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燃油供给系统(2)
- 格式:ppt
- 大小:4.98 MB
- 文档页数:28
第1、2章习题一、填空题1.传感器的功用是向ECU提供汽车运行状况和发动机工况。
2.凸轮轴位置传感器作为喷油时刻控制和_点火时刻_控制的主控制信号。
3.爆燃传感器是作为爆燃控制的修正信号。
4.电子控制单元主要是根据进气歧管压力确定基本的喷油量。
5.电控系统由传感器、ECU、执行器三大部分组成。
6.电控系统有汽车电子控制装置、车载汽车电子装置两种基本类型。
7.传感器是采集并向ECU输送信息的装置。
8.电子控制单元ECU是发动机控制系统核心。
9.汽车电控系统的执行元件主要有电磁式喷油器;点火控制器(点火模块);怠速控制阀、怠速电机;EGR阀元件。
10.发动机工作时,ECU根据节气门开度信号判断发动机负荷大小。
11.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二、简答题1、汽车电子技术发展的背景是什么?●环保、安全、节能及舒适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电子信息技术推进了汽车技术向集成与智能迈进●汽车电子技术应用的优越性2、说明为什么很多汽车都采用CAN总线技术?一方面是由于电子产品本身的特点,如计算机芯片的功能不断提高而价格则在不断下降。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些新增的性能可在相当程度上借助于原有构件实现,如ESP(电子稳定系统)就利用了很多ABS原有元件。
再者,原有系统皆系单独控制,很复杂,现开始发展并推广的多路传输技术、CAN总线网络控制技术等,可将多个系统的传感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集成到一起,各系统分享信息,这就大大简化了线路,节省材料、加工装配费用3、请分析汽车如果采用42V电源系统供电,有什么好处?电压提高3倍,电流就可减小2/3,因而可以大大减小电缆、电动机、线圈等尺寸及质量。
可使一些新技术,如电子控制电动气阀机构、飞轮内装起动机/发电机一体式结构以及电子控制电动制动器、转向系的应用成为可能;同时,可以减轻汽车质量并提高效率4、汽车电控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信号输入装置——各种传感器,采集控制系统的信号,并转换成电信号输送给ECU;➢电子控制单元——ECU,给各传感器提供参考电压,接受传感器信号,进行存储、计算和分析处理后执行器发出指令;➢执行元件——由ECU控制,执行某项控制功能的装置。
第一章发动机总体构造1、发动机的基本术语有哪些?各有什么含义?(I)工作循环活塞在气缸内往比运动时,完成了进气、乐缩、作功和排气4个工作过程,周而兔始地进行这些过程,内燃机才能持续地运转对外输出功率,每完成一次上述4个过程称为一个工作循环。
(2)上止点(TDC)上止点是指活寒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通常指活寒的最高位置。
(3)卜止点(BDe)下止点是指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通常指活塞的最低位置.(4)活塞行程(三)活塞行程是指上、下两止点间的距离,单位:亳米(mm)。
活塞由•个止点移到另一个止点,运动一次的过程称为行程。
(5)曲柄半径(R)曲柄半径是指与连杆大端相连接的曲柄销的中心线到曲轴回转中心线的距离(11rι),显然,曲轴每转一周,活塞移动两个行程,呻S=2R.(6)气缸工作容积(V h)气缸工作容积是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让出的空间的容积.其计算公式为V h=11I)2S∕4×IO6式中:K一—气缸工作容积,升(1.):D——气缸直径,花米(物):S——活塞面枳,平方亳米(mm?)。
(7)发动机工作容积(V t)发动机工作容积是指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枳的总和,也称发动机的扣量。
若发动机的气缸数为i,则V1=V11-i。
(8)燃烧室容积(VJ热烧室容积是指活寒在上止点时,活寤顶上面空间的容积,单位:升(1.),(9)气缸总容积(VJ气缸总容积是指活塞在下止点时,活塞顶上面空间的容积(1.).它等丁•气缸工作容积与燃烧窕容积之和,即V.=V h+工(10)压缩比(ε)压缩比是指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枳的比值,即e=V u∕V c=V h+V./V c=1.+V h/V t(11)工况内燃机在某一时刻的运行状况简称工况,以该时刻内燃机对外输出有效功率和转速来表示。
(12)负荷率内燃机在某一转速卜.发出的有效功率与相同转速卜所能发出的最大有效功率的比值称为负荷率,简称负荷。
2、发动机总体结构包括哪几部分?各起什么作用?(1)曲柄连杆机构。
汽车燃油供应系统工作原理汽车燃油供应系统是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负责将燃油从油箱输送至发动机,并确保恰当的燃油空燃比。
本文将详细介绍汽车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
1. 燃油供应系统的组成部分汽车燃油供应系统主要由燃油泵、燃油过滤器、燃油储存器、燃油喷射器及相关传感器组成。
其中,燃油泵负责将燃油从油箱中抽送至发动机。
燃油过滤器用于过滤燃油中的杂质,确保燃油的清洁度。
燃油储存器则用于储存燃油,并通过燃油喷射器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中。
相关传感器用于监测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状况。
2. 常见的燃油供应系统类型目前,汽车燃油供应系统主要有喷油式燃油系统和化油器式燃油系统两种类型。
喷油式燃油系统利用燃油喷射器实现燃油的喷射;而化油器式燃油系统则采用化油器将燃油与空气混合后供给发动机。
3. 喷油式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喷油式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步骤1:油箱中的燃油通过燃油泵被抽送至高压油管中。
步骤2:高压油管中的燃油被送至燃油喷射器。
步骤3:燃油喷射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控制阀门来喷射适量的燃油至发动机燃烧室。
步骤4:喷射到燃烧室中的燃油经过压缩、点火和燃烧,产生动力推动汽车前进。
4. 化油器式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化油器式燃油供应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步骤1:燃油从油箱通过燃油泵被送至化油器中。
步骤2:化油器中的喷嘴通过气流的作用将燃油雾化,并与进气管中的空气混合。
步骤3:混合后的燃油与空气通过进气阀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步骤4:混合气经过压缩、点火和燃烧,推动汽车前进。
5. 燃油供应系统的优化和改进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燃油供应系统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
例如,电子喷油系统的出现使得燃油喷射更加精确和高效,提高了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
同时,采用电控式节气门和智能化的传感器,可以根据车速、负荷和环境条件等自动调整喷油量,实现更好的燃烧效果和排放控制。
总结:汽车燃油供应系统在发动机正常运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了解和掌握汽车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以及拆卸和组装方法,加深对汽车燃油供给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燃油供给系统是汽车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将燃油以适当的压力和喷射量输送到发动机的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后燃烧,产生动力。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
三、实验器材1. 汽车燃油供给系统实验台2. 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3. 专用工具和量具4. 实验记录表格四、实验步骤1. 燃油供给系统认知- 观察燃油供给系统的整体结构,了解各部件的名称和功能。
- 认识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
2. 燃油供给系统拆卸- 根据实验指导书,拆卸燃油供给系统,观察各部件的连接方式和结构特点。
- 记录拆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3. 燃油供给系统组装- 根据拆卸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组装燃油供给系统。
- 注意各部件的安装顺序和连接方式,确保燃油供给系统的正常工作。
4. 燃油供给系统性能测试- 对组装完成的燃油供给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包括燃油压力测试、喷射量测试等。
- 记录测试结果,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性能。
5. 实验数据整理与分析- 整理实验数据,绘制图表,分析燃油供给系统的性能特点。
-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改进建议。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燃油供给系统结构- 燃油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组成。
- 燃油箱用于储存燃油,燃油泵负责将燃油从燃油箱中抽出,燃油滤清器用于过滤燃油中的杂质,燃油喷射器负责将燃油喷射到燃烧室。
2. 燃油供给系统性能- 通过实验,燃油供给系统的燃油压力和喷射量符合设计要求。
-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装过程顺利,各部件连接牢固,系统运行稳定。
3. 实验数据- 燃油压力:实验测得的燃油压力为0.5MPa,符合设计要求。
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是汽车引擎正常运转所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燃
油从油箱输送到发动机内,以保证引擎正常的燃烧工作。
燃油供给系统一般由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部件组成,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首先,燃油从油箱输送到发动机需要经过燃油泵。
燃油泵的主要作用是将油箱
中的燃油吸入并加压后送到发动机内,燃油泵通常安装在油箱内部,通过电动泵或者机械泵的方式进行工作。
当发动机启动时,燃油泵开始工作,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内。
其次,燃油在输送过程中需要通过燃油滤清器进行过滤。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是
将油箱中的杂质和杂质截留下来,确保燃油的纯净度,避免杂质进入发动机内部影响燃烧效果和发动机寿命。
因此,燃油滤清器在燃油供给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后,燃油喷射器是燃油供给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部件。
燃油喷射器的主要作
用是将经过燃油泵加压后的燃油,以喷射的方式送入发动机内,实现燃油的雾化和混合气的制备。
燃油喷射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脉冲控制喷油嘴的开闭,使得燃油能够按照一定的时间和量被喷入到发动机内,从而满足不同工况下的燃烧需求。
总的来说,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泵将燃油从油箱吸入并加压后
送到发动机内,经过燃油滤清器的过滤后再由燃油喷射器以喷射的方式送入发动机内,以满足发动机不同工况下的燃烧需求。
燃油供给系统的正常工作对于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正常的工作和使用寿命。
《汽车服务工程》前七章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绪论1、概念:1)汽车服务:汽车服务是指将与汽车相关的要素同顾客(客户)进行交互作用或由顾客对其占有活动的集合。
2)狭义的汽车服务:指从新车进入流通领域,直至其使用后回收报废各个环节涉及的各类服务,包括销售咨询、广告宣传、贷款与保险资讯等的营销服务,以及整车出售及其后与汽车使用相关的服务,包括维修保养、车内装饰(或改装)、金融服务、事故保险、索赔咨询、二手车转让、废车回收、事故救援和汽车文化等。
3)广义的汽车服务:指自新车出厂进入销售流通领域,直至其使用后回收报废各个环节所涉及的全部技术的和非技术的各类服务,还延伸至汽车生产领域和使用环节的其它服务。
4)汽车服务工程:指新车出厂后进入流通、销售、购买、使用直至报废回收各环节的各类服务工作组成的有机服务体系。
2、汽车服务工程的分类1)按照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分:汽车服务可以分为技术型服务和非技术型服务。
技术型服务包括汽车厂商的售后服务、汽车维修检测与养护服务、智能交通服务、汽车故障救援服务等,其它服务为非技术型服务。
2)按照服务的资金密集程度分汽车服务可以分为金融类服务和非金融类服务。
金融类服务包括汽车消费信贷服务、汽车租赁服务和汽车保险服务等,其它服务为非金融类服务。
3)按照服务的知识密集程度分汽车服务可以分为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劳务密集型服务。
知识密集型服务包括售后服务、维修检测服务、智能交通服务、信息咨询服务、汽车广告服务和汽车文化服务等。
劳务密集型服务则包括汽车物流服务、废旧汽车的回收与拆解服务、汽车驾驶培训服务、汽车会展服务、场地使用服务和代办各种服务手续的代理服务等,其它服务则是介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和劳务密集型服务之间的服务。
4)按照服务的作业特性分汽车服务可以分为生产作业型的服务、交易经营型的服务和实体经营型的服务。
生产作业型的服务包括汽车物流服务、售后服务、维修检测服务、美容装饰服务、废旧汽车的回收与拆解服务、汽车故障救援服务等,交易经营型的服务包括汽车厂商及其经销商的新车销售服务、二手车交易服务、汽车配件营销与精品销售服务等,其它服务为实体(企业)经营型的服务。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第一章:燃油供给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燃油供给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燃油管路等。
2. 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油,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
3. 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燃油泵将燃油从燃油箱抽取,经过燃油滤清器过滤后,送入燃油喷射器,通过燃油喷射器的喷射,将燃油雾化后喷入发动机燃烧室内,与空气混合燃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燃油供给系统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
2. 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燃油供给系统在发动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第二章:燃油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泵的结构组成。
2. 掌握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3. 熟悉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1. 燃油泵的结构组成:电动机、泵体、燃油进口阀、燃油出口阀等。
2. 燃油泵的工作原理:电动机驱动泵体旋转,燃油进口阀打开,燃油被吸入泵体,被压入燃油出口阀,通过燃油管路送入燃油喷射器。
3. 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为发动机提供适量的燃油,保证燃油供给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燃油泵的图片,让学生了解燃油泵的结构组成。
2. 通过实物展示或者模型演示,让学生了解燃油泵的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燃油泵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作用。
第三章:燃油滤清器的结构与作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组成。
2. 掌握燃油滤清器的作用。
3. 熟悉燃油滤清器在燃油供给系统中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燃油滤清器的结构组成:滤纸、金属支架、密封圈等。
2. 燃油滤清器的作用:过滤燃油中的杂质,防止杂质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内,保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燃油供给系统工作原理
燃油供给系统是现代内燃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将燃油输送到发
动机燃烧室,以供发动机燃烧。
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燃油的储存、输送和喷射等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其工作原理。
首先,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燃油的储存。
燃油一般储存在汽车的油
箱中,油箱的设计要考虑到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颠簸和加速等因素,以确保燃油能够稳定地储存。
同时,油箱内还设有燃油泵,用于将燃油抽送到发动机。
其次,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燃油的输送。
燃油泵将燃油从油箱中抽
送出来,通过燃油滤清器进行过滤,然后输送至发动机。
在输送的过程中,燃油需要保持一定的压力,以确保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正常供给发动机所需的燃油量。
最后,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燃油的喷射。
现代汽车一般采用电喷系统,通过电脉冲控制喷油嘴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以实现对发动机燃油的精确控制。
在发动机工作时,燃油经过喷油嘴喷入燃烧室,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火,从而完成燃烧过程。
总的来说,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储存、输送和喷射等环节,将燃油
输送至发动机,以满足发动机燃烧的需求。
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稳定性和精准度对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在汽车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对燃油供给系统的设计和调试都需要非常严谨和精心。
燃油供给系统教案第一章:燃油供给系统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组成。
2. 掌握燃油供给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介绍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提供燃油、喷射燃油、调节燃油量等。
2. 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喷射器等。
3. 阐述燃油供给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的储存、输送、过滤和喷射过程。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供给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观燃油供给系统的实物展示。
3.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第二章:燃油泵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泵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泵的主要功能,提供燃油的压力和流量。
2. 介绍燃油泵的类型,包括机械式燃油泵和电子式燃油泵。
3. 阐述燃油泵的工作原理,包括燃油泵的启动、运行和停止过程。
4. 讲解燃油泵的维护方法,包括清洁、检查和更换燃油泵。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泵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泵的类型和工作原理。
3. 组织学生进行燃油泵的维护实践操作。
第三章:燃油滤清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滤清器的清洁和更换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滤清器的主要功能,包括过滤燃油中的杂质和颗粒。
2. 介绍燃油滤清器的类型,包括纸质滤清器和合成材料滤清器。
3. 阐述燃油滤清器的清洁和更换方法,包括拆卸滤清器、清洗滤纸或滤网、安装滤清器等。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思考燃油滤清器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通过示例图和模型,讲解燃油滤清器的类型和清洁更换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燃油滤清器的清洁更换实践操作。
第四章:燃油喷射器教学目标:1. 了解燃油喷射器的作用和类型。
2. 掌握燃油喷射器的调节和维护方法。
教学内容:1. 讲解燃油喷射器的主要功能,包括将燃油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