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
- 格式:ppt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12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19 年第 6 卷第 57 期2019 Vol.6 No.5743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刘 红(贵州省盘江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医院,贵州 盘州 553500)【摘要】目的 探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ACI 患者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急性脑梗死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明显高于对照组(78.0%),P <0.05。
观察组的NIHSS 评分(7.7±4.1)明显低于对照组(12.7±4.2),P <0.05。
结论 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ACI ,疗效确切,且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中图分类号】R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7.43.01随着人民饮食结构变化及老年人口数量的递增,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人数逐渐增多,这些疾病均为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 ,ACI )带来较高风险[1]。
ACI 发病率高,且往往预后较差,易导致残疾,患者往往由于脑部供血不足而引发神经功能受损[2]。
ACI 目前尚无统一治疗方案。
我院现采用血栓通注射液联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老年ACI 患者,现将结果进行汇报。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老年ACI 住院患者 82例,经头颅CT 或MRI 检查确诊,符合ACI 的诊断标准。
把所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61~79(65.3±5.2)岁;对照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63~78(66.8±4.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上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通用名称:红花注射液成分:红花适应症:活血化瘀。
用于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
用法用量:治疗闭塞性脑血管疾病:静脉滴注,一次15ml,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1次。
15~20次为一疗程。
治疗冠心病:静脉滴注,一次5~20ml,用5-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释后应用,一日1次。
10~1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为7~10日。
禁忌:1、本品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3、出凝血时间不正常者禁用。
4、对本品有过敏或严重不良反应病史者禁用。
5、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注意事项:1、临床应严格按照本品功能主治辨证使用。
2、本品活血化瘀,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妇女月经期停用,月经净后再用。
3、本品对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应慎用。
4、首次用药宜选用最小剂量,对红花花粉过敏者慎用。
5、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
6、除按【用法用量】中说明使用以外,伴有糖尿病等特殊情况时,改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
7、临床应用时,滴速不宜过快,儿童及年老体弱者以20~40滴/分为宜,成年人以40~60滴/分为宜,以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8、本品偶见与丹参注射液联用诱发多脏器损伤。
9、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服硝酸酯类药物或遵医嘱。
10、本品是中药制剂,保存不当可能影响产品质量。
使用前必须对光检查,如发现药液出现浑浊、沉淀、变色、漏气或瓶身细微破裂等异常情况,均不能使用。
11、本品稀释后及输注前均应对光检查,若出现浑浊或沉淀不得使用。
12、配制好后,请在4小时内使用。
13、本品不与其他药物在同一容器内混合使用。
14、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遒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15、静滴初始30分钟内应加强监护,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处理遵医嘱。
不良反应:据文献报道偶见粉红色点片状皮疹、瘙痒、局部水肿、面部潮红、呕吐、过敏性休克、I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并休克、缓慢心律失常、急性肾衰综合征、发热、头痛、诱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月经过多、全身无力。
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对其疗效和不良反应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7-08-09T14:27:16.44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5期作者:赵莹[导读] 由此可知,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吉林省通化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吉林通化 134000)【摘要】目的:研究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对其不良反应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00例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甘露醇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对比两组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4%,两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患者治疗后一小时、治疗后两小时的24h尿量与颅内压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2%。
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吡拉西坦氯化钠;脑血管病出血;颅内压增高;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5-0123-02临床上,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属于危急重症的一种,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
现阶段,临床上对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治疗进行了高度重视[2]。
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这一疾病不仅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将家庭经济负担增加,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亟需对患者采用一种有效方式进行治疗,以此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研究显示,吡拉西坦氯化钠治疗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的效果显著,能够将其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
本研究对此也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14年2月-2015年1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脑血管病出血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对象。
吡拉西坦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20%吡拉西坦注射液减轻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的疗效。
方法将8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O%甘露醇快速静滴,治疗组给予20%吡拉西坦注射液快速静滴,观察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变化,血肿的体积变化以及血肿周围脑水肿的变化,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各种副作用。
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给药后均能使颅内压迅速降低,脑水肿减轻,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差异性(P<0.05);吡拉西坦组未出现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甘露醇组有3例患者出现了尿素氮及肌酐增高。
结论 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继发的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疗效安全可靠,优于甘露醇,对于有肝肾功能损害的患者更为合适。
【关键词】20%吡拉西坦注射液高血压脑出血脑水肿颅内压疗效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外科的常见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
脑出血后的病理生理学改变包括血肿形成、血肿增大和血肿周围水肿3个阶段。
脑出血后引起的脑水肿以及颅内压增高是危急重症,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科近3年来应用大剂量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与20%甘露醇对比治疗8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并观察了其药物不良反应,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80例高血压脑出血后脑水肿患者来自我院内一科的住院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病史7—20年,平素应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控制在145/90mmHg左右,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0例,男性2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8士0.3)岁,治疗组40例,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7土0.6)岁。
所有患者经颅脑CT证实,出血量在10~35ml,意识清楚。
纳入研究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符合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标准[1];②人院后查颅脑CT证实;③出血量10—30ml;④意识清晰;⑤无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⑥妇女处于非妊娠及非哺乳期;⑦对治疗药物无过敏反应。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40例分析
林凤珠;李军;林明琼
【期刊名称】《海峡药学》
【年(卷),期】2024(36)3
【摘要】目的了解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发生的特点,探索ADR 发生原因及处置方法。
方法对有效上报的40例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致输液肢体疼痛报告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发现该药致输液肢体疼痛22例次占55.00%,注射部位疼痛及输液部位疼痛各9例次各占22.50%。
结论使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所致的输液肢体局部疼痛常见,属于新的ADR,可通过减慢输液速度或改用非留置针的方式,改善患者的用药体验,建议修改完善说明书,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总页数】4页(P108-111)
【作者】林凤珠;李军;林明琼
【作者单位】厦门市第三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69.3
【相关文献】
1.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外渗致组织化脓1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调整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静脉输注的先后顺序对疼痛的影响分析
3.1例全身麻醉术中输液外渗致肢体肿胀的原因分析
4.克林霉素静滴致输液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治措施
5.克林霉素静滴致输液部位疼痛的相关因素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静脉输注吡拉西坦局部致痛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吡拉西坦是r472氨基丁酸的环化衍生物,为脑代谢改善药,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大脑神经细胞的作用[1],故临床常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各种中毒性脑病所致的记忆力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的治疗。
根据临床观察其不良反应除了说明书上介绍的易兴奋、头晕、头痛和睡眠障碍外,静脉输注时患者局部疼痛,有的甚至难以忍受。
找出对该药所至的局部疼痛原因并提出护理措施,可减轻患者痛苦。
1.临床资料我科接受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江苏晨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70625)注射的患者100例,男50例,女50例,年龄32~78岁,平均(45.0±10.5)岁,其中脑出血36例,脑梗死41例,脑外伤后遗症10例,CO中毒5例,脑萎缩8例,疗程7 d,患者取平卧位,选择健侧肘关节以下的外周静脉血管进行穿刺,90例引起了局部疼痛,且疼痛伴随整个注射过程,更换其他液体或拔针后逐渐消失。
2.局部致痛原因分析2.1 药物浓度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的浓度与疼痛有关临床应用的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规格为100ml,含吡拉西坦20 g,用0.9%氯化钠稀释至250ml输注该药物患者反映100ml较250ml疼痛感强,说明药物浓度越高,对注射局部神经刺激越强,患者的疼痛感越强。
2.2 静脉穿刺时血管管径静脉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局部疼痛与选择血管管径粗细有关血管管径偏细,患者疼痛感明显,可能是血管管径愈细,药物扩散愈慢,造成药液在局部聚集而刺激感越强,患者感觉疼痛。
2.3 输液滴速吡拉西坦注射液的输注速度与疼痛成正比临床上按正常成人输注滴速40~60滴/min,患者感觉疼痛且滴速越快疼痛感愈强,减慢滴速可减轻痛疼,药液积聚于局部,刺激感增强,从而感觉疼痛。
2.4 环境温度输注吡拉西坦注射液时的局部疼痛与环境温度有关观察发现,当环境温度<20℃时,患者疼痛感强烈,环境温度低,人体血管反射性收缩,血液循环变慢,药液扩散速度变慢而积聚局部,刺激感增强,患者感觉疼痛。
吡拉西坦注射制剂说明书修订要求注:此次修订包括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吡拉西坦注射液、吡拉西坦葡萄糖注射液、注射用吡拉西坦。
一、【不良反应】应包含以下内容根据文献报道,安慰剂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和药物临床试验包括3000多例接受吡拉西坦的受试者(不论适应症、剂型、日剂量和人群特点)。
下表列出了临床试验及上市后使用经验中报告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发生率定义如下:非常常见(≥1/10),常见(≥1/100至<1/10),不常见(≥1/1000至<1/100),罕见(≥1/10000至<1/1000),非常罕见(<1/10000),未知(现有数据无法对发生频率进行估计,如上市后监测数据)。
血液和淋巴系统疾病:未知:出血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未知:过敏反应,超敏反应,过敏性休克精神疾病:常见:紧张不常见:抑郁未知:激动,焦虑,困惑,幻觉,失眠,兴奋,烦躁,精神障碍,易激惹,情绪不稳定神经系统疾病:常见:运动过度不常见:嗜睡未知:共济失调,平衡障碍,癫痫加重,头痛,头晕,麻木,抽搐,震颤,记忆减退,意识丧失,诱发癫痫发作,锥体外系症状耳及迷路类疾病:未知:眩晕血管及淋巴管类疾病:罕见:血栓性静脉炎(仅适用于可注射形式),低血压,潮红,静脉炎胃肠疾病:未知:腹痛,上腹部疼痛,腹泻,恶心,呕吐,口干,腹胀,腹部不适,便秘,胃部不适,反酸,胃灼热皮肤和皮下组织疾病:未知:斑丘疹、荨麻疹、红斑疹等各种皮疹,瘙痒,皮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肿胀,局部皮肤反应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不常见:虚弱罕见:注射部位疼痛(仅适用于注射剂),发热未知:注射部位反应(肿胀、发红、瘙痒等),疼痛,畏寒,寒战,胸闷,乏力,水肿各类检查:常见:体重增加未知:血压升高,血压降低,转氨酶升高肝胆系统疾病:未知: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损害心脏器官反应:未知:心悸,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其他:未知: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视物模糊,食欲减退,厌食二、【禁忌】应包含以下内容:对本品任何成份过敏者禁用。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英文名: Piracetam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 Bilaxitan L ǜhuana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吡拉西坦。
其化学名称为:1- 乙酰胺基 -2- 酮- 吡咯烷分子式: C6H10N2O2分子量: 142.16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治疗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
【规格】 (1) 50ml :吡拉西坦 10g 与氯化钠 0.45g;(2) 100ml :吡拉西坦 20g 与氯化钠 0.9g 。
【用法用量】用于降颅内压:静脉滴注,一次16~ 20g,5~ 10 分钟内滴完,每6~ 8 小时滴注一次,连续用药 3~5 天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有口干,食欲减退、荨麻疹及记忆思维减退等反应。
少见兴奋、易激动、头晕、头痛和失眠等,偶见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
【禁忌】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 .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3 .锥体外系疾病, Huntington舞蹈病者禁用。
4 .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应适当减少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儿童用量减半或遵医嘱。
【老年用药】根据肝肾功能减量使用或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华法林联合应用时,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
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同时应用吡拉西坦时应特别注意血凝血时间,防止出血危险。
并调整抗凝治疗药物剂量和用法。
【药物过量】尚未收集到吡拉西坦过量的临床报道。
【药理毒理】1.药理本品为脑代谢改善药,属于γ- 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
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
能促进脑内 ATP 的生成,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说明书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药品名称】通用名: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英文名:Piracetam and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汉语拼音:Bilaxitan Lǜhuana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吡拉西坦。
其化学名称为:1-乙酰胺基-2-酮-吡咯烷分子式:C6H10N2O2分子量:142.16辅料:氯化钠,注射用水。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适应症】用于治疗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
【规格】(1) 50ml:吡拉西坦10g与氯化钠0.45g;(2) 100ml:吡拉西坦20g与氯化钠0.9g。
【用法用量】用于降颅内压:静脉滴注,一次16~20g,5~10分钟内滴完,每6~8小时滴注一次,连续用药3~5天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可有口干,食欲减退、荨麻疹及记忆思维减退等反应。
少见兴奋、易激动、头晕、头痛和失眠等,偶见轻度氨基转移酶升高。
【禁忌】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早产儿,新生儿禁用。
3.锥体外系疾病,Huntington舞蹈病者禁用。
4.对本品成份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并应适当减少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儿童用药】早产儿,新生儿禁用,儿童用量减半或遵医嘱。
【老年用药】根据肝肾功能减量使用或遵医嘱。
【药物相互作用】本品与华法林联合应用时,可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可诱导血小板聚集抑制。
在接受抗凝治疗的患者中,同时应用吡拉西坦时应特别注意血凝血时间,防止出血危险。
并调整抗凝治疗药物剂量和用法。
【药物过量】尚未收集到吡拉西坦过量的临床报道。
【药理毒理】1.药理本品为脑代谢改善药,属于γ-氨基丁酸的环形衍生物。
有抗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所致的脑功能损伤的作用。
能促进脑内ATP的生成,可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增强神经兴奋的传导,具有促进脑内代谢作用。
doi:10.3969/j.issn.1009-4393.2021.08.022--论著--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刘敬梅(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神经内科二病房,辽宁阜新123000)摘要:目的探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的疗效。
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7月本院接收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25例。
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免疫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序贯疗法治疗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出血;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尼莫地平序贯疗法;免疫功能Effect of piracetam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sequential therapy on cerebralhemorrhageLIU Jingmei(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Fuxin City,Liaoning Province(Maternity Hospital of Fuxin City,Liaoning Province),Fuxin,Liaoning,1230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piracetam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sequential therapy on cerebral hemorrhage.Methods50patients with cerebral hemorrhag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2018to July2019were selected as re-seach su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with25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iracetam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the treatment group was treated with nimodipine sequential therapy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and the changes of immune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1month of treatment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eat-ment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and after1month of treatment,CD3+,CD4+/CD8+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piracetam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 combined with nimodipine sequential therapy for cerebral hemorrhage is remarkable,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improv-ing immunity,it is worth learning from.Key words:Intracerebral hemorrhage;Piracetam sodium chloride injection;Nimodipine sequential therapy;Immune function脑出血即自发性脑出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脑实质内出血,主要性质为非外伤性与原发性,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高的特点,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意识模糊、头晕痛、偏瘫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1]。
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有哪些关于《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有哪些》,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临床上使用药物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配伍禁忌问题的,那么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有哪些呢,大家平时日常生活中会使用红花这样的注射液的,而且预防身体的很多疾病都有疗效的,但是大家在使用红花注射液的时候呢一定要注意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问题,下面就给大家好好的介绍一下看看。
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制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那么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能配伍使用吗?红花注射液为黄红色至棕红色的澄明液体。
临床上适用于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要用于治疗外伤,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脉管炎。
红花注射液的禁忌症有:l、本品活血化瘀,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妇女月经期停用,月经净后再用。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新生儿、婴幼儿禁用。
年老体弱者、心肺严重疾患者用药要加强临床监护。
3、出凝血时间不正常者禁用。
4、有药物过敏史或过敏体质的患者禁用。
5、有眼底出血的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
使用红花注射液谨慎联合用药。
本品偶见与丹参注射液联用诱发多脏器损伤,因此应尽量避免与丹参注射液连用,输注本品前后,应用适量稀释液对输液管道进行冲洗,避免输液的前后两种药物在管道内混合,引起不良反应。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适用于急、慢性脑血管病、脑外伤。
各种中毒性脑病所致的记忆减退及轻、中度脑功能障碍以及因脑外伤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症。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和红花注射液的配伍禁忌并无明确说明,因此应根据医嘱进行配与使用。
为了确保用药的安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需要得到重视,一切用药应以医嘱为准,根据医嘱安全用药。
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有哪些呢,上面介绍的就是红花注射液的禁忌问题,其实有一些禁忌症的,比如临床上面的化疗作用是很大的,比如上面提到的能够止血,也能够抗病毒,也能够预防药物过敏效果都是很好的,只有了解一下红花注射液配伍禁忌是很重要的。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作者:张钢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7期摘要:目的:观察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治疗脑水肿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6 月至2011 年6 月收治的颅脑损伤、脑出血非手术治疗患者90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
治疗组静脉快速输注20%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静脉快速输注20%甘露醇。
通过测定颅内压(ICP)、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肾功能检测等,观察药物的疗效及副作用。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给药后均能迅速降低ICP,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脑水肿;颅内压脑水肿是神经科最常见的病症。
颅内肿瘤、颅脑外伤、脑出血、缺氧、中毒等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脑水肿。
吡拉西坦作为脑代谢改善剂,目前已广泛用于治疗智力减退、缺血性脑血管病、颅脑外伤等CNS疾病[1]。
近年来的动物实验[2]和临床研究[3]发现,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具有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作用。
我们自2010年以来应用20%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与20%甘露醇对比研究治疗颅内高压,观察该药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有患者均系我科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住院的神经科患者.患者的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4]。
②发病24 h以内的急性初发患者。
③经无创颅内压测定证实存在颅内压增高患者。
⑤患者和家属知情同意。
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感染、肿瘤、肝肾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严重心血管病等患者。
②既往有脑卒中、颅脑损伤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
③有手术适应证,患者及家属同意手术的患者。
将收治的8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其中治疗组45例,男35例,女10例;平均年龄(46.3±21.5)岁;对照组45例,男33例,女12例;平均年龄(45.7±2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