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来寻根――母亲河》课堂实录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7
《让我们来寻根――母亲河》课堂实录执教:淮安市淮城镇勺湖小学龚学俊一、走近母亲河(师)同学们,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我们聆听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寻根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亿万华人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我们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母亲河继续来寻根。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欣赏一组图片走近母亲河。
(幻灯出示,旁白: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岸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这是长江三峡的秀丽景色,这是九曲黄河的壮丽景色。
母亲河流域动植物众多,同时也是重要的运输通道。
)(师)此时此刻,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吗?(生)母亲河真美啊!(生)母亲河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生)母亲河不但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生)看到了刚才有猿猴的那幅图片,不禁想起了李白的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刚才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就像进入了仙境一样。
(生)我真想亲自到母亲河那儿看一看啊!(生)如果我也生活在母亲河两岸,那该多好啊!(师)说得太好了!课文中就有两段话介绍了母亲河的概况,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读课文)(师)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生)长江黄河(师板书:长江、黄河)(师)对于长江、黄河,你有了哪些新的了解?(生)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河流,它们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生)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用乳汁般的河水浇灌着全国近40%的耕地。
(生)在远古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多。
(生)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生)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子孙孙。
(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发祥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
其实,仅凭课本中的两段文字是不可能对母亲河有深刻了解的,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再次走近母亲河,深入地了解母亲河吧!(出示自学要求:1、找出长江、黄河的流经路线。
中班社会优质课教案: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培养幼儿对母亲河的认识和理解。
2.培养幼儿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意识。
3.培养幼儿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1.课件:包含母亲河的图片、动画等。
2.实物:水、盆、石子等道具。
3.音乐:背景音乐和相关的歌曲。
4.准备幼儿的辅助教具。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0分钟)1.教师播放背景音乐,引导幼儿进入课堂氛围。
2.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河流的认知,并展示一些河流的图片。
3.教师播放与河流相关的歌曲,让幼儿感受水流的音乐韵律。
第二部分:活动展示(20分钟)1.教师向幼儿展示实物水和盆,引导幼儿思考水的重要性,并让幼儿用手触摸水的流动感。
2.教师通过课件展示母亲河的图片,让幼儿观察河流的模样和生物。
3.教师和幼儿一起模拟母亲河流动的过程,用石子构建一个小型的河床,让幼儿观察水在河床中的流动情况。
第三部分:故事讲解(15分钟)1.教师讲述关于母亲河的故事,故事中要包含对水资源的重视和保护的观念。
2.在讲解故事过程中,教师可适当使用肢体语言和音效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3.提问: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并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
第四部分:游戏互动(20分钟)1.教师组织游戏,让幼儿进行水资源保护的角色扮演。
2.游戏中,教师可以设立不同的情景,引导幼儿提出保护水资源的建议和办法。
3.教师可以配备相应的道具,如水桶、水龙头等以增加游戏的真实感。
第五部分:总结(10分钟)1.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学习的内容,让幼儿自己总结对母亲河的认知和理解。
2.教师提问:幼儿在学习过程中有没有想到其他保护水资源的方法。
3.教师总结课程内容,强调保护母亲河和水资源的重要性,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
四、教学评价1.教师在课堂上观察幼儿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幼儿对母亲河的认知和理解。
2.教师可以通过活动展示、故事讲解和游戏互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和环境保护的理解程度。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亲近家乡母亲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地区、生态环境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调查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母亲河的简介2. 河流生态环境的保护3. 亲身体验母亲河4. 团队协作解决问题5. 保护母亲河的实际行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保护家乡环境的意识。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母亲河,提高团队协作和调查研究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母亲河的简介及生态环境保护知识。
2. 实践法:组织学生亲身体验母亲河,开展团队协作活动。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保护母亲河的方法和实际行动。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家乡母亲河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讲解:介绍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讲解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实践:组织学生走出教室,亲身体验母亲河,观察生态环境,感受河流的变化。
4. 讨论:引导学生围绕保护母亲河展开讨论,探讨保护方法和实际行动。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参与团队协作和调查研究的积极性和能力。
4. 学生对保护家乡母亲河的行动和意识。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家乡母亲河的美丽景色和生态环境。
2. 调查问卷:用于学生对母亲河生态环境的调查。
3. 保护母亲河的宣传资料:提供给学生了解保护行动的信息。
八、教学准备1. 地点安排:确定学生亲身体验母亲河的地点。
2. 安全保障: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安全。
3. 教学材料准备:准备图片、视频、调查问卷等教学资源。
九、教学extensions andassessment1. 扩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母亲河保护的公益活动,如清洁河流、植树造林等。
《我们的母亲河》课堂实录一、走近母亲河: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我们一起来欣赏!播放《壶口瀑布视频》。
看来,同学们很喜欢。
那从视频中你感受到什么?师:是啊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重要的河流,一条是“长江”,另一条是“黄河”。
千百年来,她们用甘甜的乳汁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被称作是我们的母亲河。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长江、黄河,去认识和了解我们的母亲河。
板书课题:我们的母亲河二、了解母亲河:师:同学们,提到母亲你有什么话想说?生:伟大,无私、关爱、照顾、无怨无悔师:是啊,一想到母亲,我们心中就充满了感动和幸福,我们的母亲无私地关爱、呵护着我们,培育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那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把长江、黄河称作母亲河吗?1、了解地理位置哎,同学们,你们知道长江、黄河它们在哪儿吗?谁能在地图上找一找?出示课件:中国地图抽学生到台前从地图上找出长江、黄河的位置。
2、了解成为母亲河的原因师:同学们可真是火眼金睛啊!在中国的版图上这两条蜿蜒曲折的蓝线条就代表着长江和黄河。
生:1、我发现它特别长;2、我发现黄河弯弯曲曲;3、我发现它流经了大半个中国。
师:就像同学们刚才说的那样,长江、黄河流经了大半个中国,养育了近一半的中国人,难怪人们会说他们是母亲河。
(板书:流域辽阔)除了流域辽阔之外,还有什么原因使长江、黄河被称为母亲河呢?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哪位同学愿意来交流?生:(1)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流,全长6300千米,水量丰富,支流众多,滋润着全国近20%的土地,有三亿多人生活在她的怀抱中。
人们利用长江水运输、发电、灌溉,带动了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
(2)长江、黄河流域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建立了三峡、三门峡、葛洲坝、刘家峡等水电站,长江还是一条“黄金水道”,通航里程长达8万多公里,其运输量占全国内河水运量的80%以上,江轮可从上海市直达重庆市,是中国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动脉。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是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是第三单元教学内容的深化与提高综合性学习就是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本课的教学主要从诗句的默写与朗诵、设计宣传标语、写作训练等活动来落实这一主题。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因为年龄较小,所以表现欲望强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高,能积极发言,且初步具备搜集、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通过第三单元《黄河颂》的学习,他们对黄河的形象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历史文化,通过查阅资料也能有所了解学生还能熟记一些关于黄河的诗句,也具备较好的朗读能力。
此外,六年级学生已基本完成了由小学向中学的过渡,初步了解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知识,学完《黄河颂》后,掌握了有关黄河的一些资料,随着电脑的普及,他们掌握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这些都为本次对《黄河,母亲河》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基础。
在平时的学习与练习中也已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但仍需加强训练,所以在活动中通过宣传标语的设计、课后写作来强化这一主题。
本班学生生性活泼,在平时的教学中,乐于接受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
三、活动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走进黄河,感悟黄河文明,体会黄河母亲的伟大文化。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培养同学们根据主题搜集、整理、筛选信息、分工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并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1.参与研讨:激起兴趣,讨论、确立主题,2.任务驱动:边学边做,合作探究,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3.综合运用:组员合作,交流感受,交换资源,展示成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黄河历史,关注黄河的现状,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保卫黄河,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1.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地理、文化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展示成果,加深对黄河文明的了解,培养学生爱祖国、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过程实录:母亲河-黄河一、情景导入:感受黄河播放音乐?龙的传人?,1、“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
〞其实,长江、黄河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和黄河哺育了整个中华民族,也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所以她们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当之无愧的“母亲河〞。
黄河不但是雄浑壮阔的自然之河,也是源远流长的历史之河,更是一条亘古不息奔腾宣泄的文化之河。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近黄河,感受黄河的雄浑壮阔,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2、让我们先感受一下黄河的磅礴气势。
〔播放黄河视频〕。
雄浑壮阔的黄河,激发了广阔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千百年来,黄河以她博大的胸襟和温顺的情怀孕育了千千万万个炎黄子孙,为人类世界创造了璀璨的华夏文明。
黄河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华夏文化。
黄河流城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古文明发祥地之一。
蓝田猿人化石的发现证明,远在五、六十万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已在现今陕西蓝田县一带生活。
古代黄河流域的气候比如今暖和潮湿得多,加上黄土质地松疏,利于耕种,非常适宜人类居住。
五千多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仰韶文化,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等省发现的遗址,不下一千多处,发现的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以外表红色而带彩纹的陶器最多最具特色,因此仰韶文化又称彩陶文化。
从发现殷墟可以证明三千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游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大国。
师:古往今来,历史上多少文人墨客,他们的足迹到达黄河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来赞颂它。
你能说出其中几首吗?.〔学生活动略〕二、格物致知:认识黄河1、师:刚刚有一位同学朗读了李白的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同学们,黄河的水真的从天上来吗?不是。
那么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奔流到海不复还。
这里的海指的什么海?2、师生互动,学习黄河的发源地、入海口、长度、流经的省区、流经地形区,分段点。
“少教多学”参评教研成果《综合性学习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课例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黄河,母亲河新疆霍城县第四中学李霞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
2、积累有关黄河的古诗文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2、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黄河文明,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活动难点: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方法:注重合作、展示自我。
活动课时:40分钟活动流程:一、(大屏幕:以澎湃汹涌的黄河为背景,展示课题,小老师激情导入:)小老师:黄河,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那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出光辉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走进黄河,领略黄河文明,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反思黄河忧患,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首先让我们随着同学的脚步走进黄河。
二、走进黄河(大屏幕显示:走进黄河)小老师:课前我已布置让同学们收集有关黄河知识的资料,大家收集的如何?来,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互相展示搜集图片成果)小老师:我也搜集了几张图片,大家来看看。
大屏幕显示:1、黄河发源地2、黄河入海口3、全国行政区划图4、全国水系图学生看图片互相交流:生:黄河发源地,青海巴颜喀拉山生:穿越了好几个省,数数生:我查了,黄河的流域面积达75.2443万公里。
小老师:看得出大家对黄河了解不少,进入考考你:大屏幕显示: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生:第二大河)黄河发源于哪座山?(生:巴颜喀拉山)黄河注入什么海?(生:渤海)黄河全长多少公里? (生:5464公里)请在我的描述中抢答出这是黄河流域的哪一个省?(1)它是黄河下游的一个省;(2)它有着悠久的文化,孔子在这里诞生;(3)高高的泰山就耸立在这里,黄河也在这里入海。
《亲近家乡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包括地理位置、流经区域、水资源等。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母亲河的概况2. 水资源的重要性3. 保护母亲河的行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并付诸实践。
四、教学方法1.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母亲河,了解其基本情况。
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母亲河,提出具体可行的建议。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保护母亲河的实际行动,如捡拾垃圾、宣传节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家乡母亲河的基本情况,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家乡母亲河,引导学生关注母亲河的现状。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保护母亲河,教师巡回指导。
4. 分享与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同学共同探讨。
5.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保护母亲河的实际行动,如捡拾垃圾、宣传节水等。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带领学生总结本次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母亲河的重要性。
六、教学内容1. 家乡母亲河的历史文化2. 母亲河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3.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技术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母亲河的历史文化,掌握母亲河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认识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母亲河的历史文化,并关注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
八、教学方法1. 查阅资料:组织学生查阅关于家乡母亲河的历史文化资料,了解其发展变迁。
2. 数据分析:让学生收集母亲河生态环境的现状与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3. 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践活动,如节水比赛、水质监测等。
九、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总结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家乡母亲河的历史文化。
六年级“母亲河”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探索母亲河的奥秘二、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母亲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活动时间:2课时四、活动准备:1. 学生分组,每组4-6人。
2. 准备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
3. 准备户外考察所需的工具和物品。
五、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母亲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这是哪条河吗?它有什么特点?二、探究母亲河的奥秘(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了解母亲河的地理位置、特点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三、小组合作活动(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户外考察,观察母亲河的生态环境。
2. 各组拍摄照片或录制视频,记录考察过程和发现的问题。
第二课时:一、回顾上节课的内容(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母亲河的特点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户外考察的收获和感受。
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母亲河存在的问题,如污染、过度开发等。
2. 学生提出解决方案,如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
三、小组合作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保护母亲河的宣传方案。
2.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补充。
四、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收获,提高保护母亲河的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决心,提出实际行动方案。
五、课后作业(可选)1. 编写一篇关于母亲河的短文。
2. 绘制一幅母亲河的风景画。
3. 拍摄一段母亲河保护宣传视频。
注意:教师在活动中要关注学生的安全,确保户外考察的顺利进行。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活动评价:1. 学生对母亲河的知识了解程度。
2. 学生参与户外考察的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让我们来寻根――母亲河》课堂实录
执教:淮安市淮城镇勺湖小学龚学俊
一、走近母亲河
(师)同学们,通过前三节课的学习,我们聆听了一些感人至深的寻根故事,真切地感受到亿万华人的根深深地扎在中国这片广袤的热土上,我们为自己是一名炎黄子孙而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今天,就让我们沿着母亲河继续来寻根。
(师)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欣赏一组图片走近母亲河。
(幻灯出示,旁白: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沿岸风光旖旎,景色宜人。
这是长江三峡的秀丽景色,这是九曲黄河的壮丽景色。
母亲河流域动植物众多,同时也是重要的运输通道。
)
(师)此时此刻,你能用一句话表达内心的感受吗?
(生)母亲河真美啊!
(生)母亲河气势磅礴,雄伟壮丽!
(生)母亲河不但风光美丽,而且物产丰富!
(生)看到了刚才有猿猴的那幅图片,不禁想起了李白的那句诗“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生)刚才看到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我就像进入了仙境一样。
(生)我真想亲自到母亲河那儿看一看啊!
(生)如果我也生活在母亲河两岸,那该多好啊!
(师)说得太好了!课文中就有两段话介绍了母亲河的概况,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
(生读课文)
(师)知道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什么河流吗?
(生)长江黄河
(师板书:长江、黄河)
(师)对于长江、黄河,你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生)长江、黄河是中国的两大河流,它们也是世界著名的大河。
(生)源远流长的长江、黄河用乳汁般的河水浇灌着全国近40%的耕地。
(生)在远古时代,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气候温暖、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动植物多。
(生)母亲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生)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子孙孙。
(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世界上重要的文明发祥地。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了解到这么多的信息。
其实,仅凭课本中的两段文字是不可能对母亲河有深刻了解的,课前,同学们收集了许多资料,下面就让我们通过查阅资料,再次走近母亲河,深入地了解母亲河吧!
(出示自学要求:1、找出长江、黄河的流经路线。
找到其源头,并标出所以的省、市、自治区。
2、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称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生查阅资料)
(师)找到长江、黄河的源头了吗?
(生)找到了
(师)先来看长江的流域路线。
(生)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干流流经青海、西藏、云南、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后注入东海。
(师根据学生回答,演示课件)
(师)黄河的流域路线呢?
(生)黄河发源于青海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份,向东注入渤海。
(师)从这两条流域路线中,你体会出了什么?
(生)长江、黄河真长啊!
(师)有多长?
(生)长江全长6380千米,差落差5400米。
(生)黄河干流全长5464千米。
(师)还有什么体会?
(生)长江、黄河太伟大了。
(生)长江、黄河流经半个中国,哺育着中华儿女。
(生)长江、黄河流域广阔,为中国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师)假如没有母亲河,会怎样?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中华民族的强大。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可能有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中国将会多处是干旱地区。
(生)如果没有母亲河,就不会有灿烂的华夏文明。
(师)难怪,我们亲切地把长江、黄河称为……
(生)母亲河。
(师)说起母亲河这个称呼来历,还得从远古说起。
结合资料说一说,母亲河孕育了哪些华夏文明?
(生)早在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长江流域劳动生息。
(生)在云南元谋发现的元谋猿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左右的历史。
(师)多少年?
(生)170万年。
(师)说明什么?
(生)时间久远。
(生)长江流域孕育了4000年前的良诸文化,6000年前的马家浜文化,5000年前的崧泽文化等。
(生)黄河流域出现了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
(师)仰韶文化又叫彩陶文化。
(生)从殷墟的发现可以证明了3000年前中华民族在黄河中下流域建立了最古老的文明古国。
(师)是呀,多么灿烂的华夏文明,这可都是母亲河辛勤孕育的呀,这为我们本次的寻根之旅加上了厚重的砝码,告诉我,中华民族的根在哪?
(生)母亲河。
(师)对!长江、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根。
现如今,母亲河又是怎样为炎黄子
孙造福的呢?
(生)长江全流域工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0%,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37%以上,淡水鱼产量占全国的60%以上。
(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
(师)对,三峡工程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
(生)黄河流域水资源贫乏,对于西北、华北缺水地区,黄河水资源尤其宝贵,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生)如今,黄河小浪底工程造福两岸人民。
(师)看来,在今天,母亲河这条根仍源源不断地为中华民族输送新的血液,注入新的动力,这样无私奉献的母亲河,怎能不让我们打从心里热爱她呢?让我们饱含深情地喊一声
(出示幻灯:母亲河,我爱你!)
(生)母亲河,我爱你
(师板书:热爱)
二、赞美母亲河。
(出示幻灯:赞美母亲河)
古往今来,文人墨客们多用诗、词、歌、赋赞美可敬的母亲河。
小组间交流交流,你所知道的赞美长江、黄河的诗词歌赋都有哪些?
(小组间交流)
(师)我们来交流。
(生)江流天地外,山仓有无中。
(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师)气势磅礴。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生)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归。
(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说得太好了!
(生)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哪些歌曲赞美了母亲河?
(生)《长江之歌》
(生)《我的中国心》
(生)《大中国》
(生)《我们是黄河泰山》
(生)《黄河源头》
(生)《保卫黄河》
(生)龚老师,我有个小小的要求!
(师)你说
(生)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
(师愣了一下)既然你盛情邀请,那我就怀着一颗火热的赤诚的中国心,为大家唱首《我的中国心》
(师唱《我的中国心》)
(师)我很激动,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热血沸腾。
(生)我为我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师)真没想到,一首歌竟然给大家带来这么大的震撼。
(师)书中有赞美母亲河的美文吗?
(生)《黄河魂》
(师)我们一起来欣赏
(师朗诵《黄河魂》)
(师)这则美文赞美的是?
(生)壶口瀑布
(师)今天,我特地带来了一段关于壶口瀑布的录像,一起来看看。
(生)课文中还有一首诗歌《黄河,你听我说!》
(师)这是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歌,为了让我们充分体会诗人的情感,大家先用一段时间熟悉一下。
(生自由读)
(师)让我们用最美的声音朗诵这首诗歌。
(师生朗诵)
三、保护母亲河。
(出示幻灯:保护母亲河)
(师)刚才,有位同学说到了一首歌,叫《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在抗日战争时期,鼓舞了四万万同胞奋起反抗,用顽强的毅力将侵略者赶出了国土,美丽的母亲河又继续用她宽阔的胸怀滋养着我们。
那么,昔日的母亲河,在前几年又变成了什么样子了呢?
(出示:水污染、断流图片)
(师)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生)母亲河被严重污染了并发生了断流。
(师)原因是什么呢?
(生)工业污水乱排乱放。
(生)生活垃圾乱排乱放。
(生)无节制地用水
(师)值得庆幸的是,母亲河的水污染状况已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刚刚闭幕的十七大中,决定将治理水污染作为党和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想一旦使根恢复健壮,中华民族这棵参天大树必将更加葱郁,更加繁茂。
(师)我们盐城河网纵横交错,素有“湿地之都”的美誉,可以说,每一条河流都是我们的母亲河,课前,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家乡水环境状况的,现在,请各小组汇报一下你那的情况。
(小组汇报)
(师)龚老师欣慰地看到,通过调查走访,你们不仅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难能可贵的是关注了家乡的水环境状况,成为一名真正的公民,我为你们而感到骄傲。
(师)根据你们的办法,结合我自己的一点想法,我制作了六张承诺卡,让我们大声地读出承诺的内容。
(生读)
(师)课后,请大家将这份承诺延伸下去,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保护母亲河的行列中吧!
(板书:保护)
(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