估定级工作的组织领导评估定级工作由我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组织实施。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组织本地区的评估定级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制定评估计划,组织专家评估组,对评估工作进行指导;审核地市、县市级图书馆的评估结果和定级名单,报送文化部;对评估工作进行总结。
四、评估定级工作方式我部社会文化司负责组织对省、副省级、计划单列市图书馆进行评估。
各省(区、市)文化厅(局)负责组织对所属地市、县市级图书馆进行评估。
专家评估组成员一般应具有副研以上专业职称,熟悉图书馆评估标准,有一定的评估工作经验,公道、正派。
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公共图书馆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设施,承载着社会教育、文化传承和知识普及的重要使命。
为了提高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水平,中国图书馆学会于近年来多次组织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以评定各级图书馆的等级和水平。
本文将探讨第六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地市级图书馆等级必备条件和评估细则。
首先,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必备的条件是具备一定的场地和面积。
地市级图书馆作为地方性图书馆的代表,应当具备较大的面积和场地,以容纳更多的图书、阅览室和学习空间。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有良好的环境和舒适的阅读氛围,以吸引读者前来阅读和学习。
其次,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图书资源和多样化的服务。
图书馆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图书借阅服务,因此地市级图书馆需要拥有丰富的图书馆藏,包括各个学科领域的图书和期刊。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积极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提供电子图书、数据库和在线期刊等电子资源,以满足读者多样化的需求。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开展多样化的服务活动,如读者培训、讲座和展览等,以提升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文化素质。
第三,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团队。
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是图书馆能否有效运作的关键。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拥有一支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团队,包括图书馆馆长、图书采编员、阅览室管理员等。
这些人员应该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意识,能够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此外,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与其他图书馆和文化机构的合作,共享资源和服务,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最后,地市级图书馆在评估中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在不断更新和改变。
地市级图书馆应该积极引进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自助借还设备,提升图书借阅效率和服务质量。
同时,地市级图书馆还应该加强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和管理,提供更便捷的在线服务,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求。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市级图书馆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市民提供知识、文化、娱乐等服务的重要场所。
为了提高市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制定一套科学的评估标准是非常必要的。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从图书馆的基本设施和资源方面进行评估。
包括图书馆的场地面积、阅览座位数量、藏书量、数字资源和其他文献资源的丰富程度等。
这些都是图书馆服务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市民能否方便地获取到所需的信息和知识。
其次,应该从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进行评估。
包括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否合理、服务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借阅、咨询等服务的效率等。
这些都是市民在图书馆使用服务时最为关注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再次,应该从图书馆的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方面进行评估。
包括图书馆是否定期举办文化活动、是否开展社区服务、是否与学校、社区等机构合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等。
这些都是图书馆为市民提供的增值服务,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在社区中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最后,应该从图书馆的管理和发展规划方面进行评估。
包括图书馆的管理体制是否科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是否合理、是否有长远的发展规划等。
这些都是图书馆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应该是一个全面的评估体系,包括基本设施和资源、服务水平和效率、文化活动和社区服务、管理和发展规划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科学的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服务,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市民的需求。
希望各地图书馆能够重视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图书馆服务。
地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本标准分七大部份,共 1000 分,其中:一、办馆条件 180 分二、基础业务建设 220 分三、读者服务工作 310 分四、业务研究、辅导、协作协调 120 分五、文化共享工程建设 50 分六、管理 100 分七、表彰、奖励 20 分1 11111 112 113 12 121 122 123124 13 131132办馆条件设施馆舍建造面积(万平方米)阅览座席(个)少儿阅览室座席(个)现代化技术设备计算机数量(台)提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数量(台)OPAC 专用计算机数量(台)宽带接入经费财政拨款(万元/年)新增藏量购置费(万元/年)1.0 ↑0.8 ↑0.6 ↑0.4 ↑0.2 ↑500 ↑400 ↑300 ↑200 ↑60 ↑50 ↑40 ↑30 ↑80 ↑60 ↑50 ↑40 ↑40 ↑30 ↑20 ↑15 ↑5 ↑4 ↑3 ↑2 ↑10 兆5 兆2 兆120 ↑100 ↑80 ↑70 ↑60 ↑50 ↑60 ↑55 ↑50 ↑45 ↑40 ↑35 ↑30 ↑18040201512107543215129630108645432543210745030262218141020171411742不含职工宿舍及暂时建造。
如本地区建有独立建制的少儿馆,可得满分。
含 122,123。
含电子阅览室。
供读者检索专用计算机。
指接入因特网带宽。
14 1411411 1412 142 1421 1422143 144 152 21211 212 213人员学历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数/职工人员总数(%)大专以上学历人数/职工人员总数(%)职称高级职称人数/业务人员总数(%)中级职称人数/业务人员总数(%)领导班子状况业务人员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人均学时/年)总藏量(万册、件)基础业务建设文献入藏图书年入藏量(种)报刊年入藏量(种)电子文献年入藏量(种)25 ↑20 ↑15 ↑70 ↑60 ↑50 ↑8 ↑5 ↑2 ↑40↑30 ↑20 ↑具有大专学历或者中级以上职称的不低于 2/3;主管业务的副馆长受过系统的图书馆学培训;领导班子成员接受继续教育情况。
优秀图书馆评定标准和标准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知识的仓库,更是人们获取知识、文化交流的场所。
因此,评定一个图书馆的优劣,需要有一套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和标准。
首先,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应当具备丰富的藏书量。
这不仅包括图书的数量,更重要的是要有多样化的图书种类,涵盖各个领域的知识。
无论是文学、历史、科学,还是艺术、哲学等,都应该有相应的藏书来满足读者的需求。
此外,还应该有一定数量的期刊、报纸、电子书等,以适应不同读者的需求。
其次,图书馆的阅览环境也是评定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一个良好的阅览环境应当包括宽敞明亮的阅览室、舒适的座椅、安静的阅览氛围等。
此外,还应该有良好的空调、采光、通风等设施,以确保读者在阅读时能够有一个舒适的环境。
另外,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也是评定标准之一。
这包括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借阅规则、咨询服务、数字资源利用等。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应该能够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
比如,应该有专业的图书馆员提供咨询服务,应该有方便快捷的借阅流程,应该有良好的数字资源利用平台等。
此外,图书馆的活动和展览也是评定标准之一。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应该能够举办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比如讲座、展览、读书会等,以丰富读者的文化生活,提高读者的文化素养。
最后,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也是评定标准之一。
一个优秀的图书馆应该有科学的管理制度,高效的工作流程,良好的人员素质。
图书馆的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读者的体验。
总的来说,评定一个图书馆的优劣,需要综合考量藏书量、阅览环境、服务质量、活动和展览、管理水平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各个方面都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图书馆。
希望各个图书馆能够不断提高自身的水平,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市级图书馆评估标准是对市级图书馆进行综合评估的一套指标体系。
通过评估标准,可以对市级图书馆的发展状况、服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为图书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依据和指导。
一、图书馆基本信息评估1. 馆名和位置:评估图书馆的名称和所在地是否合理、易于辨识。
2. 建筑面积:评估图书馆的建筑面积是否满足日常运营需求。
3. 藏书量:评估图书馆的藏书量是否丰富、多样,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4. 馆藏类型:评估图书馆的馆藏类型是否广泛,包括纸质图书、电子图书、音像资料等。
5. 阅览座位:评估图书馆的阅览座位数量是否足够,是否舒适、安全。
6. 开放时间:评估图书馆的开放时间是否合理,是否能满足读者的需求。
二、服务水平评估1. 读者服务:评估图书馆的读者服务是否周到、细致,包括咨询、借阅、还书等服务。
2. 信息服务:评估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是否及时、准确,包括提供参考咨询、文献传递等服务。
3. 学术研究支持:评估图书馆是否提供学术研究支持服务,包括文献检索、学术资源获取等。
4. 数字资源服务:评估图书馆的数字资源服务是否完善,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数据库等。
5. 教育培训:评估图书馆是否提供读者教育培训服务,包括信息素养培训、读书推广等。
6. 社区活动:评估图书馆是否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活动,吸引读者参与。
三、管理能力评估1. 组织结构:评估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否合理,职责分工是否明确。
2. 人员配备:评估图书馆的人员配备是否足够,是否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
3. 财务管理:评估图书馆的财务管理是否规范、透明,是否能保障正常运营。
4. 设备设施:评估图书馆的设备设施是否先进、完善,是否能满足日常工作需求。
5. 信息化建设:评估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包括图书馆管理系统、数字资源平台等。
6. 服务质量管理:评估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健全,是否有持续改进机制。
四、社会影响评估1. 读者满意度:评估图书馆的读者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