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机房电源及配套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20
通信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要点以《通信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要点》为标题,实施电源设计是通信机房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通信机房设计中的配电系统设计要求比较高,设计中既要安全又能满足业务的要求,要采取合理的电源解决方案,保证机房操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通信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1)电源模块的选择1.1确定电源模式当前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主要有双元电源、三相电源和交流电源等三种模式。
根据用电量、配电系统结构、电源系统环境等考虑,确定机房用电量,确定可以选择哪种电源模式,以便下一步进行配电系统设计。
1.2定电源型号电源型号的选择要根据电源模式的选择,可以采用逆变器和UPS 电源系统,也可以选择稳压电源和蓄电池等,通常情况下,对于高容量及关键节点的电源,一般采用UPS电源系统,而低容量及非关键节点的电源,一般采用立式稳压电源,低容量电源可以考虑节能、静音产品优先考虑。
1.3定电源运行模式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时,需要根据机房实际使用情况确定电源的运行模式,一般有普通运行模式、紧急模式和临时模式等。
普通运行模式是指机房设备正常运行,采用稳压电源或UPS电源;紧急模式是指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同时采取蓄电池措施;临时模式是指机房用电量暂时增加,但时间不长,只采取紧急模式等。
二、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2)电源模块的布设2.1源线路布设电源线路布设要确保供电质量,有利于电源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根据机房设备的实际电源需求,将电源线路布设到主要设备,以满足机房电源供应的要求。
2.2源模块的调试电源模块的调试是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的最后一步。
主要包括模块的安装、内部线路的调试、电气参数的测试、调节及保护功能的调整及系统联调等环节,为了确保系统的运行稳定,要认真负责。
系统调试完成后还要进行安装调试现场报告和电源合格证书等,以便确保电源系统的合格运行。
三、结论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是重要组成部分,要安全又能满足业务的要求,首先要确定电源模式,确定电源型号,确定电源运行模式,然后布设电源线路,完成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设计,最后要进行调试和报告,以确保系统的正确运行。
通信机房供配电配置标准总结:
1. 供电系统应满足通信设备的电源需求,包括额定电压、电压波动范围、频率及频率变化范围等。
2. 供电系统应具备较高的可靠性,如采用双路供电、备用电源等措施,以确保通信设备在故障情况下能正常运行。
3. 供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电磁兼容性,防止电磁干扰影响通信设备的正常工作。
4. 供电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如GB 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YD 5003-2010《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设计规范》等。
5. 机房内应设置合理的配电设备和线路,如配电柜、开关柜、母线槽等,以实现电源的合理分配和传输。
6. 机房内电源线应采用阻燃或耐火材料,并进行可靠的接地处理,以确保电力安全。
7. 机房内应设置相应的电源监控系统,对供电系统的运行
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便于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8. 机房内应设置备用发电设备,如柴油发电机组、燃气发电机组等,以应对突发停电情况。
9. 机房内应设置UPS(不间断电源)系统,为关键设备提供持续稳定的电力供应。
10. 机房内应设置电池组作为备用电源,以确保在主电源失效时,通信设备能够继续运行一段时间,便于进行应急处理。
通信大楼供配电及照明设计通信大楼的供配电及照明设计在建筑工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设计良好的供配电系统和照明系统可以保证通信大楼的正常运行和舒适的工作环境。
本文将介绍通信大楼供配电及照明设计的一些重要方面。
首先是供配电系统的设计。
通信大楼的供配电系统需要保证电力稳定可靠、高效安全。
在设计中,应根据通信设备和其他用电设备的耗电量和工作需求合理配置电源。
通信设备常常需要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供应,所以应选择稳定性较强的供电方式,如双电源供电或备用电源供电。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通信大楼的用电负荷峰值和用电负荷预测,以确保供电系统在高峰时段也能够满足需求。
此外,供配电系统还应该具备防雷、防电击和防火等安全保护措施,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其次是照明系统的设计。
通信大楼的照明系统不仅仅是为了提供足够的光线以供日常活动使用,还需要考虑到人眼的视觉需求和环境舒适度。
在照明系统的设计中,首先需要确定照明布置和灯具的选择。
根据通信大楼的功能区域和不同的照明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照明布局和灯具组合,如中央照明、局部照明、阶梯照明等。
灯具的选择要考虑到照明效果、能耗、寿命和维护成本等因素,同时还需要满足环保和能源节约的要求。
另外,照明系统的设计还要充分考虑节能和环保。
通过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能源消耗。
在照明控制方面,可以采用光控、时控和人体感应等技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时间段合理控制灯具的亮度和开关状态,以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还可以在设计中考虑利用自然光,通过合理的采光设计来减少对人工照明的依赖,达到节能的目的。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太阳能或其他可再生能源来提供部分照明需求,以进一步提高照明系统的环保性能。
在通信大楼供配电及照明设计中,还需要注意建筑的可维护性和防火安全性。
供配电和照明系统的设备和线路布置要符合防火要求,并提供易于检修和维护的设施。
设备应选择具有高可靠性和稳定性的产品,并保证设备的合理布局和通风散热能力,以防止设备过热。
通信机房电力施工方案设计1. 引言通信机房作为现代通信设备的核心场所,其电力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通信机房电力施工方案设计,旨在确保机房的稳定供电,保障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2. 电力需求分析首先需要进行对通信机房的电力需求分析。
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通信设备功率和数量:根据机房内的通信设备类型、数量和功率需求,我们可以获取总功率需求。
•系统冗余性:为了保证通信设备的连续运行,我们需要在设计中考虑冗余。
•电力负载均衡:通过合理规划电力回路,确保各个回路的负荷均衡,以防止过载。
基于上述考虑因素,我们可以确定通信机房的电力需求,进而进行下一步的设计。
3. 电源设计3.1 主电源通信机房的主要电源应采用双路供电方式,确保冗余和可靠性。
建议选择两个独立的电源供应商,并分别接入机房的两个主配电柜中。
3.2 UPS系统为了防止电力波动、电力中断等不可预见的问题对通信设备造成影响,我们需要安装UPS(不间断电源)系统。
UPS系统提供稳定的电力输出,在主电源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确保通信设备持续运行。
建议选择高效、可靠的UPS设备,容量根据通信设备功率需求进行选择。
UPS系统应具备电池组,以便在主电源中断时维持通信设备的供电,一般电池组应能够支持至少30分钟的持续运行。
3.3 环境监测系统为了确保机房内的环境温度、湿度等参数处于适宜范围,我们需要安装环境监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机房内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并在超出设定范围时及时报警。
建议选择高精度的温湿度传感器,并连接至监控系统,以便及时获得环境参数的变化。
4. 配电系统设计4.1 配电柜配电柜是通信机房电力分配的关键设备。
我们建议采用模块化的配电柜系统,以便根据需要进行扩展。
配电柜应具备以下功能: - 电源输入断路器:用于对主电源进行过流和短路保护。
- 自动切换开关:在主电源中断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 电力负载均衡装置:确保各回路之间的负荷均衡。
机房电源方案1. 引言机房作为计算机设备的集中存放地,对于电源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在设计机房电源方案时,需要考虑到机房内设备的功耗、备份电源和监控系统等多方面因素。
本文将介绍一个典型的机房电源方案,包括供电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设计。
2. 供电系统设计2.1 供电容量计算在设计机房电源方案时,首先需要计算机房的供电容量。
供电容量的计算包括计算所有设备的功耗总和,并考虑冗余电源的需求。
在计算设备的功耗时,需要考虑每种设备的额定功率。
例如,服务器通常具有较高的功耗,而网络交换机和路由器通常较低。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冗余配置,以确保在一台设备发生故障时,另一台设备可以顶替其工作。
2.2 供电方式选择机房电源通常有两种供电方式:直流供电和交流供电。
直流供电具有较低的能量损耗和较高的能效比,但设备的功耗标准通常是基于交流电。
因此,在选择供电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功耗和设备兼容性等因素。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确定供电系统的备份方式。
常见的备份方式包括市电备份、UPS备份和发电机备份。
市电备份是指机房电源可以直接使用市电供电,当市电中断时切换到备份电源。
UPS备份是指使用无间断电源系统,当市电中断时,UPS可以提供一段时间的电力供应。
发电机备份是指在市电中断并持续时间较长时,机房可以使用发电机提供电力。
3. 监控系统设计机房电源的稳定性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机房电源的稳定性,需要建立有效的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应该能够实时监测机房电源的状态,包括电压、电流和功率等参数。
同时,监控系统还应该能够实时报警,当机房电源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提醒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可以选择使用专业的监控设备和软件。
监控设备通常可以与供电系统集成,能够获取供电系统的数据并提供实时监测和报警功能。
监控软件可以在运维人员的工作站上运行,提供对监控设备的远程管理和报表生成等功能。
4. 结论机房电源方案的设计是机房运维工作中一个关键的环节。
通信机房电源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通信机房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通信机房作为通信系统的核心设施之一,其供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通信机房的电源施工阶段,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案,确保电源的可靠供应,以支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二、施工目标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通信机房电源施工方案,以满足以下目标:1.提供可靠的电源供应,确保通信设备持续稳定运行。
2.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接地系统,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施工流程1. 环境准备在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环境准备工作:•清理施工区域,确保通信机房内外的环境整洁。
•检查施工区域的安全隐患,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电源布线设计在进行电源布线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采用双回路供电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
•根据通信设备的功率和数量,合理规划电缆的截面面积和长度。
•将电源线和信号线分开布置,避免干扰。
•采用合适的电缆保护措施,保证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设备安装与调试时,应遵循以下步骤:•按照设备的安装规范,将设备正确、牢固地安装在机柜内。
•连接设备的电源线和信号线,确保连接牢固、接触良好。
•完成设备的初步调试,并进行必要的功能测试。
•对设备的热插拔功能进行测试。
4. 接地系统建设通信机房的接地系统是保证通信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接地系统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选择合适的接地方式,如星型接地或网状接地。
•采用足够的接地电极,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
•定期对接地系统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完成通信机房电源施工后,需要进行安全检查与测试,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设备安全性。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电源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测试,确保没有短路和漏电现象。
•对设备的电源供应进行稳定性测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工作。
•检查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基站配套电源详解1 基站电源组成2 市电3 交流配电箱4 开关电源5 蓄电池6 基站电源接地系统7 基站电源防雷保护8 电源线计算和选择1 基站电源组成1.1 基站系统结构图1.2 通信电源组成2 市电2.1 市电分类根据通信局(站)所在地区的供电条件、线路引入方式方式及运行状态,将市电分为四类,其划分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1、一类市电供电为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电源各自引入一路供电。
该两路电源不应同时出现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1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0.5 h。
两路供电线宜配置备用市电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2、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 h。
3、三类市电供电为从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供电线路长、用户多、平均每月停电次数应不大于4.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8 h。
4、四类市电供电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要求:1)由一个电源引入一路供电线,经常昼夜停电,供电无保证,达不到三类供电要求。
2)有季节性常时间停电或无市电可用。
2.2 市电引入外市电引入方式有如下四种:1) 新建机房设有专用变压器,通过1 路10KV 高压引至基站专用变压器,通过变压器降压后负责基站设备供电。
2) 新建机房无专用变压器,从远端的公用变压器引1 路380V(或220V)至基站,负责基站设备的供电。
3) 租用民房设有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低压配电系统的输出分路引至基站。
4) 租用民房无专用变压器的基站,从租用民房的总交流配电箱处引至基站。
●基站新建引入外市电的电压等级可根据当地供电条件、用电容量、供电部门要求综合确定。
●基站新建宜引入一路优于三类或三类(平均月市电故障≤4.5次,平均每次故障持续时间≤8h)的市电作为主用交流电源。
外市电引入容量应按远期负荷考虑3 交流配电箱作用:基站引电的入口,为整个基站提供电源。
输出:整个机房的交流设备供电和开关电源的直流输入3.1 交流配电箱技术要求1. 基站应配置市电/油机切换开关、移动油机应急接口。
通信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的设计方式探究通信机房作为通信设备的重要存放和运行空间,其稳定的电源供应是保障通信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为了满足通信机房的电源需求,设计一套标准化的电源系统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通信机房配套标准化电源的设计方式,并分析其实施过程和优势。
二、通信机房配套电源标准化设计方式1. 确定电源需求首先需要明确通信机房中设备的功耗和电压要求,以确保设计的电源系统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通信机房中的不同设备可能需要不同的电源规格,因此需要对设备进行分类并进行电源需求的分析。
2. 选用标准化电源设备在确定了通信机房的电源需求之后,需要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标准化电源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变压器、稳压器、UPS等,需要确保其质量可靠、安全稳定。
3. 设计电源布局根据通信机房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电源布局是至关重要的。
合理的布局能够有效地利用空间、提高通信机房的电源供应效率,减少线路长度、降低线路损耗。
4. 实施自动化管理在电源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引入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对电源设备的监控和管理。
通过自动化管理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电源设备的运行状态、电压稳定性等,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5. 定期维护与检查设计好电源系统之后,定期维护与检查也是非常重要的。
这可以确保通信机房的电源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减少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三、通信机房配套电源标准化设计的优势1. 提高通信机房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通过标准化的电源设计,可以大大提高通信机房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合理的电源布局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的引入,能够有效地减少电源设备故障的可能性,保障通信机房的正常运行。
2. 降低运行成本标准化的电源设计能够降低通信机房的运行成本。
合理的布局和选用节能型电源设备将减少能源消耗,也减少了日常的维护成本。
3. 提高通信服务质量稳定的电源供应是保障通信服务质量的重要条件。
标准化的电源设计将提高通信机房的电源供应效率,保障通信服务的质量和稳定性。
机房电源UPS间设计方案一、系统需求为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UPS间的建设尤为重要。
由于供电系统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如供电中断、电压浪涌、电压陷落、波形畸变、频率漂移、持续过压、持续低压、瞬间过电压和噪声干扰等情况,这些情况中的任一出现必将造成整个供电系统的不稳定,尤其是对通信网络信息设备轻则工作出错、通信失败,重则设备损坏、数据丢失、系统崩溃。
作为网络信息系统核心的服务器及通信设备能否稳定地工作,取决于电源系统能否提供高质量、稳定的电源。
设备最大功率统计如下:增加UPS主要为服务器等数据通讯设备提供后备电源,根据需求,对服务器等重要设备提供约为2个小时的供电时间。
同时,还要求UPS还具有网络监控功能,UPS的工作状况能被系统管理员随时掌握。
一旦UPS出现异常,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通知把信号传达到工作人员办公室、保安室;同时采用短信息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
二、UPS设计概述2.1、编制目的本文件用来描述xxxx机房电源解决方案,主要对保证监控中心服务器设备、网络设备及视频设备的用电安全。
对UPS设计进行了总体说明,并作为甲方、监理、专家监督施工的依据。
2.2、编制依据1、《通信用不间断电源-UPS》YD/T 1095-2000国家信息产业部2、《信息技术设备不间断电源通用技术条件》GB/T 147153、《不间断电源设备》GB/T7260-19874、《通信电源设备安装设计规范》YD5040-972.3、设计原则1、高可靠性:这是系统设计最重要的基础、是用户设备稳定工作的重要保障。
2、技术的先进性:UPS系统应具备目前先进的技术,并能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3、良好的管理性:UPS具备直观的状态显示和方便的操作、具有远程监控和管理能力。
4、良好的维护性:UPS系统具备故障自动检测和报警能力;特别具有良好的维护性并保护用户对电池系统的投资。
5、最佳性能价格比:UPS系统具备良好的性能和相对较低的价格,满足用户的投资需求。
机房及辅助设备设计方案1. 引言本文档描述了机房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方案。
我们将详细讨论机房的布局、电力供应、空调系统、网络设备以及安全措施等方面。
2. 机房布局机房的布局是建设一个高效且安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关键。
我们建议以下布局方案:- 主机架区域:安装主机架并合理划分区域以容纳不同类型的服务器和网络设备;- 服务区域:设置服务台用于维护和操作设备;- 机房通道:确保机房通道的宽度适宜,以便人员和设备的流动;- 紧急出口:设置紧急出口以应对突发情况。
3. 电力供应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是保障机房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
我们建议以下供应方案:- 备用电源:配置UPS和发电机作为备用电源,以应对突发断电情况;- 稳压设备:安装稳压设备以保持稳定的电压和频率。
4. 空调系统机房内的设备需要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运行,以确保其性能和寿命。
我们建议以下空调系统方案:- 精密空调:采用精密空调系统以控制机房的温度和湿度;- 空气过滤:安装空气过滤系统以防止灰尘和其他污染物对设备的影响。
5. 网络设备机房的网络设备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和配置。
我们建议以下网络设备方案:- 交换机:根据机房规模选择适当数量和类型的交换机;- 防火墙:配置防火墙以保护机房的网络安全;- 路由器:选择可靠的路由器以确保网络连接的稳定性。
6. 安全措施机房的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建议以下安全措施:- 门禁系统:安装门禁系统以控制进出机房的人员;- 监控系统:配置监控摄像头以监视机房的情况;- 火灾报警系统:安装火灾报警系统以及时发现和应对火灾危险。
7. 结论本文档提供了一个机房及其辅助设备的设计方案。
通过合理的布局、稳定的电力供应、适宜的温度控制、可靠的网络设备和严密的安全措施,我们将为您打造一个高效、安全的机房环境。
通信机房 UPS电源的配置与维护摘要:随着我国通信行业的成长,为满足于用户的需求,通信机房的数量也在逐年提升。
通信机房中包含着大量的计算机设备、空调等,都需要借助电力作为主要动力运行,一旦出现电源方面的问题和故障,极有可能诱发机房紊乱、设备暂停运行,甚至会出现重要信息丢失、电路故障、设备损坏等现象。
鉴于此,需要对通信机房中的UPS电源进行科学配置、精准维护,确保机房稳定运行,为通信行业发展奠定稳健的基础。
关键词:通信机房;UPS;电源;维护通信电源是通讯系统运行的核心部分,一旦电源失效直接影响通信系统的运行,出现供电质量下降、电源中断的问题,通信系统不能够流畅运行,出现程度不一的系统故障。
鉴于此,在通信机房UPS设计和维护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设备运行情况,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标准和说明进行分析,保证机房稳定运行。
一、UPS电源的建设(一)UPS电源选择和配置UPS电源可以按照不同的工作模式进行划分,有后备式、在线式、在线互动式三大类。
在通信机房运行的过程中对于电源的性能、参数要求较高,为了保障机房能够稳定工作,需要结合使用需求选择最佳的设备仪器。
由于在机房运行的过程中电源是时刻工作的,没有转切换时间,在通信机房中使用的绝大多数都是在线式UPS。
现阶段,市场中的UPS设备种类较多,在线式设备的价格较高,但是使用过程中的性能、稳定性较强。
在通信机房电源设备选择时需要甄别不同型号和参数的设备,选择质量优良、品牌社会口碑较好的电源设备。
UPS电源的容量单位为kVA【1】。
在设备配置的过程中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电源能够承担的功率;而后需要检查电源设备的功率因子,需要保证功率因子的参数在0.8—1,这个数值能够在UPS的参数表中看到;最后,需要确保电源的通信负载功率是额定功率的70%左右,能够有效降低电源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频率,也能够根据以上三个数据计算出UPS电源的总体容量。
(二)蓄电池选择和配置市场中蓄电池的品种也十分丰富,在选择的过程中性需要考虑到电源使用的时间、稳定性等,通常情况下选择的是铅酸免维护电池。
引言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机房作为信息传输和处理的核心环节变得越发重要。
本文将就通信机房设计方案进行详细阐述,旨在提供一个完善和高效的通信机房设计方案。
正文内容:一、通信机房布局设计1.机房总体布局设计1.1 根据机房功能和规模确定机房总体布局1.2 合理划分机房的功能区域2.机架布局设计2.1 根据机房规模和设备数量确定机架的数量和布局2.2 合理安排机架之间的通道和间距,便于设备维护和管理3.人员工作区域设计3.1 合理规划人员的工作区域和办公区域3.2 充分考虑人员通行的流线和工作的便利性4.安全设施设计4.1 设置防火墙、防雷设施等安全设施4.2 制定完善的监控和安全管理制度5.环境控制设计5.1 确定机房的温度、湿度控制标准5.2 安装空调、通风设备等,确保机房内温湿度适宜二、通信机房电力设计1.电力供应设计1.1 确定机房的用电负荷1.2 分析电源供应的可靠性和可用性2.电源备份设计2.1 确定应用UPS或发电机组等备用电源设备2.2 设计备用电源设备的容量和数量3.电力线路设计3.1 合理规划主干线和分支线路3.2 采用合适的电缆规格和敷设方式三、通信机房散热设计1.散热需求分析1.1 分析机房各设备的散热情况1.2 确定机房的总散热量需求2.散热设备选择2.1 选择合适的散热设备,如风扇、散热器等2.2 根据热量需求和设备的布局进行合理安装3.散热系统设计3.1 确定散热系统的供风和排风方式3.2 设计散热系统的风道和排风通道四、通信机房防火设计1.防火材料选择1.1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防火材料1.2 确保防火材料的耐火性能和防火效果2.消防设备布置2.1 配置合适的消防器材2.2 设计消防设备的布置位置和数量3.防火分区和防火门设计3.1 合理划分机房的防火分区3.2 安装符合防火要求的防火门五、通信机房设备选型1.服务器选型1.1 根据业务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服务器1.2 考虑扩展性和适应性2.网络设备选型2.1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规模选择网络设备2.2 考虑网络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3.传输设备选型3.1 选择合适的传输设备,如光纤、网络交换机等3.2 考虑传输设备的带宽和传输距离要求4.配电设备选型4.1 选择符合电力需求的配电设备4.2 考虑配电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配线设备选型5.1 选择合适的配线设备,如面盘、配线架等5.2 考虑配线设备的接口类型和接口数量总结:综上所述,通信机房设计方案的内容涵盖了机房布局、电力设计、散热设计、防火设计和设备选型等多个方面。
本说明将详细叙述通信工程机房电源及配套专业的前期准备、实际勘察步骤,勘察过程给通信运营商提供的设备采购清单和勘察完毕后设计的全部过程中注意的各细节问题,围绕以机房核心动力源展开叙述。
一、前期准备及勘察阶段1.1 前期准备我们设计院将接下来的通信电源工程设计任务书下发的设计部门,设计部门经过确定后再发到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要详细的琢磨任务书上写明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领会此工程即将要做什么〔是搬迁利旧还是新建电源设备等等〕,要求做到什么程度〔确定本次工程设计的分工界面:与外市电引入的分工、与建筑专业设计分工、与传输、交换、数据等专业分工〕。
A、了解电源专业的电源系统组成、基本术语及明白各种图标和图例〔新设计的大型通信局(站)原则上采用分散供电方式〕交直流电源系统组成:〔交流引入――交变直转换――直流输出〕交流电引入:市电分为三相四线制〔TN-C系统:U/V/W/N〕和三相五线制〔TN-S 系统:U/V/W/N/G〕,其中U/V/W为火线,N为零线,G为保护地线;市电供应的等级〔四个等级:一类市电/二类市电/三类市电/四类市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根据通信局址所处的级别和重要性,市电的高、低要求标准不同,导致允许停电时间长短不同〕及电费费率体制〔照明和通信系统用电是单独计费还是统一计费,会导致设计中交流电源线接法不同;比如现在局方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费率体制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直接可以在同一个交流配电输出柜内引接;如果它们费率体制不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则不可以在同一交流输出柜内引接,照明系统或通信系统其一应该在另装计费器(电表)下的交流系统输出端子引接〕。
N W V(火)U(火)交流电源线选取:现代通信通常选择RVVZ 1000和RVVZ22 1000两种电源线型号。
RVVZ 1000表示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内绝大部分场合;RVVZ22 1000表示锴装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地槽、地沟等易于挤压破损的场合。
一、前期准备及勘察阶段1.1 前期准备我们设计院将接下来的通信电源工程设计任务书下发的设计部门,设计部门经过确定后再发到项目组成员,项目组成员要详细的琢磨任务书上写明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领会此工程即将要做什么〔是搬迁利旧还是新建电源设备等等〕,要求做到什么程度〔确定本次工程设计的分工界面:与外市电引入的分工、与建筑专业设计分工、与传输、交换、数据等专业分工〕。
A、了解电源专业的电源系统组成、基本术语及明白各种图标和图例〔新设计的大型通信局(站)原则上采用分散供电方式〕交直流电源系统组成:〔交流引入――交变直转换――直流输出〕交流电引入:市电分为三相四线制〔TN-C系统:U/V/W/N〕和三相五线制〔TN-S 系统:U/V/W/N/G〕,其中U/V/W为火线,N为零线,G为保护地线;市电供应的等级〔四个等级:一类市电/二类市电/三类市电/四类市电;它们的区别主要是根据通信局址所处的级别和重要性,市电的高、低要求标准不同,导致允许停电时间长短不同〕及电费费率体制〔照明和通信系统用电是单独计费还是统一计费,会导致设计中交流电源线接法不同;比如现在局方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费率体制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直接可以在同一个交流配电输出柜内引接;如果它们费率体制不相同,则照明系统和通信系统则不可以在同一交流输出柜内引接,照明系统或通信系统其一应该在另装计费器(电表)下的交流系统输出端子引接〕。
N W V(火)U(火)交流电源线选取:现代通信通常选择RVVZ 1000和RVVZ22 1000两种电源线型号。
RVVZ 1000表示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内绝大部分场合;RVVZ22 1000表示锴装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阻燃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适用于通信机房地槽、地沟等易于挤压破损的场合。
在机房设备搬迁改造工程设计中,如果遇到通信机房内的电源线采用BV等系列的情况,除非运营商特殊要求,搬迁改造后新增的电源线首选RVVZ系列。
下图体现了RVVZ 1000(3芯+1芯)电源线缆的内部结构,内含4条线,例如:RVVZ 1000(3*25+1*16)mm2表示这条电源线内含3条25 mm2的电源线和1条16 mm2的电源线,共计4条线;如果采用RVVZ 1000(3芯+2芯)的电源缆线,则电缆内应含5条线,表示方法同上所述。
如果在通信工程中采用RVVZ1000〔3芯+1芯〕或者RVVZ 1000〔3芯+2芯〕的线,那么这条电源线一定是交流电源线而不是直流电源线。
三相四线(U、V、W、N)交流屏、整流器(或高频开关电源)应设有分级防雷装置:①防雷分级(按冲击电流分级)通信电源设备的防雷分为A、B、C三级〔如上图所示〕。
②通信电源耐冲击能力通信电源设备应能承受模拟冲击电压的波形为1.2/50µs,模拟冲击电流波形为8/20µs。
冲击电流波幅值: 1级≥3KVA、2级≥10KVA、3级≥20KVA在工程设计中:A级防雷由市电引入专业负责,B、C级防雷由设备厂家按防雷标准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中运营商自行定做的壁挂交流配电箱有时可能不会配置防雷装置,此时,我们要对防雷装置做补充设计,选择好防雷装置后,将其并接到交流配电箱输入端,防雷装置U、V、W三相前端必须接熔断器,N相不接。
不间断电源设备UPS:主要用途:电信系统的计算机网络管理、计费系统和集中监控系统;UPS主机柜输出为交流电,一般情况下UPS蓄电池组由UPS设备厂家自带,一个UPS主机配1组蓄电池。
UPS输出电源为保证电源〔当市电停电后,UPS蓄电池组经直流逆变成交流后提供给UPS主机电源,UPS主机提供给负载,延长供电时间,保证各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中小型机房UPS通常以下面方式运行〔两路电源引入〕:大型综合机房UPS通常以下面方式运行〔两路电源引入〕:交流配电柜/屏/箱和UPS机柜内均设有零线排〔N排〕和机壳保护地排〔PE排〕,需要说明的是不要将两种排混为一摊,一定要区分清楚,机柜内接线排上通常会体现出零线排和保护地排的标示〔N或PE〕,交流保护地排〔PE〕引线一定要单独从地网引线。
为确保电源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我们在设计中一定要围绕多路〔2路市电〕、多种〔油机/移动发电机/太阳能供电〕、多套〔UPS主机双机并机〕“三多”供电方式进行。
交流配电柜的容量表示方法:380V/400A或380V/630A等等〔具体详见交流容量系列〕。
交流备用电源(2路市电/油机):综合局内油机和市电转换在ATS〔市电/油机转换屏〕,市电和市电转换在集中配电机房交流配电柜;基站内采用的转换方式通常为移动汽油机和交流配电箱内转换〔基站内市电停电后,蓄电池组会短时间提供电源,同时,基站机房监控系统故障信息上传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会通知基站维护人员将移动发电机拉到基站内,此时将交流配电屏/箱打开,将移动发电机4条交流输出电源线并接至交流配电屏/箱市电输入端子,最后将移动发电机启动,等市电供电恢复后再拆下即可〕。
下图表示了两路市电引入的情况〔人工转换和自动转换〕:直流电源输出:整个电源系统直流供电电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电力电池机房直流配电柜和电池间的直流部分,另一部分是直流配电柜输出至负载部分〔或分级输出至负载〕。
直流电源线选取:除运营商特殊要求,优先选择RVVZ 1000电源线型号。
RVVZ 1000表示高阻燃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软电缆(电缆耐压1000V ),适用于除个别设备厂家自带电源线外的通信机房内直流供电场合。
下图是直流配电柜输出端子直流电源线的接法,了解并掌握。
需要注意的是直流第一路市电引入 第二路市电引入电能计量表 市电和市电转换手柄配电柜内有电源工作地排和机壳保护地排两种接线排。
工作地和保护地具体区分如下所述:保护地:为了保护工作人员的安全而设置的地,使用方式是把各种设备裸露在外的金属外壳接地。
工作地:为了使设备正常工作选用的基准工作电压把各种设备的地相连。
工作地排在通信工程上要使用负电压的原因:工程设计中总遇到-24V、-48V、-60V等术语,那么为什么非用负表示呢?通讯上经常使用负电压供电,把正极接地,主要是为了防止锈蚀,这样可以减少由于继电器线圈或电缆金属电皮绝缘不良产生的电蚀作用,因而使继电器和电缆金属外皮受到损坏。
因为在电蚀时,金属离子在化学反应时是正极向负极移动的。
大家知道通讯设备都是以铜、铁、碳等作为主要零部件,在自然状态下,铁很快会锈蚀。
正极接地也可以使外线电缆的芯线不致因绝缘不良产生的小电流而使芯线受到腐蚀。
但在给运营商提供的电源设备订购表中,设备容量不必写成“负”。
例如:某直流配电柜容量最终确定电流为2000A,那么此直流配电柜订购清单写成:48V/2000A直流配电柜。
负48伏在设计上只是电源线实际接法的体现。
熟悉一下电源输出的构件〔空开和熔丝〕:勘察机房电源专业其中的一项就是详细标示出电源内部各个端子占用、空余情况,特别是在机房搬迁、设备改造过程中更是不可避免的,直接接触的就是电源输出的构件空开或者熔丝。
熔丝或空开的体积大小、型号、容量都有差异,故在实际勘察中要明确熔丝或空开的型号、容量等。
体积大小可以这样认为:容量大的体积就大,容量小的体积就小;型号:每个厂家的标示型号都是不一样的,在熔丝或空开表面就能看见;容量:在其表面均有标示,空开容量标示通常是:C16A、C32A、C63A等,熔丝容量标示通常直接为32A、63A、200A、400A等。
勘察中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通信机房内现有的直流电源机柜内输出单元每排可放多少A的空开多少个,可放几排。
空开或熔丝物理安装结构、位置一定要表示清楚,不要只记录多少A容量的空开/熔丝有多少个,因为机柜内的位置是有限的,每排能容下的空开或熔丝个数是一定的,一旦在设计中需要调换空开或熔丝的情况,能不能安装就成问题。
例如:勘察中只有200A的熔丝,设计中需要400A的熔丝,400A熔丝的容量比200A的大,体积也就大,安装到原位置就不一定能适合,故需要特别注意。
(1)照明电路熔体额定电流≥被保护电路上所有照明电器工作电流之和。
(2)通信设备熔体额定电流=(1.5~1.7)×通信设备负荷电流。
列柜形式总电源分路电源告警电源路数熔断器(断路器)系列A路数熔断器(断路器)系列A路数熔断器A 窄架单路63,80,100,2008,16,326,10,16,20,25,32单路 3 双路2*8,2*16宽架单路100,200,30016,32,64双路2*8,2*16,2*32熔丝端子空开端子至于在工程中选择多大容量的空开或熔丝,选择单路还是双路,每路多少个端子?这些问题其实很简单:要明确在此机房内将来会安装的设备,了解设备详细的情况〔比如厂家、设备满配功耗/典型值、设备是否主备双路供电、是传输设备、交换设备还是数据设备等〕,摸清这些情况后,通过Imax=P/U算出通信设备最大电流Imax,然后选择空开/熔丝的容量取定为:〔1.5~1.7〕*Imax即可。
举例〔以华为传输设备电源双路――单路输入两种情况〕:A、华为2.5G传输设备〔OPTIX 2500+〕一般均在局内安装,满配功耗约1000W,48V双路供电,则Imax=P/U=1000/50=20A,则前端引接端子空开/熔丝容量取定:1.5*20=30A,选32A空开或熔丝,在直流配电柜/列头柜主路〔第一路电源系统内〕空闲32A空开或熔丝引接一路,在备路〔第二路电源系统内〕空闲32A空开或熔丝引接另一路即可;B、对于单路输入的华为传输设备〔Metro 500和Metro 1000〕,通常设备均在基站内安装,最大电流计算方法同上所述,空开或熔丝容量取定为:6A/10A,在直流配电柜/高频开关电源直流输出单元二次下电〔承担基站内重要负载的直流供电〕空闲6A/10A空开引接一路即可。
常用空开的型号选择:NS100/160/250/400/630系列:用于总交流配电箱电源开关;C65系列:用于普通线路保护电源开关;D65系列:用于电动机保护电源开关。
空开的端子结构:5P:用于控制所有相线、中性线及保护地线(U、V、W、N、PE);4P:用于控制所有相线、中性线(U、V、W、N);3P:用于控制所有相线(U、V、W);2P:用于控制某条相线及中性线;1P:用于控制某条相线。
空开与导线:空开的容量不能远大于电源线的最大载流量。
否则当导线电流过大会造成电源线发热容易引起火灾,在设计中严禁采用大开关细导线方式。
直流流配电柜的容量表示方法是:48V/400A或48V/2000A等等〔详见直流配电容量系列〕。
通过以上的简单基础知识培训,项目组成员可以到机房进行实际勘察,勘察过程中可能还会遇到具体的情况,比如各电源设备厂家不同,设备内的结构就会存在差异,但这只是局部的不同,整个通信网络的电源工作原理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