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物流经济地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27
世界地理学习:深度了解俄罗斯!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记住俄罗斯的主要地形区、主要河流及湖泊,并且能够在地图上落实相关内容。
2.根据俄罗斯的国土特点说明其气候成因,进而说明对农业的影响。
3.把握俄罗斯矿产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对工业的影响。
4.依据俄罗斯地形、气候、纬度位置等因素,分析俄罗斯交通方式的选择。
1.俄罗斯的气候对其农业发展的影响
(1)影响其农业的分布状况:俄罗斯耕地面积广,土壤肥沃,人口稀少,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但因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使其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其领土的南部地区,以顿河和伏尔加河流域为主。
(2)农业生产不稳定:大部分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且极不稳定(年际变化大),其周期性干旱,对农业生产威胁很大,是造成粮食生产不稳定的直接原因之一。
2.俄罗斯交通运输的特点及成因
(1)特点:以铁路运输为主,东欧平原上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第一、二亚欧大陆桥都从俄罗斯经过,与周边国家都有铁路直通。
在俄罗斯的货物运输中,铁路的运量和周转量所占比重最高,水运比重最低。
(2)成因
①俄罗斯的人口和经济中心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部分,而工业发展的大部分资源分布于乌拉尔山以东地区,这必然加长运输距离,而长距离的运输条件下,铁路运输是最经济、最合理的陆路运输方式。
②发展水运条件差。
俄罗斯的河流冰冻期长,通航期短,且河流大部分呈南北走向,与俄罗斯货物、人口流动方向不一致。
俄罗斯有很长的海岸线,但除了摩尔曼斯克终年不冻外,大多数海港都有较长
的封冻期。
(老胡整理出品,欢迎分享,转载需经同意,并注明出处!)。
(1)范围俄罗斯横跨亚欧大陆的北部,包括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面积超过1700万km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亚洲部分约占3/4,欧洲部分约占1/4。
(2)地跨亚、欧两大洲的欧洲国家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但历来被认为是欧洲国家。
俄罗斯的欧洲部分,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4,人口却占全国总人口的3/4,历史上一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集中的地区。
首都莫斯科位于它的欧洲部分中央,并且欧洲部分分布着俄罗斯主要的工业、农业、城市、人口和交通线路。
(3)邻国俄罗斯陆上与芬兰、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中国、蒙古、朝鲜等国为邻,与我国有绵延很长的边界线。
(4)人口、民族和语言俄罗斯有1.46亿人口(2020年),共有194个民族,其中俄罗斯族占总人口的77.7%,是世界上人口较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社会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多东少),多信奉东正教,通用语言是俄语。
2.地形和地势(1)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为平坦,平原和高原面积广大,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向东依次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
方法总结1乌拉尔河和伏尔加河属于内流河里海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咸水湖,所以,流入里海的伏尔加河和作为亚、欧两洲分界线的乌拉尔河属于内流河,其中,伏尔加河是世界最长的内流河、欧洲最长的河流。
方法总结2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河流航运价值不高的原因西伯利亚地区纬度高,气温低,河流的结冰期长,因此该地区的河流虽然长度较长,水量较大,但航运价值不高。
但伏尔加河位于东欧平原,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水量大、结冰期短,水流平缓,是俄罗斯航运价值最大的河流。
4.气候类型及特点(1)受纬度位置影响:北冰洋沿岸地区属于寒带气候,终年严寒;其余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温暖而短促)。
(2)受海陆位置影响:东部太平洋沿岸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广大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俄罗斯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研究丰富的俄罗斯自然资源俄罗斯联邦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己开采的矿物囊括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上所列的全部元素。
俄罗斯平原西北部的卡累利阿和科拉半岛地区蕴藏着铁、镍、云母等矿产。
希宾山地有世界最大的磷灰石矿,并蕴藏大量的制铝原料霞石。
俄罗斯平原和其他广阔地域及西伯利亚地区有世界最大的铁矿区。
煤炭主要分布在两个大型含煤带内:一是位于贝加尔湖与土尔盖凹陷之间,包括伊尔库茨克、坎斯克——阿钦斯克、库兹巴斯、埃基巴斯图兹和卡拉干达等煤田;另一个位于叶尼塞河以东,北纬60度以北,包括通古斯、勒拿和太梅尔等大煤田。
此外,远东地区的南雅库特等煤田也很重要。
石油、天然气主要分布在西西伯利亚(以秋明油田为最大)、俄罗斯(伏尔加河乌拉尔油田)、东西伯利亚三大地台型含油盆地,及萨哈林(库页岛)等地槽型含油盆地。
中西部的乌拉尔山区和远东山地,形成俄罗斯主要的有色金属矿产基地。
远东沿海山地的锡矿也很丰富。
俄罗斯的矿产资源:煤、石油、天然气、泥炭、铁、锰、铜、铅、锌、镍、钴、钒、钛、铬的储量均名列世界前茅。
只有锡、钨、汞等金属资源储量较少,不能自给。
藏量丰富、品种齐全的矿产资源为俄罗斯发展多部门的基础工业,以及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主要资源分布集中,有些大型能源资源、矿物原料的分布相互接近,这又为俄罗斯建立大型的工业基地和经济区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但是,资源分布很不平衡: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国土的北部和东部地区;而急需燃料、原料的西部(欧洲部分)地区却感到资源不足、品种欠缺;矿产资源丰富、品种也较齐全的乌拉尔地区,由于长期开采已造成资源不足,开采难度愈来愈大。
上述情况势必造成远距离运输,给交通部门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每年由东部地区运往西部地区的燃料都达几亿标准吨以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俄罗斯联邦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合理分布。
俄罗斯自然资源的丰富还表现在:它拥有原苏联90%以上的森林面积和水能资源、70%的煤炭、80%的天然气、100%的磷灰石、60%的钾盐和大部分铁矿石。
17.图1为“俄罗斯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运输周转量”,图2为“俄罗斯主要河流、交通、城市与矿产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俄罗斯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俄罗斯货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管道.
(2)俄罗斯的河流流向大多为自南向北,据此判断其地势特点是南高北低;俄罗斯地形,西部以平原(地形类型)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地形类型).
分析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是重要的工业大国,交通发达,能源、钢铁等部门地位突出,主要的运输方式是铁路和管道.解答解:(1)俄罗斯交通运输便利,客运客运的主要运输方式是铁路和公路;货运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管道和铁路运输;
(2)俄罗斯西伯利亚部分地势南高北低,河流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俄罗斯西部以平原为主,东部多高原、山地.
故答案为:
(1)铁路;公路;铁路;管道;
(2)自南向北;南高北低;平原;高原;山地.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俄罗斯的地理概况,掌握课本知识点并读图解答.。
中俄物流知识点总结大全一、中俄物流概述中俄物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之间的货物运输、仓储和相关服务的综合体。
中俄物流的发展受到了两国经济、地理、政治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既有共同的合作空间,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中俄物流的发展对两国经济体系的融合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中俄物流的特点:1.地理位置重要:中俄两国地理位置相对临近,具有联接欧亚大陆的关键地位,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俄物流将更加重要。
2.受天气影响较大:中俄地域广阔,气候复杂,冬季寒冷,气温低,部分地区有大雪、冰封等天气现象,这些都会对物流运输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3.海陆联运:由于中国与俄罗斯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海陆联运成为中俄物流的重要方式。
经过中国的陆路运输到达港口,再通过海上运输到俄罗斯港口,最后再由陆路运输到达目的地。
4.融通两国市场:中俄物流不仅是货物的运输,还是两国市场的融通,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产业合作、合资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都离不开物流的支持。
5.面临挑战:中俄物流的发展面临着运输成本高昂、跨境物流繁琐、国际贸易壁垒等一系列挑战,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不断完善。
二、中俄物流的主要发展趋势1. 陆路运输的加快发展: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俄陆路运输将逐渐发展成为主要的运输方式,特别是通过中欧班列等快速、便捷、经济的方式,陆路运输将成为中俄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海运港口建设:随着两国贸易的不断增长,中俄之间的海运港口也将得到不断地建设和改善,提高海运便捷性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3. 应用信息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成为中俄物流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运输的效率、安全和可靠性。
4. 服务水平的提升:中俄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成为中俄物流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提供更加便捷、高效、集成化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5. 跨境电商的兴起:中俄跨境电商将成为两国物流贸易合作的新模式,随着中俄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物流配送、清关和结算等环节将迅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