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第七章情绪与情感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一、单项选择题1.情绪和情感所反映的是()。
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 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 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2.情绪、情感的外在行为表现是()。
A.热情 B.表情 C.激情 D.心情3.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无端遭到攻击会感到愤怒。
这说明情绪的产生是以个体的愿望或()为中介的。
A.认知 B.意志 C.思维 D.需要4.小明即将上考场,感觉心跳加速,有点微微出汗,这属于情绪情感的()。
A.主观体验 B.外部表现 C.生理唤醒 D.认知活动5.“知之深,爱之切”说明了()对情感的影响。
A.认知 B.意志 C.需要 D.个性6.下列不属于基本情绪的是()。
A.快乐 B.焦虑 C.悲哀 D.愤怒7.“易感情用事”一般发生在()情绪状态下。
A.心境 B.紧张 C.激情 D.应激8.“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应激 D.理智9.由于缺乏准备,不能处理,不能驾驭或摆脱某种可怕或危险情景时所表现的情绪体验是()。
A.快乐 B.悲哀 C.愤怒 D.恐惧10.()是幼儿两种最基本的肯定情绪。
A.高兴和喜悦 B.高兴和快乐 C.喜悅和兴趣 D.快乐和兴趣11.中等程度的愉快情绪,有利于提高认知活动的效果,而消极情绪的激活水平越高,操作效果越差,这体现了情绪的()功能。
A.适应功能 B.动机功能 C.信号功能 D.组织功能12.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13.学生临考的怯场属于()。
A.心境 B.理智感 C.应激 D.激情14.车祸、地震、水灾等突如其来的灾难引起的情绪体验是()。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热情15.“灰心丧气”、“见花落泪”、“对月伤神”的情绪状态是()。
A.心境 B.激情 C.抑郁 D.焦虑16.“暴跳如雷”、“欣喜若狂”等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第七章情绪和情感情绪情感是以主体的愿望、需要等倾向为中介的一种心理现象。
它最能表达人的内心状态,可以说是人的心理状态的晴雨计。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情感既是人的心理活动中动力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性形成的重要方面。
了解情绪情感的内容对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情绪和情感的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例如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会感到愉快;美好的事物使人喜爱;丑恶的言行令人憎恶;面临危急情况,会使人惊恐。
情绪情感不是自发的,是由刺激引起的。
刺激由外刺激和内刺激组成。
外刺激指的是有机体以外的刺激。
例如,笑声、读书声、花香、和煦的阳光、清凉的海风、拥挤的公车、喧哗的市场等,都会使人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
内刺激指的是有机体的内在刺激。
内在刺激有的是生理性的。
例如,腺体的分泌、疾病等;有的是心理性的。
如记忆、联想、想象等活动,也会令人产生不同的态度体验。
情绪情感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活动。
当客观事物或情境符合主体的需要和愿望时,就能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情感。
例如,渴求知识的人得到一本好书会感到满意;生活中遇到知己会感到欣慰等。
当客观事物或情景不符合主体的需要或愿望时,就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情感。
如失去亲人会引起悲痛,无端遭到攻击会产生愤怒,学习失败会出现内疚和苦恼等。
由此可见,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反映。
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情绪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情绪通常是指有机体在维持生存的自然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产生的体验。
如人对食物、新鲜空气、御寒等相联系的态度体验。
情绪具有情境性和短暂性,并带有明显的外部表现。
如狂喜时的手舞足蹈,愤怒时的暴跳如雷。
而情感经常用来描述那些具有稳定的、深刻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它与社会性需要是否获得满足而联系着,是人类所特有的。
作为一种态度体验,情感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内隐性。
第七章情绪与情感第一节情绪与需要一、什么是情绪和情感广义的情绪:包括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
它是一种以“需要”为中介的反映形式。
二、需要:是个体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或群体对其生存与发展条件所表现出来的依赖状态,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基本动力。
它常常以一种“缺乏感”体验,以愿望、意向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人进行活动的动机。
三、需要的分类: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而需要又是分层次的:最低层的生理需要,中间层次的是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最高层次的需要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这五个层次中生理需要是其他各种需要的基础,只有当人们的一些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有动力促使高一层次的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个人需要结构的演进是波浪式的,较低一级的需要高峰过去以后,较高一级的需要才能起优势作用。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一、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情感是和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一种比较复杂而稳定的态度体验。
从严格意义上讲的区别:1、从需要角度看,情绪是和有机体的生物需要相联系的体验形式;情感是同人的高级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如友谊感,道德感。
2、从发生角度看,情绪发生较早,为人和动物所共有。
情感发生较晚,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个体社会化发展到一写的程度才产生的。
3、从稳定性程度看,情绪总是带有情境性,情感既有情境性,又具有稳固性和长期性。
情感是在情绪基础上形成的,反过来情感对情绪又产生巨大的影响。
二、情绪与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情绪与情感有四种品质:强度、紧张度、快感度、复杂度。
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积极的和消极的体验;增力作用和减力作用。
即:提高或降低人的活动活动愿望和能力。
三、情绪与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种类: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可以把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应激。
二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情绪情感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以下5种: 1、自我意识调控。
2、理智调控。
3、转移调控。
4、激励调控。
5、合理宣泄。
三、消极情绪情感的调节与控制(一)排除抑郁 1、铲除抑郁根源。
2、改变认知角度。
3、适当释放情绪。
4、改变行为方式。
5、调换环境。
6、休息。
(二)学会制怒 1、拓宽心理容量。
2、要有一定的防怒措施。
(三)克服自卑积极的心理暗示是克服自卑的良好手段。
(四)消除紧张与焦虑 1、积极的认知方式(1)勇敢面对焦虑与紧张,想一想事情最坏会到什么程度。
(2)排除极端的想法,不随意夸大生活状态。
(3)用欣赏的态度看待世界。
(4)承认自己的局限,接受自己的不足之处。
(5)理智的面对冲突,权衡自己所冒的风险。
2、积极的行动方式积极的行动方式表现在以下个方面:(1)赶快行动起来。
(2)融洽社会关系,运用社会支持。
(3)学会宣泄和倾诉。
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和行动策略就是培养健康的个性,有了健康的个性,消极的情绪就会减少许多。
第六章情绪与情感本章主要内容:如何理解情绪、情感的概念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是人对待认知内容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包含情绪体验、情绪行为、情绪唤醒和对情绪刺激的认知等复杂成分。
第一节情绪情感概述一、什么是情绪、情感?情感:是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的主观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主要区别与联系 1、需要及所属不同情绪是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为人和动物所共有;情感则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为人所独有。
2、稳定性不同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激动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一)区别3、外显性情绪有明显的冲动性和外部表现,情感则多以内心体验的形式存在4、发展时间情绪发生在先,情感发生在后(二)联系 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1)情感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情感通过情绪表现出来。
2、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情绪的不同变化,一般都受到个人已经形成的社会情感的影响。
三、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1、极性上:肯定与否定2、强度上:强与弱3、紧张度:紧张与松弛4、复杂度:单纯与复杂5、快感度:愉快与不愉快四、情感过程与认识过程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前者是对
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而后者则是对客观事物本身的反映。
2、联系:情感在认识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同时又影响着认识过程。
五、情绪的功能(一)动机作用 1、情绪是伴随动机性行动产生的;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情感本身就具有动机的作用。
2、情绪情感的动机作用有正反两方面:积极的情绪对行为有促进作用;消极的情绪对行为有抑制作用。
(三)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如快乐、兴趣、喜悦等的作用具体体现以下方面: 1、促成知觉选择。
2、监视信息的移动。
3、影响工作记忆。
4、影响思维活动。
(四)信号作用情绪和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着信号作用,是人际交流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情绪情感的外显形式――表情。
(五)感染作用情绪情感的感染功能是指某个人情绪情感的表现具有对他人情绪情感的影响功能。
(六)迁移作用一个人对他人的情感会迁移到与他人有关的对象上的效能。
第二节、情绪的生理变化及表情动作一、情绪的生理变化 1、呼吸系统 2、循环系统 3、消化系统 4、内外分泌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对器官的支配作用二、情绪的脑机制 1.下丘脑与情绪 3.大脑皮质和情绪 2.边缘系统和情绪 1、面部表情 2、身段表情3、言语表情(一)表情种类恐惧、厌恶、高兴、惊奇、轻蔑、生气、<a name=baidusnap0></a>悲伤</B> (二)表情特性 1、表情的先天遗传性 2、表情的社会制约性第三节情绪和情感的种类一、情绪的基本形式(原始情绪)1、快乐:目的达到和需要得到满足之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状态。
欢天喜地、惊喜若狂、喜不自胜、喜出望外、喜眉笑眼、欣喜若狂、喜笑颜开、欢呼雀跃、欢蹦乱跳、欢呼雀跃、欢聚一堂、欢声雷动、欢天喜地、欢欣鼓舞、眉开眼笑、
兴高采烈
2、愤怒:由于愿望和目的实现一再受到妨碍,从而逐渐积累了紧张时的情绪状态。
怒气冲冲、怒发冲冠、火冒三丈、大发雷霆、怒气冲天、暴跳如雷怒不可遏、怒目而视、怒形于色
3、恐惧:是在准备不足而又没有能力处理和应付危险情景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4、悲哀:所珍爱事物的丧失或所期盼事物的幻灭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胆小如鼠、提心吊胆、心惊肉跳、心慌意乱、心
有余悸、
心胆俱碎、惊恐万状、胆战心惊、胆战心寒、畏畏缩缩泪流满面、愁眉苦脸、悲痛万分、伤心欲绝、痛心疾首、
黯然神伤、死去活来、欲哭无泪、肝肠寸断、捶胸顿足。
快乐高兴喜悦痛苦愤怒厌恶恐惧嫉妒对成人亲爱对儿童亲爱激动布里奇斯情绪分化模式年龄(月) 24 18 12 6 3 0 二、情绪的种类(一)心境 1、什么是心境?心境是比较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原因:(1)时令气候(3)健康状态(2)生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 2、良好心境形成的条件:(1)消除过重的自私心理(2)期望值符合实际(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4)要达观而明智(5)不自卑,不过分自责(6)坦诚开朗,学会发泄不良情绪(二)激情是迅速爆发、强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特点:冲动性、爆发性原因:(1)生活、工作中的重大事件(2)对立意向的冲突或过度的兴奋与抑制(三)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产生原因:面临的情境以及人对自己能力的估计有关。
影响:阻碍认知的正常发挥导致生理功能失调应激与生理变化三、情感的种类(一)道德感是关于人的思想、言行等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
(二)理智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某种认识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
(三)美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美的需要而产生的社会情感。
第四节情绪情感及其调控一、情绪情感与生理、心理的关系1、情绪与生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消极情绪可引起以下几种生理性疾病:(1)消化性溃疡(2)心脏病(3)风湿性关节炎(4)头疼(5)哮喘(6)免疫功能减弱 2、同样的,消极的情绪情感若长期存在,也可引起相应的心理疾病:(1)焦虑症主要包括泛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等等。
(2)情感症(也叫心境障碍)主要包括忧郁症(也叫抑郁症)、躁狂症、躁郁症等等。
二、积极情绪情感的培养(一)正确认识健康的情绪情感在自我发展中的意义; 1、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人格的完善。
2、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身心健康。
3、良好的情绪情感有助于学习,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 Sheet3 Sheet2 Sheet1 器官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扩大缩小后退突出眼球心跳变快变慢扩张收缩血管血压上升
下降加强抑制消化器官运动副交感神经兴奋瞳孔器官交感神经兴奋副交感神经兴奋瞳孔扩大缩小眼球突出后退心跳变快变慢血管收缩扩张血压上升下降消化器官运动抑制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