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
- 格式:doc
- 大小:75.73 KB
- 文档页数:6
语文选修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最新同步教课设计《唐诗宋词选读春夜别友人等》教课设计 1教课目的:1、对一篇《春夜别友人二首( 其一 ) 》,教师应在指引学生推测详细词句的同时着重领会其于宁静之中见深厚感情的艺术境地。
2、《和晋陵陆丞初春游望》一篇,固然是一首和诗,但写得别有情致。
诗人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觉新鲜而思路凄清,风景优美而情调漠然,甚至于感慨,有满腹牢骚寄于言外。
要点指引学生领会该诗在使用“虚”字上的妙处的同时,体悟诗人这类独到的感情。
教课过程:一、陈子昂《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一)由《登幽州台歌》导入:前不见先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但是涕下。
1、参照《学习与评论》2、这首诗塑造了一位拥有惨剧性格的抒怀主人公形象,表现出他的怀才不遇,他的不平,他的忧愤,他心底的波涛。
(引出作者陈子昂的介绍。
)二)作者简介陈子昂( 659- 700),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少年任侠,24 岁举进士,擢麟台正字,故世或称陈正字。
迁右拾遗,故又称陈拾遗。
屡上书言事,辞多直切,颇中世病,但罕为用。
曾随武攸宜北征契丹,忤上贬职。
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诬告,坐牢死。
陈子昂所作诗论著作《修竹篇序》标举汉魏风骨,重申兴寄,反对六朝柔靡诗风,是唐朝诗歌改革的前驱,对唐朝诗歌及后辈诗歌创作均有踊跃影响。
所作诗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台歌》等为代表,作品指斥弊端,风骨高古,有汉魏风骨,是他的诗歌理论的最好表现。
(三)朗诵《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春夜别友人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四)诗歌鉴赏1、依据说明,初探诗意2、找出诗中分别写“夜”、“别”、“时间”、“空间”的语句。
银烛――“夜”;离堂――“别”。
3、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如何的感情?离情别意。
4、详细剖析这首律诗一开头便写别筵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思绪和沉寂状态。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并通过作品初步了解其创作主题及风格。
2.了解个人的生活遭遇和创作的密切关系。
3.初步感受婉约词的特点, 能读出词的意境, 能想景悟情。
教学重点:1.能总结词的意境, 体会词的意境美。
2.体会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生活的方式来创造意境的好处。
教学难点:1.鉴赏词的意境美, 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 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2.品味语言美、音乐美, 掌握艺术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叫人生死相许”,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 看她将向我们讲述世间怎样的情感故事。
二、走进作者李清照(1084-1155)号易安居士, 南宋杰出女文学家, 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 兼工诗文, 并著有词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 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 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靖康之变后, 她与赵明诚避乱江南, 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
后来赵明诚病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 在凄苦孤寂中度过了晚年。
她是一位在诗、词、文、赋都有成就的作家, 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
她早年曾做《词论》, 主张「词, 别是一家」。
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情致的特点, 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不足。
李清照是最有才华的女人,生于名宦之家, 幼时过目不忘, 出语惊人, 博览群书。
齐鲁壮丽的山川涵育了清照的创作灵性, 少女时代即名噪一时, 崭露峥嵘。
婚后, 清照与丈夫情投意合, 如胶似漆, "夫如擅朋友之胜"。
然而好景不长, 朝中新旧党争愈演愈烈, 一对鸳鸯被活活拆散, 赵李隔河相望, 饱尝相思之苦。
后来金人铁蹄南下, 南宋王朝腐败无能, 自毁长城。
赵明诚空怀满腔热血, 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
目睹国破家亡, 清照"虽处忧患穷困而志不屈", 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的晚年, 她殚精竭虑, 编撰《金石录》, 完成丈夫未竟之功。
《唐诗宋词选读》一.“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释:⑪滕王阁:故址在今江西南昌赣江滨,江南三大名楼之一。
⑫江:指赣江。
渚:江中小洲。
⑬佩玉鸣鸾:身上佩戴的玉饰、响铃。
⑭南浦:地名,在南昌市西南。
浦:水边或河流入海的地方(多用于地名)。
⑮西山:南昌名胜,一名南昌山、厌原山、洪崖山。
⑯日悠悠:每日无拘无束地游荡。
⑰物换星移:形容时代的变迁、万物的更替。
物:四季的景物。
⑱帝子:指滕王李元婴。
⑲槛:栏杆。
●译文:巍峨高耸的滕王阁俯临着江心的沙洲,佩玉、鸾铃鸣响的华丽歌舞早已停止。
早晨,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悠闲的彩云影子倒映在江水中,整天悠悠然地漂浮着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不知已经度过几个春秋。
昔日游赏于高阁中的滕王如今无处可觅,只有那栏杆外的滔滔江水空自向远方奔流。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汉族,唐代诗人。
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王勃自幼聪敏好学,据《旧唐书》记载,他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九岁时,读颜师古注《汉书》,作《指瑕》十卷以纠正其错。
十六岁时,应幽素科试及第,授职朝散郎。
因做《斗鸡檄》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求补得虢州参军。
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
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赏析:意象意境:靠近水边的滕王阁,早上画栋飞来了南浦云,傍晚珠帘卷入了西山雨,闲云倒影水中,长江之水脉脉流淌。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目录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配套文档:专题六+专题整合+专题整合绝句绝句在唐及以后的古代诗歌中就是一种采用频密的格律诗体,特别在唐代诗歌中与律诗一并沦为唐代文学的代表样式,最充份地表明了它那独有的艺术魅力。
它以其句式短小、民主自由有效率也被后代的历代文人钟爱。
绝句来源于两汉,成形于魏晋南北朝,兴盛于大唐。
它也叫截句、断句、绝诗。
每首仅有四句,每句五字的,简称五绝;每句七字的,简称七绝。
绝句的声律要求与律诗相同,只是它不像律诗那样中间两联必须对仗。
绝句也就是中考命题者常选的诗歌品酒体裁。
必须把握住这种诗体,最主要的就是把握住它的结构。
绝句的通常结构为起承转合。
第一句叫做起至,打开下文;第二句叫做顺,接着第一句进行;第三句叫做转回,迁移内容或手法;第四句叫合,总结全文。
其中,“转回”就是绝句中最见到写作者功力和诗体特征的一部分。
这个“转折点”,可以在时间或空间上与前两句相同,也可以在前两句写景的基础上变为写情,也可以在文学创作手法上与前两句相同。
而结句,则就是把握住诗的思想内容的关键部分,堪称绝句中的主笔,它通常为卒章显志,总结全诗,有时开拓诗的新境界。
杜牧被称为“晚唐绝句大家”,他的写景和咏史绝句写得相当出色。
感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找来这些绝句读读,会加深对绝句这种诗体的结构的认识。
驻跸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经常可见古人登山、登台、登楼的记载。
登高的原始意义在于逃避灾祸,在原始居民的观念中,高山属于神奇之地,登临高处,意味着接近了天神,因此也就易于获得福佑。
后来,登临行为的这种宗教意义逐渐褪去,与文学的关系倒日益紧密起来。
翻开《唐诗宋词选读》,其中收录的古代作家描写登临的作品俯拾即是。
写景则美丽多姿,且意境雄浑,有囊括天地之感;抒情则豪情满怀,如滚滚江水,虽逾越千年仍能撼人心魄,引起人的共鸣。
当作家驻跸高处时,便赢得了一个居高临下、俯瞰山川的特定视角。
他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去观测自然、人文景象,看见他平时看不出的各种各样的景观态势,写下这些景观别具一格的风貌去,给读者增添美的享用。
2022-2022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理解性默写《李凭箜篌引》1.《李凭箜篌引》中运用通感的艺术手法直接描摹音乐的诗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2.《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3.《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4.《李凭箜篌引》中描写音乐的震撼力的诗句是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5.《李凭箜篌引》中从音乐效果的角度渲染出乐曲美妙的诗句是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6.李贺《李凭箜篌引》描写音乐可以震破五色石,引来一场秋雨的句子: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7.《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是昆山玉碎凤凰叫。
8.《李凭箜篌引》中形容音乐时而幽咽,时而轻快的一句是芙蓉泣露香兰笑.9.《李凭箜篌引》中以四样美好的事物描摹声音的句子是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0.《李凭箜篌引》中说明时间是九月深秋的诗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
交代演奏者姓名和地点的诗句是:“李凭中国弹箜篌〞。
侧面写乐声的诗句是:“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
这里诗人成心避开无形无色,难以捉摸的主体,从客体落笔,写优美悦耳的弦歌声一经传出,空旷山野上的浮云便颓然为之凝滞,仿佛在俯首谛听;善于鼓瑟的湘娥与素女,也被这乐声触动了愁怀,潸然泪下。
诗人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11.《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两句正面写乐声,时而众弦齐鸣,嘈嘈杂杂,仿佛玉碎山崩,令人不遑分辨;时而又一弦独响,宛如凤凰鸣叫,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如带露的芙蓉,似盛开的兰花,不仅可以耳闻,而且可以目睹。
真是构思奇特,形神兼备。
12.《李凭箜篌引》中“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两句,诗人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写音响效果。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我国是诗歌的王国,自“诗三百”以来,经楚辞、汉乐府,迄魏晋南北朝诗,至唐诗宋词达到巅峰。
《唐诗宋词选读》是一座流光溢彩的美的殿堂。
在这里选入的是千百年来诗人们忘情于其间的醉心之作,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之豪情壮志之辞,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之寄情山水隐遁山林之章,亦有“黯乡魂,追旅思”之羁旅思乡之作……其情真挚动人,其词藻更是耐人挑灯夜读百般琢磨。
但如何引导学生走进并尽情徜徉于这一美丽殿堂,感受唐诗宋词的无穷魅力,领悟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却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选修课程教学目标是这样表述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1]《唐诗宋词选读》的教学就是要通过诗歌鉴赏的途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审美能力。
笔者围绕“新课标”,针对《唐诗宋词选读》教材特点,并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唐诗宋词选读》教法上进行探索,总结如下。
1比较鉴赏在唐诗宋词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用比较法可以让学生在题材、手法、语言、风格等各个方面对诗词有进一步的了解。
如学了“‘龙腾虎掷’的稼轩词”这个专题后,与“‘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进行比较后总结得出:苏轼的词具有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襟,形成了豪放而飘逸的风格;辛弃疾的词,既表现出慷慨激昂的感情,跃跃欲试的雄心,又表现出深沉的苦闷和报国无门的悲愤,形成了豪放而沉郁的风格。
即便是同属豪放派,通过比较也能发现苏轼与辛弃疾之间的些微差别,这样就对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认识得比较透彻。
除了同一风格的诗人外,也可以把不同风格诗人的诗篇进行比较阅读。
如把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和婉约派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放在一起比较鉴赏,两首词都是采用欲吐还咽式的抒情法,但因为词人派别性别均不同,抒发情感手法也就有了很大的差异。
西塞山怀古一、诗人名片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贞元九年进士,贞元末任监察御史,与柳宗元等人参加了“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朗州司马。
回京后,又贬为连州刺史。
历任夔州、和州刺史。
后回京任主客郎中等。
此后又曾出外任苏州、汝州刺史。
刘性格倔强,信奉佛教。
年老多病,而时思振奋。
故有“诗豪”之称。
与白居易齐名,合称“刘白”。
诗风清峻明朗,其怀古诗十分为人称道。
还有一些诗向民歌学习,散发着民歌浓郁的生活气息。
有《刘梦得文集》。
二、诗词故事前度刘郎今又来“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朗州。
十年后,才被召回长安。
他和友人们到玄都观来观赏桃树。
观中道士所种的数百棵桃树开花时,如同朝霞一般灿烂,极为美艳壮观。
刘禹锡看后当即吟诗一首,名《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不料这首诗被人告发,说是“语涉讥刺”,是用“桃千树”影射当时涌进朝廷的大批保守势力,引起执政大臣的不悦。
因此,刘禹锡非但不能留京任用,反被赶往更加边远的连州等地。
这一去,又是整整十三年。
现在,再回玄都观,他又吟《再游玄都观》:“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诗人心中有几分悲凉,却又不失其信心。
前度刘郎也演化为一成语。
三、文题背景据五代时何光远的《鉴诫录》记载,穆宗长庆年间,元稹、刘禹锡、韦楚客在白居易居所相会,谈起南朝兴废。
白居易说:“古者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则咏歌之。
今群公毕集,不可徒然,请各赋《金陵怀古》一篇,韵则任意择用。
”当时刘禹锡官职低微,但他却“略无逊让,满斟一巨杯,请为首唱。
饮讫,不劳思忖,一笔而成”,写下了这篇《西塞山怀古》。
白居易看了此诗,感叹说,刘诗已探骊而得珠,其他人再写已是白费心力。
于是三人“罢唱,但取刘诗吟味竟日,沉醉而散”。
上述记载,或是后人附会名人名诗而起,不足以据为本事。
现今论者认为,刘禹锡于穆宗长庆四年(824)由夔州(治所在今四川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所在今安徽和县)刺史,顺江东下,路经西塞山,有感于今古兴亡,写下了这首诗。
语文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从军行——杨炯滕王阁——王勃春江花月夜——张若虚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送魏万之京——李颀山居秋暝——王维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燕歌行——高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送友人——李白将进酒——李白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旅夜书怀——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客至——杜甫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白居易天上谣——李贺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安定城楼——李商隐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长安晚秋——赵嘏商山早行——温庭筠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韦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李璟※乌夜啼——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8、“格高韵远”的北宋词(一)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晏殊※踏莎行(候馆梅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欧阳修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天仙子(水调敷声持酒听)——张先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柳永9、“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苏轼※卜算于(缺月挂疏桐)——苏轼10、“格高韵远”的北宋来词(二)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晏几道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踏莎行(雾失楼台)——秦观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贺铸※苏幕遮(燎沉香)——周邦彦11、“极其工”,“极其变”的南宋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李清照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卜算子(驿外断桥边)——陆游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鬲溪梅令(好花不与歹带香人)姜夔12、“龙腾虎掷”稼轩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辛弃疾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辛弃疾l、“风神初震”的初唐诗春夜别友人二首(其一)——陈子昂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杜审言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滕王阁——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2、“声律凤骨兼备”的盛唐诗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送魏万之京——李颀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与诸子登岘山——孟浩然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
羊公碑字在,读罢泪沾襟。
燕歌行——高适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岑参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霓明灭或可睹。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
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4、“沉郁顿挫”的杜甫诗兵车行——杜甫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旅夜书怀——杜甫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咏怀古迹五首(其三)——杜甫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5、“创新求变”的中唐诗※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朝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妹——白居易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天上谣——李贺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
玉宫桂树花未落,仙妾采香垂佩缨。
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
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
粉霞红绶藕丝裙,青洲步拾兰苕春。
东指羲和能走马,海尘新生石山下。
6、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长安晚秋——赵嘏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展苞初放的唐五代词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温庭筠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