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中学音乐教学中的审美(延安市宝塔区第三中学陕西延安 716000)摘要: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所以,必须要加强音乐欣赏,挖掘美育素材,重视美感训练,营造审美氛围,落实教师责任,通过审美,培养出学生的个性,自信心、创造性。
关键词:音乐;情感;审美;学生发展【中图分类号】g623.71当今,全世界都在改革音乐教学。
21世纪的人才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突出中学音乐教学的审美是我国教改的要求,是素质的需要,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为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中学音乐课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学,是其学科特点的决定。
音乐教学在审美方面具有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是其它学科所不能比拟的。
但长期以来,音乐教学偏重”专业化”,习惯把音乐课仅仅看作是一门学习识谱、唱歌,传授技能、技巧的所谓调剂性课程,以至音乐课的美育功能和作用不能充分地体现和发挥。
这种思想认识上的片面和狭隘与全面贯彻落实方针的要求是不相适应的,必须及时纠正和改变。
为了使美育落到实处,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树立以育人为目的,加强审美,才能保证美育的效果。
那么,如何突出中学生的审美呢?通过两年的教学经验,我从下面五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加强音乐欣赏音乐是听觉的艺术,情感的体验,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训练学习听音乐的能力。
音乐欣赏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最直接的过程,音乐的审美要从学会欣赏、评价一首作品开始,了解歌(乐)曲所体现的审美特征。
在整个初中音乐教材中的欣赏里,既有古今中外名家名作,又有中西方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作。
种类之齐全,内容之丰富是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极好教材。
利用教材的这种刻意安排,充分发挥欣赏课的作用,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使音乐欣赏取得良好效果,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环节:1、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包括教学手段和方式。
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摘要:一堂完整的课无疑就是导入,过程,总结三部分,但是一堂精彩的课并非依靠结构分明所能达到的,在教学中最为直白的沟通是语言,所以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主要工具,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互相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综合交流。
在音乐教学中,与其它各学科最有共性之处的就是语言表达,语言艺术的目的是使师生交流达到最理想的状态。
关键字:音乐教学语言艺术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完美和统一的粘合剂,它是师生之间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
而音乐教学中,与其它各学科最有共性之处的就是语言表达,语言艺术的目的是使师生交流达到最理想的状态,下面就谈一谈对音乐教学语言艺术一些浅显的看法。
一、优美的语言在音乐教学中必是必不可少1、课堂上的文学语言艺术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是标准、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可以为一堂优秀的音乐课增色不少。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是普通话,如果教师在讲解和范唱时做不到语音标准、字正腔圆,就不能准确的传递出歌曲的表达感情,更不能达到理想中的美育,甚至闹出笑话。
美的音色也是完美课堂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的普通话和美的音色结合,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这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同时为歌唱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音乐艺术的美,使学生终身受益。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还应该是组织有序的,课堂教学的组织除了完整有序的教学环节外,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课堂语言的组织,因此课堂语言组织的文学性和艺术性就显得尤为重要,没有完整的语言组织音乐课堂,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艺术魅力。
2、课堂中语言的语速、语调音乐作品是通过旋律、节奏、和声、曲式、配器等因素来塑造艺术形象的,则语言是思想感情、塑造的人物性格、烘托的艺术氛围很大程度要靠语速、语调来表现,所以课堂中的语速就如音乐中的音乐f 、mf、mp、p等记号一样,而一堂课就如一首歌,没有一个失当的语速和语调那就会出现跑调,节奏混乱等等现象。
优美的语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音乐是一种声音艺术,是通过音响、节奏和旋律塑造出形象、意境,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有着其特有的表现手段和表现方法。
课堂语言是教学活动中,老师与学生之间信息传递的重要工具。
它是知识、心理和情感相互交织、互相促进的一种交流,这是任何教学媒体不能替代的。
在音乐教学中,除音乐有其独特的优势和功能以外,它的教学手段和其它各学科具有共性之处的就是语言表达。
语言的美更能突出音乐学科的美育教学。
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要重视音乐教学法的研究,同时要加强课堂语言的学习和锤炼,才能使课堂充满艺术性。
一、音乐教师优美的语言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充分发挥音乐语言美的特点。
发音上不能带有方言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再加上优质的音色。
要使讲话的音色优美,我们可以借鉴声乐中的正确发生方法,通过训练、不断美化自己的音质,使语言发音像旋律一样流畅;像歌声一样动听。
标准的普通话和优质的音色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美的感受,它会像磁铁一样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加深对教学内容的印象。
不仅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规范的语言发音,为歌曲的字正腔圆打下扎实的基础,还可以烘托音乐艺术的美,使学生能够终身受益。
二、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音乐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相同,课堂的语言表达要准确。
在教学中任何模糊的,含糊不清都会影响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条理性,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不能少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的完美结合。
三、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清晰流畅,具有艺术性语言表达的艺术性,是对语言表达的更高层次的要求。
从教育的高要求来看,课堂语言是教师的一种表现艺术。
他包括教师要讲究说话的表情、语气、语调等等。
音乐是美的艺术,因此音乐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就尤为重要。
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富有激情和极大的艺术魅力,要做到像旋律那样优美,像歌声那样句句动听。
朗诵歌词时,在语调、力度、速度、音量上都要做到恰到好处,力求生动、悦耳,用汉语天然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为音乐课朔造音乐形象。
谈中学音乐课堂如何体现美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好情感内涵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将音乐美体现在音乐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使学生不仅从表现的音乐中感受音乐美,而且从潜在的音乐中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一音乐教师-美的使者音乐是一种艺术,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教师是艺术的传播者。
在音乐课堂上,应从自身形象、课堂环境以及教学的全过程去体现艺术美。
从而使学生更好的接受音乐,感受音乐课堂中的艺术美。
音乐教师是美的创造者。
首先,音乐教师是人类创造美的建筑师,因此,在音乐课教学中,音乐教师的仪表、姿态、语言、动作,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对学生的学习情绪有一定的影响,对课堂教学效果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做到仪表美、技艺美、语言美,成为创造美的建筑师。
教师技艺美最为重要,包括教师的范唱美、范奏美和板书美。
教师如果拥有一副嘹亮的歌喉和精湛的钢琴演奏技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自如的弹唱或为学生伴奏,将会受到学生的崇拜和敬仰,教学任务会得以顺利完成。
音乐课中虽然板书很少,但整齐、端庄、秀丽的字迹,标准的线谱、简谱抄写,都能给人以安宁、舒适之感。
语言美包括标准的普通话和声音的质感。
音乐在每一个人心里都是高雅、神圣的,在学生心目中,音乐教师的说话声音理所应当是悦耳动听,语调柔和、清脆的。
因此,标准的普通话、恰当的语调,音质,都能提高音乐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从而达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环境创造的艺术美。
作为音乐教育活动存在的音乐课堂,不能仅仅是照本宣科,给学生造成相对紧张的状态,也不能教几首歌曲那么简单,应该运用各种手段让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让学生即能学到知识又能放松心情,时时刻刻能感受到美的气氛。
音乐课中的“四美”作者:刘剑刚来源:《中国校外教育·高教(下旬)》2015年第11期音乐课仪表美语言美范唱美伴奏美一、仪表、语言美教师的仪表美和语言美是学生首先感受的美感之一。
教师的衣着是否整洁得体、美观大方,精力是否充沛,表情是否自然都影响着教师的仪表,同时也直接关系到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
据我观察,教师注意自身良好的仪表与不注意仪表相比,前者的课堂气氛和效果明显好于后者。
音乐课中,教师优美的语言是上好课的基本保证。
声情并茂的歌词朗读、入情入理的歌曲讲解、深入浅出的音乐分析都需要教师具备较扎实的语言功底。
何为教师的语言美?我以为教师的语言应该是语音准确、语调亲切、音量语速适宜、语言组织流畅简洁、语言生动活泼、富有形象性。
二、范唱、伴奏美歌唱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十分重要,这直接影响学生能否产生演唱歌曲的动机。
如果教师不能用优美的声音、丰富的情感范唱,而是将歌曲干巴巴地唱一遍,是很难激起学生学唱歌曲的兴趣的,所以教师在范唱歌曲时应力求唱的准确、清晰、富有情感,是学生能从教师的范唱中感受到音乐的美。
要使学生将歌曲演唱的优美动听,并从中获得美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教师的歌曲伴奏。
如何使自己的伴奏弹得得心应手呢?我认为应从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是加强键盘练习,没有熟练的键盘弹奏技巧,是无法完成流畅的歌曲伴奏的;二是加强对乐理、和声、歌曲伴奏写作等方面的学习,因为歌曲伴奏不仅仅是键盘练习,它还涉及到诸如调式和弦、伴奏音型等许多方面的知识。
所以,伴奏美来自写作练习与键盘实践的同步并重的实践过程。
三、歌曲处理美歌曲处理是歌唱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如何从艺术的角度去处理歌曲,使学生从处理过的歌曲中进一步感受美、表现美,我总结以下几种处理方法:1.统一整齐的换气。
一般要求学生唱完一个乐句统一换气,有些特殊乐句不够整齐,教师应事先找出换气的地方。
2.正确的咬字吐字,即应咬清字头,保持字腹,收齐字尾,用普通话演唱。
3.自然合理的力度、速度处理。
浅议音乐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摘要: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关键词:生动活泼津津有味兴致勃勃准确精炼形象生动韵律优美幽默风趣情感委婉情深意切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技巧,教学语言技巧掌握得好,可以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兴致勃勃。
一个优秀的音乐教师,应该具有驾驭语言的高超技能;亲切舒缓的语气、抑扬顿挫的语调、张驰相间的语速、强弱适当的音量。
使教学语言给人以一种强烈的流利动听、富有磁力的语感美的刺激,为教学增辉添彩。
一、教学语言的准确精炼性普通话是每个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在教学中,音乐教师尤其要做到能讲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教师字正腔圆的发音,不但会给学生带来听觉上的享受,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还能培养学生规范准确的发音,为歌唱的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音乐课有时间的限制,要把音乐知识系统完整地传授给学生,教师的教学用语就必须准确精炼。
要抓住教学内容中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积极地学习和创造。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都应富于逻辑,引人入胜。
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随意发挥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的。
因此,音乐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概括性的语言、精炼的词汇引导学生。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细致地钻研教材,在课前就做好精心的准备工作。
特别是在备课时就要有组织课堂语言的准备,并选择最好的表达方式。
唯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思维保持连贯统一,顺利实现音乐教学的环节转换,提高教学效率。
二、教学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无论在声乐、器乐、乐理、视唱、欣赏等各种教学中,生动活泼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比喻常常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音乐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教学语言是现代教学的新方法,如果音乐教师能够在课堂中熟练的运用教学语言,那么效果就会像音乐作品那样美妙,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可以说一种传递信息的过程,在传递信息或者说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语言对教学的最终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笔者看来,音乐课堂的语言美能够使初中音乐课堂更精彩。
一、体态语言美的运用
1. 眼神的灵活运用。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具有十分特殊的功能,它能够表达一些只能意会、不易言传的微妙情感。
因此,眼神的独特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尤为重要。
学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老师的眼神对学生具有非凡的意义。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眼神的交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学生,带给学生自信,帮助学生消除心中的恐惧,这无疑对课堂教学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使得音乐课堂的教学更加精彩。
2. 手势的适时使用。
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并不发达,形象思维依然占主导地位,这时候音乐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手势语言将抽象的音乐知识具体形象化,能增强语言的传递效果。
诚然,手势语言不仅仅局限于在阐述音乐的课堂教学内容上,还能借助手势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
在讲授音乐教学过程中,当需要师生互动交流时,笔者不只是站在讲台上用言语点同学回答问题,而且走近同学的身边用手请同学回答问题。
采用这种方式,可
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也利于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当有学生不能回答这位老师的问题时,笔者就会走近他的身旁,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让其坐下,再让其他同学来补充回答。
这样能够很好地呵护学生的自尊心。
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师应该从细节、从学生出发,适时使用手语这一体态语言,使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精彩。
二、极致幽默的语言美
在实际教学当中,初中音乐教师要想取得教学的高效率,就必须掌握课堂教学机智幽默的语言,运用温和、灵活等语言来贯穿整个课堂,营造一种轻松学习的氛围。
音乐教师优美的语言是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增进情感的重要桥梁。
在初中音乐教学当中,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新的音乐知识,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音符发音不准的现象,这时候如果教师大发其火,那么学生就会产生严重的恐惧心理,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紧张,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
例如,如果某个同学上课走神,向窗户外面张望,那么音乐教师可以这么说:“难道这么优美的音乐还吸引不住你吗?”又如,在同学们一起合唱的时候,有个别同学趁这个时候小声说话,窃窃私语,那么老师就可以温和地说:“我们都不喜欢这优美音乐中的伴奏呦。
”这么一说的话,那么学生也就会自然而然地融入到集体合唱中来。
三、激励向上的语言美
现代大多数学生都非常有个性,表现欲望比较强烈,在实际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随口说出的具有评价性的语言,可能就会在学生
心中产生不同的想法,影响上课的效率。
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教师用激励性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音乐教材的人教版当中有很多都是学生的实践课程,这些实践课程的内容既能巩固学生的课堂理论知识,又能贴近生活、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
但是根据有关教师反映,在实际的初中音乐课堂实践中,因为学生能力各不相同,一部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缺少自信心,直接影响其在实践过程中的发挥,这时如果教师进行简单的指责,将会使学生浮躁的心理变得烦躁,更加紧张。
如果这时教师进行语言上的激励,例如“某某同学,你的实践作品是很有创意的,大胆去做,将会是一件很有个性并且很优秀的作品。
”这样一句鼓励性很强的语句,就能在学生心中产生巨大的动力和自信,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的话,那么语言美则是一种非语言艺术。
初中音乐教师将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完美的结合,协调运用,那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将展现出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