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本理论和中国视角 全套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04.51 KB
- 文档页数:216
政治学原理李先敏一、政治与政治学•(一)政治• 1.政治的含义和本质•现代社会关于“政治”的含义有多种说法,其中有代表性的有:•(1)“国家说”。
以美国政治学家捷特尔为代表。
即认为政治主要是国家事务,特别是宪法、法律所规定的一系列的国家或政府制度。
捷特尔曾说:“政治学可以简单的定义为国家学”。
•(2)“权力说”。
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认为政治就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
权力就是支配关系,所以凡有支配关系的地方,就有政治存在。
•(3)“分配说”。
代表人物为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认为政治就是为社会作出和执行权威性分配(或有约束力)的行为。
这种观点认为,任何社会中的价值物都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需要,因此就需要一系列的社会机构和官吏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对各种价值物进行权威性的分配。
这就产生了政治现象。
•(4)“管理论”。
这种观点在我国解放前比较有市场,以孙中山为代表。
孙中山曾说:“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5)“政策论”。
以德国的铁血宰相匹斯麦为代表,认为政治就是政府或政治家制定政策和选择公务员的过程•以上各派的说法不同,但是在内容上有着共同点,这就是:(1)政治带有强制的特征。
(2)国家和政府制度应该是政治的重要内容。
(3)政府或公共权力是政治的核心。
因为权力是强制的基础,没有权力也就不存在强制。
••政治的本质就是争取、维护、调整或分配不同的阶级或集团的利益。
政治就是人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进行的活动,由此产生的关系。
•政治的主体是特定的社会集团和个人。
这里的集团是指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阶级、阶层、利益集团、党政民族地区等。
•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权力。
国家作为暴力机器,是一种具有强制性、主权性和权威性的力量。
因此,谁掌握了国家权力,谁就会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主动地位。
•政治的主要内容是政治主体的活动和相互关系。
只有围绕国家政权或公共权力的社会活动才是政治活动,才会构成政治关系。
ppt课件大纲•政治学概述•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国家与政府目•国际政治与世界秩序•政治发展与政治改革录政治学概述政治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政治学的定义研究对象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意义有助于深入了解政治现象的本质和规律,为政治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政治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发展历程现状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按照权力作用方式划分,可分为强制性权力和非强制性权力。
按照权力性质划分,可分为政治权力、经济权力和文化权力;按照权力主体划分,可分为国家权力、社会权力和个人权力;政治权力的定义:政治权力是政治主体对政治客体的制约能力。
它体现在政治主体为实现某种利益或原政治权力的分类政治制度的定义政治制度是指统治阶级为实现阶级专政而采取的统治方式、方法的总和,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及选举制度等。
规定国家最根本、最重要问题的制度;即政体,指统治阶级采取何种形式去组织反对敌人、保护自己的政权机关;指国家的整体与其组成部分之间,中央政权和地方政权之间的关系;指国家法律规定或实际生活形成的政党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具体体制和运行方式。
宪法制度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政治权力与政治制度的关系政治权力是政治制度的基础和前提。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产物和表现,它必须适应政治权力的要求,为政治权力服务。
政治制度是政治权力的保障和规范。
政治制度可以保障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稳定性,规范政治权力的运行方式和范围,防止政治权力的滥用和腐败。
政治权力和政治制度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
政治制度可以影响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而政治权力也可以改变或塑造政治制度。
政治参与与政治文化政治参与定义指公民通过合法方式参与政治生活,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和规则,以及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政治参与形式包括投票、选举、结社、游行、示威、抗议等,以及通过媒体和网络表达政治意见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