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单元综合检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周测(1)一(42分)1.给加点字注音。
(8分)精髓.()亘.古()虐.待()矜.持()挑衅.()殷.红()载.体()呜咽.()2.根据拼音写汉字。
(8分)xiāo()勇 lín ()选深suì()áo()翔nì()味锦xiù() xuàn()耀 jī()身名著阅读。
(12分)①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慌得那架火、看炉与丁甲一班人来扯,被他一个个都放倒,好似癫痫的白颠虎,疯狂的独角龙。
老君赶上抓一把,被他一摔,摔了个倒栽葱,脱身走了。
②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踺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地把他压住。
3.根据选文故事情节,补全标题,要求字数相等,结构一致。
,五行山下定心猿。
(2分)4.联系选文之前..的故事情节,举例简析“大圣”的形象。
(4分)5.“五行山下定心猿”,齐天大圣向如来佛祖提出“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和“将天宫让与我”的“无理”要求,佛祖则提出与大圣打赌。
请简述大圣在“赌”的过程中做了哪些事?(6分)6.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有语病,请找出来并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在江苏省淮安市总督漕运公署遗址公园,不时有儿童翻越护栏进入遗址封闭展区,①在砖基和石构件中打闹嬉戏,既殃及文物安全,又十分危险。
②现场可见多种文字版本的“请勿翻越”,但未见管理人员身影。
修改一:①;修改二:②7.诗文名句默写。
(10分)①盈盈一水间,。
②旧时茅店社林边,。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
④学而不思则罔,。
⑤出淤泥而不染,。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A)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得分一(20分)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没有什么比拥有青春更令人羡慕,因为青春盛.满了自信,洋溢着激情。
你可以对娇狂的成功者宣战:我一定能超越你;可以对暂.时的失败理智气壮地说:我一定能成功。
这就是我们的青春。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盛:暂: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1)据检查小组负责人介绍,冬季是火灾易发季节,也是学生寝室违规使用大功率电器的高发期,一旦发生事故,将会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
(2)因此,她要求各组员认真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排查隐患,进行详细的记录。
(3)她对宿舍内老化的线路指出整改意见,同时要求对学生进行用电安全的宣传。
3.学校图书馆向同学们征集名著导读词。
以下是同学们上交的《朝花夕拾》导读词。
下列不能作为导读词的是哪一项?为什么?(4分)A.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的一些往事,留下了他成长的足迹,给人很多启发,值得一读。
B.我喜欢这本书里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讲的是鲁迅先生入学前后富有童趣的事。
C.这书可有意思了,比如《社戏》写鲁迅先生小时候和伙伴们夜半看迎神赛会后偷罗汉豆,很好玩。
D.这书像人物画廊,有迷信而善良的保姆长妈妈,还有严谨而正直的老师藤野先生……选,因为4.诗文名句填空[(1)—(6)题为必答题,(7)—(10)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必答题①蒹葭苍苍,。
(《诗经蒹葭》)②,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③床头屋漏无干处,。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④,衣冠简朴古风存。
(陆游《游山西村》)⑤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⑥,西北望,射天狼。
第六单元检测题(90分钟 100分)一、积累运用(20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就是( )(3分)A、邓骘.(zhì) 贤而辟.(pì)之辄.(zhé)怠.(dài)B、谒.(yè)省.(xǐng)视叱咄.(duō) 如晤.(wù)C、轩邈.(miǎo) 负箧.(qiè)比栖.(xī)媵.(yìng)人D、缥.(piǎo)碧泠.(líng)烨.(huà)然虐.(nüè)待2、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就是( )(3分)A、《四知》选自《后汉书•杨震列传》,作者范晔,宋朝史学家。
B、“前四史”就是指《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C、《与妻书》作者林觉民就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该文就是1911年作者参加广州起义前夕写给妻子的绝笔书。
D、《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字叔庠。
3、下列诗句朗读停顿错误的一项就是( )(3分)A、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D、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就是( )(3分)A、嘤嘤成韵.(与谐的声音) 鸢飞戾.(至)天猛浪若奔.[(马一般)飞奔]B、援.(引述)疑质理走.(跑)送之口体之奉.(供养)C、使之肖.(像,似)我可以模拟.(体会)得之君子好逑.(配偶)D、左右流.(寻求,择取)之宛.(仿佛)在水中央浅草才.(刚)能没马蹄5、用课文原句填空。
(8分)(1)《与朱元思书》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山势的句子就是。
(2)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父母岁有,无冻馁之患矣。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
(《诗经•关雎》)(4)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 。
(《诗经•蒹葭》)二、阅读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0分)1.把下面语段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的注音分别填入文中的括号内。
(2分) 栗树大都生在山里。
秋天,山民爬上山坡,收获栗实。
他们先将树下杂草刈除干净,然后环树刨.( )出一道道沟垄.( ),为防敲下的栗实四处滚动。
栗实包在毛森森的壳里,像蜷缩一团的幼小cì()猬。
栗实成熟时,它们黄绿色的壳便zhàn()开缝隙,露出乌亮的栗核。
如果没有人采集,栗树会和所有植物一样,将自己漂亮的孩子自行还给大地。
(选自苇岸《大地上的事情》)2.默写。
(前5题任选3题,后2题必做,7分)(1)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___。
(2)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
(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
(4)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
风雨不动安如山!(5)____________________,浅草才能没马蹄。
(6)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正如《论语》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有品,花亦有德。
请写出两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格列佛游记》第四卷“慧骃国游记”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无情地鞭笞了丑恶的人类社会。
B.《水浒传》中的李逵,绰号“急先锋”,使两把板斧,力大如牛,为人粗中有细,爱憎分明。
C.《朝花夕拾·父亲的病》一文回忆了所谓“名医”为父亲治病的情景,揭露了他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行径。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全身瘫痪、双目失明的保尔,以钢铁般的意志进行写作,实践着他生命的誓言。
九年级语文双基过关病句专项训练1.今天早晨,我在小区运动场玩,①忽然看到双杠上挂着一幅蜘蛛网。
②我以前从来没见过这么完整的蛛网。
仔细观察后发现:它看上去像是一个自行车轮,从“车轮”的中心伸出了许多细丝③,我数了数,哇,有25条!它们又被一圈圈蛛丝连起来,就成了漂亮的网。
④谁能说蜘蛛不是不厉害呢!(1)第①句中量词使用不当,应改为:(2)第②句啰嗦,应改为:(3)第③处标点不当,应改为:(4)第④句有语病,应改为:2.下面语段有多处语病,任选两处修改。
①颜真卿、东方朔、董仲舒的故事,让德州这个城市充满了传统文化的色彩无比风富。
②德州,也是一个与廉颇、晏婴、宋哲元、时传祥等名字密不可分的。
③建筑独特的董子街、黑陶的工艺精致、科技领先的太阳谷、风光旖旎的长河公园,都是她靓丽的城市名片。
第句,修改第句,修改3.在下面语段中,先找出有语病的句子,然后提出修改意见。
①为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②学校特意请了几个中学的优秀教师来我校上课。
③他们的课讲得非常好,使我校师生收获颇丰。
第句,修改为:(1)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5. 据介绍,①“7﹒21”特大暴雨导致北京受灾面积达16000平方公里,受灾人口约190万人左右,其中房山区80万人。
北京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民房多处倒塌,几百辆汽车受损严重。
②水利、农业、林业等其他灾害还在进一步汇总统计中。
据初步统计北京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1)第①句,修改:(2)第②句,修改:6.日前,①100余名左右小主持人、记者来到消防大队,参加消防知识培训活动。
他们从消防队员生动形象的讲解中,学到了很多消防知识,②初步了解了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工具的操作方法。
此外,消防队员还特意组织了“火灾逃生”模拟演练活动。
九(下)语文基础检测基础知识(3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题目。
(4分)阅读,让我们走进自然,感受春风的和煦;让我们走进高贵,敬畏生命的遵严;让我们走进理性,领悟思想的透切。
阅读能使我们安静下来,目光澄澈,心灵纯净。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煦:澄: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因,是炎黄子孙智惠的结晶,彰显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了解汉字文化,领悟汉字中体现的人文精神,是每位华夏儿女义不容词的责任。
①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注音。
因:责: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3.下面这段文字中画线处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6分)5月4日,①话剧《少年周恩来之寻梦》在淮安公演活动。
该剧由淮安高校学生联袂演出,目的在于“向五四献礼,学恩来精神”。
该剧讲述了周恩来心怀理想、东渡日本、刻苦求学的经历,塑造了心系家国的青年周恩来形象,②启迪青年学生要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修改①:修改②:4. 阅读《朝花夕拾》,回答下面的问题。
(12分)(1)《父亲的病》一文的最后,作者为什么说“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2)《五猖会》写家人为了看五猖会作准备的忙绿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4分)(3)作者在东京与范爱农发生的最大冲突是什么?(4分)5.古诗文默写。
(10分)①床头屋漏无干处,。
②自经丧乱少睡眠,。
③水何澹澹,。
④,波涛如怒,⑤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⑥,百草丰茂。
⑦,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⑧日月之行,;⑨,若出其里。
⑩伤心秦汉经行处,。
二阅读理解(64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7题。
(7分)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古诗词鉴赏题目荟萃(上)参考答案及解析1. (1)D (2)运用反衬手法。
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
(3)A2. (4分)(1)抒发对眼前景色的赞赏之情,蕴含一种满足之感。
(2分)(2)反映词人对偷梨枣儿童保护、欣赏的态度,表现出词人恬淡、闲适的心态。
(2分)3.(3分)C(不应批判。
作者的最高理想是为朝廷完成北伐金人、收复失地的大业,是积极向上的,表达出强烈的爱国激情;“赢得生前身后名”有其思想认识方面的时代局限性,但这也是封建文人人生价值得以体现的一种形式。
)4.(1)整个夜里,林子里充满静谧,墨蓝的苍穹中闪烁着疏朗的星光,烘托出异常皎洁光亮的月华。
天气晴和,不见一丝云彩,也听不到半点雷声。
(2)(3分)示例1:这首诗独特在于诗人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烘托、虚写、联想想象),通过写见到“溪流急”,来表现他山之雨的急和猛。
示例2:写山雨,而在前三句却不着一个“雨”字,只在最后一句点出“他山落雨来”,构思精巧,出人意料。
5.(1)(3分)“寒”既写出水中汀州在黯淡无光的夕阳照射下的清冷场景(1分),也暗示诗人凄凉的心境(2分)。
(2)(3分)“七十五”以较大的数目写出诗人家乡的遥远(1分),从而更加突出诗人因思乡而产生的惆怅(或落寞、失落、怅惘)之情(2分)。
6.(1)(1分)“中原地区”或“中原”或“中原大地“或”中国“。
(2)(2分)年纪轻轻就做了上万士兵的统帅,不满足占有东南一方,敢于和盛大的曹操、刘备抗衡,连一代之雄的曹操也赞叹、佩服他。
(一点1分,满分2分为止,意思对即可,若照抄原文,不得分)(3)(3分)①借古讽今,抒发作者对宋统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复失地的投降路线的愤懑之情(若只答“借古讽今“不得分);②希望能有像孙权那样有才略的人来领导抗金斗争,统一祖国(或:含蓄地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中考语文(A)卷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0分)1、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4分)当漫步海边或是徜徉山野时,你纵.览无限风光,对特定时空下的景物定会留有不可摩灭的记忆,虽然美在你的印象中可能只是一瞬。
——这和读书是多么相似啊!读书也如披沙拣金,要用最小的代价搜寻最有价值的东西。
要学会浏.览,练就“一目十行”,娴熟捕捉阅读信息的本领,一眼扫过去,就能立刻辩别出内容上重要的与不重要的,找出核心部分,这样就会事半功倍。
(1)给文中加点的汉字写出拼音。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2、下面这段文字有两句话有毛病,请找出来加以修改。
(4分。
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①“朋友们!我成功了!”我喊了出来。
②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道路在脚下升起;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成功在奋斗中铸就。
④我要向老师保证,下一目标是以年级状元为目的!3、诗文名句默写。
(①-⑥为必答题;⑦—⑩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如答两题以上,只批阅最前面的两道题)。
(8分)必答题①晓战随金鼓,。
(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②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③,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④,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⑤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⑥,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选答题⑦,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晏殊《蝶恋花》)⑧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⑨,落英缤纷。
(陶渊明《桃花源记》)⑩,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4、班级举行“感动你我——最佳人物评选”活动,如果给下列的人物颁发“感动你我心灵奖”,你认为应该颁给谁?请说说你的颁奖理由。
(4分)人物:①藤野先生②海伦·凯勒③《台阶》中的父亲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5~8。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九年级语文模拟试卷(A)参考答案1.①盛:chéng 暂:zàn ②娇改为骄智改为直2.(2)“认真”调至“负责”前或“态度”前(3)“指出”改为“提出”3. C项,因为《社戏》出自小说集《呐喊》,且主人公迅哥儿虽然以鲁迅先生的少年生活为原型,不能看作是鲁迅先生本人。
5. “依依”既写出了柳枝随风摇曳之状,又烘托了戍卒对家乡依依难舍的眷恋之情。
6.表现了主人公思乡之情和对战争的厌恶和反感。
7.光:发扬光大刑:罚。
昭:昭示、显示赐:恩赐。
8.C9.(1)如果有做奸邪事情触犯法律条文以及做忠诚善良的事情的人,应当交付主管的官,判定他们受罚或奖赏。
(2)(钜子)忍心割去自己所偏爱的来推行正义,钜子可以称得上大公无私了。
10.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或: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1.此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
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读文言文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思考,获得一定的认识。
学生回答的内容必须围绕两段选文的中心:为人做事应处以公心。
12.因为在作者看来,周国平先生微博中的观点是典型的女性是男性附庸的陈腐价值观;从一个中国当代著名学者的嘴里说出来比普通人持有这种观点后果更坏更大。
13.这句话的意思是女人如果依附于男人,活得没有尊严,就不会得到同性的尊重;表达了生活在旧时代的张爱玲对当时女性普遍依附男性的社会现实的不满。
14.能结合实际,围绕学习知识增长实干才能“活得体面、有尊严,这,才是最大的美感”来阐述即可。
15.在沙滩上尽情生长,有着令人自卑的野性的美;打下来的枝杈(叶子、花盘)成了牲畜们的幸福的口粮。
16. A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向日葵在施过肥后生长极其快速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B 运用设问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向日葵花开充满生机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由衷的毛病和喜爱。
江苏省淮安市文通中学2015-2016年度九年级语文单元检测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读书,是智慧的行为。
愚昧的人,一辈子像游走在黑暗之中,随波逐流,浑浑噩.噩,最后一事无成;智慧的人,一辈子像行近在光明之中,时时清醒,步步睿.智,最终会普写出人生华美的乐章。
①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噩.噩:睿.智:②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
改为改为2.下面这段文字中两处画线句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
(4分)①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能力、水平和形象,淮安今年将开工建设现代有轨电车。
目前,现代有轨电车一期工程进入实施阶段。
该工程起于淮安市体育馆,沿交通路至大运河广场北侧,向东经和平路至水渡口广场,向南沿翔宇大道、楚州大道至淮安区商贸城,总长度为20.3km,②工程估算投资约35亿元左右。
修改①:修改②:3.名著阅读(6分)从这一天起,他把整个身心扑在这部书的创作上。
他缓慢地,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地写着。
他忘却一切,全部身心都沉浸在书中的人物形象当中,也初次尝到了创作的艰辛……在工作过程中,他必须凭记忆整页整页,甚至整章整章地背诵,因此母亲有时觉得他疯了。
⑴语段选自小说《》,“他”指的是。
(2分)⑵结合小说,简要概括“他”身上哪些美好的精神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4分)答:4.诗、文名句填空(①—⑥题为必答题;⑦—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
(8分)必答题:①五岭逶迤腾细浪,。
(毛泽东《长征》)②,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③,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④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⑤若待上林花似锦,。
(杨巨源《城东早春》)⑥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选答题:⑦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⑧无边落木萧萧下,。
(杜甫《登高》)⑨夜阑卧听风吹雨,。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⑩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二(6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
(16)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5.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4分)①日光下彻.:②不可久居.:③斗折..蛇行:④以.其境过清: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①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译文: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文:7.无水不成潭,水是潭的灵魂。
结合具体句子,说说课文是怎样写水的?(4分)答:8.一切景语皆情语。
你是如何理解柳宗元心情变化的?(4分)答:(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16分)水井与符号文化①伴随岁月的积淀,水井的文化意义远远超越了功能意义,成为一种因情景不同而文化意义不同的符号。
②"井"最常见的符号意义即代表了家国故园,自古就有"背井离乡"、"乡井"之说。
"九夫为井,四井为邑"、"改邑不改井"。
中国的传统观念视并为命根子,把"背井离乡"看成是人生一大苦事,中国古人安土重迁,具有很强的乡土文化情结。
一口水井成了故乡家园的象征,他乡的一碗井水常常让人充满了离愁别绪,思念之情涌上心头。
同时,水井本身又恰恰位于地上而深入地下,井口小,如果人在其中,所见井上之天也就小。
这种特殊的空间视野便引申出"井"的又一重符号内涵,即坐井观天。
这一意思的形成是源于刚刚提到的"水井作为家国故园的象征"的符号象征,集中体现了固定的生活区域对人思想的禁锢、束缚,阻碍着人们超越现状、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的脚步。
③佛教作为一件舶来品(指进口的货物),已经完完全全打上了"中国制造...."的标签,它与中国民间文化相融合,借"井"喻理,常常体现了佛法无边的大智慧。
水井在佛家教义中被看作是功德的载体,它具备了普渡众生、解救众生于水火的拯救功能,成为一种可以依托的身心归宿的象征。
④北京故宫里有一口水井,名为"珍妃井"。
关于这口井的传说是慈禧太后在杀害戊戌维新派志士后,对支持光绪变法的珍妃百般加害,并将其打入冷宫,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携光绪逃离京城,走前令太监把珍妃推入井中溺死。
历史上关于珍妃的死因有不同说法,但这口令珍妃香销玉损的井是的的确确存在的,这也是"水井"符号最为凄惨的一层表达,"井"常常成为受欺凌妇女最后的归宿。
"井"象征着受侮辱受欺凌的女性彼岸的家园,是她们灵魂与肉体最后的归依,同时也是她们悲惨命运的象征。
⑤水井通往地下,而地下世界是无人知晓的、神秘的,因此并也就成为文学家借以虚构和想象的最好工具。
特别是在中国的志怪小说中,并往往成为了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象征,据此产生了很多关于神仙、鬼怪、隐士、异人的故事,如《搜神记》、《聊斋志异》、《西游记》等等。
在正史当中也记录了不少关于井的怪异事情,表达了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对理想的永恒追求,并也因此被赋予了神性和魔性。
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水井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意义更是丰富多彩,在历史、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都有其特定的符号概念,在这里仅举几个例子以飨读者,也许这可以成为你探索的一个起点。
9.通读全文,说说"井"具有哪几重文化符号的内涵?(4分)答:10.解释第③段中加点词语"中国制造"在文中的特定含义。
(4分)答:11.第④段中引用珍妃的故事有什么作用?(4分)答:12.联系上文,结合下面链接材料,说说你对水井文化的探究发现。
(4分)链接一:据《汉书》记载,有一个叫孟通的县令,挖井得到一块白石,石头上有"告安汉公莽为皇帝"的红色字样。
后来,王莽以"新井自出"等十二符瑞出现为理由,堂而皇之地当起了皇帝。
链接二:世博园内的智利馆巧思妙想,馆内挖井。
从井口向内张望,智利的风土人情,清晰可见,两园情谊,"一井相连"。
链接三:古井是最富有中国文化意味的建筑。
我们要保护好井遗迹,做好井文章,把历史馈赠的这笔丰厚的遗产用好、用活。
这样,乡土中国才有她的乡土气、市井味。
答:(三)阅读下文,完成13—16题。
(18分)三好生上小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到五年级,他从未当过“三好生”,也从未想过当“三好生”,尽管他成绩不错,表现也很好。
村子很偏僻,村子的东北方向有一个军营,军营子女就成了学校里的一个特殊群体。
他们比农家子弟“得宠”。
村里的孩子只要不是很出色,很难引起老师的注意。
他那时很自卑。
五年级临放寒假时,学校照例在小操场上召开表彰会,“三好生”上台领奖往往是表彰会的高潮。
校长在上面讲话,学生在下面说话,老师在后面吸烟,整个操场乱哄哄的什么也听不见,他坐在下面低着头想自己的心事。
“要发奖了!”有人喊了一声,同学们的目光都聚到主席台上。
被喊到的大都是军官子女,他很羡慕他们。
当然仅仅是羡慕,即使夜里做一百零八个梦也不会梦见自己当“三好生”,他觉得“三好生”不是他这种人当的。
直到旁边的“大棍”用胳膊肘捣他,“快!校长喊你到台上领奖,你是‘三好生’啦!”福星真的照到了自己的头上。
他简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激动得不知所措。
“快去呀!”旁边的几个人叫道。
就这样,在小学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他第一次被评上了“三好生”。
领奖的时候,为了替农家子弟争回些面子,他走得郑重其事。
到主席台上,他也像军官子女那样向校长敬了一个标准的少先队队礼。
接下来,就该双手接奖状了。
“你来干什么?”校长的神色奇奇怪怪,脸上没有一丝笑容。
“我来……领奖呀。
”他不明白,为什么校长对别的“三好生”笑容可掬,唯独对他冷冰冰的。
他有些委屈。
“领什么奖?!”校长一下子暴怒起来,“简直是胡闹!”他一下子懵了,“不是你喊我来领奖的吗?”“我叫你来领奖?”校长把“三好生”名单往他面前一递,“你看看,上面连你的名字都没有,我会叫你来领奖?”他听到身后传来了同学们的笑声。
只听“大棍”一边笑一边大声嚷嚷:“哎,他信了!他信了!”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人捉弄了。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无地自容,转身就跑。
他的班主任,一个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走过来拦住他:“别走,这次‘三好生’有你呀。
”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
班主任走到校长面前:“这次‘三好生’有他。
怎么能没有呢?我明明记得有嘛。
”校长生气地把名单递给他。
他仔细地看了两遍,一拍脑门:“哎呀,你看我!我写名单的时候把他漏掉了,都怪我!”校长脸一沉,“胡闹!亏你平时那么认真,也能出这种错!现在怎么收场?”全场静得出奇。
班主任把上衣口袋里的钢笔拿下来递到他手上:“没有奖状和红花了,这个奖给你吧!”班主任平时常穿一件蓝色中山装,上衣口袋里常常别着一支钢笔,钢笔的挂钩露在外面,在阳光下白灿灿的,常引得学生羡慕不已。
要知道,那个时候对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钢笔还是奢侈品啊。
那个寒假,他过得既充实又兴奋。
他拥有了第一支钢笔,最主要的是,这支笔代表着一种荣誉,是自己应该得到的奖品。
他的自卑感一下子就消失了,从此和“三好生”结下了不解之缘,直到高中毕业,进入大学。
他当时对班主任虽有感激,但更多的是埋怨,埋怨他一时的疏忽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出了丑。
要是领奖那天没有那令人难堪的一幕该有多好!他常这样想,并遗憾万分。
从此以后,无论在校内校外,他见了班主任总觉得不自在,尽量躲着走。
班主任一笑置之,待他如故。
二十年后,他已是某中学的一位班主任。
一天,他向妻谈起了往事,提到他当年的班主任,那个平时不苟言笑、做事认真得近乎古板的人。
“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
妻子笑吟吟地反问道:“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单单把你漏掉呢?亏你现在还是班主任。
”半晌无语。
夜半,他披衣而起,两眼含泪,拿起信笺……1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加点的“那令人难堪的一幕”所指的内容。
(4分)答:14.文中画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它在文中起怎样的作用?(4分)答:15.细读倒数第三段:“‘你说,他那么认真的一个人,怎么能把我漏掉呢?’他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