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

摘要:课程建设与改革工作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文章探讨了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建设方法,提出了课程转型升级工作常态化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精品资源共享课转型升级高职院校全程录像

1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背景及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

建设现状

1.1 建设背景

据教育部统计,2003~2010年共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3900门、省级、校级课程近20000门。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与评价,促进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了相当数量的课程,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优质资源。2010年国际名校公开课、视频课程由网易、新浪等商业网站向国内传播,公开视频课在短时间内吸引了相当的注意力。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开展视频公开课选题申报工作的通知》、《关于启动2011年精品视频公开课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推动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建设与发展。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是多机位、有字幕的高品质纯视频课程。

2011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正式启动。所谓精品资源共享课,是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是由原来的精品课程升级转型而来,以高校教师和学生为服务主体,同时面向社会学习者的基础课和专业课等各类网络共享课程[1]。要求在原精品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课程,课程要有完整教学过程的记录,即视频、

教案、作业、考试等。

1.2 高职院校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现状

国家精品课转型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第一批主要在“985”、“211”等重点大学进行,对高职院校来说,适时实施课程建设转型[2]迫在眉睫。目前,高职院校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力度较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部分国家示范性院校进行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有效开发和普及共享。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已建成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大约一百所,仅占全国高职院校总数的十分之一。

2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要求主要包括团队要求、内容要求、资源要求。团队要求是指专业课建设团队不仅要求由学术造诣深厚、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特色鲜明、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主持建设,还应该体现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学团队特点。建设团队结构合理,应包括专业教师和教育技术骨干。内容要求要做到课程内容能够涵盖课程相应领域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典型案例、前沿专题、热点问题等内容,具有基础性、科学性、系统性、先进性、适应性和针对性等特征,适合网上公开使用。资源要求指以服务课程教与学为重点,以课程资源的系统、完整为基本要求,以资源丰富、充分开放共享为基本目标,注重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3]。资源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基本资源须按照课程概要、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或按照

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来组织。拓展资源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例如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演示/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实习)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考试系统等。

3 课程转型升级工作的常态化

3.1 存在问题

①观念认识不到位。学院投资建设了高水平的三分屏录播室,然而录播室日常使用率很低,只有组织参赛、评奖时,教师才能为参赛而进行课程录像等建设工作。②课程的网络资源不齐全。学院参加的优秀网络课程及资源征集、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陕西省选拔赛均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突出问题,课程常态化工作进行的不扎实,课程录像要么没有要么不达标,课程网站内容未定期更新、维护,上报参赛资料过程长,节外生枝的事情多,参赛结果未达到最佳。

3.2 改进方法

①政策引导。为了积极配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具体工作,教务处规定凡参加各级各类课程比赛、院内精品课评审等,教学录像是评审必备条件之一,从政策方面引导教师转变观念,逐步让教师重视录播,习惯录像,逐渐使录像趋于常态化。②向“全程录像”过渡,准确“全程录像”。“全程录像”指教师教授部分、教师示范、演示部分须录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有条件的要记录;实

验、实践、实训、社会活动、自主学习等(占学时)环节,可以记录关键的或者有代表性的片段,但片段的组合,应该可以完整反映课程教学的要点和特点。精品资源共享课要求用镜头去“演”课程,因此,一方面团队成员要在课程负责人带领下,做好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另一方面院部、教务处、信息处、网络中心等部门要为“全程录像”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参考文献:

[1]张鸣蕾.高校教学改革视野下的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科

教导刊,2013年03期.

[2]董洪日.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问题及走向——兼谈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3]教育部.《关于印发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n].教高厅[2012]2号.

作者简介:

王海梅(1979-),女,陕西扶风人,讲师,主要从事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及电子信息类课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