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公开课)
- 格式:ppt
- 大小:3.19 MB
- 文档页数:19
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简便运算)优秀课件contents•分数加减法基础知识•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目录•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教师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分数加减法基础知识分数概念及性质分数性质分数定义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真分数与假分数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带分数加减法030201分数加减法法则同分母与异分母分数运算同分母分数运算异分母分数运算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将算式中的某个数字拆分成两个或几个数字的和或差。
利用拆分后的数字与其他数字进行运算,简化计算过程。
例如:$98 times 25 = (100 -2) times 25 = 100 times 25 -2 times 25 = 2500 -50 =2450$将公因数提取出来,与括号内的数字进行运算。
例如:$12 times 25 + 8 times 25 = (12 + 8) times 25 = 20times 25 = 500$观察算式中的数字,寻找可以提取的公因数。
提取公因数法典型例题解析与讨论例题1解析讨论解析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将结果与$frac{5}{6}$进行减法运算。
例题2$frac{5}{6} -(frac{1}{2} +frac{1}{3})$讨论本题不仅考察学生的分数加减法运算能力,还要求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和括号的使用。
创新题型探讨例题3$frac{1}{2} + frac{1}{4} + frac{1}{8}+ ldots + frac{1}{2^n}$解析本题为等比数列求和问题,可以通过错位相减法求解。
讨论本题将分数加减法与等比数列求和相结合,考察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自主练习与互动环节基础练习题选讲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带有括号的分数加减法提高难度练习题挑战复杂的分数加减法分数与小数的混合运算分数应用题小组合作探究新题型探究新题型的解题思路01分享与交流解题经验02挑战更高难度的题目03教师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1 2 3分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分数与整数的混合运算简便运算技巧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易错难点剖析指导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与整数相加减复杂混合运算拓展延伸: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简介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01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则02分数乘除法混合运算03感谢观看。
分数加减法简便运算ppt课件讲义•分数加减法基本概念•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学生常见错误及纠正措施目录•练习题设计与解题思路指导•总结回顾与课堂延伸分数加减法基本概念01分数定义及性质分数定义分数表示整数部分以外的数,形如a/b(b≠0),其中a为分子,b为分母。
分数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进行运算。
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再按照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进行运算。
1减去一个分数将1转化为与减数同分母的分数,再进行减法运算。
简便运算方法与技巧02通分与约分方法通分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便于进行加减法运算。
通分时,需找到两个分数的最小公倍数作为通分母。
约分在运算过程中或结果中,将分子与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以简化分数。
示例2/3 + 5/6 = 4/6 + 5/6 = 9/6 = 3/2,通过通分和约分得到最终结果。
拆分法求解复杂问题拆分法将复杂问题拆分为多个简单问题,分别求解后再合并结果。
在分数加减法中,可将一个分数拆分为两个或多个分数之和或差,以简化运算。
示例7/12 -5/18 = 21/36 -10/36 =11/36,将7/12拆分为21/36,与5/18具有相同分母,方便计算。
凑整法提高计算效率凑整法在运算过程中,通过凑成整数或简单分数来提高计算效率。
例如,可以将某些分数凑成1/2、1/3等常见简单分数,从而简化运算。
示例5/6 -7/9 = 15/18 -14/18 = 1/18,通过凑整法将两个分数转化为具有相同分母的分数,便于计算。
典型例题分析与解答03$frac{2}{5} + frac{1}{5} =$例题两个分数分母相同,分子直接相加。
2024年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公开课精彩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下册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二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主要内容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包括通分、约分的基本方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计算。
2. 能够运用通分、约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通分、约分的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练习本、计算器、直尺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实例,让学生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知识讲解(10分钟)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通分、约分的方法。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详细讲解解题过程,强调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小组讨论(10分钟)6. 答疑环节(5分钟)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 内容:(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通分、约分的方法(3)例题及解题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4 + 3/8,2/5 1/10(2)应用题:小明的书柜上有3/4的书是故事书,2/5的书是科普书。
请问故事书和科普书各占书柜的几分之几?2. 答案:(1)1/4 + 3/8 = 5/8,2/5 1/10 = 3/10(2)故事书占书柜的5/8,科普书占书柜的3/10。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异分母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2. 知识讲解的深度和广度;3. 例题讲解的选取和讲解方式;4. 小组讨论的组织和引导;5.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2.4(1)分数的加减法预备年级俞翠教学目标:1、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能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2、初步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能按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
3、在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初步获得迁移类推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运用通分的方法解决异分母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减的问题。
课堂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练习,温故知新比较大小二、尝试探讨,学习新知思考1、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把一个大西瓜先平分成9块,然后拿出4块,都吃了。
吃完了4块西瓜,他想了一想,再吃1块吧。
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用饼图直观演示提问:那么第一次吃的西瓜比第二次吃的多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回答:用减法计算引出课题:分数的加减法请同学们观察这两个分数分母的特征:他们是同分母分数。
帮助同学归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思考2、辰山植物园中,紫色兰花占兰花总数的21,白色兰花占兰花总数的 31,那么紫色和白色兰花共占兰花总数的几分之几呢? 请同学列式:3121+ 以3121+为例, 21与31分母不同,不能直接相加,用通分的方法使他们分母相同,找分母2和3的最小公倍数,用最小公倍数6做公分母,21 就是63,31 就是62, 21加31就等于63加62.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计算.演示:5、你认为最关键的地方是什么?(1)学生讨论。
(2)汇报讨论结果:运用通分方法把不同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6、从引入题中选出一个分母不同的分数减法算式。
7、讨论完成并汇报结果8、启发学生讨论:根据上面做题的过程,怎样把异分母加法法则和异分母减法法则合并成一个法则。
9.汇报讨论结果并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10、例1 计算:(1)12783+(2)3165-(3)514132-+ 注意公分母的取法,结果化到最简。
《分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分数加法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法的含义及其意义。
2.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3. 能够应用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1. 分数加法的概念介绍。
2.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讲解。
3. 实际问题中分数加法的应用。
1.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分数加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
3. 利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1.4 教学步骤1. 引入分数加法的概念,解释其意义。
2.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分数加法解决。
1.5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应用。
第二章: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2.1 教学目标1.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同分母分数加法。
2.2 教学内容1.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讲解。
2. 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练习。
3. 实际问题中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演示和练习,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3. 利用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2.4 教学步骤1. 回顾分数加法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讲解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演示。
3. 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计算方法。
4. 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同分母分数加法解决。
2.5 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和实际问题应用。
第三章: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1 教学目标1.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异分母分数加法。
《分数加法和减法》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分数加法概念引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加法的概念。
学生能够将两个分数进行相加。
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2 教学内容:分数加法的定义和规则。
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加法。
实际问题的解决。
1.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形进行演示。
分组讨论和合作。
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1.4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加法的概念,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进行一些实际的分数加法练习。
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第二章:分数减法概念引入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分数减法的概念。
学生能够将两个分数进行相减。
学生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2 教学内容:分数减法的定义和规则。
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减法。
实际问题的解决。
2.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形进行演示。
分组讨论和合作。
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2.4 教学活动:引入分数减法的概念,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进行一些实际的分数减法练习。
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第三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3.2 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的解决。
3.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形进行演示。
分组讨论和合作。
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3.4 教学活动: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学生分组讨论和合作,进行一些实际的分数加减法练习。
使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例如购物时的找零等。
第四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学生能够解决一些复杂的实际问题。
4.2 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实际问题的解决。
4.3 教学方法:使用实物和图形进行演示。
分组讨论和合作。
利用计算器进行实际操作。
4.4 教学活动:讲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分数的简单计算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P105——106教学目标:经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在计算分数加,减和解决简单的分数司机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能主动地参与有关的操作和探索活动,对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有一定的感受。
教学过程:一,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圣诞节到了,妈妈为丁丁烤制了一个大蛋糕丁丁非常高兴。
丁丁急着要吃蛋糕,妈妈说:"今天一定要给你蛋糕吃,不过要先回答出妈妈问题。
"丁丁说:"没问题!"妈妈把大蛋糕切成了8块,其中的 2块抹上了草莓酱,3块抹上了巧克力,问丁丁:"两次抹酱的蛋糕一共有多少块 ""5块!"丁丁快速地说。
"你能计算出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吗 "这个问题可把丁丁难住了。
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帮助丁丁吗二,自主合作,经历学习过程1,简单的分数加法问:求两次抹酱的部分一共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谈话:等于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借助手中的长方形纸片,先把它的2/8涂上红色,再把它的3/8涂上绿色,仔细观察,两次涂色部分一共是这个长方形的几分之几自己算一算。
学生独立操作,思考,探究。
组内讨论,交流想法。
评讲:你是怎么算出得数的小结:观察算式,计算时分母变了没有为什么没变2,简单的分数减法问:观察你们涂好的长方形的红色部分和绿色部分,你能提出一个减法问题吗你能解答这个问题吗学生独立列式,并计算结果。
组内交流算法。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想想做做1出示题目,指名说出题意。
让学生一起列式并算出结果。
2,想想做做2先独立计算,然后在小组内校正,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2024年分数加减法课件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数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分数的加减法》。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运用这些法则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明确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2. 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 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将分数加减法应用于生活情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分数加减法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个实际情景,例如: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被他吃掉了1/4,然后他又得到了2个苹果,每个苹果吃掉了1/3。
问小明一共吃掉了多少苹果?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结合课件展示例题。
3. 随堂练习(10分钟)出示几道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
4. 小组讨论(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分数加减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然后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回顾,强调重点,梳理难点。
六、板书设计1.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法则:先通分,然后分子相加(减),分母保持不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应用题:根据实际情景列式计算分数加减法(至少包含2道题)。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分数加减法的掌握程度,以及对计算法则的理解程度。
2. 拓展延伸:布置一道综合性的实践题,让学生课后完成,提高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能力。
例如:小华家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是5/4米,宽是3/2米,问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要求学生将解答过程和答案写在作业本上。
2024年分数加减法精品课件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第一课时。
详细内容涉及分数加减法的概念、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具体章节内容包括:分数加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分数减法的意义与计算方法,以及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转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熟练进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
2. 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分数加减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学生用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分数加减法的学习:小明有3个苹果,每个苹果被他平均切成4份,他吃掉了其中的2份。
请问小明一共吃掉了多少个苹果?2. 讲解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1)分数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小明吃苹果的例子,得出分数加法的概念。
讲解分数加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异分母分数相加,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的方法计算。
(2)分数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通过小明继续吃苹果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分数减法的概念。
讲解分数减法的计算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异分母分数相减,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减的方法计算。
3. 例题讲解(1)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例1:计算 3/4 + 1/4 和 5/6 2/6。
(2)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例2:计算 2/3 + 1/6 和 4/5 2/3。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本上的分数加减法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分数加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法则2.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及答案3.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例题及答案4. 分数加减法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题:计算下列分数加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