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播、多播和广播经典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7
单播、多播(组播)和广播旳区别Postedon -08-31 14:02RogerRoddick阅读(2503) 评论(0)编辑收藏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旳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ﻫ 1.单播:网络节点之间旳通信就仿佛是人们之间旳对话同样。
如果一种人对此外一种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旳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旳接受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
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旳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旳数据都是以单播旳形式传播旳,只是一般网络顾客不懂得而已。
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旳就是单播数据传播方式。
但是一般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替代“单播”,由于“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相应使用。
2.多播:“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旳应用并不是诸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
由于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播,有多少个目旳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旳;如果采用不辨别目旳、所有发送旳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辨别特定数据接受对象旳目旳。
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旳节点旳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旳目旳。
IP 网络旳多播一般通过多播IP地址来实现。
多播IP地址就是D类IP地址,即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旳IP地址。
Windows 中旳DHCP管理器支持多播IP地址旳自动分派。
3.广播:“广播”在网络中旳应用较多,如客户机通过DHCP自动获得IP地址旳过程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旳。
但是同单播和多播相比,广播几乎占用了子网内网络旳所有带宽。
拿开会打一种比方吧,在会场上只能有一种人发言,想象一下如果所有旳人同步都用麦克风发言,那会场上就会乱成一锅粥。
1什么是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tic忝T)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
图单播一对一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
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
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ointto)o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十“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
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
多播如图所示图多播:一对多“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
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
网络的多播一般通过多播地址来实现多播地址就是类地址即之间的DD地址。
DDDDDDDDDDDD 中的口皿管理器支持多播口口地址的自动分配。
口-★广播支“广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通过广播喇叭对在场的全体说话Q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话效率高0信息一下子就可以传递到全体,如图3所示。
一、单播、多播、广播和任播的区别?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任播,是指某组中任意发送方对应拓朴结构中几个最接近的接收方之间的通信。
而组播是指单个发送方对应一组选定接收方的一种通信。
●在单播中,在网络位址和网络节点中存在一种关系:每一个目的位址单独对应一个接收节点。
●在广播和多播中,在网络位址和网络节点中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每一个目的位址对应一群接收可以复制资讯的节点。
●在任播中,在网络位址和网络节点中也存在一对多的关系:每一个节点对应一群接收节点,但在任何给定时间,只有其中之一可以接收到传送端来的资讯。
当前的网络中有三种通讯模式:单播、广播、组播(多播),其中的组播出现时间最晚但同时具备单播和广播的优点,最具有发展前景。
一、单播: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
如果10个客户机需要相同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逐一传送,重复10次相同的工作。
但由于其能够针对每个客户的及时响应,所以现在的网页浏览全部都是采用IP单播协议。
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根据其目标地址选择传输路径,将IP单播数据传送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单播的优点:1. 服务器及时响应客户机的请求2. 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不通的请求发送不通的数据,容易实现个性化服务。
单播的缺点:1. 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机发送数据流,服务器流量=客户机数量×客户机流量;在客户数量大、每个客户机流量大的流媒体应用中服务器不堪重负。
2. 现有的网络带宽是金字塔结构,城际省际主干带宽仅仅相当于其所有用户带宽之和的5%。
如果全部使用单播协议,将造成网络主干不堪重负。
现在的P2P应用就已经使主干经常阻塞,只要有5%的客户在全速使用网络,其他人就不要玩了。
而将主干扩展20倍几乎是不可能。
UDP单播、⼴播、多播⼀、UDP⼴播⼴播UDP与单播UDP的区别就是IP地址不同,⼴播使⽤⼴播地址255.255.255.255,将消息发送到在同⼀⼴播⽹络上的每个主机。
值得强调的是:本地⼴播信息是不会被路由器转发。
当然这是⼗分容易理解的,因为如果路由器转发了⼴播信息,那么势必会引起⽹络瘫痪。
这也是为什么IP协议的设计者故意没有定义互联⽹范围的⼴播机制。
⼴播地址通常⽤于在⽹络游戏中处于同⼀本地⽹络的玩家之间交流状态信息等。
其实⼴播顾名思义,就是想局域⽹内所有的⼈说话,但是⼴播还是要指明接收者的端⼝号的,因为不可能接受者的所有端⼝都来收听⼴播。
⼆、UDP多播1、多播(组播)的概念 多播,也称为“组播”,将⽹络中同⼀业务类型主机进⾏了逻辑上的分组,进⾏数据收发的时候其数据仅仅在同⼀分组中进⾏,其他的主机没有加⼊此分组不能收发对应的数据。
在⼴域⽹上⼴播的时候,其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需要获取数据的主机复制并转发数据。
主机可以向路由器请求加⼊或退出某个组,⽹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有选择地复制并传输数据,将数据仅仅传输给组内的主机。
多播的这种功能,可以⼀次将数据发送到多个主机,⼜能保证不影响其他不需要(未加⼊组)的主机的其他通信。
相对于传统的⼀对⼀的单播,多播具有如下的优点: 1、具有同种业务的主机加⼊同⼀数据流,共享同⼀通道,节省了带宽和服务器的优点,具有⼴播的优点⽽⼜没有⼴播所需要的带宽。
2、服务器的总带宽不受客户端带宽的限制。
由于组播协议由接收者的需求来确定是否进⾏数据流的转发,所以服务器端的带宽是常量,与客户端的数量⽆关。
3、与单播⼀样,多播是允许在⼴域⽹即Internet上进⾏传输的,⽽⼴播仅仅在同⼀局域⽹上才能进⾏。
组播的缺点: 1、多播与单播相⽐没有纠错机制,当发⽣错误的时候难以弥补,但是可以在应⽤层来实现此种功能。
2、多播的⽹络⽀持存在缺陷,需要路由器及⽹络协议栈的⽀持。
3、多播的应⽤主要有⽹上视频、⽹上会议等。
multicast,秒懂单播、⼴播或多播及其应⽤场景 理解消息的传播类型,对合理应⽤各类型有⽐较重要的作⽤。
IP可根据传输的消息特征将IP地址分为单播、⼴播或多播。
主机使⽤IP地址进⾏⼀对⼀(单播)、⼀对多(多播)或⼀对所有(⼴播)的通信。
1.单播 单播地址是IP⽹络中最常见的。
包含单播⽬标地址的分组发送给特定主机,⼀个这样的例⼦是,IP地址为192.168.1.5(源地址)的主机向IP地址为192.168.1.200(⽬标地址)的服务器请求⽹页,如图5.8所⽰。
要发送和接收单播分组,IP分组报头中必须有⼀个⽬标IP地址,⽽以太⽹帧报头中必须有相应的⽬标MAC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起将数据传输到特定的⽬标主机。
如果⽬标IP地址属于另⼀个⽹络,则在帧中使⽤的⽬标MAC地址将为与源IP地址位于同⼀个⽹络中的路由器接⼝的MAC地址。
假设⽤户B、D 和E 需要该信息,则信息源Server 必须分别和⽤户B、D、E 的设备建⽴传输通道。
由于⽹络中传输的信息量和要求接收该信息的⽤户量成正⽐,因此当⽤户数量很庞⼤时,服务器就必须要将多份内容相同的信息发送给⽤户。
因此,带宽将成为信息传输中的瓶颈。
从单播信息的传播过程可以看出,单播的信息传输⽅式不利于信息规模化发送。
2.⼴播 ⼴播分组的⽬标IP地址的主机部分全为1,这意味着本地⽹络(⼴播域)中的所有主机都将接收并查看该分组。
诸如ARP和DHCP等很多⽹络协议都使⽤⼴播。
例如: C类⽹络192.168.1.0的默认⼦⽹掩码为255.255.255.0,其⼴播地址为192.168.1.255,其主机部分为⼗进制数255或⼆进制数11111111(全为1); B类⽹络172.16.0.0的默认⼦⽹掩码为255.255.0.0,其⼴播地址为172.16.255.255; A类⽹络10.0.0.0的默认⼦⽹掩码为255.0.0.0,其⼴播地址为10.255.255.255。
广播、组播、单播、多播、点播什么是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1。
图1 单播:一对一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
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
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
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
多播如图2所示。
图2 多播:一对多“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
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
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
IP网络的多播一般通过多播IP地址来实现。
多播IP地址就是D类IP地址,即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
单播、多播和广播路由的选择
“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单播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
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
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to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
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
广播
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
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
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
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器,防止广播数据影响大面积的主机。
单播、多播(组播)和广播的区别Posted on 2009-08-31 14:02 RogerRoddick阅读(2503) 评论(0)编辑收藏=================================================================当前的网络中有三种通讯模式:单播、广播、组播,其中的组播出现时间最晚但同时具备单播和广播的优点,最具有发展前景。
1.单播: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
如果10个客户机需要相同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逐一传送,重复10次相同的工作。
但由于其能够针对每个客户的及时响应,所以现在的网页浏览全部都是采用单播模式,具体的说就是IP单播协议。
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根据其目标地址选择传输路径,将IP单播数据传送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单播的优点:1)服务器及时响应客户机的请求2)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不通的请求发送不通的数据,容易实现个性化服务。
单播的缺点:1)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机发送数据流,服务器流量=客户机数量×客户机流量;在客户数量大、每个客户机流量大的流媒体应用中服务器不堪重负。
2)现有的网络带宽是金字塔结构,城际省际主干带宽仅仅相当于其所有用户带宽之和的5%。
如果全部使用单播协议,将造成网络主干不堪重负。
现在的P2P应用就已经使主干经常阻塞。
而将主干扩展20倍几乎是不可能。
2.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
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
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器,防止广播数据影响大面积的主机。
广播的优点:1)网络设备简单,维护简单,布网成本低廉2)由于服务器不用向每个客户机单独发送数据,所以服务器流量负载极低。
广播、组播(多播)及单播网络广播(Broadcast on Network)网络广播是指一个节点同时向相同域中的其它所有节点传输数据包的过程。
组播是一种特殊的广播,其中一组请求收听的选定用户将收到广播。
广播传输通常在局域网(如以太网)中进行,但有时也发生在虚拟局域网(VLAN)中。
IPv6 支持单播(Unicast)、组播(Multicast)以及任意播(Anycast)三种类型,IPv6 中没有关于广播(Broadcast)的具体划分,而是作为组播的一个典型。
网络广播中涉及以下以下重要概念:广播域(Broadcast Domain):这是一个限定区域,其中的所有设备都可以共享信息。
换句话说,与网络相连,且负责接收广播的所有设备都是同一广播域的一部分。
在一个共享以太网中,工作站通过共享媒体将帧广播到其它所有节点。
其它节点收听广播,只接收寻址到它们的帧。
因此,共享以太网中的所有节点都属于同一广播域。
此外通过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创建一个虚拟广播域。
广播地址(Broadcast Address):这是一个特殊地址,当数据包可以寻址到该地址时,可以帮助所有设备打开和处理信息。
例如,MAC 地址,格式为1xFFFFFFFF 是一种广播地址;IP 地址255.255.255.255是通用广播地址。
任何设备都将打开寻址到广播地址的信息,并将它们传送到下一个工作站。
广播风暴(Broadcast Storm):当主机系统响应一个在网上不断循环的广播数据包或者试图响应一个没有应答的系统时就会发生广播风暴。
随着网络数据包数量的增加,广播风暴可能会引起网络拥塞问题。
为防止广播风暴的发生,需要细心配置网络以阻止非法广播信息的进入。
生成广播信息的应用程序包括地址解析协议(ARP)。
通过该协议,主机发送一个地址解析查询到局域网中的所有计算机上,以实现网络 IP 地址的分配。
有些路由选择协议,如RIP,主要用于支持网络设备“Advertise”网络服务。
通讯协议的特点及应用对比当前的网络中有三种通讯模式:单播、广播、组播,其中的组播出现时间最晚但同时具备单播和广播的优点,最具有发展前景。
一、单播: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
如果10个客户机需要相同的数据,则服务器需要逐一传送,重复10次相同的工作。
但由于其能够针对每个客户的及时响应,所以现在的网页浏览全部都是采用IP单播协议。
网络中的路由器和交换机根据其目标地址选择传输路径,将IP单播数据传送到其指定的目的地。
单播的优点:1. 服务器及时响应客户机的请求2. 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不通的请求发送不通的数据,容易实现个性化服务。
单播的缺点:1. 服务器针对每个客户机发送数据流,服务器流量=客户机数量×客户机流量;在客户数量大、每个客户机流量大的流媒体应用中服务器不堪重负。
2. 现有的网络带宽是金字塔结构,城际省际主干带宽仅仅相当于其所有用户带宽之和的5%。
如果全部使用单播协议,将造成网络主干不堪重负。
现在的P2P应用就已经使主干经常阻塞,只要有5%的客户在全速使用网络,其他人就不要玩了。
而将主干扩展20倍几乎是不可能。
二、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不管你是否需要),由于其不用路径选择,所以其网络成本可以很低廉。
有线电视网就是典型的广播型网络,我们的电视机实际上是接受到所有频道的信号,但只将一个频道的信号还原成画面。
在数据网络中也允许广播的存在,但其被限制在二层交换机的局域网范围内,禁止广播数据穿过路由器,防止广播数据影响大面积的主机。
广播的优点:1. 网络设备简单,维护简单,布网成本低廉2. 由于服务器不用向每个客户机单独发送数据,所以服务器流量负载极低。
广播的缺点:1.无法针对每个客户的要求和时间及时提供个性化服务。
2. 网络允许服务器提供数据的带宽有限,客户端的最大带宽=服务总带宽。
1什么是单播、多播和广播“单播”(Unicast)、“多播”(Multicast)和“广播”(Broadcast)这三个术语都是用来描述网络节点之间通讯方式的术语。
那么这些术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区别何在?且听下文分解。
——★单播★——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就好像是人们之间的对话一样。
如果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说话,那么用网络技术的术语来描述就是“单播”,此时信息的接收和传递只在两个节点之间进行,参见图1。
图1 单播:一对一单播在网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网络上绝大部分的数据都是以单播的形式传输的,只是一般网络用户不知道而已。
例如,你在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时,必须与邮件服务器、Web服务器建立连接,此时使用的就是单播数据传输方式。
但是通常使用“点对点通信”(Point to Point)代替“单播”,因为“单播”一般与“多播”和“广播”相对应使用。
——★多播★——“多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向多个人(但不是在场的所有人)说话,这样能够提高通话的效率。
如果你要通知特定的某些人同一件事情,但是又不想让其他人知道,使用电话一个一个地通知就非常麻烦,而使用日常生活的大喇叭进行广播通知,就达不到只通知个别人的目的了,此时使用“多播”来实现就会非常方便快捷,但是现实生活中多播设备非常少。
多播如图2所示。
图2 多播:一对多“多播”也可以称为“组播”,在网络技术的应用并不是很多,网上视频会议、网上视频点播特别适合采用多播方式。
因为如果采用单播方式,逐个节点传输,有多少个目标节点,就会有多少次传送过程,这种方式显然效率极低,是不可取的;如果采用不区分目标、全部发送的广播方式,虽然一次可以传送完数据,但是显然达不到区分特定数据接收对象的目的。
采用多播方式,既可以实现一次传送所有目标节点的数据,也可以达到只对特定对象传送数据的目的。
IP网络的多播一般通过多播IP地址来实现。
多播IP地址就是D类IP地址,即224.0.0.0至239.255.255.255之间的IP地址。
Windows 2000中的DHCP管理器支持多播IP地址的自动分配。
——★广播★——“广播”可以理解为一个人通过广播喇叭对在场的全体说话,这样做的好处是通话效率高,信息一下子就可以传递到全体,如图3所示。
“广播”在网络中的应用较多,如客户机通过DHCP自动获得IP地址的过程就是通过广播来实现的。
但是同单播和多播相比,广播几乎占用了子网内网络的所有带宽。
拿开会打一个比方吧,在会场上只能有一个人发言,想象一下如果所有的人同时都用麦克风发言,那会场上就会乱成一锅粥。
在网络中不能长时间出现大量的广播包,否则就会出现所谓的“广播风暴”。
广播风暴就是网络长时间被大量的广播数据包所占用,正常的点对点通信无法正常进行,外在表现为网络速度奇慢无比。
出现广播风暴的原因有很多,一块有故障的网卡,就可能长时间向网络上发送广播包而导致广播风暴。
图3 广播:一对全体集线器由于其工作原理决定了不可能过滤广播风暴,一般的交换机也没有这一功能,不过现在有的网络交换机(如全向的QS系列交换机)也有过滤广播风暴功能了,路由器本身就有隔离广播风暴的作用。
广播风暴不能完全杜绝,但是只能在同一子网内传播,就好像喇叭的声音只能在同一会场内传播一样,因此在由几百台甚至上千台电脑构成的大中型局域网中,一般进行子网划分,就像将一个大厅用墙壁隔离成许多小厅一样,以达到隔离广播风暴的目的。
在IP网络中,广播地址用IP地址“255.255.255.255”来表示,这个IP地址代表同一子网内所有的IP地址。
单播、多播和广播是网络技术的基础性知识,对网络技术感兴趣的读者一定要搞懂哟!2二层广播和三层广播2.1经典文章(一)二层交换机是数据链路层的设备,它能够读取数据包中的MAC地址信息并根据MAC地址来进行交换。
交换机内部有一个地址表,这个地址表标明了MAC 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的对应关系.二层交换机对广播包是不做限制的,把广播包复制到所有端口上。
广播分为二层广播和三层广播,二层广播是FFFF.FFFF.FFFF(MAC地址),二层交换机遇到这种包就会泛洪到所有同VLAN的端口,不会过滤掉,因为如果二层交换机过滤这种包,ARP广播怎么正常工作呢?没有ARP,同网段的PC 如何通信呢?路由器可以过滤二层广播是因为路由器是三层设备,如果路由器不过滤这种包,任何人发起的二层广播包就会到达Internet的整个范围,这样还要路由器做什么呢?路由器就是为了划分广播域。
三层广播还有本地广播255.255.255.255和特定子网广播比如192.168.1.255/24之分。
255.255.255.255这种本地广播是肯定没法跨越路由器的,因为一旦这种广播能跨越路由器的话,同样任何人发起的这种广播就会跑到Internet的任何角落。
然而对于特定子网的广播是可以配置为允许跨路由器或者不允许跨路由器的,如果允许的话,我就可以跨越路由器对特定的子网发起三层广播。
通常不要允许这类广播,因为你一旦允许了很容易造成ICMP Sumrf攻击的。
2.2经典文章(二)二层广播一般是转发用的,三层是为寻址的,二层广播是交换机mac表里面没有目的mac然后二层广播。
三层是向本子网内发送广播包。
还有一种广播是定向广播,可以穿越路由器,用来问某某地址,你的MAC地址是多少,这时明显没有对方的MAC地址就用全1了.多数情况下,对方未知都是全1,自己未知是全0.比如DHCP获取地址时,自己是没有地址的,这时发的包中源地址就是全0的。
二层广播地址就是在广播域内为了让此广播域内所有主机,网络设备收到这个帧,帧报头的Destination MAC Address 是全F的格式,正因为交换机转发表里面,或其他的网络设备的ARP高速缓存里没有要找的目的mac地址,才会发这样一个二层广播解析目的mac。
三层广播地址是本网段的最后一个地址,原理也是让本网段的所有设备都收到这个包,他的用处很多,比如rip的更新包等等总之广播就是会引起网络瘫痪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发大量的包,对于带宽和CPU的消耗也是很多的,所以比较先进的协议都是采用组播技术了,到了ipv6环境下,已经全是组播了。
2.3经典文章(三)广播只有2层的。
跨网段的访问是寻址。
给你举一个例子,详细说一下数据包的转发流程,环境是三层交换机有两个网段,10.0.0.1/24和192.168.0.1/24,PC1是10段的,PC2是192段的。
PC1要与PC2通信。
过程如下:1. PC1将要与PC2通信,首先根据网卡的IP地址与掩码算出PC2是否与PC1是同网段,如果是同网段,则直接二层转发,如果不是将跨网段转发。
2. PC1算出PC2和自己不是同网段,所以要将数据包发送到网关由网关进行三层寻址转发。
3. PC1到网关为二层转发,也就是数据帧转发,数据帧转发需要知道对方MAC地址,首先PC1会读电脑的ARP缓存,看是否有网关IP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有将直接封装帧转发;如果没有将使用ARP协议也就是广播,携带自己的IP地址与MAC地址,目的地址为网关IP,MAC地址为FFFF-FFFF-FFFF。
网关收到此ARP广播后,将回复PC1自己的MAC地址,数据包为源网关IP和MAC地址,目的为PC1的IP和MAC地址。
4. PC1收到数据包后会将此IP和MAC地址写入到电脑的ARP缓存表里,并直接封装数据包,三层IP头为源PC1-IP,目的为PC2-IP,二层帧格式为源PC1-MAC,目的为网关MAC地址(记住此包头)。
5. 网关将收到PC1发来的数据包,进行拆包,根据其目的IP地址进行寻址(路由表),找到对应的路径(也就是192段VLAN)。
6. 三层交换机会根据其目的IP地址进行本机的ARP缓存查找,如果查找到IP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将直接封装转发,如果没有交换机将发送ARP广播包获取目的IP地址的MAC地址(广播包将只发送192段VLAN,其他VLAN 不广播)。
7. 三层交换机得知PC2-MAC地址后将转发数据,三层包头为源PC1-IP,目的为PC2-I,二层帧包头为源192段网关MAC,目的为PC2-MAC。
8. PC2将收到三层交换发来的数据包,进行拆封即可获取数据,并回复PC1过程同上。
三层交换机等同于路由器。
也就是说源IP和目的IP在数据包里一直不变(不经过NAT的情况),MAC地址将时刻改变。
广播只存在二层。
三层情况下是路由寻址。
255.255.255.255我记得这个地址只在DHCP协议里才出现2.4补充网络层广播:255.255.255.255数据链路层广播:FFFFFFFFFFFF路由器接收到广播直接丢弃!实际上是路由器有IP HELP ADDRESS配置才可以,路由器识别出广播后,再以单播方式转发给实际的DHCP服务器。
表面看起来像穿越了路由器,可实际上任何广播都不可能被路由器转发的!如果路由器接口设置了代理ARP,ARP包也能“穿越”路由器的!3组播技术简介主机开机组播接收程序时,会向TCP/IP协议注册一个组播IP地址,所以当收到目的IP地址是这个组播组的地址时,主机就会接收。
同时它又向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网卡也注册了一个二层MAC地址,这样的话,当主机接收到一个组播报文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现在网卡上判断是否是自己所需要的组播报文。
IGMP:Internet组管理协议,用于主机与路由器之间交互信息的一种协议。
所有要加入组播组的主机和所有连接到有组播主机的子网中的路由器都必须使用IGMP。
IGMP消息不能被路由转发,只能限制在本地网段内部。
IGMP的TTL参数永远是1,保证了IGMP的使用范围。
组播路由协议的主要功能是将组播数据从一台路由器跨越一个网络传送到另外一台路由器上。
组播路由协议分为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及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组播的转发技术:在单播里面,数据转发的依据是数据包的目的地址,这个目的地址明确表示了一个主机的位置,但是组播数据包并不是基于ip数据包的目的地址的,它没有唯一性,因此它需要采用一种叫RTF(Reverse Path Forwarding逆向路径转发)的方式来转发数据包,它是针对转发的时候做检查,这个检查会决定是否转发还是丢弃输入的信息包,那么它的检查过程是什么样的呢?首先要了解的是,RPF跟单播协议密切相关,所谓的逆向路径转发是基于察看有关组播源在什么地方,组播源是一个IP的单播地址,因此呢,路由器检查到达的数据包的源地址,然后查看路由表,看这个源地址可以通过哪个接口可达,如果信息包是在可返回原站点的接口上到达,那就说明这个组播数据流是从正确的方向过来的,则RPF检查成功,信息包被转发,但如果说这个数据包的原地址不是从这个接口到达的,那就说明这个组播数据包不是从最佳路经过来的,应该丢弃该数据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