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花的结构
- 格式:pdf
- 大小:740.45 KB
- 文档页数:7
花的结构
活动目的
学会实验中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识别花的结构,能够描述出各部分结构一般的位置关系。
活动准备
材料器具:镊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程与方法
1.方法步骤
(1)取一朵________,对照下图,按照__________的顺序识别花的各部分结构。
并在下图中注出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2)用镊子从外到内依次摘下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夹开花药,用放大镜观察到花药里有花药。
将载玻片垫在下面,用刀片纵向剖开子房,用放大镜观察到子房中有一粒胚珠。
2.结果和结论
将你的观察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后完成下表。
3.讨论
一朵花中最主要的部分是什么?为什么?
名称数量颜色功能
花萼
花瓣
雄蕊
雌蕊。
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一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五节《花的结构和花序》。
详细内容包括花的组成部分、花的类型、花序的概念及其分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和花序的特点,理解不同类型的花及花序对植物繁殖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花的结构,掌握花序的概念,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花和花序。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物、分析图片,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究生物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花的结构、花序的概念和分类。
难点:理解不同类型的花序及其对植物繁殖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花、显微镜、投影仪、挂图。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朵盛开的花,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花由哪些部分组成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花的结构,包括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和雌蕊。
通过观察实物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花和花序。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花结构,并填写观察报告。
4. 例题讲解:讲解不同类型的花序,如穗状花序、总状花序、伞状花序等,分析它们的特点和优势。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挂图中的花和花序类型,并说明理由。
六、板书设计1. 花的结构:花柄、花托、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2. 花的类型:两性花、单性花、无性花。
3. 花序的概念:花在总花柄上的排列方式。
4. 花序的分类:穗状花序、总状花序、伞状花序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堂所学,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花序,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实物、分析图片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花的结构和花序的概念。
课后可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花朵,了解它们的结构和花序类型,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开展课外调查,了解不同植物的花序对其繁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初一生物教案
第七章开花结果和营养繁殖
第一节花的结构
佛山市二中谢晓霜
教学目的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认识到花的主要部分是花蕊。
2、学会解剖和观察花的基本结构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雌蕊、雄蕊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学生实验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投影仪、摄像枪、电视机、板书设计投影片、桃花的挂图、雄蕊和雌蕊结构投影片、昆虫采集花粉花蜜录像片
段、花的基本结构图投影片。
实验材料大红花、白合花、黄菊花、白菊花、红.黄.粉色玫瑰、白菜花、紫罗兰。
实验用具解剖针、镊子、刀片、放大镜、透明胶、白纸。
教学方法讲述法与演示观察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1、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什么?
2、绿色开花植物由哪些器官构成?
3、哪些是生殖器官?哪些是营养器官?
学生回答:地球上分布最广、种类最多的植物是绿色开花植物;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构成;其中,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关属于生殖器官。
(引入新课)提问:谁能讲讲绿色开花植物一生的历程呢?
学生回答:植物由种子——幼苗——长大——开花——结果(内含种子可繁殖下一代)
讲述:回答的很好。
绿色开花植物由种子繁殖,长到一定时候就会开花,开花是该植物走向成熟的标志。
花谢后就结果(即平时所说的开花结果),果实内含种子,所以,花、果实、种子与植物繁殖后代有直接关系。
那么,花为何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呢?这就与花的结构有关,今天我们就讲讲这方面的内容。
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初一生物《花的结构和花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认识完全花,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重点)(2)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3)说出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能力目标:尝试解剖与探究,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严密的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花的结构与其功能”及“花的类型”等知识,使学生树立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1、学会解剖和识别花的各个部分,概述花的主要部分是雄蕊和雌蕊的理由。
2、认同花的结构与其功能的适应。
【教学难点】描述花的种类和花的着生方式。
说出两性花、单性花、雌花、雄花以及单生花和花序的概念。
采用多媒体教学,并在教学中运用自主学习(找知识点)【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深化理解)知识的方式完成【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阅读课文,自主解决以下问题:1、写出桃花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同学们,自然界中丰富多彩的生物,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纤维、建筑和家具材料,同时也美化了我们的生活,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请同学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不要忘记观察和思考,获得必要的信息。
下面请大家观看一段录像,你从中能获得哪些生物学信息呢? (引导学生交流,从而导入新课。
)2.小组讨论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花的类型:1.利用课前准备好的各种花,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并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此处是针对学生在小学时已经了解到花的结构中的许多知识,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学习新知)。
2.提问、总结:(要根据学生举出的例子进行) 像(扁豆)的花,在一朵花内,同时具有雌蕊和雄蕊的花,叫两性花。
而(黄瓜)的花,一朵花内只有雌蕊或只有雄蕊的花,叫单性花,分别称为雌花和雄花。
(举例)(二)花的结构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解剖一朵花提醒学生实验时的注意以下问题:①观察时应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为什么?②你观察到了花的哪些结构?③请你描述各部分的排列具有什么特点?④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⑤你认为花的主要结构是什么?为什么?⑥注意安全。
第三节生殖器官的生长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反思
一、设计巧妙,思路清楚
以花为媒体,在洋溢着花的美中进行教学,既让学生可以感受到美,又激发了学生了解美的欲望。
二、师生平等进行交流的关系
整堂课都交融着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交流、沟通和碰撞,教师在课堂中扮演着指导者、帮助者的角色,学生在课堂中发挥着主动性。
三、拓展知识,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
通过“制花卡”的教学环节,不仅仅使学生丰富了知识面,而且使学生在情感上受到鼓励,受到冲击,使整堂课得到了情感的升华,也达到了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早日实现自己的理想的情感教育的目的。
几点不足:
1.若采取了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在活动中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着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学习及自我展示。
2.学生上台展示、回答问题更多期待的是老师的认可和赞赏,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忽视了对学生的眼光注视,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一定影响。
3.对于课堂中学生的表现的肯定,过于呆板,要让学生在自发中对学生进行肯定。
教学改进
1.学生回答要与学生进行眼光交流,并及时进行肯定及表扬,让学生更多的感受成功。
2.课堂氛围的营造,要水道渠成,不着痕迹,不要太呆板。
3.课堂小问题要精选,要严谨,宁缺勿烂。
七年级生物教学教案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读和写是学生最必要的两种学习方法,也是通向周围世界的两扇窗口。
以下是课件为您推荐七年级生物教学教案第六章第一节花的结构和花序。
一、教学目标1.掌握花的基本结构及其主要功能,明确花蕊是花的主要部分。
2.了解花的种类及雌雄同株植物、雌雄异株植物的概念。
了解花序的概念及种类。
3.通过解剖桃花和观察各种植物的花,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4.通过识别不同种植物花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5.通过学习“花的结构及其主要功能”,使学生树立“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观。
6.通过学习“花的种类”,继续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重点、难点分析1.“花的结构”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
因为:(1)前面几章的教学讲的是植物的营养器官。
植物生长到一定时间就要进行繁殖。
花、果实、种子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只有把花的结构弄清楚,才能更好地理解植物开花后才能结果,种子才能形成。
(2)花实际上是变态的枝条。
花的各部分与枝条的组成从来上讲是一致的。
通过“花的结构”的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及进一步探讨事物从一般到特殊的辩证关系,都是有帮助的。
2.观察实验材料的准备,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讲“桃花的结构”时,新鲜的桃花已经过季,这就需要教师在春天的时候,准备好秋季用的桃花,并把它们浸泡在福尔马林或酒精溶液里备用。
也可以事先培养白菜花或油菜花进行教学,北方的冬天吃完的白菜留下的“白菜疙瘩”种在花盆里或浸泡在水中,一个月左右就能抽出花莛、开花。
还可以选择一些秋季盛开的花卉备用。
3.解剖花并做成粘贴花标本,也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因为:(1)桃花也好、白菜花也好,对于学生来说,操作起来都显得小了。
学生进行解剖时,往往显得“笨手笨脚”,容易弄丢一个部分或弄断一个结构,所以要注意提醒学生,认真谨慎地从外至内地一层层把花的各部分用镊子镊取下来,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然后再粘贴在台纸上。
植物的花由哪几部分构成植物的花是一种生殖器官,通常由多个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特定的功能。
以下是植物花的主要构成部分:
1. 花托(Receptacle):
•位置:花的基部,支持花的其余部分。
•功能:提供支持,连接花的其他组成部分。
2. 花瓣(Petals):
•位置:在花托的上部,通常是彩色的片状结构。
•功能:吸引传粉者,如昆虫或鸟类,促进花的传粉过程。
3. 雄蕊(Stamens):
•位置:雄蕊是花的雄性生殖器官,位于花瓣周围。
•组成:雄蕊由花丝(Filament)和花药(Anther)组成。
•功能:花药产生花粉,而花丝支撑花药。
花粉是雄性配子,用于传播到雌蕊。
4. 雌蕊(Carpels):
•位置:雌蕊是花的雌性生殖器官,通常位于花的中央。
•组成:雌蕊由柱头(Stigma)、花柱(Style)和子房(Ovary)组成。
•功能:子房内含有胚珠,柱头接收花粉并促进受精过程。
5. 花承(Peduncle):
•位置:花的整体连接到植物的茎上的花梗。
•功能:提供支持并连接花到植物的茎。
6. 花梗(Pedicel):
•位置:连接单个花朵到花承的细长结构。
•功能:支持和提供花的位置。
这些部分在植物的花朵中协同工作,实现了植物的生殖过程。
花的结构和形态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繁殖至关重要,同时也对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和吸引传粉者的能力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