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孔类零件尺寸的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41 MB
- 文档页数:32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测量技术适用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一、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核心技术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零件测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公差配合基本知识和最新的国家标准;熟练掌握通用量具和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会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量具和仪器;掌握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工艺;为今后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今后的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设计思路本课程针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贯彻“基于工作过程”的设计思路,坚持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质量意识、质量检测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岗位素质教育和技能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学中,既可作为一门专业课程单列教授,也可将课程中的项目活动穿插到其他课程项目中教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灵活性。
建议课时:64学时三、课程目标学习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零件测量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公差配合基本知识和最新的国家标准;熟练掌握通用量具和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会根据不同的精度要求选择适合的量具和仪器;掌握形位误差和表面粗糙度的检测工艺。
具体目标如下:(一)技能目标:1.掌握质量、互换性、标准化等概念;2.会使用常用测量工具;3.会检测零件的线性尺寸、形位误差、螺纹、表面粗糙度;4.会控制零件加工过程的质量;5.了解现代精密测量仪器及技术。
(二)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学习新知识能力2.新技能所需的方法能力(三)社会目标:1.培养学生相互合作能力2.相互沟通能力四、参考学时、学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参考学时56学时、学分3分,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参考学时56学时、学分3分。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内容及要求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材编写通过创新,开发全新的符合职业教育认知规律、由浅入深、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教材。
简述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摘要:一、引言二、零件尺寸测量方法分类1.接触式测量方法2.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三、接触式测量方法详解1.游标卡尺测量2.微米计测量3.内径千分尺测量四、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详解1.光学投影测量2.激光测距仪测量3.三坐标测量仪测量五、测量注意事项1.测量环境要求2.测量工具选择3.测量操作技巧六、结论正文:一、引言在制造业中,零件尺寸的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准确的尺寸测量可以确保零件的质量和功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对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进行简要介绍,以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这一关键技术。
二、零件尺寸测量方法分类1.接触式测量方法接触式测量方法是指通过测量工具与被测零件直接接触,从而获得零件尺寸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可靠等优点。
常见的接触式测量工具包括游标卡尺、微米计和内径千分尺等。
2.非接触式测量方法非接触式测量方法是指通过光学、激光等手段与被测零件保持一定距离进行测量,从而获得零件尺寸的方法。
这种方法具有测量范围广、不受零件表面粗糙度影响等优点。
常见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包括光学投影仪、激光测距仪和三坐标测量仪等。
三、接触式测量方法详解1.游标卡尺测量游标卡尺是一种常用的接触式测量工具,其测量范围广泛,适用于各种零件尺寸的测量。
游标卡尺的操作简单,只需将测量爪紧贴被测零件,即可获得准确的尺寸。
2.微米计测量微米计是一种高精度的接触式测量工具,适用于微米级别的尺寸测量。
微米计的操作类似于游标卡尺,但测量精度更高。
3.内径千分尺测量内径千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内径尺寸的接触式测量工具。
其测量范围广泛,操作简便,测量结果可靠。
四、非接触式测量方法详解1.光学投影测量光学投影测量是一种通过光学原理实现的非接触式测量方法。
它可以精确地测量零件的轮廓尺寸和形状,适用于各种复杂零件的测量。
2.激光测距仪测量激光测距仪是一种通过激光束测量物体距离的非接触式测量设备。
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适用于长距离和高精度的尺寸测量。
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零件尺寸的测量方法有很多种,具体采用哪种方法取决于零件的材质、尺寸、形状以及所需的测量精度。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零件尺寸测量方法:1、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最简单、最直接的测量方法,适用于一些简单的尺寸,如长度、直径等。
测量时,使用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直接对零件进行测量,读取数值。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
2、间接测量法:对于一些无法直接测量的尺寸,如圆弧半径、锥度等,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测量与所需尺寸相关的其他尺寸,然后通过计算得出所需尺寸。
间接测量法的精度取决于计算和测量工具的精度。
3、比较测量法:比较测量法是将被测零件与标准件进行比较,从而确定零件尺寸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精密零件的测量,如轴承、齿轮等。
通过比较标准件与被测零件的外观、尺寸等,可以较为准确地确定零件尺寸。
4、坐标测量法:坐标测量法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适用于复杂零件的测量。
这种方法是通过使用坐标测量机或三坐标测量仪等高精度测量设备,对零件的各个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并记录在计算机中。
坐标测量法的精度高,但需要使用昂贵的测量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
5、光学投影法:光学投影法是一种利用光学原理进行测量的方法。
将被测零件放置在投影仪下,通过投影仪将零件的轮廓投影到屏幕上,然后使用测量工具对投影的轮廓进行测量。
光学投影法的精度较高,但需要使用较为复杂的设备和专业的操作人员。
6、干涉法:干涉法是一种利用光的干涉现象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高精度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通过使用干涉显微镜,将光源发出的光照射到被测表面,并观察干涉条纹,从而确定表面粗糙度等参数。
干涉法的精度非常高,但需要使用专业的干涉显微镜和操作人员。
7、非接触式测量法:非接触式测量法是一种不与被测零件接触就能进行测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使用激光、超声波等非接触式传感器进行测量。
非接触式测量法的优点是不会对被测零件造成损伤,适用于一些易碎或精密零件的测量。
零件尺寸测量和量具使用零件尺寸测量和量具使用一、尺寸量测: 在产品检验中, 尺寸量测是最基本的检验项目, 通过尺寸量测, 可知产品或零件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规格或使用要求, 从而判定合格与否, 能否使用; 同时, 能所量测尺寸数据进行记录、统计、分析, 可掌握制程加工的规律, 找出潜在的问题隐患, 从而预防问题的发生.1.尺寸量测的项目: 如零件的长度、直径(内外径)、深度、高度等.2.尺寸量测的量具: 卷尺、直尺、卡尺、内外径千分尺、投影仪、通止规等.二、量具的使用和尺寸量测1.量具的选择: 量具除根据被量测尺寸的大小而选择相应的量程外, 更重要的是要根据被量测尺寸的精度和公差而选择相应测量精度的量具.a.选择量具的最小量测值: 量具的最小量测值, 必须要小于或等于被量测尺寸的最小读数, 如尺寸(10.05)的最小值为0.01mm., 必须使用量测最小值等于或小于0.01mm.的量具, 如带表卡尺、数显卡尺或千分尺, 而不可使用直尺或卷尺等.b.选择量具的量测精度值: 要根据被量测尺寸的公差范围来选择不同量测精度的量具, 一般情况下, 量具的量测精度必须小于或等于尺寸公差值的1/3, 如尺寸10.5±0.05mm.,可选用量测精度为±0.02mm.或±0.03mm.的带表或数显卡尺, 如尺寸φ8.00±0.015mm., 则不可选用量测精度为±0.02mm.或±0.03mm.的带表或数显卡尺, 可选用量测精度小于0.01mm.的千分尺.尺寸5.000±0.005mm., 则必须选用量测精度为±0.002mm.以下和量测最小值为0.001的千分尺.2.卡尺: 是应用最广泛的量具, 一般用于量测中等精度要求的尺寸, 有游标卡尺, 带表卡尺, 数显卡尺几种, 我司常用的是带表卡尺和数显卡尺.a.不同卡尺的性能参数见下表卡尺类型测量范围分度值或分辨率精度游标卡尺0~150mm. 0.02或0.05mm. ±0.03或±0.05mm.带表卡尺0~150mm. 0.01或0.02mm ±0.03mm.数显卡尺0~150mm. 0.01mm. ±0.02mm.b.卡尺的使用·在使用前, 须检查卡尺性能是否良好以及是否归零, 对于数显卡尺, 可先将卡尺拉开一段后轻轻推上, 此时卡尺应显示0.00, 如卡尺不归零, 先检查使用手法是否正确,否则可按动归零按钮来实现, 注意使用卡尺时一定要用右手大拇指来拉开或推动卡尺的转轮, 其它手法均可能导致测量误差.·卡尺可用来量测零件的外形尺寸(如长度/外径)、内空尺寸(如内腔长度/内径)以及深度尺寸.·用卡尺量测外形尺寸要注意用力的松紧程度, 一般情况下, 当卡脚卡紧被测物体后, 须松开手或不用力来读数, 如仍用力按住卡尺握把读数, 这时的读数值会较实际值偏小.·量测时尽量将被量测零件卡在卡脚的1/3处, 而不是卡在卡尖上.·量测内径时,卡尖要尽量伸入内部, 轻轻转动零件或移动卡尺, 使量得的尺寸为量大值, 不可将卡尖卡住零件内壁后大幅转动零件, 这样会磨损卡尖而影响量测精度.·量测深度时, 要注意卡尺的垂直, 因此要找到比较准确的支撑点或面,·为了防止量测误差或错误, 可对一个尺寸进行多次量测复核, 一般同一尺寸可在不同位置或角度量测3次(如外径), 其每次量测的数据都应符合公差的要求.·卡尺使用完毕后, 要将电源关闭, 存放时要注意将两卡尺松开一丝间隙. 同时将卡尺的卡脚和其它部位擦拭干净.。
孔径的测量知识精讲一、用游标卡尺测量孔径二、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径1、内径千分尺:是用于测量最小尺寸内径和内侧槽的宽度的。
其特点是容易找正内孔直径,测量方便。
(1)、国产内测千分尺的读书值为0.01mm。
(2)、测量范围:5~30mm、25~50mm、50~75mm三种。
(3)、读数:内径千分尺的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类似,套筒上的刻线尺寸与外径千分尺相反,测量方向和读数方向也都与外径千分尺相反。
三、用内径量表测量孔径内径量表:是用相对法测量内孔的一种常用测量。
(1)、分度值:0.01mm(2)、测量范围:6~10、10~18、18~35、35~50、50~160、160~250、250~400等。
(3)、使用注意事项:a、测量前,应检查测量杆活动的灵活性。
b、测量时,不要使测量杆的行程超过它的测量范围,不要让表头突然撞到工件上,不要用内径量表测量表面粗糙或有显著凹凸不平的工件。
c、在调整及测量工作中,内径量表的测量头与环规级被测孔径垂直,即在径向找最大值,在轴向找其最小值。
四、其他孔径测量、检测工具1、内径千分尺:a、主要用于测量大孔径,也可用来测量槽宽和机体两个端面之间的距离等内尺寸,读数方法与外径千分尺相同。
b、测量时,内径千分尺没有册立装置,测量压力的大小完全靠手中的感觉。
2、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a、通规:根据孔的最小极限尺寸确定的,作用是防止孔的作用尺寸小于孔的最小极限尺寸。
b、止规:按孔的最大极限尺寸设计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尺寸大于孔的最大极限尺寸。
能力训练一、填空题1、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等量具可以对孔径进行测量。
2、内径量表是用______测量内孔的一种常用量具。
3、塞规是孔用极限量规,它的通规是根据孔的______确定的,止规是按孔德______设计的。
二、选择题1、内径量表的分度值为()。
A.0.1mmB. 0.2mmC. 0.01mm D .0.02mm2、止规作用是防止孔的实际要素()孔的上极限尺寸。
审阅签名:月日一、组织教学二、引入新课三、讲授新课1.集合、点名、检查学生工作服穿着情况。
2.课前安全教育、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引入:游标卡尺可以用于测量长度、深度、宽度、外径、内径等但不能完成一些孔径尺寸测量孔径的常用检测方法有哪些?1.塞规测量2.内径千分尺测量3.内测千分尺测量4.内径百分表测量重点介绍内径百分表的使用1.百分表的用途内径百分表用比较法测量孔径槽宽及其几何形状误差。
如下图所显示的是用内径百分表在车床上测量套类零件的情况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型式内径指示表的分度值为0.01mm,其测量范围有6—10mm、10—18mm、18—35mm、35—50mm,50—100mm、100—160mm、160—250mm、250—450mm 等,各种规格的内径指示表均附有成套的可换测头,可按测量尺寸自行选择。
读数方法1.百分表的主体大指针和大表盘中,大指针移动一小格为0.01毫米,既常说的1丝;2.上方有个小指针和小表盘,每格代表一毫米;3.表的外圈可以转动,用来调整表盘0位。
4.测量孔径,取顺时针极限位置为其直径。
(指针逆时针方向读数为+,顺时针方向读数为—)四、实训操作5.测量值=基本尺寸±百分表的读数。
1.装量杆1、根据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选用相应的可换测量头。
2、调整活动测头和可换测头之间的距离使其比被测孔径的基本尺寸大0.4~0.5mm,之后用扳手将可换测头锁紧。
2.装百分表1. 把百分表插入量表直管轴孔中,压缩百分表一圈,紧固。
2. 选取并安装可换测头,紧固。
3.校对千分尺零位3.根据被测尺寸调整零位。
(用外径千分尺调整零位,以顺时针极限位置对0位,然后反复测量同一位置2-3次后检查指针是否仍与0线对齐,如不齐则重调。
为读数方便,可用整数来定零位位置。
)4.测量4. 测量时,摆动内径百分表,找到顺时针极限位置来读数。
(测量时取最小的读数)5. 测杆、测头、百分表等配套使用,不要与其他表混用。
尺寸检测1.轴类尺寸的检测方法方法一:量规法用量规检测轴径,不能得到具体数值,只能检测轴径尺寸合格与否。
其优点是精度高、检验效率高,在成批生产中广泛使用。
方法二:钢尺法直接用钢直尺进行测量,或者使用卡钳将工件尺寸与钢直尺进行比较。
方法三:卡尺法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杠杆千分尺等对轴径进行直接测量。
方法四:测微仪法用各种测微仪、测微表与量块进行比较测量。
常用的测微仪(表)有百分表、千分表、扭簧比较仪、电感比较仪等。
方法五:仪器测量法可以用光学计、测长仪、工具显微镜等对轴径进行精密测量。
在工具显微镜上又分为影像法、轴切法、干涉法、灵敏杠杆法等。
在光学计、测长仪上测量可以分为绝对测量和相对测量。
立式光学计测量:用立式光学计测量工件外径,是按照相对测量法进行测量的。
先用组合好的尺寸L的量块组,将仪器的刻度尺调到零位。
再将被测工件放到测头与工作台面之间。
从目镜或投∆,那么被测工件的外径尺寸影屏中可以读出被测工件外径相对于量块组尺寸的差值L+=。
d∆LL⑴测头的选择测头有球形、平面形和刀口形三种。
根据被测零件的几何形状来选择,使测头与被测表面尽量满足点接触。
因此,测量平面或圆柱面时,选用球形测头;测量球面工件时,选用平面形测头;测量小于10mm的圆柱形工件时,选用刀口形测头。
⑵按被测工件外径的基本尺寸组合量块为了减少量块组合的累积误差,应力求使用最小的量块数,一般不超过4块。
每选择一块量块,至少要消去所需尺寸的最末一位数。
量块的正确使用:①选择量块,用竹夹子从量块盒里夹出所需用的量块;②清洗,首先用干净棉花擦洗,再用蘸上汽油的棉花擦洗,最后用绸布把汽油擦干;③组合,首先要搞清量块的测量面。
组合量块时要注意:大尺寸量块在中间,小尺寸量块放在两边,这样的量块组较稳固,而且变形较小。
⑶调整仪器零位①将量块组放置于工作台的中央,并使测头对准量块测量面的中央;②粗调节,松开横臂紧固螺钉,旋转粗调节螺母,直到目镜中看到标尺像,锁紧横臂紧固螺钉;③细调节,松开光管紧固螺钉,旋转微调手轮,从目镜中看到零位指示线,对准零位,锁紧光管紧固螺钉;拨动几次提升器,若此时零位指示线仍偏离零位线,则旋转零位调节手轮,使零位指示线准确对准零位;④抬起提升杠杆,取出量块。
孔型部位零件的检测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好好聊聊孔型部位零件的检测方法。
你想想啊,这些孔型部位零件就像是机器的小关节,要是出了问题,那可不得了!比如说汽车上的那些零件,要是没检测好,搞不好半路上就出毛病啦,那多闹心啊!
检测孔型部位零件,首先得仔细观察。
你得像侦探一样,不放过任何一个小细节!看看表面有没有裂缝、瑕疵啥的。
就好比你买苹果,总得挑个没坏的吧。
然后呢,可以用一些专门的工具去测量尺寸。
哎呀,这就跟你量身高一样,得准确才行呢!
还有哦,我们可以进行探伤检测。
这就好像给零件做个“CT”,看看里面有没有啥毛病。
比如说有些小裂缝藏在里面,不仔细看可发现不了。
比如有一次,老王在检测一个零件,乍一看没啥问题,结果一探伤,嘿,还真发现了一条小裂痕,你说神不神!
“嘿,那要是检测出问题咋办呀?”有人可能会这么问。
这还用说,当然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呀!该修的修,该换的换,可不能马虎。
这就跟人生病了要治病一样,不能拖着呀!
总的来说,检测孔型部位零件可太重要啦!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用各种方法把它们都好好检查一遍,不能让任何一个有问题的零件蒙混过关。
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机器、设备啥的都能正常运行,不出岔子!大家可千万别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