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
- 格式:pdf
- 大小:12.08 MB
- 文档页数:35
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1)学什么1、正确描述地球的形状,记住地球的一些基本数据2、掌握纬线的特点重点1、地球的形状2、纬线的特点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地球是一个。
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最大周长约千米,表面积约平方千米2.拨动地球仪,可以看到它是绕着一根轴转动的,这根轴叫。
3.地轴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叫,它们分别是和。
4.在地球仪上,与南极和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叫。
所有与赤道平行的圆圈叫5.赤道为度纬线;从赤道向两极各称为和,分别用和表示。
北极和南极各为90度6.按规定,为低纬度地区,为中纬度地区,为高纬度地区5至8分钟团队合作7.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纬线/ 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纬线(2)纬线可以有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纬线的度数(4)纬线在南北两极缩成(5)南极点的纬度为,北极点的纬度为(6)纬度从赤道往两极在逐渐8.读图1.8南北半球的划分,回答问题(1)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是(2)可以有多少条纬线能将地球划分南、北两个半球?(大小相等)5至10分钟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 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2)学什么1、掌握经线的特点及经度的标度规律2、记住东西半球的划分界限,弄清经纬线的区别重点1、经线的特点2、东西半球的划分我来学主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也叫____。
2._____的经度为0 °,是经度的起始线。
由此向东和向西,各分_____°,称为东经和西经。
东经用“___”表示,西经用“___”表示。
东经和西经的180°是重合的,通常就把它叫做_____。
3.任意两条_____的经线都组成一个经线圈;任意一个_____,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5至8分钟独立自学完成团队合作4.读图,完成下列知识(1)认识经线形状长度(是否相等)指示方向经线(2)经线可以有_____条(3)在图中填出各经线的度数(4)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往西经度在变____180°经线:往东经度在变____经线:往西经度在变____5至10分钟经线和经度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课题§1.1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3)学什么1、会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学会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会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重点1、运用经纬网写出点的经纬度,根据经纬度定位置2、运用经纬网确定方向我来学主题问题设计、时间点拨自主学习1.读经纬网图,完成下列问题1.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4.A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C点位于__半球和__半球,B点位于南北半球的___线上独立自学完成队合作5.在上图中标出点D1(20°E,40°N),D2(20°E,40°S),D1(20°W,40°N),D1(20°W,40°S),问经度为20°,纬度为40°的点共有__个6.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60°的点,共有__个7.在上图中标出,经度为0°,纬度为0°的点,共有__个8.读图,完成下列问题甲乙丙(1)在甲图中,A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2)在乙图中,B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3)在丙图中,C点的经度是___,纬度是___经纬网设计教师:刘剑波侯新宇南寒带10.思考:如果地球公转地轴不倾斜的话,会产生什么现象?小结提纲思维导图方向:_____;从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是____方向地球自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_____方向:_____地球公转周期:_____地理现象:季节变换,南北半球刚好_____五带:____、_我来用1.同纬度偏东的长春市比偏西的乌鲁木齐市()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同时看到日出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日A、春分B、秋分C、夏至D、冬至3.宜宾获得太阳光热最多的日期是()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4.我们夏季到澳大利亚旅游要带()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5.要在一年四季都昼夜平分的地方建一座房子,应建在()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北回归线6.符合“太阳直射点正在北移,但仍在南半球”的时间是()A、劳动节B、元旦C、国庆节D、儿童节7.读图,回答问题(1)当地球运动到①位置时,这一天称为___日,太阳直射在_____上。
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地理”一词最早出现于中国的。
西方第一本专著则是,它比中国晚3个世纪。
2.我们生活的地理环境,包括环境和环境两大方面。
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生物、土壤、岩石等。
人文环境:人口、民族、经济、工业、农业、城市、交通、能源等。
3.地理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风土人情等。
(1)日常生活:确认、知道变化、了解世界情况等。
(2)生产建设:种植、兴建工厂企业、选定、城市建设等。
例: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①“低地之国”——围海造陆————奶酪、。
②海洋、土地、森林与生产建设的联系。
海洋——航运、晒盐、捕鱼、开采石油等。
土地——种植农作物、放牧牲畜、建筑房屋、建设铁路(公路)等。
森林——提供木材、放牧牲畜、生态旅游、涵水保土等。
(3)风土人情:阿拉伯人的(服装);西班牙的;我国傣族的,中华民族的等均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问题探究】1.联系日常生活,请你提出5个地理问题。
2.为什么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和粽子,而北方人则喜欢吃馒头和水饺?3.贝贝来自黑龙江省,喜欢溜冰,玲玲来自福建省,喜欢游泳。
为什么两人喜欢的活动截然不同?4.为什么我国著名的奶业企业“伊利”、“蒙牛”两大集团都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厂?第一章让我们走进地理第二节我们怎样学地理(导学案)【新知梳理】1.学会使用地图(1)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的使用:第一,地图上的方向①一般定向法(无指向标和经纬线时)上下、左右。
②指向标定向法——箭头指向。
【注意点】(1)实际生活中可用于确定方向的事物:太阳、指南针、树木长势(年轮、树叶疏密)、北极星等。
但河流流向、风向不能用于确定方向。
(3)在室外看地图时,应手持地图,面朝、背朝,这样地图上的方向与实际方向就一致了。
第二,比例尺①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表示距离比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比例尺的公式及计算:比例尺= 距离/ 距离。
③比例尺三种形式及其的转换:。
两点的纬度:A_____、
(1)将A点(0°,0°),B点(
(1)在地球公转轨道外侧的线段上用箭头标出公转方向。
(2)当地球公转至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上,这一天北半球叫做
③
⑪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______ E.______ F.______,山体的走向是____,A 、B山顶的相对高度为____米。
到A登山,较容易的是____________。
⑪大洲的名称①___洲②___洲③___洲
”
⑪甲地最热月是月;最冷月是月。
⑫乙地最热月是月;最冷月是月。
⑬甲、乙两地,地在北半球;地在南半球测定:
图3.18的问题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A.冬季多雨
B.全年少雨
C.全年多雨
D.夏季多雨
E.常年湿润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降水对人们生活、生产的影响以及降水的变化,最主要的是每个学生必须会读降水量柱状图。
1. “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反映了()
A. 降水量与气温的关系
B. 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1)A地月份降水量最多,约为毫米,月份降水最少,约为
(2)B地7月份降水约为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月份是月。
(3)通过观察A、B两图,你知道两地降水各月分布的不同吗?
世界年降水量分
D. 洋流因素
(1)四图中,全年降水少是,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是。
(2)由图中的气温和降水分配判断,最有可能是温带季风气候的是。
洲的聚落,乙图为洲的聚落。
⑫甲、乙两地乡村聚落的差别是。
学检测二;“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节[ 侯();A •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 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侯B 一•河流和湖泊I c| •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 业 发 彳 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 丨D|.我国的- 关 系;;旧本人为什么爱吃鱼I?;自性;自学检测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自学检测要 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 )A •天气和气( 性学习目标:1 |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 | |学习目标:| 1|. |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地球是球形的是|(尺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B.I麦哲伦环球航行•C. I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I和使用ID.郑和下西洋]2. I以下关于地球仪的正确描述是1( ) I A」它是地球的模型 B. I它是地球缩小了的模型丨C.它是用文字和符号来表示的事物D.它能直实的反映地貌I丨1学习目——1.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纬线、北极、南| 极、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匚极圈等地理事物丨2. |看图悦出纬线和纬度的特. 点丨3 .说出南北半球和I高中低纬度的戈划刘丨丨咋学检测一丨读图|1.7,回答1.Z什么叫地轴_L?|什么是南极和北极|? 2. |什么叫纬线? 3. I纬线是什么形; 状elm丿?最长汨勺纬线叫1什么?最短的呢尼?,4.纬线: 指示什十么方向?自学检r二读图111,为了把各纬线加1以区,我们;给他们划纬度请回彳答:1.0度纬线叫什L\?90\度纬线叫屮什十么A2.从赤] 道到两; 极纬度是怎,么更化匕的?: 3.从赤道到两极纟韦线的长度是怎么变送化匕勺? 4.赤道两则度数相同的纬f线怎样区:分? 那- 一条纬线不标节节I /主冃1.零灵度纬线又〔叫o r 2.度数南向北增加的; 是L纬度,度支数k:向南增加的;是纬度[o「3.地球1的千米(。
地球是「-个两极部位立的不:规则勺球体() 4.纟务线指示方向3C- 中国的地也形特占八是多种多样的7D- 我国的经济建设正E在飞速发展7学习目标・71.知道地球的形状-- ^球体J了解人类认识地球7 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7自学检测-一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厂7自学检测-二地球的平均半仝径:——- —7最大周长约: 1;表面耳积:7节节清71.下列事实最先证明冃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伦布发20 X 20。
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案设计总体构想1.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是本书的导论,没有什么知识点,主要是从整体上介绍了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以及为什么要学习地理。
课本大量引用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感性材料,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地理知识的广泛性。
本节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课文选择“生活与地理”这个话题切入,有亲和力、趣味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本课在学习过程中主要可以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与学生共同研讨地理与生活有什么样的关系。
在知识认知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的经验出发,遵循从感性认识开始,然后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原则。
从本节课起就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
2.学习目标:(1)认知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技能目标: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3)情感目标: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重点和难点:地理的概念,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4.课型:读图讨论课5.导学策略(教学构想):本节课通过两个活动进行上半节课,让学生结合以前的知识,讲讲对地理的理解,并加入一些实际事例,让学生了解地理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下半节课通过大量的图片让学生了解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地域差异及其客观发展规律,学会综合分析方法。
学习流程分课时(一)课时学习目标:地理的概念,感知地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够说明日常生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导学过程:1.导入:[讨论导入]与地理有关的事物和现象2.导学:[学生讨论]回答上述问题[教师总结]生活离不开地理[课件展示]列举一些属于“地理”的事例和现象[教师小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地方,不同地方的环境有不同的特点,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和方式。
[课件展示]学习地理有什么作用[课件展示]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风沙掩埋了古文明”,教师提问强盛一时的巴比伦最终被风沙掩埋了,人类应从中吸取什么教训?[教师提问]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违反自然规律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教师提问]阅读书中“听老家的姑姑说……”一段文字,说说其中的道理。
巴燕中心学校—七—年级地理_学科学(教)案一周一课时课题:地球的运动设计者—李生月评价组长签字_____________ 上课时间_________学习目标:1、用课件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并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利用图或亲身体验,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食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4、利用图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情景链接:你知道地球上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一年中为什么有四季更替?自主研学:1、地球运动的形式有哪些?方向是怎么样的?3、请列举自然界中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地球的自转方向?4、地球公转运动的特点?合作探究:一、1、教师课件演示地球的自传,昼夜形成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一是地球为不透明的球体,二是太阳光线是平行光。
)提问:观察实验,看此时除中国是白天,还有那些国家是白天,有哪些国家是黑夜?2、教师将地球仪转动180,再让学生观察:中国和美国分别处在白天还是黑夜?中国和美国昼夜交替的情况,思考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可见,地球自转还使地球上位于不同经度的地区产生了时刻的差异,在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就有不同的时刻。
二、(1)在同一天中,早晨或傍晚与中午三个时段相比哪个时段我们感觉到太阳光照射得最厉害?那么你能从这一现象中总结出什么规律来吗?(课件演示阳光的直射和斜射)巴燕中心学校热能七-年级地理规学科学,(教太阳光热能周一一年中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请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体验来说明。
新-课-标-第-一-网(题):观察的运动、考并解释太阳李生的照射情况在一年中的变化规律。
上课时间 -----2、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书中“地球的五带图”,观察投影片,总结春分、夏至、秋分、冬至 学个节气时,了地球上五带内各带所接受到的太阳光热能量状况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完成填充 图练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及极昼极夜现象 图练难点 五带的划分情景链说说我国大部接分陆地位于五带地球的运动带这节课我们学习五带的划分 攀登高峰:拓展练习:1假设你在北极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 样的,请绘出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 线图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下列问题:(1 )一年之中,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每天 12点时(正午)一样长吗?什么时候最长?是由于地球的什 么假设你在赤道的上空,观测经纬线的形状是怎样的,请绘出以赤道为中心的经纬线图 新课标第一网学2)教一天报告,.我们学校旗杆的影子什么时候最长,这又是由地球什么运动引起的? 小结提纲思维导图自主在北极上空看划球自转呈方向;在南 地球自转成方向;4、 地球自转产生现象。
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导学案(全册)序言与同学们谈地理【学习目标】:1感知地理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
2.初步懂得具备地理观念的重要性。
【学习过程】一、想一想、做一做(读课本P1——P2页内容回答):1、日本人为什么爱吃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为什么把床铺安排在屋顶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非高原的选手为什么在国际长跑中能取得好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江浙一带为什么多丝绸服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理的研究内容有哪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课本P2——P4页内容回答1、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列举日常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由于违反自然规律和因地制宜原则而遭到大自然报复的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学习地理的目的:能使人们了解________的奥秘,了解一些_________、________现象,会用地理的_______和_______看待身边的事情,更科学的选择、安排_________和________.3、“地理的思想和方法”的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学习总结】【学习自评】1.不涉及地理知识的内容是()A.天气和气侯 B.河流和湖泊C.思想和感情 D.语言和宗教2.下列所属涉及到地理内容的说法是()A.我国的旅游业发展的很快B.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使文盲率大大降低C.中国的地形特点是多种多样的D.我国的经济建设正在飞速发展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意思是()A.尊重自然规律,做大自然的朋友B.因地制宜,扬长避短C.在适应当地环境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和方式D.具备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观念4、过去山坡上种粮食,收成不好,现在改种果树,效益好了,其原因是()A.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B.能够综合的分析问题C.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 D.粮食价格低,水果价格高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仪(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球体,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勇于探索的精神.2.会说出地球大小的几个数字.平均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3.在地球仪上识别出地轴、北极、南极、赤道、等地理事物【学习过程】:一、读一读、找一找(读课本P3页图1.2和P3页活动题1)地球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球体。
多样的文化—七年级地理人教版(2024)上册课前导学一、课前知识梳理知识点1 不同的语言和宗教1.语言功能: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1]_______,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2.世界上的主要语言[2]_______、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是世界上的主要语言,也是[3]_______的工作语言。
3.世界三大宗教名称发源地主要分布地区基督教亚洲西部分布[4]_______伊斯兰教亚洲西部的[5]_______半岛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佛教亚洲的南部亚洲的东部和[6]_______知识点2 不同的文化习俗1.世界各地的饮食习惯差异(1)形成原因:各地自然环境不同→种植的[1]_______、饲养的动物不同→传统的主要食物有所不同、用餐方式也不尽相同。
地区主要粮食作物主要食物饮食习惯欧洲[2]_______烤制的面包、牛肉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水稻[3]_______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拉丁美洲玉米玉米饼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2.世界各地的传统服饰差异地区服饰特征目的常见的分布地区气候寒冷的地区以[4]_______制品为主,并配有长靴、帽子和围巾便于保暖亚洲北部等高纬度地区气候炎热的地区以棉麻制品或丝织品为主,相对薄且宽松,以无领或低领为主便于散热亚洲南部等低纬度地区3.世界各地的传统交通方式差异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交通方式特征亚洲东南部某地区河道纵横,陆路交通不便人们利用船只在河道上聚集交易,形成水上市场非洲北部沙漠地区气候[5]_______,沙漠广布骆驼商队是当地传统的交通运输方式4.世界各地的传统民居差异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主要建材欧洲北部纬度较高,年均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森林广布[6]_______地中海沿岸地区石材丰富石材5.此外,世界各地在节日、礼仪等方面都有不同传统。
每个地方的[7]_______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尊重和理解。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导学案出品人:审核人:时间:10、13●研究目标:知识与技能⑴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会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知道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⑵了解地球仪基本构造,记住地球最大的周长,平均半径,表面积。
⑶了解地球仪的作用,逐步建立地理的空间概念,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观察极半径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究经纬线,逐步建立地球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培养对真理勇于探索、执著追求的精神。
●教学重点: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
●教学难点:经线和纬线的特征。
一、自主研究:(一)导入部分:利用2009年7月24日的日全食引出月亮、太阳都是圆的,那么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呢?(二)导学部分:1、地球的形状是个。
地球的匀称半径是千米,地球表面积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约万千米。
2、地球仪是地球的,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和来表示陆地、海洋、河湖、国家河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3、地轴是地球的。
纬线是与地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纬线,经线是毗连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地球仪上可画出条经线,北极是。
南极是。
二、协作、探讨、展现:1、现在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个球体,你能从日常生活中举出实例么?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熟悉经历了哪几个阶段?(阅读P2图1.1)3、从人类熟悉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悟?4、观察地球仪:地球仪由哪几部分组成?地球仪上有哪些地理事物?南北极点是如何确定的?5、观察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或书P6图 1.10、图1.11)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成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2)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
不同的纬线长度是不是相称?(3)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呢?小结:完成下列表格纬经线线定与地轴并且环绕地连接两极并与纬义球的圆圈。
线相交的半圆。
圆弧状况长长度,最长,所有长度度往南北极逐渐收缩,最后成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