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及服药依从性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1.57 KB
- 文档页数:2
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方面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肺結核患者122例,采用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增加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助于提高肺结核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标签:肺结核;护理干预措施;服药依从性肺结核是通过呼吸道传播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
主要由结核杆菌侵袭引起,患者表现为午后低热、乏力、盗汗和咯血等症状[1]。
我国结核病患者数量居世界前三位,肺结核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任务十分艰巨。
肺结核需要长期治疗,患者服药依从性直接影响患者的疗效[2]。
本次研究主要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从而对疗效进行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已确诊为肺结核患者122例,男64例,女58例;年龄36~69岁,平均(45.2±2.1)岁;病程3~10年,平均(4.8±1.3)年;文化程度:高等教育21例,中等教育61例,初等教育23例,文盲17例。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以及家庭状况等基本资料及临床各项检查无统计学差异,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护理干预方法:①用药护理为患者阐明药物服用剂量、次数及时间,抗结核药物常规剂量很少发生不良反应,但仍向患者讲清用药后可能发生的反应,密切观察患者身体状况变化,对患者化疗后不适感能及时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②饮食护理肺结核患者身体处于慢性消耗状态,营养状态较差,叮嘱患者进食以高能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患者服用抗结核药物后,常会出现食欲减退、发酸、恶心等表现,可叮嘱患者饭后服用对胃肠道有刺激的药物。
全程护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一、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现状治疗依从性是指患者按照医生处方规范、正确地服用药物,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个疗程。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常常较低。
这主要是由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病情复杂,治疗时间长,需要服用多种药物,并且容易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等原因。
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万人死于结核病,其中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不足而导致的。
二、全程护理干预对复治肺结核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意义全程护理干预是通过全面、持续、多层次的护理方式,对患者的生活、心理和社会环境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健康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
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来说,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减少疫情传播。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复治肺结核患者由于长期的治疗、病情的反复等原因,常常会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的心理状态,影响治疗依从性。
而全程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心理护理、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生活方式往往不规律,不健康,这也会影响治疗依从性。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包括饮食、作息、体育锻炼等方面,使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治疗依从性。
全程护理干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社会环境。
患者的社会支持、经济状况等对于治疗依从性也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改善社会支持,获得更多的帮助和支持,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
三、全程护理干预的具体措施全程护理干预对于复治肺结核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那么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建立全程护理干预团队。
这个团队主要由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心理咨询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员组成,通过多方面的专业服务,帮助患者克服各种困难,提高治疗依从性。
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
通过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评估,全面地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和问题,为后续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
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
针对肺结核患者的护理干预和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可以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具有重要价值。
护士通过提供定期的观察和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有效控制疾病的进展。
护士还能够根据患者的特点和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护理计划,如营养指导、运动指导、呼吸训练等,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对服药依从性进行干预对肺结核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肺结核治疗一般需要长时间的药物治疗,而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常导致服药依从性不佳,影响治疗效果。
护士可以通过教育患者了解肺结核的病因、病情及治疗原理,提高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信心,增强患者对服药的自觉性。
护士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服药提醒和药物储存管理方案,提供药物副作用的解释和应对措施,减少患者因药物副作用而停药的情况发生。
护理干预还可以促进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支持,提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社交支持。
肺结核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常伴有心理压力和焦虑等情绪问题,护士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倾听患者的抱怨和困惑,提供心理安慰和支持。
护士还可以帮助患者建立自助互助的康复小组,通过分享经验和情感支持,促进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和支持,提高康复效果。
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周流凤关键词:肺结核;老年病人;治疗依从性;影响因素;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8.053文章编号:1674-4748(2012)10A-2664-02 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8亿,占全国人口的13.3%。
而2010年全国第5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发现的肺结核病人中老年人所占的比例较大,占48.8%[1],说明老年人逐渐成为肺结核发病的主要人群。
老年肺结核患病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
由于现代生活生存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目前我国多数家庭儿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隔代抚养,因此老年肺结核病人也可能成为儿童结核感染的重要传染源[3]。
目前,发现肺结核病人,特别是及时发现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并给予彻底、规范化的治疗是结核病控制措施中最重要的策略[4]。
因此,及时发现老年肺结核病人并给予规范的治疗管理是控制老年肺结核的关键。
现综述近年来老年肺结核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的研究进展。
1 依从性的定义 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定义的依从性是指病人的服药行为、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与医生建议的符合程度。
这个定义现在普遍使用。
由于病人的饮食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测量和评价,在多数依从性的研究中,都采用病人的服药行为与医生建议的符合程度来评价病人的依从性,即治疗依从性[5]。
2 老年肺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影响因素2.1 年龄因素 有研究显示,年龄是结核病人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病人认为自己年龄已大,无需治疗或加上年老体弱、服药不良反应较大,较易自动停药或拒绝治疗[6,7]。
2.2 病人对疾病的认知 病人对结核病的知晓程度对服药依从性有明显的影响。
有资料显示,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水平的特点是随年龄的增加而递减的。
护理干预论文: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患者抗痨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摘要] 将160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行为的依从性。
结果干预组合理饮食、遵医嘱服药、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定期复查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专人全程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从医情况进行了解,对不遵医构成比高的人群实施重点健康教育,按护理程序进行评估,然后制定符合患者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计划。
每月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不得随意停止或减量服用抗痨药,做好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和心理护理,督导患者定时复查。
1.2.1 健康教育采取一对一与患者及家属交谈、沟通,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供患者阅读,同时根据个人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或个别需要,进行强化指导教育。
肺结核患者抗痨治疗疗程长,需定时复查监测肝、肾功能及胸片等,部分患者不能坚持。
因此,必须向患者强调化学治疗的重要性及其副作用、服药注意事项,督促患者规律全程用药。
并指导他们加强疾病有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保持良好的心态,改善不良生活习方式,树立自信心和耐心,积极配合治疗。
1.2.2 进食和休息指导嘱患者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避免生、冷、硬、刺激性食物。
禁止吸烟,改善不良生活方式。
活动期肺结核应以卧床休息为主,避免感冒和劳累,保证充足的睡眠。
恢复期患者可到户外适量运动,多做深呼吸和扩胸运动,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1.2.3 用药指导肺结核治疗一定要遵守治疗原则,即早期、规律、联合、全程、适量。
护士应督导病人正确服药,确保用药安全。
耐心、详细向患者讲解用药目的、用药方法、用药时间及注意事项,增强患者对遵从医嘱服药的正确认识,提高依从性。
如遇有药物反应等特殊情况应及时告诉医生,以便调整治疗方案。
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肺结核患者(n=50)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法进行1:1比例分组。
参照组与护理组患者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其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护理组患者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生活质量评价明显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为(92.48±6.37)分低于参照组的(80.39±9.2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肺结核;护理干预;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肺结核作为呼吸系统慢性传染病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及死亡率,严重威胁到患者生命健康[1]。
该病病情复杂且病程长,需在治疗过程中配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以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鉴于此,本次研究对象选择本院于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肺结核患者,分成两组后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比较其临床护理价值。
现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基线资料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总计50例。
纳入标准[2]:①均为我院收治的经实验室与临床症状确诊的肺结核患者;②排除肝肾功能障碍及精神疾病者;③均知晓本次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参照组(n=25):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3-75(51.56±6.28)岁。
护理组(n=25):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32-74(52.02±6.59)岁。
2组患者临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一般方法参照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为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注意事项、进行呼吸道隔离措施,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健康宣教工作,在咯血及活动期需卧床休息,于恢复期可开展适量锻炼。
在饮食上以高热量、高蛋白、富含钙质以及高维生素食物为主,严格执行查对及交接班制度等。
影响肺结核患者规则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规则服药是治疗肺结核的关键,但是在实践中,很多患者存在着服药依从性不高的问题,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甚至出现药物耐药。
了解影响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是十分重要的。
1. 疾病认知水平不足:很多患者对肺结核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法存在着误解,导致对治疗的不重视和不合理用药。
2. 经济条件限制:部分患者由于经济原因无法购买规定用药,或者出现用药不耐用的情况。
3. 药物反应不良:一些患者由于对药物过敏或者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导致服药依从性下降。
4. 心理因素:包括焦虑、抑郁、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怀疑等都会影响患者服药的情绪和态度。
5. 社会环境:负面的社会环境,如工作生活压力大,家庭冲突等也会对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产生负面影响。
二、相关护理对策分析1. 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医护人员应该向患者详细介绍肺结核的病情、治疗方案及重要性,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可以借助多媒体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
2. 提供经济资助:对于经济困难的患者,可以通过医院、政府或其他社会组织提供相应的资助或优惠政策,让患者能够顺利获得规定用药。
3. 积极处理药物不良反应:一旦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医护人员应该及时调整用药方案,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帮助患者缓解不良反应。
也要与患者进行充分沟通,消除他们的恐惧和顾虑。
4. 心理护理:对于焦虑、抑郁的患者,医护人员应该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关心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适当的心理支持。
5. 建立良好的社会环境:通过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帮助患者解决工作、家庭等方面的问题,消除其生活压力,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参与治疗。
影响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需要医护人员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
通过多种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才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预防疾病的扩散和转变。
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及对服药依从性的价值分析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以影响呼吸系统,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提高服药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肺结核患者护理干预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减轻疾病症状,快速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在护理干预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定期检查X光片以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护士还需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提供相关的营养指导,帮助患者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
在肺结核的治疗中,服药依从性是非常重要的。
结核杆菌在体内滞留时间较长,治疗过程一般需要6个月或更长时间,患者需要按时按量正确服药。
如果患者不依从治疗,停药或漏服药的情况会导致病情反复,甚至耐药性的产生,增加治疗的困难。
在肺结核患者的护理中,提高服药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服药依从性的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治疗知识教育,包括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治疗方法等。
通过教育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性和治疗的重要性,增强患者的治疗动力。
2. 个体化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剂量、用药时间和服用方法等。
并且要充分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对治疗的理解和疑虑,解答患者的疑问,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3. 定期随访:护士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的服药情况和疾病的进展情况。
随访过程中,护士可以向患者了解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通过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提高服药依从性,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减轻症状,加速康复。
也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治疗的困难和费用。
而且,通过教育患者和定期随访的过程中,护士还可以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健康意识,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再次发生。
对肺结核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和提高服药依从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浅谈护理干预在肺结核病护理中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肺结核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肺结核病的护理质量。
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2009年3月84例肺结核病人,随机分2组,实验组即护理干预组加常规护理,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分别行干预护理加常规护理和常规护理。
结果:实验组的病人依从性远远比对照组的高。
结论:干预护理可以大大提高病人的依从性,减少传染和病人的焦虑,让其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护理干预;肺结核病;应用;效果分析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
近年来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而且耐药病例也有明显增加[1],只有彻底治疗结核病病人,大幅度降低传染源密度,同时保护好易感人群,才能有效的降低感染率和减少发病。
护理干预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地护理方法。
现将我院对结核病病人行护理干预护理的方法和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对我院确诊的结核病病例84例(男40例,女44例)。
确认标准按照肺结核的诊断标准[2];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即护理干预组加常规护理,对照组即常规护理组个42例。
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6岁;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年龄60.4岁。
1.2 方法:随机对病人分组后,分别对42例对照组病人实行一般的常规护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等变化,高热时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经观察26例高热肺结核病人中物理降温效果明显好于药物降温。
对42例实验组病人在常规护理之外实行干预护理,要在刚入院时,就对病人及家属对结核病及其药物治疗的认识程度、接受知识的能力进行评估。
制订出科学的、个体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有计划的、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干预计划。
1.2.1 生活习惯干预护理:肺结核痰菌阳性的病人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应单居一室,固定用品。
严格掌握随时、定时、终末消毒原则,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