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春江花月夜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就抒情而言,它抒发的是人间最常见的离人思妇的相思之情,亦是人间 最普遍、最永恒的感情,且能把这种感情完全置于月夜之下来发挥。
作者凭借着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绮丽景色,讴 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 境。
观点二:哲理诗。作者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作者描绘了春、江、 花、月、夜的美景后,引发了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是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的探索,“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 年年只相似”正是诗人对月的苦苦思索,年年岁岁,月亘古不变,而对月之人 却代代更替,上演了无穷无尽的一幕又一幕。“但见长江送流水”,宇宙无限, 而人生有限,由无数个有限人生组成的延续不断的人类,如长江水一般长流 不逝,而个体的人生却如流水匆匆而逝。
提示:全诗以月、水为经纬,以春为质地,以花为图案,以夜为底色,织就了 一幅光彩斑斓的春江月照图。又以月为主体,从初月、高月一直写到斜月、 落月。它“代代无穷已”“年年只相似”。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 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神,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①景。诗人把游子与思妇之间的离愁放到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春江 潮水”“海上明月”“芳甸”“花林”形成了寥廓、宁静的意境。
-17-
春江花月夜
课前学习 课堂深入 课外读写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文脉图解 技法赏鉴
观点三:离情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写思妇想念游子
的情形。一轮可爱的明月总是照在她的妆镜台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