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剂,颗粒剂
- 格式:doc
- 大小:205.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五章散剂、颗粒剂、胶囊剂和丸剂1、常用的固体制剂包括:散剂、颗粒剂、胶囊剂、片剂、滴丸剂、膜剂。
2、固体制剂的共性:(1)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2)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粉碎、过筛、混合等)经历相同;(3)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3、改善药物溶出速度的措施:溶出速度与S、CS、k成正比(1)S↑增大药物溶出面积:微粉化减小药物粒径(2)C S↑增加药物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体等(3)k↑加快搅拌,增大溶解速度第一节散剂★一、定义:散剂(Powders)系指一种或数种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而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可内服或外用。
(西药应用不多例如蒙脱石散、聚乙二醇4000散、嗜酸乳杆菌散,中药一定应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收载散剂约50种)★二、分类:1、按药味:单散剂与复散剂2、按剂量:分剂量散与不分剂量散3、按用途:溶液散(PEG散)、煮散(酒渍或煎汤服用)、吹散(耳、鼻、喉部位,珠黄吹喉散)、吹耳散4、内服散5、外用散★三、特点:1、粉碎程度大,比表面积大、易于分散、起效快2、外用覆盖面积大,起保护和收敛等作用3、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4、制备工艺简单,易分剂量,便于婴幼儿服用四、制备:物料前处理→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质量检查→包装储存。
粉碎→过筛→混合:是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即固体制剂制备前均要进行此操作。
1、粉碎:将大块物料借助机械力破碎成适宜大小的颗粒或细粉的操作。
目的:减小粒径、增加表面积。
意义:难溶性药物的溶出速度、生物利用度↑;混合均匀↑;固体药物分散度↑;有效成分提取↑。
方法:干法粉碎和湿法粉碎。
(1)干法粉碎法:药物干燥(水分<5%)后进行粉碎。
脆性或结晶性药物(撞击或锤式粉碎机);纤维性中药材(剪切式粉碎机)。
(2)湿法粉碎法:药物中加入适量水或其他液体实施研磨,又称为加液研磨法。
药剂学第七版第十一章固体制剂 – 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固体制剂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固体制剂的各种剂型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常用的制备方法、工艺和质量要求;•熟悉制备各种固体制剂常用的处方辅料、设备、操作流程及关键技术指标,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固体制剂的典型处方并学会对其进行分析。
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固体制剂的单元操作第三节 散剂第四节 颗粒剂第五节 片剂第六节 片剂的包衣第11章 固体制剂-1(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With meWith Prof. Li第一节 概述Ø固体制剂(solid preparations):以固体状态存在的剂型总称。
常用的固体剂型有散剂、颗粒剂、胶囊剂、滴丸剂特点:①物理、化学稳定性比液体制剂好;②生产制造成本较低,服用与携带方便;③制备过程前处理的单元操作经历相同;④药物在体内首先溶解后才能透过生理膜,被吸收入血。
固体剂型的制备工艺流程图药物粉碎过筛混合造粒压片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固体制剂的体内吸收途径口服给药崩解溶解生物膜血液循环胃肠道中不同剂型在体内的吸收途径剂型崩解或分散溶解过程吸收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散剂-++混悬剂-++溶液剂--+吸收的快慢顺序药物的溶出过程S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S增大溶出速度常数K提高药物的溶解度CsNoyes-Whitney 方程dC/dt = KS(Cs-C)K=D/Vδsink conditiondC/dt = KSCsδCsVC改善药物的溶出速度的措施•增大药物的溶出面积:通过粉碎减小粒径,提高崩解度等措施•增大溶解速度常数:提高搅拌速度,以减少药物扩散边界层厚度或提高药物的扩散系数•提高药物的溶解度:提高温度,改变晶型,制成固体分散物、包合物等。
第二节散剂(powders)散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辅料经粉碎、均匀混合制成的干燥粉末状制剂。
①粒径小、比表面积大、易分散、起效快;②对外伤的独特作用(保护、吸收分泌液、促进凝血);③贮存、运输、携带比较方便;④剂量易于控制,可调节,便于婴儿服用⑤制备工艺简单。
复方乙酰水杨酸片处方: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268g,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136g,咖啡因33.4g,淀粉266g,淀粉浆(15%~17%)85g,滑石粉25g(5%)(不选硬脂酸镁),轻质液体石蜡2.5g酒石酸27g(减少乙酰水杨酸水解),制成1000片。
制法:将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与1/3量的淀粉混匀,加淀粉浆(15%~17%)制软材10~15分钟,过14目或16目尼龙筛(不用金属筛)制湿颗粒,于70℃干燥,干颗粒过12目尼龙筛整粒,然后将此颗粒与乙酰水杨酸混合均匀,最后加剩余的淀粉(预先在100℃~105℃干燥)及吸附有液体石蜡的滑石粉,共同混匀后,再过12目尼龙筛,颗粒经含量测定合格后,用12mm冲压片,即得。
最佳选择题有关复方乙酰水杨酸片的不正确表述是A.加入1%的酒石酸可以有效地减少乙酰水杨酸的水解B.三种主药混合制粒及干燥时易产生低共熔现象,所以采用分别制粒法C.应采用尼龙筛制粒,以防乙酰水杨酸的分解D.应采用5%的淀粉浆作为黏合剂E.应采用滑石粉作为润滑剂【答案】D硝酸甘油片(小剂量药物)处方:乳糖、糖粉、17%淀粉浆、10%硝酸甘油醇溶液制法:空白颗粒法胶囊剂、滴丸剂和小丸一、胶囊剂(一)胶囊剂特点①能掩盖药物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稳定性②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较高③可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含油量高的不易制成片剂,但可制成胶囊剂。
④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不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①水溶液或稀乙醇溶液②风化性药物③吸湿性很强的药物④易溶性的刺激性药物最佳选择题最宜制成胶囊剂的药物为A.风化性的药物B.具苦味及臭味药物C.吸湿性药物D.易溶性药物E.药物的水溶液【答案】B(二)胶囊剂的分类依据胶囊剂的溶解与释放特性,可分为硬胶囊(通称为胶囊)、软胶囊(胶丸)、缓释胶囊、控释胶囊和肠溶胶囊,主要供口服用。
(三)胶囊剂的制备1.硬胶囊剂的制备:分为空胶囊的制备和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封口等工艺过程。
(1)空胶囊的制备①空胶囊的组成:明胶是空胶囊的主要成囊材料为增加韧性与可塑性,一般加入增塑剂如甘油、山梨醇、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油酸酰胺磺酸钠等;为减小流动性、增加胶冻力,可加入增稠剂琼脂等对光敏感药物,可加遮光剂二氧化钛(2%~3%);为美观和便于识别,可加食用色素等着色剂;为防止霉变,可加防腐剂尼泊金等。
最佳选择题下列辅料中,可作为胶囊壳遮光剂的是A.明胶B.羧甲基纤维素钠C.微晶纤维素D.硬脂酸镁E.二氧化钛【答案】E②空胶囊制备工艺:空胶囊系由囊体和囊帽组成,其主要制备流程如下:溶胶→蘸胶(制坯)→干燥→拔壳→切割→整理③空胶囊的规格与质量:空胶囊的质量与规格均有明确规定,空胶囊共有8种规格,但常用的为0~5号,随着号数由小到大,容积由大到小。
最佳选择题有关胶囊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常用硬胶囊的容积以5号为最大,0号为最小B.硬胶囊是由囊体和囊帽组成的C.软胶囊的囊壁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构成D.软胶囊中的液体介质可以使用植物油E.软胶囊中的液体介质可以使用PEG400【答案】A(2)填充物料的制备、填充与封口①物料的处理与填充:一般可加入蔗糖、乳糖、微晶纤维素、改性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滑石粉、HPC等改善物料的流动性或避免分层。
也可加入辅料制成颗粒后进行填充。
②胶囊规格的选择与套合、封口:根据物料容积,决定应选胶囊的号数。
多项选择题有关硬胶囊剂的正确表述是A.药物的水溶液盛装于明胶胶囊内,以提高其生物利用度B.可掩盖药物的苦味及臭味C.只能将药物粉末填充于空胶囊中D.空胶囊常用规格为0~5号E.胶囊可用CAP等材料包衣制成肠溶胶囊【答案】BDE配伍选择题A.二氧化硅B.二氧化钛C.二氯甲烷D.聚乙二醇400E.聚乙烯吡咯烷酮1.常用于空胶囊壳中的遮光剂是【答案】B2.常用于硬胶囊内容物中的助流剂是【答案】A2.软胶囊剂的制备(1)影响软胶囊成型的因素①囊壁组成的影响:囊壁由明胶、增塑剂、水三者所构成,其重量比例通常是,干明胶:干增塑剂:水=1:(0.4~0.6):1。
若增塑剂用量过低(或过高),则囊壁会过硬(或过软);常用的增塑剂有甘油、山梨醇或二者的混合物。
最佳选择题软胶囊囊壁由干明胶、干增塑剂、水三者构成,其重量比例通常是A.1:(0.2~0.4):1B.1:(0.2~0.4):2C.1:(0.4~0.6):1D.1:(0.4~0.6):2E.1:(0.4~0.6):3【答案】C②所包药物与附加剂的影响:液态药物pH以2.5~7.5为宜,否则易使明胶水解或变性,导致泄漏或影响崩解和溶出,可选用磷酸盐、乳酸盐等缓冲液调整。
③所包药物为混悬液时对胶囊大小的影响:目前,软胶囊剂多为固体药物粉末混悬在油性或非油性(PEG400等)液体介质中包制而成,圆形和卵形者可包制5.5~7.8ml。
(2)软胶囊的制备方法①滴制法:胶液、药液的温度、喷头的大小、滴制速度、冷却液的温度等因素均会影响软胶囊的质量。
②压制法3.肠溶胶囊剂的制备肠溶胶囊的制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明胶性质,与甲醛作用,生成甲醛明胶,使明胶无游离氨基存在,失去与酸结合能力,只能在肠液中溶解,但此种处理法受甲醛浓度、处理时间、成品贮存时间等因素影响较大,使其肠溶性极不稳定。
另一类方法是在明胶壳表面包被肠溶衣料,如用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作底衣层,然后用蜂蜡等作外层包衣;也可用丙烯酸Ⅱ号、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CAP)等溶液包衣等,其肠溶性较为稳定。
(四)胶囊剂的质量检查及举例1.质量检查(1)外观(2)装量差异凡规定检查含量均匀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装量差异的检查。
胶囊剂装量差异表平均装量装量差异限度0.3g以下±10%0.3g至0.3g以上±7.5%(3)崩解时限硬胶囊应在30分钟内全部崩解,软胶囊应在1小时内全部崩解。
对于肠溶胶囊,先在盐酸溶液(9~1000)中检查2小时,每粒的囊壳均不得有裂缝或崩解现象;继将吊篮取出,用少量水洗涤后,每管各加入挡板,改在人工肠液中进行检查,1小时内应全部崩解。
凡规定检查溶出度或释放度的胶囊剂,可不进行崩解时限的检查。
(4)水分不得超过9.0%最佳选择题胶囊剂不检查的项目是A.装量差异B.崩解时限C.硬度D.水分E.外观【答案】C二、滴丸剂(一)概念与特点滴丸剂系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加热熔融后溶解、乳化或混悬于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互不作用的冷凝液中,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液滴收缩成球状而制成的制剂,主要供口服用。
特点:①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利于劳动保护,工艺周期短、生产率高;②工艺条件易于控制,质量稳定,剂量准确,受热时间短,易氧化及具挥发性的药物溶于基质后,可增加其稳定性;③使液态药物固化;④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滴丸具有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高的特点;⑤发展了耳、眼科用药新剂型,五官科制剂多为液态或半固态剂型,作用时间不持久,作成滴丸可起到延效作用。
多项选择题滴丸剂的特点是A.疗效迅速,生物利用度高B.固体药物不能制成滴丸剂C.生产车间无粉尘D.液体药物可制成固体的滴丸剂E.不宜用于耳腔【答案】ACD二)常用基质1.水溶性基质常用的有聚乙二醇类(如聚乙二醇6000、聚乙二醇4000等)、泊洛沙姆、明胶等。
2.脂溶性基质常用的有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氢化植物油等。
(三)制备方法1.工艺流程与设备滴制法是指将药物均匀分散在熔融的基质中,再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里,冷凝收缩成丸的方法。
一般工艺流程如下:药物+基质,混悬或熔融,滴制,冷却,洗丸,质检,分装2.制备要点保证滴丸圆整成形、丸重差异合格的制备关键是:选择适宜基质,确定合适的滴管内外口径,滴制过程中保持恒温,滴制液静液压恒定,及时冷凝等。
滴丸剂亦规定了重量差异与溶散时限检查,溶散时限的要求是:普通滴丸应在30分钟内全部溶散,包衣滴丸应在1小时内全部溶散。
最佳选择题以PEG6000为基质制备滴丸剂时,不能选用的冷凝液是A.轻质液状石蜡B.重质液状石蜡C.二甲硅油D.水E.植物油【答案】D三、小丸小丸系指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均匀混合,选用适宜的黏合剂或润湿剂以适当方法制成的球状或类球状固体制剂。
小丸粒径应为0.5~3.5mm。
特点:可速释,可缓释。
制备方法:沸腾制粒法、喷雾制粒法、包衣锅法、挤出滚圆法、离心抛射法、液中制粒法等方法制备小丸。
最佳选择题关于滴丸和小丸的错误表述是A.普通滴丸的溶散时限要求是:应在30min内全部溶散B.包衣滴丸的溶散时限要求是:应在1h内全部溶散C.可以将微丸制成速释微丸,也可以制成缓释微丸D.可以用挤出滚圆法、沸腾制粒法、包衣锅法制备微丸E.小丸的直径应大于3.5mm【答案】E栓剂一、概述(一)栓剂的概念与特点栓剂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腔道给药的固体制剂。
栓剂的特点:1.栓剂应有适宜的硬度和韧性,无刺激性;2.引入腔道后,在体温条件下应能熔融、软化或溶解,且易与分泌物混合,逐渐释放药物;3.栓剂可作为局部治疗,通常将润滑剂、收敛剂、局麻剂、甾体、抗菌药物制成栓剂,起通便、止痛、止痒抗消炎作用。
4.全身作用的栓剂,可避免肝脏首过效应。
(二)栓剂的种类按其使用腔道不同可分为:直肠栓、尿道栓、鼻用栓、耳用栓等,其形状与重量各不相同。
(三)质量要求1.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外形完整、光滑、无刺激性;2.进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解,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药物,产生局部与全身作用;3.有适宜的硬度,便于包装、储存与使用。
二、栓剂基质(一)基质的质量要求:1.室温时具有适宜的硬度,塞入腔道时不致变形或碎裂,在体温下易软化,融化或溶解;2.与药物混合后不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作用与含量测定;3.对黏膜无不良影响(刺激、毒性、过敏)。
局部作用栓剂应缓慢释药,全身作用栓剂应快速释药;4.基质性质稳定,贮藏过程中不发生理化性质变化,不易霉变等;5.具有润湿或乳化性质,能容纳较多的水;6.适用于热熔法及冷压法制备栓剂;7.油性基质的酸价应在0.2以下,皂化价应在200~245之间,碘价低于7,熔点与凝固点之差要小。
(二)油性基质1.可可豆脂:(1)天然产物,化学组成为脂肪酸甘油酯,无刺激性,可塑性好,在体温下迅速熔化;(2)具有多晶型(α、β(稳定)、γ),加热与冷却速度快结晶转型,导致β晶型的转化为其它熔点低的不稳定晶型(难以成型),故使用时应缓慢加热至2/3的可可豆脂熔化,让余热使其全部熔化,以防止晶型转化;(3)每100g可可豆脂可吸收20~30g的水分(可可豆脂的水值)。
2.各种半合成或全合成脂肪酸酯椰油酯山苍子油酯棕榈酸酯硬脂酸丙二醇酯多项选择题常用的油脂性栓剂基质有A.可可豆脂B.椰油酯C.山苍子油酯D.甘油明胶E.聚氧乙烯(40)单硬脂酸酯类【答案】ABC最佳选择题下列辅料中,可以用作栓剂油溶性基质的是A.聚乙二醇B.聚乙烯醇C.椰油酯D.甘油明胶E.聚维酮【答案】C(三)水溶性基质1.甘油明胶:(1)塞入腔道后可缓慢溶于分泌物中延长药物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