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 26.3 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性质 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5
沪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学期一课一练、单元测试卷和参考答案目录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24.1放缩与相似形(1) 3 24.2 比例线段(1) 6 24.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一课时(1) 10 24.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二课时(1) 14 24.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三课时(1) 19 24.3三角形一边的平行线第四课时(1) 22 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一课时(1) 25 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二课时(1) 29 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三课时(1) 33 24.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第四课时(1) 37 2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一课时(1) 43 2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二课时(1) 47 24.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第三课时(1) 52 24.6实数与向量相乘第一课时(1) 57 24.7向量的线性运算第一课时(1) 62 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单元测试卷一 67 第二十五章锐角三角比25.1锐角三角比的意义(1) 72 25.2求锐角的三角比的值(1) 75 25.3 解直角三角形(1) 7925.4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1) 84 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五章锐角的三角比单元测试卷一 90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26.1 二次函数的概念(1) 94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一课时(1) 98 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二课时(1) 102 26.2 特殊二次函数的图像第三课时(1) 106 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一课时(1) 111 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二课时(1) 116 26.3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第三课时(1) 121 九年级(上)数学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单元测试卷一 126 参考答案 132数学九年级上第二十四章相似三角形24.1放缩与相似形(1)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是()A. 两个等腰三角形B. 两个直角三角形C. 一个角为30 的等腰三角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2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多边形的是()A. 两个平行四边形B. 两个正方形C. 两个矩形D. 两个菱形3某两地的实际距离为3000米,画在地图上的距离是15厘米,则在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的距离之比是()A 1:200B 1:2000C 1:20 000D 1:200 0004. 下列不一定是相似形的是()A. 边数相同的正多边形B. 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C. 两个圆D. 两个等腰三角形5. 下列给出的图形中,是相似形的是()A. 三角板的、外三角形B. 两孪生兄弟的照片C. 行书中的“中”楷书中的“中”D. 同一棵树上摘下的两片树叶6. 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是相似多边形的是()A. 两个直角三角形B. 两个平行四边形C. 两个矩形D. 两个等边三角形7下列图形中,相似的有()①放大镜下的图片与原来图片;②幻灯的底片与投影在屏幕上的图像③天空中两朵白云的照片④用同一底片洗出的两大小不同的照片A. 4组B. 3组C. 2组D. 1组8. 对一个图形进行放缩时,下列说确的是()A.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B.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与角的大小都会改变C.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保持不变,角的大小可以改变D. 图形中线段的长度可以改变,角的大小都保持不变二、填空题9. ABC ∆与'''A B C ∆相似,则它们的对应角,对应边。
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沪教版】专题26.3一般二次函数的图象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24题,选择10道、填空8道、解答6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杨浦区三模)将抛物线y=x2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新的抛物线的表达式为()A.y=x2+2B.y=x2﹣2C.y=(x+2)2D.y=(x﹣2)22.(2020秋•长宁区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a、c满足()A.a>0,c>0B.a>0,c<0C.a<0,c>0D.a<0,c<03.(2020秋•浦东新区期末)已知点A(1,2)、B(2,3)、C(2,1),那么抛物线y=ax2+bx+1可以经过的点是()A.点A、B、C B.点A、B C.点A、C D.点B、C4.(2020秋•徐汇区期末)已知抛物线y=﹣x2+4x+c经过点(4,3),那么下列各点中,该抛物线必经过的点是()A.(0,2)B.(0,3)C.(0,4)D.(0,5)5.(2020秋•闵行区期末)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经过点O(0,0),那么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0B.b>0C.ab>0D.c=06.(2020秋•宝山区期末)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y=ax2+bx+c(a≠0)图象的一部分,那么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c<0B.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1C.a﹣b+c=0D.点(﹣2,y1)和(2,y2)在抛物线上,则y1>y27.(2020秋•兰陵县期末)二次函数y=﹣x2+2x+4,当﹣1≤x≤2时,则()A.1≤y≤4B.y≤5C.4≤y≤5D.1≤y≤58.(2020秋•镇平县期末)如图,抛物线y=﹣x2+2x+c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B且OA =OB,则c的值为()A.0B.1C.2D.39.(2020•湘西州)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对称轴为x=1,其图象如图所示,现有下列结论:①abc>0,②b﹣2a<0,③a﹣b+c>0,④a+b>n(an+b),(n≠1),⑤2c<3b.正确的是()A.①③B.②⑤C.③④D.④⑤10.(2021•深圳模拟)如图为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给出下列说法:①ab<0;②方程ax2+bx+c=0的根为x1=﹣1,x2=3;③a+b+c>0;④当x<1时,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⑤当y>0时,x<﹣1或x >3.其中,正确的说法有()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④⑤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请把答案直接填写在横线上11.(2021•上海模拟)已知点A(1,y1)、点B(2,y2)在抛物线y=ax2﹣2上,且y1<y2,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12.(2021•宝山区二模)已知点A(﹣3,y1)和点B(−23,y2)都在二次函数y=ax2﹣2ax+m(a>0)的图象上,那么y1﹣y20(结果用>,<,=表示).13.(2021•青浦区二模)如果将抛物线y=﹣x2向下平移,使其经过点(0,﹣2),那么所得新抛物线的表达式是.14.(2021•奉贤区二模)如果抛物线y=ax2+bx+c在对称轴左侧呈上升趋势,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15.(2020秋•嘉定区期末)二次函数y=(x+1)2﹣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16.(2020秋•嘉定区期末)如果抛物线y=ax2+bx+c(a≠0)的对称轴是直线x=1,那么2a+b0.(从<,=,>中选择)17.(2020秋•黄浦区期末)如果抛物线y=x2+(b+3)x+2c的顶点为(b,c),那么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18.(2020秋•闵行区期末)将抛物线y=x2+2x向下平移1个单位,那么所得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的坐标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46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2020秋•黄浦区期末)将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向右平移3个单位,求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请结合以上两个函数图象,指出当自变量x在什么取值范围内时,上述两个函数中恰好其中一个的函数图象是上升的,而另一个的函数图象是下降的.20.(2021•松江区二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3x+3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抛物线y =ax2+bx﹣5a经过点A.将点B向右平移5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1)求点C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3)若抛物线的顶点在△OBC的内部,求a的取值范围.21.(2020秋•石城县期末)已知抛物线y=x2﹣2mx+3m+4(1)抛物线经过原点时,求m的值;(2)顶点在x轴上时,求m的值.22.(2020•上城区校级三模)已知二次函数y=ax2+bx(a≠0)与一次函数y=ax+b.(1)当a=1,b=﹣2时,求这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2)若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的顶点恰好在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上,求ab应满足的条件;(3)若这两个函数的图象经过的象限完全相同,请直接写出ab应满足的条件.23.(2020•朝阳区模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ax2﹣2kx+k2+k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k,且k≠0,顶点为P.(1)求a的值;(2)求点P的坐标(用含k的式子表示);(3)已知点A(0,1),B(2,1),若函数y=ax2﹣2kx+k2+k(k﹣1≤x≤k+1)的图象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直接写出k的取值范围.24.(2021•杭州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设二次函数y=−12(x﹣2m)2+1﹣m(m是实数).(1)当m=2时,若点A(6,n)在该函数图象上,求n的值.(2)小明说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可以是(2,﹣1),你认为他的说法对吗?为什么?(3)已知点P(a+1,c),Q(4m﹣7+a,c)都在该二次函数图象上,求证:c≤−7 8.。
数学九年级上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26.3二次函数y=ax 2+bx+c 的图像 第一课时(1)一、选择题1. 抛物线4)21(22++-=x y 的顶点坐标是 ( ) A. )4,21( B. )4,21(- C. )4,21(- D. )4,21(--2. 把抛物线22x y =先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所得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 A. 3)2(22+-=x y B. 3)2(22--=x y C. 3)2(22-+=x y D. 3)2(22++=x y3.顶点坐标为(-2,3),开口方向和大小与抛物线y =12x 2相同的解析式为 ( )A. y =12 (x -2)2+3B. y =12 (x +2)2-3C. y =12 (x +2)2+3D. y =-12(x +2)2+34. 已知二次函数y =a (x+m)2+k 的图像,则a,m,k 满足 ( ) A. a>0, m<0, k<0 B. a>0, m>0, k>0 C. a>0, m<0, k>0 D. a>0, m>0, k<05. 如果抛物线mx x m y ++=2)3(的开口方向向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 ( ) A.03<<-m B. m <-3 C. 3-<m D. 0<m6. 二次函数822-+=mx x y 的图像过点(-1,3),则m 的值为 ( ) A. -8 B. -9 C. -10 D. -11二、填空题7.抛物线y =2 (x+m)2+k 的开口方向________,对称轴是 ,顶点坐标________________. 8. 若二次函数4)1()2(22-++++=m x m x m y 的图像经过原点,则m= . 9. 若二次函数k m x y ++=2)(21的图像的顶点在第三象限,则m,k 的取值范围是 。
§26.2(2)二次函数y=a的图像一、教学目标1、经历由抛物线y=a的平移得出二次函数y=a的图像的过程。
2、知道抛物线y=a与抛物线y=a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3、知道a、c的抛物线y=a图像的影响。
4、渗透“数形结合”与“类比”的数学思想。
5、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函数y=a的直观性质,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二、教学重点1、通过函数y=a的图像与抛物线y=a对比,体会平移的意义,进而得出函数y=a的图像的直观性质。
三、教学难点1、让学生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得出函数y=a的图像可由抛物线y=a通过上下平移得到。
四、课前复习1、复习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y=a(a≠0)2、复习函数y=a图像与性质:①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②对称轴为y 轴,即直线x=o, ③顶点坐标(0,0),④当a>0开口向上,图像有最低点,当a<0开口向上,图像有最高点。
⑤∣a ∣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a ∣越小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五、新课1、在同一坐标系里画函数y=与函数y=的图像。
①列表: ②描点:x … -2--1 0 12 …y= (2)2 …Y=…424 …③连线:2、思考1:分析列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在x的取值相同的情况下,函数y=的值与函数 y=的值相差2,在图像上反应出来就可以看成是把函数y=上的点向上平移2个单位与函数y=上的对应点重合。
3、问题:对于函数y=的图像上任意一点p,设它的坐标为()则,过点p作垂直于x轴的直线,与函数y=的图像的交点记为Q,则P与Q点的横坐标相同,设Q点的坐标为(),则,于是得到,所以点P向上平移2个单位就与点Q重合。
因为P为函数y=的图像上任意一点,所以将函数y=向上平移2个单位就与函数y=的图像重合。
4、思考2:将函数y=的图像与函数y=的图像进行比较,函数y=的图像有哪些性质?①它的图像是一条抛物线, ②对称轴为y 轴,即直线x=o, ③顶点坐标(0,2),④当a>0开口向上,图像有最低点,当a<0开口向上,图像有最高点。
y(C) O x如果别人思考数学的真理像我一样深入持久,他也会找到我的发现。
——高斯26.3(3)二次函数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解决二次函数的实际综合问题.2.找到熟练解决应用问题的途径,并顺利地解决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构建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难点:构造与问题相关的数学模型. 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 情境 引入 激发 兴趣【情境引入】观看上海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寻找期中的二次函数,感知生活中的二次函数. 【知识梳理】1.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一般式:顶点式:交点式:2.二次函数的图象是 线。
3.抛物线y =ax 2+bx +c (a ≠0)的位置由a ,b ,c 决定: ①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②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③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与x 轴交点的个数 ④a 、b 号,对称轴在y 轴的左侧 ⑤a 、b 号,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分析问题, 积极思考.通过观看上海一些建筑物的图片,可以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二) 例题分析 解决问题【提出问题】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如图所示,桥下水面宽度是4m 时,水面离拱顶的高度是是2m .当水面下降1m 后,水面宽度是多少? (结果保留根号)【解决问题】解法一:如图2,水面的宽度AB =4m ,以AB 的中点O 为坐标原点,AB 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由抛物线的对称性知,抛物线的顶点C在y 轴正半轴上.解法二:如图,以抛物线的顶点为原点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自主探究, 尝试解题. 综合运用, 解决问题. 通过本例题,使学生学会根据题意,构建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解决二次函数的应用问题,为今后学习数学建模提供基础.解法三:如图,以A点为坐标原点构建平面直角坐标系.(三)学以致用巩固方法1.如图,已知一抛物线型大门,其地面宽度AB=18m,一同学站在门内,在离门脚B点1m远的D处,垂直于地面手持一根1.7m长的木杆,其顶端恰好顶在抛物线型门上C处,根据这些条件,请你求出该大门的高h.2.如图,一单杠高2.2m,两立柱之间的距离为1.6m,将一根绳子的两端拴于立柱与横杠结合处,绳子自然下垂呈抛物线形状,一身高0.7m的小孩站在离左边立柱0.4m处,其头部刚好触到绳子,求绳子最低点到地面的距离.拓展:设计一条隧道,要使高4米,宽4米的巨型载重货车能单向通过,隧道上的纵断面是如图抛物线形状的拱,拱宽是高的4倍,求拱宽可以取得的最小整数解.讨论探究,解决问题.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会构建实际背景下的二次函数,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方法。
26.3 二次函数y=ax 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 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 已知抛物线y=ax 2+bx+c (a >0)过(﹣2,0),(2,3)两点,那么抛物线的对称轴( ).A .只能是x=﹣1B .可能是y 轴C .在y 轴右侧且在直线x=2的左侧D .在y 轴左侧且在直线x=﹣2的右侧 2.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过点(2,0)A -,(0,0)O ,1(3,)B y -,2(3,)C y 四点,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是( ).A .12y y >B .12y y =C .12y y <D .不能确定3.一次函数y=ax +b (a ≠0)与二次函数y=ax 2+bx +c (a ≠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能是( )A .B .C .D .4.已知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其函数y 与自变量x 之间的部分对应值如下表所示:x …… 0 1 2 3 4 …… y……4114……点A(x 1,y 1),B(x 2,y 2)在函数的图象上,则当1<x 1<2,3<x 2<4时,y 1与y 2的大小关系正确的 是( )A .y 1>y 2B .y 1<y 2C .y 1≥y 2D .y 1≤y 25.如图所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抛物线有相同的对称轴,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m =n ,k >h B .m =n ,k <h C .m >n ,k =h D .m <n ,k =h第5题 第6题6.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0≤x ≤3)如图所示,关于该函数在自变量取值范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最小值0,有最大值3 B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0 C .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3 D .有最小值-1,无最大值 二、填空题7.如果抛物线y=ax 2+2a 2x ﹣1的对称轴是直线x=﹣1,那么实数a= .8.如图所示,是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根据图形判断①c >0; ②a+b+c <0;③2a-b <0;④284b a ac +>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抛物线y=x2﹣2x+2上运动.过点A作AC⊥x轴于点C,以AC 为对角线作矩形ABCD,连结BD,则对角线BD的最小值为.10.抛物线y=x2+bx+c与x轴的正半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C点,且线段AB的长为1,△ABC的面积为1,则b的值是_____.11.抛物线y=x2+kx-2k通过一个定点,这个定点的坐标是_ ____.12.已知抛物线y=x2+x+b2经过点,则y1的值是___ __.三、解答题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过点(0,2)且平行于x轴的直线,与直线y=x﹣1交于点A,点A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B,抛物线C1:y=x2+bx+c经过点A,B.(1)求点A,B的坐标;(2)求抛物线C1的表达式及顶点坐标;(3)若抛物线C2:y=ax2(a≠0)与线段AB恰有一个公共点,结合函数的图象,求a的取值范围.14.如图,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D. 点M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B运动,过M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P,交BC于Q.(1)求点B和点C的坐标;(2)设当点M运动了x(秒)时,四边形OBPC的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指出自变量x取值范围.(3)在线段BC上是否存在点Q,使得△DBQ成为以BQ为一腰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5.如图,抛物线经过直线与坐标轴的两个交点,此抛物线与轴的另一个交点为,抛物线的顶点为.(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点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求使的点的坐标.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抛物线y=ax 2+bx+c (a >0)过(﹣2,0),(2,3)两点,∴点(﹣2,0)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横坐标x 2满足:﹣2<x 2<2,∴﹣2<<0,∴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且在直线x=﹣2的右侧.故选D .2.【答案】A ;【解析】由于抛物线2y ax bx c =++经过点A(-2,0),O(0,0),所以其对称轴为1x =-,根据抛物线对称性知当3x =-和1x =时,其函数值相等,∵ 0a <,开口向下,当2x >-时,y 随x 增大而减小,又213-<<,∴ 12y y >.3.【答案】C .【解析】A 、由抛物线可知,a <0,由直线可知,故本选项错误; B 、由抛物线可知,a >0,x=﹣>0,得b <0,由直线可知,a >0,b >0,故本选项错误; C 、由抛物线可知,a <0,x=﹣<0,得b <0,由直线可知,a <0,b <0,故本选项正确; D 、由抛物线可知,a <0,x=﹣<0,得b <0,由直线可知,a <0,b >0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由表可知1<x 1<2,∴ 0<y 1<1,3<x 2<4,∴ 1<y 2<4,故y 1<y 2. 5.【答案】A ;【解析】由顶点(n ,k)在(m ,h)的上方,且对称轴相同,∴ m =n ,k >h. 6.【答案】C ;【解析】观察图象在0≤x ≤3时的最低点为(1,-1),最高点为(3,3),故有最小值-1,有最大值3. 二、填空题 7.【答案】1.【解析】∵抛物线y=ax 2+2a 2x ﹣1的对称轴是直线x=﹣1,∴﹣1=﹣解得:a=1.8.【答案】②④;【解析】观察图象知抛物线与y 轴交于负半轴,则0c <,故①是错误的;当1x =时,0y <,即0a b c ++<,故②是正确的;由于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右侧,则02ba->, ∵ 0a >,∴ 0b <,故20a b ->,故③是错误的;∵ 0a >,240b ac ->, ∴ 284b a ac +>,故④是正确的.9.【答案】1;【解析】∵y=x 2﹣2x+2=(x ﹣1)2+1,∴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1,1), ∵四边形ABCD 为矩形,∴BD=AC , 而AC ⊥x 轴,∴AC 的长等于点A 的纵坐标,当点A 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点A 到x 轴的距离最小,最小值为1, ∴对角线BD 的最小值为1.10.【答案】-3;【解析】设抛物线y=x 2+bx+c 与x 轴交点的坐标是x 1、x 2,则x 2- x 1=1,△ABC 的面积为1得c=2,由根与系数关系化为123x x +=±, 即=3b a -±,由20b a ->得=3ba-,3b =-. 11.【答案】(2,4);【解析】若抛物线y=x 2+kx-2k 通过一个定点,则与k 值无关,即整理y=x 2+kx-2k 得y=x 2+k (x-2),x-2=0,解得x=2,代入y=x 2+k (x-2),y=4,所以过点(2,4). 12.【答案】34; 【解析】又因为函数图象经过,所以,代入即可求得.三、解答题13.【答案与解析】 解:(1)当y=2时,则2=x ﹣1,解得:x=3, ∴A (3,2),∵点A 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B , ∴B (﹣1,2). (2)把(3,2),(﹣2,2)代入抛物线C 1:y=x 2+bx+c 得:解得:∴y=x 2﹣2x ﹣1.顶点坐标为(1,﹣2).(3)如图,当C 2过A 点,B 点时为临界,代入A(3,2)则9a=2,解得:a=,代入B(﹣1,2),则a(﹣1)2=2,解得:a=2,∴14.【答案与解析】(1)把x=0代入得点C的坐标为C(0,2)把y=0代入得点B的坐标为B(3,0);(2)连结OP,设点P的坐标为P(x,y)==∵点M运动到B点上停止,∴,∴();(3)存在. BC==①若BQ=DQ ∵ BQ=DQ,BD=2∴ BM=1 ∴OM=3-1=2∴∴QM=所以Q的坐标为Q(2,);②若BQ=BD=2∵△BQM∽△BCO,∴==∴=∴ QM=∵=∴=∴BM=∴ OM=所以Q的坐标为Q(,).15.【答案与解析】(1)直线与坐标轴的交点,.则解得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顶点,与轴的另一个交点.设,则.化简得.当,得或. 或当时,即,此方程无解.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点的坐标为或.。
26.3(3)二次函数的图像教材分析:二次函数在初中函数的教学中优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初中代数内容的引申,更为以后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等奠定基础。
在历届中考中是不可缺少的内容,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时,要注重待定系数法、函数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学情分析:1、初三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中已掌握二次函数的定义、图像及性质等基本知识;2、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3、学生差异较大,两极分化明显。
教学目标:1、通过配方法把二次函数化成的形式,从而确定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2、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学重点:通过配方法描述二次函数图像的特征。
教学难点:二次函数的配方过程。
一、复习:1、用配方法解方程:(复习配方法)2、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式,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复习顶点式)二、新课:思考: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什么?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又是什么?(新课引入,自己尝试配方)例4、用配方法把下列函数解析式化为的形式:(练习配方法)(1)(2)例5、指出下列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巩固配方法并说说图像特征)(1)(2)(3)例6、指出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通过分析图像特征,利用描点法画图像)能力提升:二次函数的图像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求原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小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26.3(3)二次函数的图像(学习单)一、课前练习:1、用配方法解方程:2、抛物线是二次函数的式,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再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
二、试一试:3、把化为的形式三、练习:4、用配方法把化为的形式5、指出下列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1)(2)(3)6、指出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
§26.3(4)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图像与性质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的一般式转化为顶点式;
2、熟悉二次函数一般式的对称轴、顶点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相关问题;
3、熟悉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二次函数(一般式)的顶点与对称轴(配方法或公式法).
难点:运用抛物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课型】习题课
【教学资源】几何画板课件 【教学日期】 2018 年 11 月 29日下午第2节
【教学过程】本节课共分五个环节: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第二环节:巩固双基;第三环节:变式练习;第四环节:能力提升;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一环节:知识梳理
1、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图像是一条 .
2、通过 ,可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222
424b ac b y ax bx c a x a a -⎛⎫=++=++ ⎪⎝⎭. 3、二次函数)0(2≠++=a c bx ax y 的对称轴是:直线x =-
,顶点坐标(-a
b 2,a b a
c 442-). 4、(1)当a > 0时,抛物线的开口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点,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部分是 ,
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 ;
(2)当a < 0时,抛物线的开口 ,顶点是抛物线的最 点,抛物线在对称轴左侧部分是 ,
在对称轴右侧部分是 .
第二环节:巩固双基
1、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化为顶点式,并指出它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1)x x y 522-= (2)162
162--=x x y
2、(1)已知抛物线1)3(2++-+=n x n x y 经过坐标原点,则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
(2)抛物线14
12-+=x x y 向 平移 个单位,再向 平移 个单位后, 与抛物线1412+=
x y 重合.
第三环节:变式练习
3、(1)已知抛物线3)5(2
12-+-+-=m x m x y 的顶点在y 轴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2)已知抛物线3)3(212-+-+-=m x m x y 的顶点在x 轴上,求抛物线的顶点坐标.
4、 (1)已知抛物线22-++=m x x y 的顶点在直线x y -=上,求m 的值;
(2)已知抛物线
22-++=m x x y 的顶点在第三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5、(1)已知抛物线122++-=x x y ,若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2)已知抛物线222++=mx x y ,当2>x 时y 的值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实数m .
第四环节:能力提升
6、已知二次函数)(x f y =的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5(-f 、)1(-f 、)4(f 、)7(f 这四个函数值中有且
只有一个值不大于零,画图分析这样的抛物线的位置特征,并写出满足条件的一个函数解析式,你还能写出其他的解析式吗?
解:1、取4
1=a 分析: 对称轴:y 轴 对称轴:x 轴 对称轴:x=-1,x=4,x=-5,x=7 对称轴:任意
2、甲同学:3)2(2--=x y 的答案可以吗? 乙同学:10)2(2--=x y 的答案可以吗?
3、当1=a ,对称轴2=x 的条件下,顶点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4个点中只要关注最低点与次低点
设k x y +-=2)2(,满足条件⎩⎨⎧>-≤0)1(0)4(f f ⇒⎩
⎨⎧->-≤94k k 49-≤<-⇒k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以巩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重点,在熟练配方的基础上,围绕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展开一系列的变式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拓展能力的教学目标。
【回家作业】
1、练习册
2、堂堂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