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出院后独居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194.61 KB
- 文档页数:3
探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上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的60例肺结核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
对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从饮食、心理、传染途径、定期检查等各个方面采取干预措施。
结果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患者的性别、年龄、对病症了解程度、药物副作用有关;在药物治疗中,对照组中坚持服药的患者为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护理干预,能将肺结核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服药依从性【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166-02肺结核为慢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肺结核的发病率逐步上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都有极大的影响。
采取规律性的化疗是结核病治疗的关键,其治疗效果和患者服药依从性息息相关[1]。
在治疗过程中,因许多因素,导致患者无法完全根据医嘱服药,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为将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提高,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肺结核患者60例,采取护理干预方法,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从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的6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皆根据肺结核诊断标准,确诊为肺结核。
男性35例,女性25例。
年龄15~61岁,平均年龄(36.2±2.1)岁。
文化程度,38例患者初中,22例患者高中。
将6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文化程度并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初期皆服用保肝药物。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使用护理干预方法,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患者营养情况、心理情况、护理环境,并强调复查的方式,实施护理干预[2]。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分析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及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80例笔者所在科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
出院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饮食、生活方式改变等情况。
结果:80例患者治疗3个月内均获得随访,无丢失病例,随访率100.0%。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中完全遵从治疗显著高于对照组,完全不遵从治疗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遵循抗结核治疗原则,在饮食、生活习惯等方面也均有改善。
标签:护理干预;肺结核;治疗依从性肺结核为我国常见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患者数量位居全球第二,随着人口密度及人口流动性的增加,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是慢性病长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结核病的防治知识水平,了解正规、长期治疗的重要性,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1]。
护理人员是健康教育及遵医嘱行为的主体,笔者所在科对肺结核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科收治的80例肺结核初治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的肺结核诊断标准。
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观察组中男59例,女21例,年龄28~72岁,平均为(42.3±10.3)岁,其中69例为高中以下文化程度,11例为高中以上。
对照组中男63例,女17例,年龄25~69岁,平均为(43.9±12.0)岁,66例为高中以下,14例为高中以上。
两组性别、平均年龄、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笔者所在科结核病的常规护理措施,包括入院后的疾病教育,心理疏导,饮食注意事项等。
探讨护理干预在提升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的价值首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了解药物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些患者由于对结核病缺乏足够的了解,对药物治疗效果缺乏信心。
护士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讲解,让患者明白药物治疗是根治结核病的最有效方式,同时向患者介绍药物治疗的原理和方法,增强患者对药物治疗的信心和理解。
其次,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解决服药时所遇到的困难和不良反应。
护士可以与医疗团队合作,安排合适的药物方案和用药时间表,避免药物剂量不足或过量等问题。
同时,护士可以密切关注患者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及时引导和处理,减少患者的不适和不满,提高服药依从性。
第三,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可以建立良好的患者-医护关系,加深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信任。
护士可以倾听患者的心声和抱怨,寻找患者拒绝服药的原因和障碍,努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通过与患者之间的互动和关怀,护士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治疗满意度。
最后,护理干预可以将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和社区居民纳入到疾病管理的范畴中。
护士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宣传活动,向社区居民传达肺结核的预防和控制知识,唤起公众对肺结核的重视和关注。
同时,护士还可以与患者的家庭成员密切合作,向他们传授如何护理病人和维护病人家庭的健康。
总之,护理干预在提高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护士通过有效的干预和管理,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药物治疗的意义和必要性,解决患者社会、经济、心理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增进患者与医护关系,建立社区合作模式,提高肺结核治疗的成功率和效果。
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肺结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传染病,它不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容易在人群中传播,给社会带来极大的危害。
因此,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和服药依从性都非常重要,可以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肺结核,减少传播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护理干预是指通过综合分析患者的健康状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关怀和照顾。
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病情观察。
护士需要定期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护理计划。
2. 饮食指导。
肺结核患者需要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饮料,护士需要指导患者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3. 定期测量药物浓度。
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结核药物,由于不同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差异,同一剂量药物在不同人体内的药物浓度可能会不同,因此护士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药物浓度,调整剂量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4. 心理支持。
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可能长期反复,需要耐心和坚定的心理支持,护士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和康复训练,使患者更好地适应疾病。
以上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帮助肺结核患者更好地控制和治疗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服药依从性也是肺结核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着治疗效果和疾病预后。
服药依从性指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地服药、按时就诊和接受检查,从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对于肺结核患者来说,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方法包括:1. 定期监测药物浓度。
药物浓度监测可以帮助护士掌握患者的用药情况,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反应和药物代谢情况,进而调整用药方案。
2. 患者教育。
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药物知识宣教,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及时发现用药问题并解决,提高患者的用药认知度和自我管理水平。
3. 建立患者档案。
延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延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实验方法:选取了2019年1月到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人,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试验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
实验结果:试验组50名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要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也要好于对照组。
结论:对肺结核患者采用延续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好更快地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延续护理干预;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在临床中,肺结核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类疾病具有治疗周期长等特点。
在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往往多选用联合用药的方式促进患者健康的恢复。
但是,由于抗结核药物的服用对患者的身体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大,常常会使得肺结核患者在服药剂量、服药时间、生活饮食等方面的依从性降低,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
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护理模式对于促进肺结核患者的健康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此,我院进行了本次的实验研究,主要探讨了延续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现将实验的过程以及实验结果报道如下。
1实验资料和实验方法1.1实验资料选取2019年1月到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肺结核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人。
其中对照组有男性患者26人,女性患者24人,年龄在22~68岁,患肺结核Ⅰ、Ⅱ、Ⅲ、Ⅳ类型患者例数分别8例、12例、20例、10例;试验组有男性患者25人,女性患者25人,患肺结核Ⅰ、Ⅱ、Ⅲ、Ⅳ类型患者例数分别为9例、12例、21例、8例。
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及致死率。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病症,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维护患者的正常生活及生产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对肺结核患者进行相关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水平和服药依从性,也是保障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病情观察、营养支持、氧气吸入、体位、呼吸道护理和药物治疗等方面。
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严密观察,主要是观察呼吸状况、皮肤黏膜、体温、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变化,提高护理效果。
营养支持是肺结核患者护理的重要环节,患者应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增加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摄入量,以增强免疫功能。
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需要进行氧气吸入治疗,以缓解呼吸道阻塞,提高患者呼吸功能。
体位和呼吸道护理也是肺结核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患者应采取正确的体位,以充分发掘肺功能,并做好呼吸道护理,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药物治疗是肺结核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措施,但患者必须严格遵守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否则将影响治疗效果和预后。
服药依从性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服药意识和服药依从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具体措施包括告知药物用途、剂量、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加强对患者的治疗宣传和宣传护理观念;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机制,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共同制定治疗目标和治疗方案等等。
总之,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是不可或缺的,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疾病的传染性和死亡率,并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达到最终的治疗成功。
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护理干预对结核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出合适的护理干预方法。
方法114例结核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57例。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的方法,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综合组有55例依从院方的治疗,治疗依从性为96.5%;56例对护理工作完全满意,满意度为98.2%。
常规组有36例依从院方的治疗,治疗依从性为63.2%;39例对护理工作完全满意,满意度为68.4%。
综合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临床上对结核病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和减少医患纠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结核病;依从性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播[1],如果结核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其周围的人很容易被他传染。
结核病的治疗费用高,容易反复发作,所以有些患者不遵从医嘱,擅自减少药量或者停药[2],不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本院对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结核病患者中的57例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来本院接受治疗的结核病患者114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每组57例。
常规组中男35例,女22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9.7±14.5)岁;综合组中男31例,女26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7.1±13.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1. 2. 1 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向患者讲述结核病的相关知识,基本的服药指导,观察患者的病情,对患者的饮食进行常规的指导。
评价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恢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目的本文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6月67例來我院治疗肺结核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在用药过后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用药后进行优质护理,在肺结核患者出院后的用药中继续延伸。
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81.9%,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率为97.1%,该项指标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有规律的对肺结核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加强对肺结核病的认识,提高肺结核患者的自我约束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在控制肺结核病发生、变化的同时为患者带来优质生活。
标签:优质护理:肺结核:用药依从性根据调查研究可知,我国是世界上结核病第二大国,且肺结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参考有关资料可知,肺结核的发病率中耐多藥肺结核患者占重要比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服药不规律、自行停止用药。
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预防肺结核病复发。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4年6月来我院治疗肺结核的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观察组34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3例,平均年龄(46.1±0.5)岁,受教育情况:小学程度13例,中学程度9例,高中程度7例,大学程度4例。
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平均年龄(45.7±1.5)岁,受教育情况:小学程度12例,中学程度7例,高中程度90例,大学程度6例。
本次研究符合医学伦理标准,在争取患者及其家属同意的前提下,签订同意书。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1.2.1对照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均进行规范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
对照组患者在入院以后进行常规护理,对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健康预防和注意事项等方面下发公告通知;观察组采用专业的护理团队、一流的护理方法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
肺结核是全球范围内严重影响公共卫生的一项重要疾病,中国到2020年的结核病患者比例达到了全球的8.5%[1-2]。
肺结核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患者的依从性容易受到多种因素(药物不良反应、流动人口、文化水平、家庭收入等)的影响而难以长时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很可能会加剧复发的可能性,并增加耐多药结核菌形成的风险[3-4]。
因此,提升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至关重要,这让护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常规护理内容浅显、单一,对肺结核患者的依从性干预效果较差。
治疗肺结核不仅仅依赖于抗结核药物的使用,还需要全面的医疗管理和关怀。
综合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医疗理念,强调以患者为中心,从多方面着手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全面满足患者的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的需求[5]。
鉴于此,本研究将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到肺结核患者护理中,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20年1月到2023年5月医院收治的120例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痰培养试验结果显示为结核菌阳性;首次确诊,并且需要住院治疗;年龄18周岁以上;计划的疗程周期为6个月;能够配合完成进行本次研究的相关随访调查。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传染疾病;存在听、视力障碍或者沟通障碍;合并恶性肿瘤;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在随访过程中失联。
在组间性别、年龄、文化水平均衡可比的原则上,将患者编号(1~120号),尾数为单号的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双号的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
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9.26±8.75岁;文化水平:小学12例、初中16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5例。
观察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0~59岁,平均年龄49.68±8.83岁;文化水平:小学13例、初中14例、高中16例、大专及以上17例。
两组患者上述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签订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