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综合体分析报告共1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2.87 MB
- 文档页数:18
成都南延线商业综合体市场调查分析报告经营部2013。
2.25目录一、调查范围二、区域概况1、2012年成都经济运行概况2、天府新城规划发展概况3、2012年成都房地产市场概况三、楼盘详情1、天府大道北段(三环路至府城大道之间)2、天府大道北段(府城大道至绕城)3、天府大道中段(绕城至华府大道)四、商业状况1、南延线现有商业业态情况2、2011年成都零售业发展报告摘要五、调查分析一、调查范围成都市南延线天府大道两侧;三环路以南,剑南大道以东,红星路(科华路)延线以西,华阳绕城(华府大道)以北。
(上图:调查范围示意图)二、区域概况1、2012年成都经济运行概况2012年,成都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8.1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790.6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3149。
6亿元,分别增长15。
6%和16。
5%;第三产业增加值4000.3亿元,增长11.5%。
●工业生产较快增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增加值2589.0亿元,增长17.2%。
电子信息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随着英特尔、戴尔、联想、德州仪器、富士康、仁宝、纬创等IT制造业龙头企业相继投资建厂和竣工投产,电子信息产业全年实现增加值582.7亿元,增长33。
3%。
汽车产业增势强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吉利等整车项目陆续达产和扩能,2012年汽车产业实现增加值295。
9亿元,增长42%。
●固定资产投资稳定增长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90。
1亿元,增长17。
7%。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890.0亿元,增长18。
5%。
天府新区项目投资1400.0亿元,增长48.9%.●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17.7亿元,增长16。
0%。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金融业发展良好全市地方公共财政收入781.0亿元,增长18.9%,其中税收收入571.6亿元,增长17。
3%。
公共财政支出982.3亿元,增长15.8%。
成都市城市综合体报告(一):综合体现状和未来趋势一、城市综合体概述城市综合体概念:“城市综合体”HOPSCA就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城市性开放性集合性的层面体现城市发展本质,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被誉为是城市中最精华的部分,是城市升级的引擎,完全具备了现代城(小区网论坛)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城市综合体特征:业态组合:城市综合体的核心内容由酒店(Hotel)、写字楼(Office)、公共空间(Public Space)、购物中心(Shopping mall)、文化娱乐休闲设施(Culture Recreation)、公寓楼(Apartment)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长期持有物业:一般情况下,城市综合体中大型购物中心及五星级酒店通常要长期持有,只有写字间及公寓、住宅可以开发后快速变现。
因此对开发商的资金实力要求较高。
超大空间尺度:城市综合体是与城市规模相匹配,与现代化城市干道相联系的,因此室外空间尺度巨大。
由于建筑规模和尺度的扩张,建筑的室内空间也相对较大,一方面与室外的巨形空间和尺度协调,另一方面则与功能的多样相匹配,成为多功能的聚集焦点。
通道树型交通体系: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有机规划,将建筑群体的地下或地上的交通和公共空间贯穿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地铁、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系统有机联系,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型”(Access Tree)体系。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应用现代城市设计、环境与行为理论进行景观与环境设计是城市综合体的重要特征。
通过标志物、小品、植栽、铺装、照明等手段形成丰富的景观与宜人的环境。
高科技集成设施:城市综合体既有大众化的一面,同时又是高科技、高智能的集合。
成都商圈分析报告1. 引言商圈分析是指对一个地区内的商业活动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本文将对成都市的商圈进行分析,通过了解成都市的商业布局和商圈发展情况,为商家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决策依据。
2. 市场概况成都市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商业城市。
根据统计数据,成都市的商业总额在过去几年有持续增长的趋势。
商业发展主要集中在成都市的主要商圈。
3. 商圈发展情况3.1 主要商圈介绍成都市有多个主要商圈,包括锦江区、武侯区、青羊区等。
锦江区是成都市的商业中心,拥有许多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
武侯区则是成都市的文化商业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消费者。
青羊区则是传统商业区,保留了较多的历史建筑和特色店铺。
3.2 商圈特点分析不同商圈有不同的特点和定位。
锦江区的商圈主要以奢侈品牌和高端购物为主,吸引了高收入人群的消费。
武侯区的商圈则是以文化和休闲为主,有许多书店、咖啡馆和艺术画廊等。
青羊区的商圈则注重传统商业和特色店铺,吸引了喜欢购物体验和寻找特色产品的消费者。
4. 商圈竞争分析4.1 主要竞争对手在成都市的商圈中,各个区域都存在竞争对手。
锦江区的竞争对手包括其他高档商场和购物中心,而武侯区的竞争对手则是其他文化商业区域。
青羊区则需要面对传统商业区的竞争以及其他特色商业街的竞争。
4.2 竞争优势分析各个商圈都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锦江区的竞争优势在于其高端品牌和优质服务,吸引了高消费群体。
武侯区的竞争优势则在于其文化氛围和休闲娱乐设施,吸引了年轻人和文化爱好者。
青羊区的竞争优势则在于其传统商业氛围和特色产品,吸引了喜欢购物体验和寻求独特商品的消费者。
5. 商圈发展建议根据对成都市商圈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5.1 锦江区可以进一步拓宽消费者群体,加强与其他商圈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消费者。
5.2 武侯区可以进一步打造文化品牌,加强与文化机构和艺术家的合作,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体验。
5.3 青羊区可以进一步挖掘传统商业的特色,加强与当地特色产业的合作,提供更多独特的商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