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2.94 KB
- 文档页数:2
谷氨酰胺在临床上的应用:1.消化道溃疡李氏等对59例PU患者随机分成验证组17例,口服谷氨酰胺;对照组22例;开放组20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验证组例、DU5例)治愈率35.3%、显效率58.8%、总you xiao lu94.1%;对照组(GU11例、DU11例)治愈率9.1%、显效率36.4%、总you xiao lu86.4%。
研究证明:联合应用谷氨酰胺治疗PU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其可能机制为:L-谷氨酰胺能增加胃粘膜上皮成分己糖胺及葡萄糖胺的生化合成,而糖蛋白是胃上皮外粘液的重要组成部分,故能维持粘液层和粘膜屏障的功能和结构。
2.短肠综合征等对1例因先天性腹腔裂开发展成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后又因多次手术和肠切除而发展成SBS男性病儿,观察其的代谢和治疗效应。
在使用各种常规营养方法均未能使粪便量减少和体重增加的情况下,在TPN中试加了谷氨酰胺,共5周。
结果发现血液中谷氨酰胺恢复至正常水平,病儿体重由12kg增至13.1kg,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和粘膜深部组织中,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明显减轻,甚至消失,粘膜萎缩减轻,隐窝变深,双糖酶活性增强,粪便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量明显减少。
其机制可能为外源性谷氨酰胺有利于小肠粘膜结构、粘膜屏障和吸收功能恢复,有利于剩余小肠功能发生适应性变化。
3.重症急性胰腺炎何氏等对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随机分为3组,1组传统保守方案,2组传统保守+TPN治疗,3组在2组方案+丙氨酰-谷氨酰胺双肽治疗,结果显示:治疗两周后血清白蛋白,2、组较1组增加(p<0.05) ;3组死亡率分别为34.8%(8/23)、%(3/21)和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3%(21例次、47.6%(10例次/21)、20.0%(4例次/20),3组较2组、组差异明显(p <0.01),其中3组未出现胰腺周围感染。
上述研究说明,静脉输注谷氨酰胺可以增加蛋白质合成,减少死亡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谷氨酰胺通过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显著减少异位细菌数量,从而保护肠黏膜屏障,改善肠道内微生态环境和预防肠源性细菌和内毒素异位甚至减低ARDS和MODS 发生率。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丙谷二肽)项目简介[化药6类]1.原研公司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为肠外营养用药,德国费森尤斯(Fresenius AG)研制,1999年进口到中国。
2.化学性质中文名: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简称:丙谷二肽英文名:N-(2)-L-alanyl-L-glutamine分子式:C8H15N3O4分子量:217.22CAS NO:39537-23-0结构式:理化性质: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有引湿性。
本品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几乎不溶或不溶;在冰醋酸中略溶。
3.作用机制L-谷氨酰胺(L-Glutamine,Gln)是一种体内必需的氨基酸,也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氨基酸,在蛋白质、核酸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
Gln 在血浆中的含量高达0.8~0.9 毫摩尔/升,约占游离氨基酸总量的20%。
Gln是肠粘膜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等代谢活跃细胞的能量来源;被认为是机体的氮源运载工具,在体内各组织间转运氮源,发挥清除氨等有毒物质等重要功能。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为营养药物,体内降解出L-谷氨酰胺,供给机体物质合成或能量消耗使用。
4.作用特点4.1水溶性好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在水中的溶解度好,为L-谷氨酰胺(Gln)的16 倍。
20℃时,1 升水中只溶解35 克L-谷氨酰胺(Gln),很难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4.2适用范围广临床研究表明,使用Gln 对严重代谢疾病(如烧伤/外伤/大手术、急慢性感染、骨髓移植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肠道功能不全(如肠炎短肠综合症和放化疗所致粘膜损害)、免疫缺乏综合症(如艾滋病、危重病或骨髓移植后伴发的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同样适用于以上疾病的治疗。
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的使用能较好地维持血循环中淋巴细胞总数,缓解手术及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这可能与Ala-Gln 提供给淋巴细胞充足的呼吸燃料有关。
综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者梁伟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 AP) 是患者接受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 MV)48 h后所并发的肺实质感染。
V AP 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而又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根据诊断标准、患者群体等的不同可达9 %~70 %1。
患者一旦发生V AP ,则易造成脱机困难,从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严重者甚至威胁生命,导致死亡。
Cook2和Morehead 等3报道,由V AP所致死亡的发生率为20 %~71 %。
因此,V AP 引起了医务工作者的广泛重视,对V AP 各个环节的研究也逐渐深入。
下面就V AP 的预防作一综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一、免疫学预防为了预防V AP 的发生,几种免疫学方法巳应用于临床,包括免疫球蛋白的应用、核心脂多糖免疫球蛋白的应用以及来源于接受过克雷伯菌属和铜绿假单胞菌疫苗免疫者的高免疫球蛋白的应用和富含谷氨酰胺肠营养液的使用4。
预防性应用免疫球蛋白(每周400 mg/ kg) 能减少外科患者的术后感染,尤其对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肺炎效果明显。
γ干扰素( IFN2γ) 雾化吸入可提高肺部防御能力,动物实验表明白细胞介素12 ( IL-2) 可保护肺免受感染侵袭,但尚无临床试验结果5。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SF) 与广谱抗生素联合应用可减少肺炎的发生率6。
谷氨酰胺是维持淋巴细胞和肠细胞功能正常的必需氨基酸,在危重病患者体内其易发生短缺,结果增加了肠道的通透性和削弱了肠道的免疫防御能力。
有研究显示静脉应用谷氨酰胺可维持肠道的完整性,且富含谷氨酰胺的肠营养液与创伤患者较低的V AP 和菌血症发生率有关4。
细菌疫苗在肺炎链球菌性肺炎的预防上取得较明显效果,对肺炎链球菌易感人群如老年、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者,可采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预防感染。
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配制探讨陈璿瑛;覃防;王琳;罗全英;魏筱华【期刊名称】《药品评价》【年(卷),期】2011(8)14【摘要】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说明书要求其与可配伍的氨基酸溶液或含有氨基酸的输液相混合后与载体溶液一起输注.但很多医生习惯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本文探讨了葡萄糖注射液配制丙氨酰-谷氦酰胺注射液的合理性,认为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虽无稳定性改变,但其与氨基酸合理配伍可以比葡萄糖注射液更有效的改善氨基酸代谢.促进氮正平衡.而且从法律和医疗行为规范化的角度考虑.临床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时应按照说明书要求.【总页数】3页(P31-33)【作者】陈璿瑛;覃防;王琳;罗全英;魏筱华【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江西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剂科.江西南昌 330006;江西吉水县中医院药剂科,江西吉水 331600;江西吉水县中医院药剂科,江西吉水 331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相关文献】1.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IL-6、 TNF-α、D-二聚体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J], 李春燕;廖东平;李仕强;张霓;李莉;伍文才;唐秀兰2.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与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评价 [J], 朱春霞;陆蓉丹;胡桂梅;吕雪幼;冯雪峰;汪建华3.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J], 吕春艳;王洁冰;韩俊岭;李莉;徐梅梅;谢长顺;郑岳4.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刘琰;杨芳;李雪梅;唐瑜;袁雪5.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营养支持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研究 [J], 熊励晶;商丽红;欧小琴;李杨;谢晓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 第21卷 第11期1投稿邮箱:zuixinyixue@·论著·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临床分析彭博,李英(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第一人民医院,湖北 孝感 432900)0 引言重症肺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临床疾病,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该病的发病率更是在逐年升高。
对于该病治疗而言,科学的治疗方案制定是提高患者治疗水平的基础,所以在给予患者治疗指导中,需要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1]。
经临床研究分析后得出,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患者治疗需求,对患者自身病情控制具有显著成效,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得到了很多患者认可[2]。
本研究选取6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机联合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肺炎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66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3例。
其中,实验组男19例,女14例,平均年龄(66.54±4.15)岁,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67.14±1.03)岁。
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签署同意书,且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即在患者治疗中给予患者基础治疗,让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将呼吸机应用到患者治疗中,以此改善患者病症,缓解患者呼吸紧促症状[3]。
实验组在此基础之上使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治疗,方法如下: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用药方法为1日1次,1次250~400 mg/kg ,持续用药1周,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激素治疗采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给予患者静脉滴注,1日1次,1次2 mg/kg ,持续给药1周,随后改用强的松治疗,1日1次,1次2 mg/kg 。
同时对患者治疗期间的生命体征监测作出科学的分析,稳定患者生命体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MICU呼吸机相关肺炎病原学及耐药性分析的开题报告研究背景与意义:呼吸机相关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 VAP)是一种在呼吸机使用后发生的医院内感染,是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
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呼吸机、住院时间长、免疫力低下、医疗操作频繁等原因,VAP的发生率较高。
VAP的病原学以细菌感染为主,且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挑战。
因此,对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病原学和耐药性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提高VAP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死亡率。
研究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我院MICU中VAP的病原学和耐药性情况,具体包括以下内容:1.收集MICU中VAP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住院时间、使用呼吸机时间等。
2.收集VAP患者的病原学资料,确定病原菌种类和数量。
3. 对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分析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
4. 分析VAP菌群年度分布情况及不同临床特征下的菌群情况。
5. 探讨针对不同菌群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研究方法:1.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MICU中VAP患者的临床数据并分析。
2. 收集VAP患者的痰标本、支气管灌洗液或肺组织标本进行菌落计数法分离纯化分析。
3. 通过药敏试验,分析各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情况。
4. 统计和分析所有菌群的年度分布情况,并分析不同临床特征下的病原菌群情况。
5.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制定不同的抗感染治疗策略。
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可提高医护人员对VAP的认识,加强VAP的防护和管理,并为临床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以减少VAP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同时,对VAP的病原学和耐药性的深入研究,也有利于新药的开发及临床应用,为防控医院感染提供科学依据。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肠外营养中的作用肖吉群;蔡苗【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年(卷),期】2015(21)5【摘要】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对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是否具有肺、肠的保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2月我院治疗痊愈出院的39例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资料,其中使用Ala-Gln 24例(Ala-Gln组),未使用Ala-Gln 15例(对照组)。
比较分析两组患儿在撤机时间、开奶时间、到达正常奶量时间、平均每日体质量增长以及发生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差异性,并观察Ala-Gln组有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la-Gln组撤机时间、开奶时间、到达正常奶量时间明显缩短,体质量增长快,喂养不耐受、胆汁淤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率明显降低(P均<0.01)。
Ala-Gln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Ala-Gln对机械通气极低出生体质量儿可能具有肺、肠保护作用和免疫调节作用。
【总页数】3页(P16-18)【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机械通气;肠外营养【作者】肖吉群;蔡苗【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6【相关文献】1.丙氨酰谷氨酰胺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J], 张奕威;苏月南;陈咏佳;冯自由2.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J], 许颖玲3.ω-3鱼油脂肪乳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在AECOPD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J], 葛凯杰;郭萍;孟佳4.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防治肠功能衰竭的作用 [J], 孙忠民;杨岚;于楠;漆云;陈天君5.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有创机械通气时防治肠功能衰竭的作用 [J], 孙忠民;杨岚;于楠;漆云;陈天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氨酰-谷氨酰胺在呼吸衰竭并营养不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谢浩;李彩平;吴格怡
【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09(22)9
【摘要】05).结论:呼吸衰竭并营养不良患者营养支持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能搞高治愈率,减少住院天数,降低院内感染率及需转有创呼吸机通气的发生率.
【总页数】2页(P1068-1069)
【作者】谢浩;李彩平;吴格怡
【作者单位】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湛江,524003;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湛江,524003;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广东湛江,524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8
【相关文献】
1.机械通气患者营养支持中丙氨酰-谷氨酰胺的临床应用 [J], 许颖玲
2.丙氨酰-谷氨酰胺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J], 李宝山;周良玉;周建新
3.丙氨酰-谷氨酰胺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营养不良的效果观察 [J], 史佳
4.丙氨酰-谷氨酰胺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炎性因子及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J], 雷芳芳
5.生长抑素联合丙氨酰-谷氨酰胺对重症肺炎患者肠道功能保护作用研究 [J], 李芳;李伯恩;许超;万雪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氨酰谷氨酰胺的药学干预效果分析
郑建宇;张少明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22(34)6
【摘要】目的分析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药学干预效果,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方法利用医院信息系统等间距随机抽取2019年及2020年出院病例中使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者共计297例,将干预前(2019年)病例设为对照组,干预后(2020年)病例设为干预组,分别对其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并比较分析干预前后用药情况。
结果干预后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用药合理率同比提升49.21%,而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消耗量同比下降3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用药干预,提升了用药合理率,降低了药品消耗量,这一干预模式可推广应用到其他重点监控药品的管理。
【总页数】3页(P139-141)
【作者】郑建宇;张少明
【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中医院药剂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4
【相关文献】
1.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使用的效果分析
2.药学干预对肿瘤患者丙氨酰谷氨酰胺使用的效果分析
3.临床药师持续性干预对医院丙氨酰谷氨酰胺
临床合理应用的作用和效果4.营养支持小组的建立及对我院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的干预效果研究5.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对丙氨酰谷氨酰胺临床应用的干预效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丙氨酰-谷氨酰胺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3-08-06T15:25:24.99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6期供稿作者:孙广信宋永娜
[导读] 此外张奕威等[10]也提出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可能有肺保护作用。
孙广信宋永娜(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呼吸科 450007)
【中图分类号】R5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6-0141-01
【摘要】目的观察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58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气道、化痰、机械通气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另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 10g/日,静脉滴注,疗程为10~14d。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治疗组机械通气及抗生素应用时间、在RICU住院日、28天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丙氨酰-谷氨酰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疗效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VAP) 系机械通气治疗48h后并发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为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获得性肺炎,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随着近年抗生素的滥用、病原菌变迁及细菌耐药性出现,临床治疗VAP面临新的挑战[1]。
本研究采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取得良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本院RICUS收治的58例VAP患者,其中男32例,平均年龄(60.34±1
2.48)岁;女性26例,平均年龄(61.72±12.69)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医院获得性肺炎(HAP)诊断和治疗指南(草案)中的诊断标准[2]。
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8例,治疗组30例。
两组在年龄、性别、病情及基础疾病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抗感染、扩张气道、化痰、机械通气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另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10g/日,静脉滴注,疗程为10~14d。
观察临床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在RICU住院日及28天死亡率。
1.3 效判断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氧合指数正常,成功拔除气管插管,胸部X线片阴影无扩大或有所吸收;有效:症状体征有改善,氧合指数明显提高,胸部X片阴影无扩大;无效:临床症状加重或出现其他合并症,氧合指数无改善,胸部X片阴影扩大或者出现新的病灶。
据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6%,治疗组为87.67%;对照组死亡4人,死亡率14.29%,治疗组死亡2人,死亡率6.67%。
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单位:例,%)
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
对照组 28 11 8 9 67.86%
治疗组 30 20 6 4 87.67%
注:u=-2.1622,P=0.0306。
2.2 机械通气及抗生素应用时间、RICU住院日比较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及RICU住院日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机械通气及抗生素应用时间、RICU住院日比较(单位:天)
注: P<0.05。
2.3 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腹泻、过敏反应等药物不良反应。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作为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而严重的医院内感染,往往病情复杂,导致脱机困难,延长住院时间,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3]。
近年随着呼吸机支持技术在危重症医学领域的广泛应用,VAP发生率逐年升高,死亡率高达46.67%[4],而目前以抗感染为主的治疗措施疗效有限,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棘手问题。
随着免疫营养治疗的发展,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作为一种免疫营养添加物,其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倍受关注。
研究证实丙氨酰-谷氨酰胺可提高脓毒症患者血浆谷氨酰胺浓度,改善肠屏障功能,减轻全身炎性反应,并能改善患者的预后[5]。
潘玲等[6]亦研究证实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改善营养的同时还具有调节细胞体液免疫、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
动物研究证实静脉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7]。
杜毓锋等[8]亦提出联合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治疗VAP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
结果还提示应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辅助治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VAP患者在RICU的住院日和机械通气时间,有效降低了医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也节约了医疗资源。
另外加用丙氨酰-谷氨酰胺还能缩短抗生素应用时间,对避免抗生素滥用及细菌耐药风险有重要意义。
这样的结果考虑与其主要成分谷氨酰胺能间接或直接影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的水平,调节机体免疫,保护脏器功能有关。
曾有研究提出谷氨酰胺可减轻肺组织的炎症反应,对抗肺上皮细胞的凋亡,通过参与组织修复过程起到肺保护作用[9]。
此外张奕威等[10]也提出丙氨酰谷氨酰胺在机械通气治疗中可能有肺保护作用。
总之,丙氨酰谷氨酰胺注射液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具有良好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曹玉.孙伟,冷萍,等.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的构成及耐药性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4):443-445.
[2]Chastre J,Fagon JY.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Am J.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5:867-903.
[3]莫柳军,黄家宙.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22):3666-3667.
[4]Gupta A,Agrawal A,Mehrotra S,et al.Incidence,risk stratification,antibiogram of pathogens isolated and clinical outcome of of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 [J]. Indian J Crit Care Med,2011,15(2):96-101.
[5]吴海燕.丙氨酰谷氨酰胺在脓毒症患者治疗中的疗效观察[J]. 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32 (2):94-96.
[6]潘玲,毛德强. 探讨谷氨酰胺对中晚期恶性肿瘤营养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重庆医学, 2012,41(32):3362-3364.
[7]刘敬臣,王海棠,王维.丙氨酰谷氨酰胺对脓毒症大鼠肺损伤的保护作用[J].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33(12):1096-1100.
[8]杜毓锋,刘学军,钱力.丙氨酰一谷氨酰胺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I临床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9,40(4):336-338.
[9]邢伟,杨明,施彭弱.谷氨酰胺在肺损伤中的研究作用[J].中外医疗,2010, 30:120.
[10]张奕威,苏月南,陈咏佳.等.丙氨酰谷氨酰胺在创伤性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12,17(4):257-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