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治疗急慢性骨髓炎的体会

更新日期:2009-09-02 点击:史巧英赵兴无许迎霞

自1990~1998年8月,作者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急慢性骨髓炎158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58例中,男97例,女61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87岁,其中10岁以下14例,11~18岁31例,19~40岁84例,40岁以上39例。病程最长43年,最短20天。病变部位额骨2例,上下颌骨6例,肱骨20例,肋骨11例,股骨28例,胫骨45例,指(趾)骨32例,跖骨4例。临床诊断为血源性骨髓炎59例,创伤性骨髓炎83例,局部感染扩散16例。

2 治疗方法

2.1 内治法急性期症见患肢疼痛彻骨,活动受限,身热持续不退,口干渴,便秘,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地黄双花汤加减,药用生地30g、金银花30g、连翘30g、当归20g、赤芍15g、透骨草15g、陈皮6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热甚加石膏30g、知母9g、大青叶15g;口渴加天花粉15g;便秘加生大黄9g;痛甚加乳香、没药各9g;化脓加山甲10g、皂刺9g。慢性期症见窦道形成,脓出初稠后薄,淋漓不尽,不易收口,患部骨骼粗大,高低不平,探针探之,常可触到粗糙死骨,治以地黄双花汤佐以养阴益血之品。阴虚加黄芪30g、乌梅10g;血虚加党参15g、黄精15g;脾虚加白术9g、山药15g;肾虚加杜仲15g、续断9g。

2.2 外治法外治用自制金蟾膏为主,该药由活蟾蜍20个,蓖麻籽320g,巴豆仁、乳香各180g,血余炭125g,鲜鲫鱼20条,官粉1,250g,香油2,500g等组成。制法是先将香油入锅内加热,再入前6味药,用槐树枝搅拌至血余炭成泥状,其他药

半焦为度,然后用纱布滤渣,将滤液与官粉重入锅内文火加热,持续向一个方向搅动,至滴水成珠,然后倒入凉水盆中浸泡24小时取出备用。用时根据病变大小,将黑药膏摊在夹棉纱布上,贴于患处,3~5日换药1次。若疮口有腐肉堵塞,用白降丹去腐拔毒,若有死骨形成,可用红升丹插入瘘管,腐蚀肉芽,使瘘管孔道变大、光滑,便于死骨脱出。

3 治疗结果

本组158例,经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疮,结果疮口、瘘管愈合,肿痛消失,X线显示无死骨,病灶仅有残存阴影或明显缩小已趋于稳定者127例,为治愈,占80.4%。疮口、瘘管已消失,但X线显示病灶无明显进步或改变不明显者27例,为显效,占17.1%。疮口、瘘管尚未愈合,X线显示病灶有发展者4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4 讨论

骨髓炎是一种毒邪深袭、附着于骨的化脓性疾病,治疗比较困难。目前临床上常采用抗生素或手术治疗,但疗效均不甚理想。中国传统医学认为“火毒”是本病的主要发病因素,由于内热炽盛,火毒深窜入骨,壅遏不行,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蕴脓腐骨,其余毒潜

伏,虽疮已敛,但仍反复发作。固本病从急性发作到慢性迁延这个全过程中,“火毒”始终是本病的主要矛盾,故在治疗上应以清热解毒、祛腐生肌为主,力求控制炎症发展。地黄双花汤方中生地、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主;当归、赤芍、透骨草活血止痛为辅;佐陈皮理气、散结,使热清而瘀不滞。配以金蟾膏外用,消炎、止痛、拔毒、消肿而达到治疗之目的。视病情的演变过程,须以消为贵,以托为畏,未溃可消,已溃可控,溃后早愈。由于病久体虚,邪正相争,故在慢性阶段,应特别强调保阴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