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3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2单元第二节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一、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1、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重点)2、说出人和动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3、说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技能目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重点)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锻炼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识别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
(重点)2、说出人和动物细胞各部分基本结构的主要功能。
(重点)3、说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玻片标本。
(重点)三、教学准备:1、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粘土。
2、动植物细胞结构比较表四、教学过程:1、动物细胞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线粒体2、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共有结构:植物细胞特有结构:3、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和动物细胞细胞膜:控制细胞内外物质的进出细胞质: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可传递遗传信息细胞质中的线粒体:与呼吸作用有关4、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细胞核染色体DNA(携带遗传信息)五、板书设计3.2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一、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1、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 二、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六、课堂检测1、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 )A 、细胞壁、细胞质、染色体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C 、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D 、细胞核、染色体、线粒体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细胞中的什么结构决定的?( ) A 、细胞壁 B 、细胞膜 C 、细胞质 D 、细胞核 3、每种生物的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是一定的。
( )4、 DNA 和蛋白质都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因此,他们都是遗传物质。
动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在生物学中,细胞被称为生命的基本单位。
动物细胞是组成动物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其结构与功能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本文将重点讨论动物细胞的结构组成及其功能。
一、细胞膜细胞膜是动物细胞的外层边界,由磷脂双层以及许多膜蛋白构成。
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
此外,细胞膜还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识别。
二、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膜的内部物质,由胞质基质和细胞器组成。
胞质基质包含水、溶解物、营养物和酶等,是细胞许多生化反应的发生场所。
细胞器则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1. 基质质体基质质体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颗粒状结构,主要参与蛋白质的合成。
它可以在细胞质中漂浮,也可以附着在内质网上。
2. 内质网内质网是一系列连接的膜管和囊泡,其主要功能是合成和储存蛋白质。
内质网还参与脂质合成、离子调节和细胞对外界环境的应答。
3. 高尔基体高尔基体是由扁平囊泡组成的细胞器,其主要功能是对蛋白质进行修饰、分拣和分泌。
高尔基体还参与合成复杂糖类,并转运细胞内外。
4. 线粒体线粒体是动物细胞内的“能量工厂”,主要参与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三磷酸腺苷(ATP)。
线粒体还参与细胞的钙离子调节和细胞凋亡。
5. 溶酶体溶酶体是液滴状的囊泡,内含水解酶,主要用于分解、消化和吸收细胞内外的废物和营养物质。
6. 核糖体核糖体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颗粒状结构,位于细胞质内。
核糖体的主要功能是合成蛋白质。
三、细胞核细胞核位于动物细胞的中心,由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组成。
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存储遗传信息和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1. 核膜核膜是细胞核的外层包裹,由两层膜组成。
它具有核孔,用于调控细胞核内外物质的交换。
2. 染色质染色质是由染色体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体,携带着细胞的遗传信息。
染色质的主要功能是在细胞分裂中维持和传递遗传物质。
3. 核仁核仁是细胞核内的一种小体,不具有膜结构。
它参与合成核糖体,调控蛋白质的合成和组装。
《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描述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功能。
(3)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通过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分析,培养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2)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
(2)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的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2)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功能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直观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和用具: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消毒牙签、生理盐水、稀碘液、洋葱鳞片叶、新鲜的动物细胞等。
2、多媒体课件:包含人和动物细胞结构的图片、动画和视频。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细胞的图片,如血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细胞看起来形态各异,它们的结构和功能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二)新课讲授1、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1)展示人和动物细胞的模式图,结合图片讲解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保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
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场所,其中含有线粒体等细胞器。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 DNA,控制着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2)比较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差异,强调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2、细胞器的功能(1)线粒体:通过播放线粒体工作的动画,讲解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一、学科背景和课程要求1. 学科背景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通过研究生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认识生命体的组成和运作原理。
2. 课程要求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以及细胞工作的基本原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理解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了解一些重要的细胞器,并知道它们的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工作原理,如物质的运输、合成和分解。
2. 能力目标•能够观察和描述细胞的结构;•能够理解和解释细胞器的功能;•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细胞的工作原理。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热爱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重要的细胞器及其功能;•细胞的基本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细胞工作的基本原理。
四、教学内容和方法1. 教学内容(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2) 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的渗透性和选择性通透性(3) 重要的细胞器及其功能•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叶绿体(4) 细胞的基本工作原理•物质的运输•物质的合成•物质的分解2. 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的方式,介绍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实验演示法:通过实验演示的方式,展示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以及细胞器的功能。
•提问互动法:通过提问和学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过程安排1. 导入(5分钟)•引入生物学和细胞的概念,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
2. 知识讲解(2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对细胞有直观的了解。
3. 实验演示(30分钟)•进行细胞膜渗透性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了解细胞膜的作用和组成。
七年级上册生物复习提纲第一章周围的生物世界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其中前者叫做生物。
2.除了动物和植物外,还有真菌、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3.生物的生命现象:①生物体有一定的结构。
除了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
③生物体在生长的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物质和能量,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
④生物通过产生自己的后代使物种得以延续,并把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这些后代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⑤生物体对外界的刺激能够做出一定的反应。
⑥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
2.生态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3.生物生活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光、水、温度、空气和土壤等。
4.生物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
所以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都和其生存的环境相适应。
生物的生存也能影响环境。
生物与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6.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第三节我们身边的生物学1.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叫生物学。
2.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物。
3.生物学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医药事业、环境保护有密切的关系。
4.当今世界面临人口剧增、资源匮乏、环境污染等问题,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心血管疾病、癌症、艾滋病等也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生物学的发展。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培育出来的杂交水稻对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二章探索生命第一节探索生命的器具1.认识显微镜(1)与放大倍数有关的结构:物镜(一级放大)和目镜(二级放大)。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由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2)与调节光线有关的结构; 遮光器(内含光圈)和反光镜。
光线弱(暗)时,用大光圈、凹面镜;光线强(亮)时,用小光圈、平面镜(3)与调节清晰度有关的结构:粗准焦螺旋(一般调节),细准焦螺旋(精细调节)2.显微镜的使用(取镜→安放→对光→观察→收镜)(1)取镜(一手握镜臂,一手托镜座)(2)安放(距实验台边缘5cm)(3)选目镜、物镜:一般选取放大倍数较低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起来成为低倍镜。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3.2人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说课稿第二:教学设想本节课是学生认识生物结构层次的基础课,是在掌握了植物细胞结构和功能后对人和动物细胞知识的延伸,目的是加强学生对细胞生物体生命活动基本单位的认识。
细胞部分的知识微观且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本节课借助显微镜观察,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让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理解显微镜等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生物科学的发展,以及意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
本节课以学生观察实验为主,通过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借助相关资料及图片,来加强直观教学,使学生了解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理解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在教学中,我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主体验,探究,自主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
整个课堂,教师只设计大致程序,许多具体内容教师应根据课堂灵活调控。
第三:教学目标这节课的学习是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而打好基础的重要课节,有鉴于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目标:1.识别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说出这些结构的主要功能。
2.说出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培养观察,概述总结和表达交流的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合作意识,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第四:教学方法七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大脑兴奋中心容易疲劳,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断变换教学方式给予刺激和加强。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直观教学法:利用图片和数据进行直观演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2.点拨教学法:主要针对一些学生能回答上来,但不一定能意识到的问题,通过逐步的启发和点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问题;3.讨论教学法:培养学生和其他同学合作学习的能力;4.探究教学法:在师生,生生交流中,达到知识互补和提高,有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细胞是生物体构成的基本单位,具有多种复杂的结构和功能,为了更好地了解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本文将从整体、细胞膜、细胞质、核和细胞器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整体结构动物细胞的整体结构包括细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三部分。
细胞核是细胞的管理中心,主要包括核膜、核孔、染色体和核仁等结构。
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区域,内含许多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它们是细胞代谢、生长和分裂的重要场所。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薄膜,起到隔离内外环境和调节物质进出的作用。
二、细胞膜细胞膜是由磷脂分子和膜蛋白组成的双层膜,它围绕着整个细胞,类似于城墙一样守护着细胞的安全。
细胞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可以控制物质的进出。
此外,细胞膜上还有许多受体、酶和信号转导通路等结构,能够接受外界信号并进行相应的反应。
三、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以外的区域,由细胞骨架、质网系统、线粒体、溶酶体、内质网等多种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组成。
其中,细胞骨架由微观管、微观丝和中间丝组成,是维持细胞形态和机械稳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质网系统也是细胞代谢和质膜分泌的重要场所,包括粗面质网和滑面质网两种结构。
线粒体是细胞内能量合成的中心,能够产生大量ATP供细胞使用。
溶酶体是分解吸收细胞内外废旧物质和营养物质的关键细胞器。
内质网则是细胞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包括粗面内质网和平滑内质网两种结构。
四、核细胞核是细胞的管理中心,有着多种复杂的结构和功能。
核膜是细胞核的外层薄膜,它由两层膜和核孔组成,能够隔离和保护染色体和核仁等结构。
染色体是细胞遗传信息的携带者,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主要参与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
核仁是生物合成蛋白质的重要场所,参与核糖体的组装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五、细胞器细胞器是细胞内具有特定功能的复杂结构,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等多种类型。
其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主要参与质膜分泌和糖脂代谢等过程,线粒体则是能量合成的生化反应场所,溶酶体则主要参与分解和消化吸收废旧物质和营养物质的过程,核糖体则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等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