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晶振测试电路
- 格式:doc
- 大小:12.19 KB
- 文档页数:1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是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用于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或振荡信号给其他电路使用。
它被广泛应用于许多电子设备中,如计算机、手机、电视等。
本文将介绍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由晶振、放大器和反馈电路组成。
晶振是一个压电振荡器,通过其内部的石英晶体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放大器将晶振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幅度,以便它可以被其他电路正确识别和使用。
反馈电路则用于保持晶振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晶振通过晶体的压电效应将电能转换为机械振动,然后通过放大器放大振动信号,并通过反馈电路将一部分放大后的信号再次输入到晶体上。
晶体对这个反馈信号作出响应,继续振荡并产生更稳定的振荡信号。
这种反馈机制使得晶振能够产生高度稳定的振荡信号。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计算机中,它用于提供CPU 和其他关键组件的时钟信号,确保它们能够同步工作,并保证计算机的稳定性和性能。
在手机和电视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它用于控制显示屏的刷新率和音频信号的处理。
此外,有源晶振典型电路还可以用于无线通信系统、测量设备、工业自动化等领域。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它通过晶振、放大器和反馈电路的组合工作原理,能够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或振荡信号给其他电路使用。
它的应用非常广泛,涵盖了计算机、手机、电视等各个领域。
有源晶振典型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至关重要。
有源晶振典型应用电路一、引言在电子技术领域,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频率控制元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有源晶振,作为一种具有内置放大电路的晶振,因其稳定性好、频率准确度高、使用方便等优点,在通信、计算机、测量仪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有源晶振的典型应用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特点。
二、有源晶振概述有源晶振,又称为主动晶振,是一种内置有放大电路的晶体振荡器。
与无源晶振相比,有源晶振不需要外部提供激励信号,即可自行产生稳定的振荡频率。
有源晶振的频率稳定度通常优于无源晶振,且具有良好的温度特性。
此外,有源晶振还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易于集成等优点,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三、有源晶振的典型应用电路1. 基本应用电路有源晶振的基本应用电路主要由有源晶振、电源、负载电容和输出缓冲器等组成。
其中,有源晶振的引脚通常包括电源引脚、地线引脚和输出引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有源晶振的规格书要求,正确连接电源和负载电容,以保证振荡电路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输出缓冲器的作用是将有源晶振产生的振荡信号进行放大和隔离,以便于驱动后续电路。
输出缓冲器的选择应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来确定,通常需要考虑信号的频率、幅度、驱动能力等因素。
2. 复杂应用电路除了基本应用电路外,有源晶振还可以应用于更复杂的电路中,如锁相环电路、频率合成器等。
在这些应用中,有源晶振通常作为参考频率源,为电路提供稳定、准确的频率基准。
锁相环电路是一种能够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和相位进行锁定的电路。
在锁相环电路中,有源晶振作为参考频率源,为锁相环提供稳定的频率基准。
通过调整锁相环的参数,可以实现对输入信号频率和相位的精确锁定。
这种电路在通信、雷达、测量仪器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频率合成器是一种能够产生多个稳定、准确频率的电路。
在频率合成器中,有源晶振作为主振源,通过频率变换和合成技术,可以产生多个与主振源频率相关的稳定输出频率。
频率合成器在通信、音频处理、测试仪器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
用一般的万用表是不能测出晶振的好坏的,这里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实用的晶振检验器,它只采用一个 N 沟道结型场效应管(FET),两个普通 NPN 小功率晶体三极管,一个发光管和一些阻容元件,便可有效的检验任何晶振的好坏。
如图所示,2N3823 结型 N 沟道场效应管(可用任何其它型号的同类小功率场效应管,如 3DJ6,3DJ7 等)与被测晶体(晶振)等组成一个振荡器,两个两个 NPN 三极管 2N3904(也可用其它任何型号的小功率 NPN 三极管)接成复合检波放大器,驱动发光二极管 LED。
若被测晶振良好时,振荡器起振,其振荡信号经 0.01uF 的电容耦合至检波放大器的输入端,经放大后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
如果被测晶振不好,则晶振不起振,发光二极管就不发光。
本装置可检验任何频率的晶振但其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在 3---10MHz 范围内。
下图为电路原理图:
晶振测试装置,原理电路如附图所示。
图中,V1及其外围元件(包括被测晶振)共同组成一个电容三点式振荡器。
当探头X1、X2两端接入被测晶振时,电路振荡。
振荡信号经V2射极跟随级放大后输出,经C4耦合、D1、D2倍压整流后为V3提供偏置电流,V3导通,LED发光。
若晶振不良或断路,电路则不能起振,因而LED不发光。
该装置结构简单,所用元件极为普遍,而且只要元件质量良好,装配无误,不需调试即可一次成功。
探头可利用两个插孔代替。
也可以选用带电缆的表笔或测试棒,但引线不宜过长。
该测试议可测试频率为450KHz~49MHz的各种晶振,工作电源推荐采用6V叠层电池。
示波器测试晶振频率的方法(一)示波器测试晶振频率的方法示波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中的测试设备,它可以用来测量和显示电压波形。
在电路设计和维修中,我们经常需要测试晶振的频率,以确保其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来使用示波器测试晶振的频率。
方法一:频率计法1.连接晶振脚:首先,将示波器的探头连接到晶振的输出脚上。
注意,探头的接地引脚需连接到电路的地电位。
2.设置示波器:打开示波器,并进入频率测量模式。
根据示波器的型号和厂商的具体说明书设置测量参数。
3.测量频率:将晶振的频率显示在示波器的屏幕上。
如果示波器支持自动测量功能,则它会自动计算频率值,并显示在屏幕上。
方法二:计数器法1.连接计数器:将晶振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计数器的输入引脚上。
同样,计数器的接地引脚需连接到电路的地电位。
2.设置计数器:打开计数器,并选择频率测量模式。
根据计数器的型号和厂商的具体说明书设置测量参数。
3.开始计数:启动计数器,并观察计数器的显示。
它将显示晶振的频率值。
方法三:频率分析法1.连接信号分析仪:将晶振的输出信号连接到频率分析仪的输入引脚上。
2.设置频率分析仪:打开频率分析仪,并选择频率分析模式。
根据频率分析仪的型号和厂商的具体说明书设置测量参数。
3.分析频谱:启动频率分析仪,并观察显示。
它将显示晶振的频谱信息,其中包含频率值。
方法四:示波器观察法1.连接晶振脚:连接示波器的探头到晶振的输出脚上。
2.设置示波器:打开示波器,并选择单通道触发模式。
调整触发电平和触发边沿,以确保稳定触发晶振输出的波形。
3.观察波形:观察示波器的屏幕上显示的波形。
根据波形的周期,可以计算出晶振的频率。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示波器测试晶振频率的方法。
根据具体情况和设备条件,可选择适应的方法来进行测量。
在测试过程中,注意正确连接和设置仪器,以确保获取准确的频率值。
8m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摘要:一、引言二、8m 无源晶振的工作原理1.晶振的基本构造2.晶振的工作原理3.无源晶振的特点三、8m 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1.晶振电路的基本组成2.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3.晶振电路的应用领域四、8m 无源晶振的优势和应用1.优势2.应用领域五、结论正文:一、引言在现代电子技术中,晶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其中,8m 无源晶振由于其独特的性能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8m 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进行详细介绍。
二、8m 无源晶振的工作原理1.晶振的基本构造晶振,全称为晶体振荡器,是一种利用石英晶体、陶瓷晶体等压电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振动的电子元器件。
晶振的核心部分是晶体谐振器,它由晶体、金属板和引线组成。
晶体在金属板和引线的电场作用下产生振动,进而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2.晶振的工作原理当对晶振施加交流电压时,压电材料会产生相应的电荷,电荷在晶体内产生极化电场。
极化电场与晶体内部的固有电场相互作用,使晶体产生机械振动。
振动的晶体带动与之相连的金属板振动,从而产生交变电容。
交变电容与晶体之间的等效串联电容形成振荡回路,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3.无源晶振的特点无源晶振是指在晶振电路中无需额外的电源来驱动的晶振。
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可靠性高、输出信号稳定等优点。
因此,无源晶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三、8m 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1.晶振电路的基本组成晶振电路主要由晶振、电容、电阻等元器件组成。
其中,晶振是电路的核心部分,电容和电阻则起到调节和匹配的作用。
2.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在8m 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中,晶振与电容、电阻组成振荡回路。
当施加交流电压后,晶振开始振动,产生交变电容。
交变电容与电容、电阻构成的等效电路形成振荡回路,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
3.晶振电路的应用领域8m 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
例如,在手机、电视、计算机等设备中,晶振电路负责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为整个设备提供同步和基准。
收稿日期:2018-11-19作者简介:孟永刚(1976 ),男,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电动助力转向㊁线控转向方面的开发工作㊂E⁃mail:mengyonggang@dias com cn㊂DOI:10 19466/j cnki 1674-1986 2019 04 019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匹配与测试孟永刚,陈浩,王军(联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上海201206)摘要:晶振电路用于为微控制器单元(MCU)提供精准的时间频率基准,合理地匹配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㊂首先阐述了Pierce晶振电路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一款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中的微控制器单元所匹配的晶振电路,介绍了晶振电路关键负载参数如负载电容㊁限流电阻㊁负性阻抗以及晶振驱动功率的理论计算方法和测试匹配方法㊂关键词:晶振电路;匹配;负载电容;限流电阻中图分类号:TM135㊀㊀文献标志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4-1986(2019)04-077-05TheMatchingandTestingofLoadParametersofCrystalOscillatingCircuitMENGYonggang,CHENHao,WANGJun(DIASAutomotiveElectronicSystemsCo.,Ltd.,Shanghai201206,China)Abstract:Thecrystaloscillatorcircuitisusedtoprovideanaccuratetimeandfrequencyreferenceforthemicrocontrollerunit(MCU),anditisgreatsignificancetoreasonablymatchtheloadparametersofthecrystaloscillatorcircuit.FirstlythebasicprinciplesofthePiercecrystaloscillatorcircuitwasexplained.Thenthetheoreticalcalculationmethodandthetestmatchingmethodofthecrystaloscillatorcircuitkeyloadparameters,suchasloadcapacitance,negativeimpedance,currentlimitingresistorandcrystaldrivepowerwereintroducedbycombiningwithacrystaloscillatorcircuitusedinthemicro⁃controllerunitontheelectricpowersteering(EPS).Keywords:Crystaloscillatorcircuit;Matching;Loadcapacitance;Currentlimitingresistor0㊀引言晶体振荡器俗称晶振,是晶振电路的核心元器件㊂晶振电路用于产生时间频率基准,为微控制器系统(MicrocontrollerUnit,MCU)提供精准的时基㊂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匹配不当,一方面,可能会造成晶振电路工作频率出现偏差,进而造成计时不准,通信不能同步;另一方面,在睡眠唤醒时,电路扰动较小,可能会导致晶振电路起振困难㊂无论哪种情况,均会影响微控制器系统的性能甚至造成其无法工作㊂因此,合理匹配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1-5]㊂1㊀晶振电路原理作为晶振电路的核心元器件,晶体振荡器是一种能实现电能和机械能相互转化的压电器件,其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XTAL为晶体振荡器;C0为等效并联电容,其值与晶振的外形㊁尺寸有关;Lm为动态等效电感,代表晶振振动的惯性;Cm为动态等效电容,代表晶振的弹性;Rm为动态等效电阻,代表对电路的损耗㊂图1㊀晶体振荡器等效电路晶振电路主要由一个放大器和选频网络组成,选频网络决定振荡频率㊂晶振电路在电能的作用下,放大了晶振工作频率范围内的扰动,从而造成起振㊂由于Pierce振荡电路具有功耗低㊁成本低和稳定性高等优点,因此目前微控制器系统中使用的晶振电路多为Pierce振荡电路[6]㊂Pierce振荡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㊂图2中,内部反相器的作用等同于放大器;RF为反馈电阻;RExt为限流电阻;CL1和CL2为外接负载电容;CS为等效杂散电容,CS是由芯片引脚㊁焊盘㊁封装引脚和印刷电路板走线等引起的寄生电容㊂图2㊀Pierce振荡电路原理图2 晶振电路参数匹配为了便于分析和说明,本文作者以某公司的一款电动助力转向控制器(ElectricPowerSteering,EPS)中使用的InfineonSAK⁃TC264D⁃40F200WBB型号微控制单元所匹配的晶振电路为例进行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匹配介绍㊂选用的晶振型号为NX5032GA,其基本参数规格如表1所示㊂表1㊀晶振规格参数表参数规格标称频率f/MHz20频率偏差/(10-6)ʃ50(25ħ)负载电容CL/pF8等效串联电阻Rr/Ω100最大驱动功率DLMAX/μW500工作温度范围Topr/ħ-40 150等效并联电容C0/pF12 1㊀负载电容的计算与测试匹配2 1 1㊀理论计算方法负载电容CL的大小取决于外部电容CL1㊁CL2和等效杂散电容CS,计算公式如下:CL=CL1㊃CL2CL1+CL2+CS(1)晶振厂家在datasheet中通常会给出负载电容CL的标称值㊂等效杂散电容CS与芯片引脚㊁焊盘㊁封装引脚和印刷电路板走线等均有关系,无法得到具体理论数值,按照经验,通常估算为3 5pF[7]㊂一般两个外部电容CL1和CL2选定为相同电容值㊂文中选定的晶振负载电容CL为8pF,代入公式(1)可计算得到CL1=CL2=6 10pF㊂经过理论计算得到的外部电容CL1和CL2的范围值可以作为后续测试匹配的参考,然后通过实际测试匹配实验确定最优外部电容容值㊂2 1 2㊀测试匹配方法晶振的具体测试匹配方法是根据理论计算所得电容值范围附近选取典型电容值的电容,然后分别测试并记录不同外部电容值下的振荡频率㊁振荡频偏等参数,通过对比各参数选取最优外部电容值㊂最优外部电容值评价准则:实测振荡频率越接近标称振荡频率,振荡频偏越小,则电容值越优,实际测试匹配过程需要权衡选择电容值㊂2 1 3㊀测试匹配过程晶振电路测试匹配的环境设置如图3所示㊂此处测试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进行不同负载参数下晶振特性的比对,验证理论推算的正确性,因此文中选用示波器作为基本测量设备,如果需要获取精度更高的频率数据,需要选用专业的显频仪等设备进行测量㊂该实验中选取6 8㊁8㊁10和100pF4种容值电容作为外部CL1和CL2的备选电容,限流电阻固定为1 5kΩ,选择100pF电容是为了更明显地验证当外部电容值和理论计算值差别较大时的晶振输出波形的表现状况㊂通过更换不同容值的外部电容,并利用示波器采集晶振电路输出波形(CL1和CL2需同时更换,保证CL1和CL2的容值始终一致)㊂对比输出波形的稳定性㊁频率偏差和幅值大小来判断最佳容值㊂为了增加数据的可靠性,实验中对每种工况波形随机截取10次,利用10组随机截取的实际波形频率,以方差的方式计算每种工况的平均频偏σ,平均频偏σ定义如下:σ=110ˑð10i=1(fi-f0)2(2)式中:f0为晶振标称工作频率,文中为20MHz,f1㊁f2㊁......㊁f10为10组随机截取的晶振实际工作频率㊂图3㊀晶振电路测试匹配环境设置2 1 4㊀测试结果及分析图4给出了当外部电容为6 8㊁8㊁10及100pF时,晶振电路的输出波形㊂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前3种外部电容配置下,晶振电路的输出波形均较为平滑,未出现突变区域,波形重复度较高㊂当外部电容提升至100pF时,可以看出,晶振电路输出波形呈现出明显不平滑现象,波形不规律区域较多㊂图4㊀不同外部电容下晶振电路输出波形㊀㊀不同外部电容下晶振电路输出波形的平均频偏如图5所示㊂图5㊀不同外部电容下晶振电路输出波形的平均频偏图5为当外部电容为6 8㊁8和10pF时,晶振电路输出波形的平均频偏对比㊂可以看出,当外部电容为8和10pF时,平均频偏较低,且二者之间差别不大,当外部电容为6 8pF时,平均频偏明显升高㊂说明8和10pF是较为合适的容值㊂2 2㊀限流电阻的计算与测试匹配2 2 1㊀理论计算方法外部限流电阻RExt的主要作用是限制反相器电流输出的大小,控制晶振驱动功率,防止晶振驱动功率超过最大驱动功率限值而造成过驱动,进而导致晶振因为过度的机械振动而出现电极劣化㊁频偏㊁寿命衰减等问题㊂外部限流电阻RExt的阻值通常是在确定了外部电容CL1㊁CL2的容值之后确定的㊂从晶振电路图(图2)中可以看出,限流电阻RExt和外部电容CL2构成分压电路,在估算限流电阻RExt的电阻值时,通常是令RExt的电阻值和CL2的容抗值相等[8],因此,RExt的估算公式如下:RExtʈXCL2=12FπCL2(3)当振荡器频率f0=20MHz,CL2=10pF,计算可得RExt为796Ω㊂这个值仅仅是通过理论估算得到的,实际应用中并不一定能直接使用㊂因为实际应用晶振电路中,RExt需要做调整以调节流经晶振的电流大小,确保实际电路中的晶振驱动功率满足厂家提供的指标要求㊂同时,RExt值也会影响晶振频率偏差,频率偏差过大也是不允许的㊂因此,必须通过实测的方法,改变RExt值,对比权衡参数指标的变化,进而确定最佳的限流电阻值㊂2 2 2㊀测试匹配及结果分析外部限流电阻的测试方法和过程与外部电容的测试基本一致,这里不再赘述㊂此处,选择0 75㊁1 5㊁3和12kΩ4种电阻,外部电容固定为10pF㊂不同电阻值匹配下的晶振电路输出波形如图6所示,对于前3种限流电阻,晶振电路输出波形整体较为平滑,波形重复度较高,随着阻值增加,波形幅值减小㊂而当限流电阻增加至12kΩ时,晶振已无法正常起振㊂图6㊀不同限流电阻下晶振电路输出波形㊀㊀图7给出了当限流电阻为0 51㊁0 75㊁1 5和3kΩ时,晶振电路输出波形的平均频偏对比㊂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当限流电阻为0 75kΩ,即接近理论计算值0 796kΩ时,平均频偏最小,随着电阻与理论计算值偏离的增加,平均频偏逐渐增加㊂通过对比测试结果可以看到,在此实验中所选的几组电阻中,0 75kΩ在满足晶振驱动功率的前提下是最佳选择㊂2 3㊀负性阻抗的测试和计算负性阻抗-R也称为发振余裕度,用于评价晶振在发振回路上的发振能力㊂发振余裕度不足时,会导致振荡电路振荡不稳定甚至启动失效等问题㊂负性阻抗-R需满足-R>(5 10)Rr[7],晶振电路才能稳定发振㊂晶振电路负性阻抗-R的测试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㊂图7㊀不同限流电阻下晶振电路输出波形的平均频偏图8㊀负性阻抗测试原理图图8中RQ为可调电阻㊂具体测试方法:通过不断增大RQ阻值,直到晶振停止振荡,记录此时的RQ阻值,根据测得的RQ值,可按如下公式计算负性阻抗:-R=RQ+RL(4)RL=Rr(1+C0CL)2(5)式中:RL为加载后的谐振电阻;Rr为等效串联电阻㊂文中设计的晶振电路经过测量计算得到的负性阻抗-R为1330Ω,-R>10Rr=10ˑ100Ω=1000Ω,因此,该晶振电路满足晶振起振和稳定工作条件㊂2 4㊀驱动功率的测试与计算晶振驱动功率DL不能超过晶振制造商给出的最大驱动功率DLMAX,否则晶振会因为过度地机械振动而出现电极劣化㊁频偏㊁寿命衰减等问题㊂驱动功率DL计算公式如下:DL=I2Q㊃Rr(6)式中:IQ是流过晶振电流的均方根有效值,电流有效值IQ的计算公式为IQ=IPP22(7)式中:IPP为正弦波电流峰-峰值㊂综上所述,驱动功率DL的计算公式:DL=18ˑI2PP㊃Rr(8)经过测试计算,文中晶振电路的晶振驱动功率DL为90μW,而DLMAX为500μW,DL<DLMAX,故晶振驱动功率满足要求㊂若测试得到的DL超过DLMAX时,可通过增加外部限流电阻RExt来降低IPP,进而保证晶体驱动功率不超过最大驱动功率限值㊂3㊀结束语结合一款应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单元所匹配的晶振电路,对晶振电路负载参数的理论计算㊁测试和匹配方法进行了介绍㊂可以看出,通过测量匹配的负载参数与理论计算匹配得到的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基本吻合㊂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MCU㊁不同的PCB布线方式㊁不同的环境条件均会对晶振电路负载参数产生影响㊂因此,在设计晶振电路和进行晶振电路负载参数匹配时,需以理论计算方法为参考,结合测试手段,权衡匹配出最适合当前控制器电路环境的负载参数,使设计的晶振电路工作在最佳状态㊂参考文献:[1]李德昌.晶体振荡器[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04,23(1):19-22.LIDC.Crystaloscillator[J].ForeignElectronicMeasurementTechnology,2004,23(1):19-22.[2]雷鉴铭,邹雪城,付先成.高精度高性能晶体振荡器电路[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5):56-58.LEIJM,ZOUXC,FUXC.Designofcrystaloscillatorswithhighprecisionandperformance[J].Journalof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NatureScience),2006,34(5):56-58.[3]TOKIM,TSUZUKIY.Analysisofstart⁃upcharacteristicsofCMOScrystaloscillators[M].1992.[4]TSUZUKIY,ADACHIT,ZHANGJW.Formulationofnonlinearnegativeresistanceforcalculationofstart⁃upcharacteristicsofcrystaloscillators[C]//Proceedingsofthe1996IEEEInternationalFrequencyControlSymposium.Honolulu:IEEE,2002:710-713.[5]刘惩,李冰.用于时钟芯片的Pierce晶体振荡器设计[J].半导体技术,2008,33(1):30-34.LIUC,LIB.DesignofpiercecrystaloscillatorinclockIC[J].SemiconductorTechnology,2008,33(1):30-34.[6]AN2867_ST应用文档ST微控制器振荡器电路设计指南[Z].2009.[7]胡明,陈玲玲,施金武,等.石英晶体振荡器负载电容的匹配设计[J].低压电器,2013(10):27-29.HUM,CHENLL,SHIJW,etal.Matchingdesignforloadcapacitanceofquartzcrystaloscillator[J].LowVoltageApparatus,2013(10):27-29.[8]李肖刚.晶振电路的原理及匹配方法[J].家电科技,2015(5):76-79.。
一种晶振频率测试方法
晶振频率测试是一种用于测量晶振器工作频率的方法。
晶振器是一种能够稳定产生特定频率信号的设备,常用于电子电路中。
在测试晶振频率时,可以使用以下方法:
1. 使用频率计:频率计是一种能够测量电信号频率的仪器。
将晶振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频率计的输入端口,频率计将显示晶振器输出的频率。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需要有频率计设备。
2. 使用示波器:示波器是一种能够显示电信号波形的仪器。
将晶振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示波器的输入端口,示波器将显示晶振器输出的波形。
在示波器上测量波形的周期,并求出对应的频率。
这种方法需要有示波器设备,但可以同时观察晶振器的波形。
3. 使用计数器:计数器是一种能够精确计数信号脉冲数量的仪器。
将晶振器的输出信号连接到计数器的输入端口,设定计数时间,并记录计数器显示的脉冲数量。
通过计算脉冲数量除以计数时间,可以求得晶振器的频率。
这种方法可以获得较高的测量精度,但需要有计数器设备。
4. 使用微处理器或单片机:当拥有微处理器或单片机时,可以通过对晶振器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并计算其频率。
取样时间的长度及采样点数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通过计算采样点数除以取样时间,可以求得晶振器的频率。
这种方法灵活性
较高,但需要有相应的开发工具和编程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晶振频率测试时,应确保测量环境的稳定性,以免外界干扰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另外,不同的测试方法可能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试方法。
8m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一、无源晶振的基本概念无源晶振,又称无源谐振器,是一种利用石英晶体材料的压电效应来实现频率振荡的电子元件。
它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如计时、通信、控制等领域。
无源晶振因其体积小、精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成为现代电子技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二、8m无源晶振的参数解析8m无源晶振,指的是频率为8MHz(即8百万分之一秒)的无源晶振。
在选择和使用8m无源晶振时,需要了解以下几个关键参数:1.频率:8MHz2.负载电容:CL(典型值约为15pF)3.工作电压:VCC(一般为3.3V或5V)4.温度范围:T(一般为0℃~70℃)5.封装形式:如DIP、SMD等三、晶振电路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晶振电路是由石英晶体、电容、电阻等元件组成的振荡电路。
其工作原理如下:1.石英晶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压电效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2.机械能振动传递到晶振电路的负载电容上,形成电信号;3.电信号经过放大、滤波等处理,输出稳定的振荡信号。
四、晶振电路的性能优化与应用为了提高晶振电路的性能,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用高品质的无源晶振,确保频率稳定性和精度;2.合理设计负载电容和电阻,以提高电路的稳定性;3.采用屏蔽和滤波技术,降低外部干扰对电路的影响;4.优化电路布局,减小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损耗。
晶振电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如:1.计时:用于电子钟、计时器等设备;2.通信:用于调制和解调信号,实现数据传输;3.控制:用于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控制器;4.测量:用于频率计、示波器等测试仪器。
五、总结与展望本文从无源晶振的基本概念出发,详细介绍了8m无源晶振的参数及其应用,并对晶振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了阐述。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晶振电路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8m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
一个8M无源晶振的晶振电路通常由一个无源晶振器和相关的
电容、电阻组成。
晶振器是一个特殊的电子元件,可以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
在无源晶振电路中,晶振器不需要外部的电源供电,它可以通过环境中的电磁波或其他外部信号激励产生振荡。
为了稳定晶振器的工作,通常需要将晶振器连接到电容和电阻网络上。
这个网络的作用是调节晶振器的振荡频率,并提供稳定的电压和电流。
具体的8M无源晶振电路可以设计如下:
1. 将晶振器的输入引脚连接到一个电容上。
这个电容一般称为负载电容,它的作用是提供晶振器所需的电容负载。
负载电容的数值一般由晶振器的规格决定。
2. 将晶振器的输出引脚连接到一个电容上,并将这个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这个电容一般称为耦合电容,它的作用是对晶振器的输出信号进行直流分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环境。
3. 将耦合电容的中间引脚连接到一个电阻上,并将这个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晶振器的输入引脚。
这个电阻一般称为反馈电阻,它的作用是提供晶振器所需的反馈电流,维持振荡的稳定性。
4. 将晶振器的输入引脚和输出引脚分别连接到外部电路中的其
他电子元件,完成整个电路的设计。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描述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示意图,具体的电路设计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比如电路的功耗、EMI(电
磁干扰)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无源晶振电路只能产生振荡信号,不能对信号进行放大或者处理。
如果需要对信号进行放大或者处理,可以在晶振电路后面接入其他的电子元件,比如放大器、滤波器等。
一种晶振频率测试方法引言晶振(Crystal Oscillator)是电子设备中常见的被动元件之一,用于产生稳定的频率信号。
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对晶振的频率进行测试。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可行的晶振频率测试方法。
原理晶振的频率测试是通过测量晶振振荡器输出的频率来进行的。
具体原理如下:1. 将晶振振荡器输出的频率分频,得到一个合适的测量范围。
2. 使用计数器将分频后的脉冲进行计数并计时,得到一定时间内的脉冲个数。
3. 根据计数结果和测量时间,计算出晶振的频率。
实施步骤步骤一:准备测试设备1. 准备一台具有计数器功能的示波器,或者单独的计数器设备。
2. 准备一根合适的信号线和探头,用于连接晶振振荡器的输出端和测试设备的输入端。
步骤二:连接和设置测试设备1. 将信号线的一端插入晶振振荡器的输出端,并确保连接牢固。
2. 将信号线的另一端连接到测试设备的输入端。
3. 根据测试设备的操作说明书,设置测试设备的参数,如输入阻抗、参考电平等。
步骤三:进行频率测试1. 打开晶振振荡器的电源,确保晶振振荡器正常工作。
2. 启动测试设备,开始测量晶振振荡器的频率。
3. 根据测试设备的操作说明书,选择适当的测量模式,如即时测量或定时测量。
4. 进行频率测试,测量一定时间内的脉冲个数。
5. 根据测量结果和测量时间,计算出晶振的频率。
注意事项1. 在连接测试设备之前,确保晶振振荡器的输出端不与其他电路连接,以免影响测试结果。
2. 在测量频率时,应选择适当的分频比例,以保证测试结果在测试设备的测量范围内。
3. 测量时间越长,测量结果越准确,但同时也会增加测试时间。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测量时间。
4. 在进行频率测试过程中,应注意测试设备和线缆的稳定性,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结论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利用计数器设备或计数器功能的示波器有效地测量晶振的频率。
这种晶振频率测试方法简单易行,只需要一些基本的测试设备和线缆即可完成。
40mhz的晶振电路40MHz晶振电路简介引言:晶振电路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常见的一个模块,它在各种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重点介绍40MHz晶振电路的原理、特性及其在电子设备中的应用。
一、40MHz晶振电路的原理晶振电路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来产生稳定的振荡信号的电路。
40MHz晶振电路中所使用的晶体的共振频率为40MHz,其工作原理如下:1. 晶体的压电效应:当施加电场或机械应力时,石英晶体会发生形变,产生电荷的分离,从而形成电场。
2. 晶振回路:40MHz晶振电路由晶体谐振器和放大器组成。
晶体谐振器将输入的电信号转换为机械振动,并通过放大器将机械振动转换为电信号输出。
3. 反馈回路:为了保持晶振电路的稳定振荡,需要将一部分输出信号反馈到晶体谐振器中,形成正反馈回路。
二、40MHz晶振电路的特性40MHz晶振电路具有以下特性:1. 高频率稳定性:40MHz晶振电路的频率非常稳定,可以在工作温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频率精度。
2. 快速启动时间:40MHz晶振电路具有快速启动的特点,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稳定的工作状态。
3. 低功耗:40MHz晶振电路的功耗较低,适合在电池供电的设备中使用。
4. 小尺寸:40MHz晶振电路体积小,可以方便地集成到各种电子设备中。
三、40MHz晶振电路的应用40MHz晶振电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包括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1. 通信设备:在无线通信设备中,40MHz晶振电路用于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确保数据的准确传输。
2. 计算机设备:40MHz晶振电路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主板、显卡等设备中,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3. 工业自动化设备:在工业自动化设备中,40MHz晶振电路用于同步各个模块的工作,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结论:40MHz晶振电路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器件,具有高频率稳定性、快速启动时间、低功耗和小尺寸等特点。
它被广泛应用于通信设备、计算机设备和工业自动化设备等领域。
16mhz晶振电路
摘要:
1.16MHz 晶振电路简介
2.16MHz 晶振电路工作原理
3.16MHz 晶振电路应用领域
4.16MHz 晶振电路设计要点
5.16MHz 晶振电路发展趋势
正文:
1.16MHz 晶振电路简介
16MHz 晶振电路是一种基于晶体振荡器(XO)的电路,它能够产生稳定、精确的16MHz 信号。
这种电路广泛应用于通信、计算机、消费电子等领域,为各类电子设备提供时钟信号。
2.16MHz 晶振电路工作原理
16MHz 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晶体的振动产生稳定的电信号。
首先,通过交流电源为晶体振荡器提供能量,使得晶体产生振动。
然后,通过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将振动转换为电信号。
最后,对电信号进行放大、整形和滤波处理,得到稳定的16MHz 信号。
3.16MHz 晶振电路应用领域
16MHz 晶振电路在众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通信领域中的手机、基站等设备;计算机领域的CPU、内存等组件;消费电子领域的电视、音响等设备。
此外,16MHz 晶振电路还应用于航天、医疗、交通等领域,为各类电子
设备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
4.16MHz 晶振电路设计要点
在设计16MHz 晶振电路时,需要关注以下几个要点:首先,选择合适的晶体振荡器,满足16MHz 的频率要求;其次,合理布局电路,减小噪声干扰,保证信号的稳定性;再次,选用合适的元器件,保证电路的性能和可靠性;最后,进行严格的调试和测试,确保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5.16MHz 晶振电路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对16MHz 晶振电路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单片机的晶振电路在单片机的设计中,晶振电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晶振电路通常用于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以保证单片机能够按照预定的频率运行。
本文将介绍晶振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常见的应用。
一、晶振电路的基本原理晶振电路是由晶体振荡器、电容和电阻等元件组成的。
晶体振荡器是晶振电路的核心部分,它能够将外部的电压信号转换为机械振荡,从而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晶体振荡器通常由晶体谐振器和放大器组成。
晶体谐振器是晶振电路中的关键元件,它能够通过在晶体中引入机械振荡来产生稳定的频率。
晶体谐振器通常由晶体和外部的电容组成,其中晶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了它的谐振频率。
晶体谐振器的谐振频率通常在几十千赫兹到几百兆赫兹之间。
放大器是晶体振荡器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放大晶体振荡器产生的微弱信号,从而提供足够的输出功率。
放大器通常采用晶体管或场效应管等元件实现。
二、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晶振电路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启动阶段和稳定阶段。
在启动阶段,晶振电路需要一些时间来建立起稳定的振荡。
当电源通电后,晶体振荡器开始工作,并产生微弱的振荡信号。
放大器将这个微弱信号放大,并经过反馈电路的作用,使振荡信号逐渐增强。
当振荡信号达到一定的幅值之后,晶体谐振器开始工作,并产生稳定的时钟信号。
在稳定阶段,晶振电路能够以恒定的频率和幅值振荡。
晶体谐振器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通过晶体的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荡。
这个机械振荡通过放大器放大后,再次反馈给晶体谐振器,从而保持振荡的稳定性。
三、晶振电路的应用晶振电路在单片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不仅可以提供单片机的时钟信号,还可以用于串行通信、定时测量和数据同步等功能。
在串行通信中,晶振电路可以提供精确的时钟信号,以确保数据的传输准确无误。
在定时测量中,晶振电路可以提供稳定的时钟信号,以实现对时间的精确测量。
在数据同步中,晶振电路可以提供同步的时钟信号,以确保数据的同步传输。
晶振电路还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等领域。
晶振的应用电路原理图1. 晶振的基本原理晶振是一种通过压电效应产生机械振动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它由一个压电晶体和其中的振荡电路组成。
当施加外部电场时,压电晶体会产生机械振动,这个振动会被感应电路转换为电信号。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可控频率的电信号源。
2. 晶振的主要特点•稳定性高:晶振的频率稳定性非常高,可控制在几个十分之一的范围内。
•可调谐性强:可以通过改变施加在晶振上的电场来实现频率的调整。
•占用空间小:晶振的尺寸通常很小,适合集成在电子设备中。
3. 晶振的应用领域晶振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 通信设备:晶振常被用作时钟信号源,用于同步数据传输。
- 微处理器和微控制器:晶振用于提供主频信号,控制CPU的运行速度。
- 音频设备:晶振用于提供精确的时基信号,用于音频数字转换等应用。
- 电源管理:晶振用于提供时钟信号,控制电源管理电路的运行。
4. 晶振应用电路的原理图以下是一个晶振应用电路的基本原理图:晶振应用电路原理图:===========================_______| |VIN ---| || ||_______||-----| |--- -----| | | || R | | C || | | |--- -----| |-----|VOUT===========================•VIN:输入电压,用于提供晶振所需的电场。
•VIN和晶振之间的线条表示数据传输和电场耦合。
•VOUT:输出电压,表示晶振振动产生的电信号。
•R:电阻,用于控制晶振的振荡频率。
•C:电容,用于滤波和稳定晶振的输出信号。
5. 晶振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晶振应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输入电压VIN施加在晶振上,产生电场。
2. 电场作用下,晶体产生机械振动。
3. 振动信号被感应电路转换为电信号,输出为VOUT。
4. 输出电压VOUT经过电阻R和电容C的滤波和稳定处理,得到稳定的振荡信号。
晶振的测试方法
晶振是一种用于产生稳定、精准时钟信号的元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为了确保电子设备正常工作,需要对晶振进行测试。
下面介绍一些晶振的测试方法。
1. 直流电阻测试
首先要测试晶振的直流电阻。
测试时需要使用万用表,将电阻档位调整到最小,然后将测试笔分别接到晶振的两个引脚上,记录下测得的电阻值。
通常来说,正常的晶振电阻值应该在几百欧姆到几兆欧姆之间。
2. 振荡频率测试
接下来要测试晶振的振荡频率。
这需要使用频率计或示波器。
将一个端口连接到晶振的一个引脚上,另一个端口连接到晶振的另一个引脚或地。
然后打开频率计或示波器,在其显示屏上可以看到晶振的振荡频率。
正常的晶振振荡频率应该在其规格书中给出的频率范围内。
3. 负载容量测试
最后要测试晶振的负载容量。
负载容量是指晶振所连接的电路中的电容量。
测试时需要使用LCR表或电容计。
将晶振的引脚连接到LCR表或电容计的测试端口上,记录下测得的电容值。
然后将晶振连接到实际电路中,再次测试其振荡频率。
如果振荡频率有所偏差,则需要根据测试结果调整电路中的电容量,以确保晶振正常工作。
需要注意的是,测试晶振时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避免测试过程中的环境干扰。
例如,在测试时需要保持测试场所的静电环境,避免
静电干扰晶振的测试结果。
同时,还需要避免测试设备本身的干扰,例如将测试设备与晶振之间的距离保持一定的距离,以减少电磁波干扰。
单片机晶振电路原理及作用_单片机晶振电路设计在电子学上,通常将含有晶体管元件的电路称作“有源电路”(如有源音箱、有源滤波器等),而仅由阻容元件组成的电路称作“无源电路”。
电脑中的晶体振荡器也分为无源晶振和有源晶振两种类型。
无源晶振与有源晶振的英文名称不同,无源晶振为crystal(晶体),而有源晶振则叫做oscillator(振荡器)。
无源晶振是有2个引脚的无极性元件,需要借助于时钟电路才能产生振荡信号,自身无法振荡起来,所以“无源晶振”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有源晶振有4只引脚,是一个完整的振荡器,其中除了石英晶体外,还有晶体管和阻容元件,因此体积较大。
有源晶振有源晶振通常的用法:一脚悬空,二脚接地,三脚接输出,四脚接电压。
有源晶振不需要DSP的内部振荡器,信号质量好,比较稳定,而且连接方式相对简单(主要是做好电源滤波,通常使用一个电容和电感构成的PI型滤波网络,输出端用一个小阻值的电阻过滤信号即可),不需要复杂的配置电路。
相对于无源晶体,有源晶振的缺陷是其信号电平是固定的,需要选择好合适输出电平,灵活性较差,而且价格高。
有源晶振是右石英晶体组成的,石英晶片之所以能当为振荡器使用,是基于它的压电效应:在晶片的两个极上加一电场,会使晶体产生机械变形;在石英晶片上加上交变电压,晶体就会产生机械振动,同时机械变形振动又会产生交变电场,虽然这种交变电场的电压极其微弱,但其振动频率是十分稳定的。
当外加交变电压的频率与晶片的固有频率(由晶片的尺寸和形状决定)相等时,机械振动的幅度将急剧增加,这种现象称为“压电谐振”。
压电谐振状态的建立和维持都必须借助于振荡器电路才能实现。
图3是一个串联型振荡器,晶体管T1和T2构成的两级放大器,石英晶体XT与电容C2构成LC 电路。
在这个电路中,石英晶体相当于一个电感,C2为可变电容器,调节其容量即可使电路进入谐振状态。
该振荡器供电电压为5V,输出波形为方波。
单片机的内部时钟与外部时钟单片机有内部时钟方式和外部时钟方式两种:(1)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内部有一片内振荡器结构,但仍需要在XTAL1和XTAL2两端连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才能组成时钟电路,这种使用晶振配合产生信号的方法是内部时钟方式;(2)单片机还可以工作在外部时钟方式下,外部时钟方式较为简单,可直接向单片机XTAL1引脚输入时钟信号方波,而XTAL2管脚悬空。
晶振电路测试1.测试对象LKJ2000监控记录插件AN82527芯片的16MHZ振荡器图1:LKJ2000监控记录插件2.测试内容(1)上电测试a.电源上电波形b.振荡器启振波形(2)稳定工作时a. 电源上电波形b. 振荡器启振波形3.频率计图2:Tek MDO3034 图3:Tradex MPS1008(300V3.5A)图4:Keysight34401a 图5:TPP0500B 3. 测试框图直流电源调到110V3.5A ,连接LKJ2000主机的110V 与110VG示波器通道1探头接AN82527的16MHZ 晶振电源的PIN4(V CC )与PIN2(GND) 示波器通道2探头接AN82527的16MHZ 晶振的PIN3(OUTPUT )与PIN2(GND) 频率计探头接AN82527的16MHZ 晶振的PIN3(OUTPUT )与PIN(GND) 4. 测试方法图6:黄色(通道1)电源上电波形与蓝色(通道2)上电启振输出波形 如上图所示:晶振在电源上升到1.8V (上电2mS )时启振;电源上升到90%时(4.5V),耗时5.4mS,6.4mS时上升到5V,过冲1.6mS(最大值5.3V与最小4.8V),保持4.9V16mS,然后回复5V保持稳定。
图7:图6中电源上升到1.8V时的放大图图8:图6中电源上升到4.5V时的放大图图9:图6中电源在过冲点时的放大图图10:电源稳定后波形稳定后用示波器测电源纹波对比图7(1.8V时),图8(4.5V时),图9(过冲时)与图10(稳定后)晶振输出波形,可得到:图7与其它波形明显不同,表现在频率,占空比,上升下降时间,±超调等都不同。
而图8,图9与图10在这些方面高度一致。
用频率计测得频率,计算出误差值PPM。